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科导游业务与技能实训教学软件
一.软件介绍《浙科导游业务与技能实训教学软件》由张延博士策划,张延博士拥有多年在多个国家的留学及工作的丰富工作经验,所以在本软件策划过程收集了许多中、西方多年导游工作经验和西方旅游界中的成功案例。该软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其主要特色之一。二.软件优势1.趣味性强紧密结合实际导游业务,模拟现实导游场景推进业务流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导游知识的学习兴趣。2.专业性强在软件各功能模块中,以专业的导游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同时,添加的拓展内容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巩固旅游知识,提升旅游的业务技能。3.开放性强该软件为增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设计了开放性的问答功能,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进行无障碍的互动和对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应用性强该软件着重培养学生处理旅游实务的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同时还添加了导游证的知识训练和考试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旅游知识的应用。三.主要功能1.导游教学导游教学从导游道德素养、导游礼仪仪表、国内导游基础知识、国内导游政策与法规、国内导游业务与技巧、国际导游基础知识、国际导游业务知识、国际导游口语与听力八个方面。软件中已包含大量导游教学资料。2.导游实务情景推理以导游的实际业务背景为剧情,采用FLASH动画形式展示剧情,以剧情发展过程中的事件为问题,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处理业务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导游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3.导游证导游证模块是为学生考取导游证提供训练和帮助,分别介绍了初、中、高、特级导游证及海外领队的考试知识点;提供大量导游证考试练习题目和历年的模拟试题,学生可以在线模拟导游证考试;还包含了导游证年审的知识内容。4.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之一。所以导游词教学功能也是一个软件设计的一个重点。5.知识拓展作为导游要求的知识面必须非常广泛,本系统含盖的导游知识面包括航空知识、购物常识、出入境知识、宗教文化、货币保险知识、历史知识、交通邮电知识、节庆知识、文字常识、饮食文化、地理知识、民族民俗、卫生常识、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学生在这里可以充实自己导游知识,提高个人修养。6.案例分析软件中包含了大量案例故事,包含导游业务的各方面。以实际的导游故事为例,具体的导游、具体的地点、具体的事件等。学生根据案例给定的角度从某一个或多个方面对案例中的导游故事进行分析。7.国内外著名景点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多媒体形式来介绍国内外各大著名景点,系统中包含海量景点信息,让学生不出校门、不需成本就可以学习了解国内外著名景点信息,景点的信息包含地理位置、门票、文字介绍、图片介绍、视频介绍、景点地图、购物、人文、历史、美食、娱乐等等方面。而且教师、学生都可以对景点资料进行不断的扩充。8.在线问答在线问答系统是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平台,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引用BBS的优点,将问题向所有学生开放,大家都可以看、可以答,教师还可以设置典型。 9.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是教师对班级、学生、登陆、审核、数据等进行管理的基础功能。在该模块中,教师将添加属于自己的班级,并向班级中添加学生。对班级和学生进行进行管理、进行密码初始化、账号停用、登陆限制等操作。四.软件特点1.具有人性化的模块设计在本教学软中,不同使用者有不同的进入界面,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模块设计。管理员端主要负责师生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教师端主要负责设置实验内容和教学资料,主要端主要用于课程学习。2.形式活跃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教学软件以我国新世纪教学实际为出发点,收录东、西方旅游导游业界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在教学方法上生动、自然,突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软件注重提示、讲授、讨论和组织课堂讨论等多种授课形式,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突出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统一。3.海量信息囊括导游业务所有触点在本教学软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导游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课程内容海纳百川,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学校使用这个数据库不但可以提供为教师上课使用,还可以成为学生的电子阅览书库。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高容量轴对称电池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设计动力电池的电芯构造。使电池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电芯的负极极耳关于正极极耳对称布置,或者正极极耳关于负极极耳对称布置;正极片与负极片交替叠加,且正极片与负极片间垫有隔膜,用铝螺栓将正极片紧固在一起形成正极极耳,用铜螺栓将负极片紧固在一起形成负极极耳。本发明单体电池与常规叠片设计电池相比,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当放电倍率达到 10C 时,极耳附近电池表面的温度降低了 7~8℃,电池中心温度降低 6~7℃,电池表面整体温度平均降低了 6~8℃。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产品
模数转换器(ADC)芯片,是绝大多数电子系统中必不可少接口部件,进行了高速ADC结构、高性能运算放大器、高速采样保持、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已经完成了10位40MSPS的高速高精度ADC芯片的色伙计与流片。
东南大学 2021-04-10
产品创新设计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
产品创新设计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包括目标用户筛选、用户感知体验形 态显示、用户体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和处理。1)目标用户筛选,根据设计定位, 采用心理量表,设计目标用户筛选标准,制作目标用户筛选问卷;2)用户感 知体验形态显示,将用户体验的对象拓展为设计效果图、设计原型、油泥模型、 虚拟现实和实物产品等多维的显示形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知度;3)用户体验 测试,采用基于语义量表、脑电、皮电、心电、眼动、面部表情、行为观察的 等生理/心理相结合的体验测试手段,确保用户体验测试数据的可靠性;4)数据 分析和处理,采用基于时间序列尺度的多维测试数据共辗显示的数据分析方法和 无量纲愉悦度当量值数据处理模型。可用于产品创新设计,用户体验需求挖掘、 新产品设计方案与模型测试评价、产品上市前营销理念用户测试、产品品质和服 务用户体验测试以及标杆产品用户体验对标分析等应用领域。 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包括眼动追踪技术:该技术能追踪用户视觉的轨 迹,测量眼动能直接反应和揭示内部的过程,可对设计方案视觉体验进行测试 评价;手指运动追踪技术:可追踪用户手指的运动轨迹、速度、角速度,可对产 品的人机交互已经可用性进行评估;面部表情分析技术:通过自动分析面部表 情变化的面部表情,通过它用户能够客观的评估个人情绪变化,可对用户感 知产品的情绪进行测量;脑电测试分析技术:采集用户体验过程中的脑电波数据, 通过脑电分析获取用户潜在的需求。行为观察分析技术:通过视频记录用户体 验过程中的动作和行为数据,对产品的可用性进行评价。 (1)某汽车企业车载信息终端手机互联产品人机交互用户体验测试。得到 了该汽车自主研发手机互联产品CA-LINK与百度手机互联产品C ar-life两者之间的用户体验对比测试结果,并对CA-LINK后期的改进提供了客观用户体验数据 支撑。 (2) 某医科大学嗅觉ERP实验服务。针对该医科大学提出的灭火救援环境 下消防员嗅觉脑电测试数据采集的需求,完成了 30名被试在硝烟、硫磺等气味 刺激下嗅觉体验的脑电数据。 (3) 某科技大学电动代步车概念设计与造型方案评选。运用桌面式眼动 仪对4款电动代步车方案进行概念阶段用户体验测试评价,等到了用户最喜欢 的设计方案。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服务的盈利模式包括:(1)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服务, 针对具体的产品创新设计用户体验测试需求,进行用户体验测试实验设计和服 务;(2)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培训服务,为客户提供用户筛选培训、方案 设计评选培训、设备使用培训、数据处理与分析培训等服务;(3)用户体验 测试中心建设服务,提供用户体验测试中心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4)产 品租赁,对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提供用户体验测试设备的租赁服务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
高速永磁电机无需借助维护困难、体积庞大的齿轮增速箱即可同轴连接至风机、压缩机、真空泵、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等高速负载或原动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可实现无油驱动。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题组紧紧把握这一契机,在高速永磁电机的电磁设计、温升分析与冷却设计、转子结构分析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设计并应用了36000转/75kW, 24000转/140kW, 18000转/300kW工业鼓风机/空压机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东南大学 2021-04-11
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一、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1 二、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级红细胞膜囊泡;(2)制备具有光敏性的载药氧化石墨烯;(3)制备靶向分子;(4)制备纳米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通过红细胞囊泡的包埋可避免纳米载体被体内某些蛋白包被形成所谓的“蛋白冠”,保证靶向分子的活性;其次红细胞囊膜泡为人体内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再次红细胞的包埋囊泡可有效降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自由能,增加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分散性;而且在氧化石墨烯上吸附了光敏剂吲哚菁绿,可结合光热治疗,进一步增强了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抗肿瘤效果。
中南大学 2021-05-09
汽车发动机凸轮型线设计系统
汽车发动机凸轮型线设计系统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凸轮型线自主开发设计及改型或发动机性能优化设计。系统可根据发动机整机的结构和性能的要求,通过设计师的设计经验输入设计所需的边界条件,完成型线的设计开发,同时实现发动机凸轮型线的快速优化选型设计,并对型线性能及配气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价。设计系统可使原本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单化,方便设计师对多种方案的反复试算,可有效的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计算精度。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都在着手开展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由于目前我国零部件开发还停留在依靠国外技术的水平,实现自主开发还缺乏一定的设计基础。本项目可提供凸轮型线设计技术支持,并利用该设计系统帮助生产企业完成发动机凸轮型线产品开发设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苏州中环快速路路面设计、施工与检测
苏州中环快速路于2012年1月31日正式开工,全长112.204公里,是迄今为止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城市快速路,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架桥、隧道、地面道路等形式,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工程总投资220亿元。 苏州市将中环快速路建设成一条绿色环保节能的耐久之路。为此,道路工程团队提供了最新成果的技术服务,为沥青路面设计了10种不同骨料粒径大小和不同级配类型的高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特别是首次结合使用了30%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降低拌合生产温度的温拌技术及废物利用的橡胶沥青技术。另外,把与苏州市公路学会共同开发的测试改性沥青SBS含量,控制改性沥青质量的检测技术在中环路上全线推广,并进行现场路面摊铺技术指导、路用性能检测等技术服务,为中环路路面质量提供了技术保证,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一、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1二、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级红细胞膜囊泡;(2)制备具有光敏性的载药氧化石墨烯;(3)制备靶向分子;(4)制备纳米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通过红细胞囊泡的包埋可避免纳米载体被体内某些蛋白包被形成所谓的“蛋白冠”,保证靶向分子的活性;其次红细胞囊膜泡为人体内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再次红细胞的包埋囊泡可有效降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自由能,增加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分散性;而且在氧化石墨烯上吸附了光敏剂吲哚菁绿,可结合光热治疗,进一步增强了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抗肿瘤效果。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711377861.1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经费:65.00万元
中南大学 2021-04-10
现场总线、网络型检测仪表设计
一、 项目简介温度,压力,流量仪表设计开发,开发HART 、PROFIBUS PA通信板卡,通用性高,将通信板卡应用于差压(压力)变送器,并通过PA认证测试;完成整机的PA测试认证及认证要求的电磁兼容、本质安全等测试;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通过 国际PNO组织的 Profibus-DP,Profibus-PA两项认证,分别应用于天仪集团电动执行器,与压力变送器仪表。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1、 采用DPC31,FBC04090,HT1200M协议芯片实现Profibus-DP,PA及HART总线通讯。2、 基于ARM7系列微处理器,支持DP-V0、DPV1 从站协议。3、 支持Profibus PA 行规3.02 版本,包括:AI、AO、DI、DO和TOT功能块4、已通过Profibus 国际组织 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测试。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本课题的研究是及时填补了一种有极大市场潜力的研究领域,对自动化控制领域技术进步和缩小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投资小,无场地要求,人员需8-15人。六、 效益分析 填补了国内在PROFIBUS-PA产品开发领域的空白,极具市场潜力,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场总线仪表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具有较大的实际工程意义。七、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梁涛 手机:13512889536,邮箱:liangtao@hebut.edu.cn通讯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8号,河北工业大学 7A-802室九、 高清成果图片2-3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