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丹参素的生物合成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 丹参素是一种天然植物多酚酸,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丹参及其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丹参素的衍生物丹酚酸 B 和丹酚酸注射液已经批准,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丹参素是丹参及其制剂国家药典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丹参素的药理活性包括具有改善血流、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栓形成,还具有抗癌和抗炎等活性。我们研究还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丹参素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高于维生素 C。因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目前丹参素主要从药材丹参中提取,然而丹参根中含量低(一般 0.045%),严重制约了丹参素的大规模应用。化学合成丹参素存在着步骤繁琐,立体选择性不高。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工程微生物,通过发酵方法生产丹参素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技术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挖掘大量的天然生物元件,创新组合了功能酶,设计了非天然存在的从葡萄糖到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丹参素的人工细胞工厂。实现了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丹参素。发酵 72 小时,积累丹参素 7 克/升以上,对葡萄糖的摩尔转化率为 0.4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截止目前,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未见报道,天津大学唯一拥有该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微生物发酵生产丹参素,得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唯一的拥有该技术,市场竞争力强。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寻求技术转让或新产品合作开发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纯度银杏内酯的制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在天然植物药的开发中,银杏叶的现代药用研究无疑是热点之一。 七十年代初,德国首先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具有明确质量标准的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为黄酮甙(含量在 24%以上)和萜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总和,含量在 6%以上)的混合物,并以此开发成了疗效显著、稳定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单方植物药,成为欧洲最为畅销的药品,引起了国际医药界极大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银杏制剂所用原料均符合 EGb761的质量标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的药理和临床实验都证明了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甙和萜内酯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单一有效成分新药成为近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八十年代初,法国科学家 P. Braquet 领导的研究小组对银杏内酯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银杏内酯是一类非常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天然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是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除导致血栓形成及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外,还与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哮喘、休克、炎症、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等,因此 PAF 拮抗剂的研究一直是八十年代以来寻找上述疾病的特效和高效治疗药物的热点。另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银杏内酯外,银杏萜内酯还包括另一类化合物,即白果内酯,它能有效抵抗神经末梢的衰老,对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尤其对抑郁症的治疗极为有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口服,生物利用率很高,并能在 1—2 小时内迅速进入血液,这对一般疾病的治疗已不成问题,但用于急救,药效的发挥显得速度较慢,因此近年来国际上热衷于银杏内酯针剂的开发,这对于银杏内酯的制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根据黄酮和萜内酯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类兼具氢键、疏水、筛分多种作用的协同效应的吸附树脂,成功地将黄酮和内酯分离,可经吸附、洗脱一步制备含量高于 90%的银杏内酯提取物。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改变反应单体和交联剂,使得所需的功能基团在树脂聚合过程中即被引入到树脂骨架上,通过含有所需功能基的反应单体投料量的变化,控制树脂上功能基含量,使其与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可发生特异性吸附。由于避免苯环的引入,树脂的极性较大,对银杏内酯的吸附能力大大减弱,所以银杏内酯和黄酮得到有效分离。在此基础上,制备一类孔径均匀的具有筛分能力的吸附树脂,通过改变树脂初始交联度,使其在不同溶胀程度下发生后交联反应,可制备一系列孔径尺寸可调的树脂,通过吸附实验筛选,得到适宜孔径的树脂,用于银杏内酯粗提物中未知杂质的去除,使得银杏内酯含量达到 90%。详细考察吸附溶液浓度、吸附速度、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等操作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提取工艺。 应用领域、技术水平及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专利 应用领域为医药、材料行业,可提供低成本、高纯度的银杏内酯提取物(总内酯纯度高于 90%),可进一步研究开发银杏内酯冻干粉针剂,用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中风中经络的痰瘀阻络症的临床治疗。专利(申请)号:200710057753.6。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利用此种新型吸附树脂制备银杏内酯提取物,工艺简单,可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且与溶剂萃取法相比,该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价格上这种提取物本身已极具市场竞争力,由此开发出的银杏内酯针剂,无疑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3
FDP系列金属盐的制备
本项目所开发的FDP系列金属盐包括1,6-二磷酸果糖钠盐、钙盐、镁盐、锶盐等。FD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代谢产物,可以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的活性和恢复、改善细胞代谢水平。其产品作为微量元素补充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国内需求额近5亿,国际需求额近30亿。鉴于其功效显著,近年来以20%的速度递增。 本成果主要通过建立代谢网络模型和代谢流分析、利用酵母细胞糖酵解酶系,采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调控代谢流量以及提高能量自耦联效率的方法,使得FDP对葡萄糖和磷酸盐的转化率达41.1%和92.7%。采用自行设计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进行分离,效率明显提高,收率达到92%,纯度达到99.4%。采用新型浓缩脱盐方法收率提高15%左右。首次提出萃取结晶体系结晶FDP,产品收率达95%,产品纯达99.5%,大大改善了产品的结晶性能。设计并发现了新化合物—果糖-1,6-二磷酸锶盐可用于治疗/预防骨质疏松以及性功能障碍,有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经江苏省科技厅鉴定,该项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马波沙星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马波沙星的制备,实现了多步反应的连续进行,效率高,具有合成路线短、所用试剂都为常规易于商业化采购的试剂、操作简便等优点。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氯碱工业的盐水精制技术
本技术针对氯碱工业中的盐水精制过程,深入研究化学沉淀反应及其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将钙镁共沉淀反应与陶瓷膜分离耦合,开发了化学沉淀耦合陶瓷膜分离工艺用于盐水精制过程,简化了盐水精制工艺流程。同时,在陶瓷膜法盐水精制工艺长期工业化运行中的膜污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膜污染机理演化理论。针对工业化运行的膜污染问题,开发了膜清洗剂并优化了清洗条件,研究了膜污染的清洗动力学。 专利情况:在申请3项;已授权2项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攻克了原工艺钙镁不能同时去除的难关,反应-分离一步完成,缩短了流程,节省了大量建设投资,与有机膜技术相比,投资成本可节约30~40%,吨盐水精制可节约运行成本50%左右。并且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一次盐水,使中国的盐水精制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技术推进了陶瓷膜在氯碱工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在中盐集团等盐水、卤水精制中已推广应用近千万吨规模,约占总产能的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匹莫苯丹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匹莫苯丹的制备新工艺。该工艺步骤短,不涉及到工业上大量使用受到局限的Br2,KCN,NaH等危险和剧毒试剂,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业化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天然产物厚朴酚的制备
厚朴属木兰科,其树皮为我国传统中药材,被誉为三木药材,系国家计划管理的麝香、甘草、杜仲、厚朴四种重要药材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抑制吗啡戒断反应等药理作用。我国的厚朴分布很广,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价格也较贵,厚朴酚一般通过乙醇或者石油醚等热回流提取方法将厚朴酚从中草药中分离提纯得到。目前,过分地依赖从植物中提取厚朴酚,造成对森林和环境的极大破坏,需求也受到季节收获和市场生产的限制。通过有机合成制备方法获得厚朴酚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摆脱受季节的影响,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对厚朴酚及 2,2′-二羟基联苯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合成路线中所涉及的格氏反应、苯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偶联反应等,获得了制备厚朴酚并产业化的途径。 关键技术 厚朴酚制备反应新路线; 厚朴酚制备新工艺; 厚朴酚结构修饰与生物活性的调控技术。 获得成果 1、论文发表方面:公开发表 SCI 学术论文 30 余篇; 2、专利申请方面:授权中国专利 6 件; 3、基金资助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技术
环糊精具有内腔疏水而外部亲水的中空立体结构,能够通过包合作用显著改善客体分子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环糊精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近年来环糊精产量一直保持 20%~30%的增长。然而环糊精生产过程中存在专用酶功能性差(热稳定性差、产物特异性低、 产物抑制强)、底物转化率较低、生产工艺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环糊精价格偏高,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筛选高产环糊精专用酶的菌株,构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胞外表达系统,结合助剂添加、工艺优化等手段,实现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推动我国环糊精生产行业快速升级。
江南大学 2021-04-13
异丙苯磺酸钠的开发
用于洗衣液的优良助溶剂,本研究的产品指标已达到国外公司的产品,完全可满足外资企业的使用要求,质量指标远高于目前的其它国产产品。 关键技术:全新的合成技术 获得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江南大学 2021-04-13
轻质柔性防护材料的研制
剪切增稠材料(剪切增稠液/STF、剪切增稠胶/STG)在平衡状态下,表现为分散胶体形式,而在高速剪切力作用时,其粘度急剧增加,表现出固体行为。利用这种特性,将其浸渗高性能纤维或与弹性体泡沫基体材料复合,可制备得到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轻质柔性防护材料。该系列防护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高模、耐冲击等性能;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关键技术 (1)创新要点 材料在常态下保持松弛的状态,柔软而具有弹性,一旦遭到剧烈撞击或挤压的时候,分子间立刻相互锁定,迅速收紧变硬从而消化外力,形成一层防护层,当外力消失后,材料会回复到它最初的松弛软弹状态。它可以在纳米秒时内在不同的冲击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 (2)产品性能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一种轻型柔质液态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11 1 0079852.0 (2)一种多元分散相阻燃型剪切增稠液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L201110093256.8 项目成熟度 成熟度 5 级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7 88 8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