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研发了具有新颖时尚外观及功能性的高档经编绒类面料,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及低成本的绒类面料的生产。 关键技术 (1)通过特种原料的选配结合特殊的染整手段,使绒类织物具有仿毛、仿棉及仿麻的外观和风格; (2)通过新型纤维应用、织物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创新。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已在常熟市启弘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大津编物(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绩。
江南大学 2021-04-13
棉针织物低温近中性漂白技术
传统棉织物前处理大多采用高温强碱练漂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其处理时较强的碱性和较高的温度,易损伤其它纤维,限制了与其它纤维的混纺使用。基于此,本项目通过一锅法制备阳离子漂白活化剂,通过调控阳离子漂白活化剂和碳酸氢钠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用量,构建一个可在低温、近中性条件下对棉针织物进行浸漂的漂白体系。对棉针织物进行低温前处理,解决了传统工艺漂白时的能耗高、水耗高、对纤维强度损害等问题。 关键技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1)完成了对棉针织物在低温、pH 近中性的条件下浸漂漂白工艺的构建; (2)实现了能耗降低 35%蒸汽量,水耗降低 40%蒸汽量,减少用电达 20%,减少污水处理量达 40%,大大满足棉针织物漂白工艺中节能减排的要求; (3)满足织物的白度要求的同时,又降低了漂白工艺对纤维的损伤。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该项目有关的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5 项,美国发明专利 2 项。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目前已在部分印染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目前,正在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印染企业进行积极推广。 
江南大学 2021-04-13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本项目开发的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系统通过气动加压方式实现对织物试样的水平加压,采集了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角度变化的视频序列,利用智能图像处理方法测量折皱回复角,获得回复阶段回复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从动态测试结果中提取试样的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全面表征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关键技术 (1)突破技术: ①织物折痕的自动形成:项目成果能实现对织物试样的自动加压和释压,加压压力可在 5-30N 之间无极调节; ②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织物图像中代表回复角的自由翼与固定翼的夹角,实现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可精确到 0.1°; ③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评价:项目成果可动态刻画织物折皱回复的过程,实现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的获取,达到全面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目的。 (2)形成产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1 套。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香港短期专利 1 件。 项目成熟度 项目成果可应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评价测试,与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标准测试设备 Shirley 测试仪的结果偏差在±2°之间,且相同织物不同试样的经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3.5°之内,纬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2.6°之内,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成果推广到各纺织企业和高校中应用,提高评价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保形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江南大学 2021-04-13
JB4020型X-γ辐射个人报警仪辐射检测仪
产品详细介绍JB4020型X-γ辐射个人报警仪JB4020辐射检测仪JB4020型X-γ辐射个人报警仪是智能型的仪器,主要用来监测各种放射性工作场所的X、γ以及硬β射线的辐射,保护从事、接触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它采用功能较强的新型单片机技术,探测器采用经补偿的GM计数管,故该仪器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较好的能量响应特性。仪器特点 仪器灵敏度高,对环境本底亦可测量累积剂量和剂量率同时测量采用单片机技术,功能多,体积小仪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电池欠压与超剂量率报警仪器可预置剂量率报警阈值可设置为声光/震动报警方式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剂量率:0.01 μSv/h ~200.00 μSv/h累积剂量:0.00 μSv ~999.99 μSv能量范围:50Kev~1.2Mev能量响应:相对于137Cs 误差≤±30%相对基本误差:≤±20%测量时间:36秒防护报警响应时间:≤5秒显示方式: 液晶显示,剂量率μSv/h和累积剂量μSv—国际标准单位供电电池失效报警功耗:整机耗电≤7mW
福州仟度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2021-08-23
机房精确制冷与节能技术
本技术成果发明了一种通讯基站节能空调机组,包括构成一循环系统的压缩机、送进新风的新风系 统、将新风及回风进行处理的恒温恒湿室内机组、三通阀、排风轴流风机及第一回风口,其中三通阀还与 排风出风口连接,新风系统还通过一比例调节阀门与进风口连接,还包括用于检测基站内空气温度和室外 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基站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 传感器的信息控制排风轴流风机、三通阀、比例调节阀、恒温恒湿室内机组、压缩机的控制器。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制冷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三个换热器、节流机构、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以及四个三通换向阀,共同构成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子系统,实现制冷降温和热泵制热的双重目的;还可以通过省去四通换向阀和由三通换向阀构成的载冷剂换向机构,只实现制冷降温或热泵制热的单一功能。制冷剂可采用可燃可爆、有毒的制冷剂,接触到可燃、有毒制冷剂的部件以及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均可被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载冷剂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绕管式节流制冷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管式节流制冷器,包括:壳体部,具有入口部外壳和换热部外壳,入口部外壳用于通入第一流体;换热部,设置于换热部外壳内,用于流通来自入口部外壳通入的第一流体,并与换热部外壳形成壳侧流体空腔,壳侧流体空腔用于容纳第二流体,并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节流板,与换热部相连,使来自换热部的第一流体进行制冷;制冷部,与节流板相连,容纳制冷后的第一流体,第一流体在制冷部内形成气液混合物,吸收外界热源热量后形成第二流体,第二流体还通过节流板进入壳侧流体空腔,所以,本实施例通过节流板进行制冷,并利用绕管式换热器的外壳结构,将返回流体与传热管内流体进行高效回热换热,进一步增加了制冷能力。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制冷与空调电子教材(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杭州蒙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制冷与空调电子教材(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杭州蒙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低辐射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辐射薄膜,包括基底、覆盖于基底之上的 单银层和覆盖于单银层之上的周期性多层膜,薄膜厚度为 1325nm~ 1575.8nm;其中,单银层由两层保护层和 Ag 膜构成,厚度为 29nm~ 92nm;周期性多层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叠加而成, 厚度为 1275nm~1490nm。本发明公开的低辐射薄膜采用金属薄银层 来抑制长波长红外波和短波长紫外波的透射,采用周期性结构来增强 可见光波段的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