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过敏性疾病治疗药物
成果介绍三月项目的成功研发将有力推动治疗过敏性鼻炎,儿童抑郁症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市场上尚无同类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市场前景通过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多种益生菌的含量,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达到提高免疫力。利用药物医疗,靶向肠道微生物医疗。
东南大学 2021-04-13
CMS-I抗过敏性哮喘中药I类新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食物过敏sIgE 生物学检测方法
常规食物过敏原检测采用免疫化学原理,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生物活性(致病活性),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试验能够检测结合型 sIgE 的生物活性,但需要采集新鲜外周血,不适合批量检测,临床实验室不容易推广。本发明采用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f)为指示细胞,先用待检血清致敏 KU812,再用过敏原激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KU812CD63 的表达,判断食物过敏原sIgE 抗体的生物活性。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食物中的过敏成分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近十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过敏患者已占世界人口的40%,在我国,过敏反应发病率约为1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食物过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90%的食物过敏是由牛奶、鸡蛋、大豆、花生、鱼、甲壳类、坚果、小麦等8大类 物质引起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皮疹、鼻炎、哮喘、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可 致死亡。食物加工方式多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体外过敏原检验分析仪
主要研究体外过敏源自动检测分析仪等的关键技术与仪器。围绕常见疾病的筛查、老年人与病人护理等的需求,提供无创、无辐射、快速的检测与诊断技术,并研发高性价比的仪器和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无意识老年人、脊髓损伤病人和其他需要进行膀胱容积监测的患者,以及需要通过尿量预测实现对患者尿失禁护理和治疗的医院。本体外过敏原自动检测仪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5s)、自动化程度高、定量分级(5-7级)、成本低等特点,既可以适用于社区和基层医院,也适用于三甲医院和大型实验室。目前已完成工程样机研制,分析时间<5s;定量5-7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蜂胶抗粉尘螨过敏活性物质的分离方法
已有样品/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胶抗粉尘螨过敏活性物质的分离方法(专利号201210162441.2)。在所述方法中,首先使用乙醇溶剂对蜂胶进行浸提。其次,进行固液分离然后旋转蒸发除去乙醇,获得作为蜂胶抗粉尘螨过敏活性物质的浸提膏。所述方法还通过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对浸提膏进一步分离得到活性组份。在所述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对活性组份的化学结构鉴定,该步骤鉴定得到的物质为山奈酚和/或白杨素。本发明提供了从蜂胶中分离得到天然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该活性物质在抗粉尘螨过敏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不仅为蜂胶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抗过敏益生菌的研发及制剂的高效制备技术
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涉及全球 22%的人口。如哮喘、鼻 炎、过敏性湿疹、食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均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IgE)介 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但目前过敏疾病的治疗药物存在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体外高通量筛选。细 胞、动物模型,人群临床试食及多组学机制解析等手段,研究得到能够有效调 节免疫,缓解过敏性疾病,可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的益生菌;并以此为基础, 开发了提升益生菌在消化道中抗逆性的关键技术,并攻克了菌种在产业化应用时的发酵工艺、活性保持、生产技术等多层面难题。 主要成果包括: (1)研发得到 3 株有效缓解不同过敏性疾病的益生菌,长双歧杆菌 CCFM1029 通过降低血清中总 IgE 水平,皮肤组织 IL-4、IL-13 水平,局部组织 中组胺的释放,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缓解过敏性湿疹;短双歧杆菌 CCFM1067 通过改善肥大细胞炎症浸润,降低皮肤组织中 IL-13 和 CCL11 水平,且提高皮 肤组织中 IL-10 的表达,最终实现缓解特应性皮炎症状;罗伊氏乳杆菌 CCFM1040 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病理炎症,抑制血清中尘螨特异性免疫30 球蛋白 IgG1 的产生,降低肺泡灌洗液中 IL-5、IL-13、IL-17A 的含量,缓解过 敏性哮喘症状; (2)通过剖析益生菌的底物代谢规律和关键限制性生长因子,建立科学有 效的益生菌特异性增殖培养体系,并基于生长过程碳氮代谢规律,提出遵循底 物消耗规律的自动补料技术和发酵精准化自动控制工艺。益生菌增殖密度达到 1.0×1010 cfu/mL 以上,是传统培养方法的 5~10 倍: (3)开发了提高益生菌消化道耐受性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菌株通过胃肠道 后存活率低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发高渗预胁迫、微胶囊预包埋等技术,使功能 菌株在胃酸环境下的存活率达到 95%以上,在胆盐环境下的存活率达到 90%以 上。 
江南大学 2021-04-11
抗类过敏创新药物及检测试剂盒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巨噬细胞靶向的眼用抗炎抗过敏纳米胶体制剂
 药物制剂2. 体外抗炎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脂质体滴眼剂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NO和TNF- 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溶液,250μg/mL)与脂质体(18250μg/mL)的体外抗炎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脂质体滴眼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如表和图所示。Table. Effect on NO and TNF-α secretion in RAW264.7 cells. (mean ±SD, n=6)Fig. 8. (A) Effect on TNF-α secretion of RAW264.7 cells, (B) Effect on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 NO in RAW264.7 cells.3. 体内抗炎效果体内抗炎效果结果见下图。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CN2019106249078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郑州大学 2021-04-11
巨噬细胞靶向的眼用抗炎抗过敏纳米胶体制剂
1. 药物制剂 2. 体外抗炎作用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脂质体滴眼剂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NO和TNF- 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溶液,250μg/mL)与脂质体(18250μg/mL)的体外抗炎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脂质体滴眼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如表和图所示。 Table. Effect  on NO and TNF-α secretion in RAW264.7 cells. (mean ±SD, n=6) Group NO concentrations(μmol/L) TNF-α concentrations(μmol/L) Blank control 4.62±0.26 78.6±3.69 LPS 19.45±0.74 7737.3±251.75 Liposomes(μg/ml) 3 9.31±0.55 5527.6±225.83 10 7.96±0.29* 3529.2±189.17* 18 5.73±0.22** 2549.3±134.17** 24 5.46±0.34** 1563.4±83.33** 30 4.20±0.23** 556.9±28.67** Negative control 10.12±0.62 5387.79±226.45 Positive control 5.81±0.24** 2413.9±148.5** Note: *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LPS group (P < 0.05), **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ignificant (P < 0.01). Fig. 8. (A) Effect on TNF-α secretion of RAW264.7 cells, (B) Effect on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 NO in RAW264.7 cells. 3. 体内抗炎效果 体内抗炎效果结果见下图。
郑州大学 2021-05-10
1 2 3 4 5 6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