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56阵元HIFU经颅治疗相控换能器系统
基于专利(2)中“阵元随机分布方法”开发的 256 阵元 HIFU 经颅治疗相控换能器,可通过专利(3)达到颅内精准聚焦并消除颅骨处热点,通过专利(4)提升靶区聚焦效果并降低颅骨处温升,通过专利(5)抑制驻波,进一步提升焦域能量聚集并降低颅骨前的能量损耗,通过专利(6)和(7)实现焦域内温度均匀分布并调控焦域形状和体积,通过专利(8)可随机激励部分阵元实现球冠状形换能器和半球形换能器的聚集性能,基于(1)可实现焦域处能量的环状分布。 256 阵元 HIFU 经颅治疗相控换能器系统主要包括相位控制模块、驱动放大电路模块、半球形换能器和测试系统 PC 软件。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分布式电驱动线控底盘控制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双驱/四驱特征,提出了分布式电驱动底盘智能控制架构,建立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的底盘标准体系。
东南大学 2021-04-13
非控环境下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项目实现自然视觉监控环境下单/多人的人脸检测、跟踪及识别。系统能 实现单样本条件下,完成视频中所出现人物的身份判别,能应对自然监控环境下 的光照、姿态、表情变化及面部遮挡物的改变。目前,系统识别精度在千人库小 规模测试中达到 95%以上,识别速度为 25 帧/秒。系统主要特点在于: (1) 不同环境下的人脸特征点标记:以主动外观模型为基础,初始化后 经过一组级联回归器的数次迭代来优化标记点,最终得到足够精度的标记点。方 法能适应多姿态、多表情以及多种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人脸。 (2) 高效的有效人脸检测、跟踪及确认机制:在监控视频中,人脸在某 些帧会出现模糊、严重遮挡而使得脸部特征严重缺失,此时所捕捉到的人脸已不 适合进行识别。为此,通过建立高效的模糊及遮挡判别机制,自动抛弃原始检测 到的非人脸和非正常人脸,完成非连续帧多个人脸的有效跟踪。 (3) 鲁棒且具有区分度的人脸特征提取机制:考虑到校正后的人脸仍然 与原始样本人脸存在差距,从多个尺度从校正后的归一化人脸中提取不变性特征, 能适应多种环境改变,同时设计特征投影空间,进一步加强样本区分度。 (4) 高速有效的识别确认机制: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建立视频识别序 列中正确识别确认机制,通过 voting 方式,删除序列中的误识别,保留正确识 别结果。 此外,为提高系统对人脸表情和眼镜等遮挡物的适应性,正在进行二次版本 的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人脸表情归正以及遮挡物自动摘除的仿真,部分仿真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用于病毒自动化检测的微流控系统
一种利用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免疫测定的微流控芯片装置,该装置通过磁极驱动纳米粒子的运动实现了流体的混沌混合,利用该混合技术可在15分钟内检测出亨德拉病毒(HendraVirus, HeV)抗体,检测限约为0.48 ng/ml,比基于实验室的标准化验所需的时间至少减少了一个量级,可以实现亨德拉病毒的现场快速诊断,同时也可潜在地用于其他生物化学物质的现场检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低温实验仪器液氮控温仪单回路温控系统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TESK301型低温控温仪是由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单回路低温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从20K-600K的温度控制输出。该温控系统具有一路传感器输入和一路加热输出功能,传感器输入和加热输出组成了一个控制回路。TESK301单通道设计能满足大部分实验室科研以及工业低温控温使用。配合适当的传感器低温度测量低至20K,高温达到600K以上,分辨率高达10mK。加热输出功率分为三档可调节,低档低至0.8W,可达80W,能满足大部分低温设备加热需求。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18
多媒体智能终端、网络中控、智能控制系统
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控制管理,网络远程管理,音视频控制,适用于高校、高职院校教室建设。
北京万讯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6-30
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工开始前设置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包括数控系统内部的指令数据;在加工过程中,以一个数控系统的控制周期为周期将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记录到数据缓存区中;然后再将数据缓存区中的数据通过通讯接口转储到其他存储设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通过对数控系统内部指令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类型全面,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数控系统无法全面反映加工过程的缺陷;数据为按周期连续采集,且传感器反馈的采样信号与内部的指令数据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
生物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是过程优化与放大的基础,可以获得反映生理代谢特性以及 过程工程特性的各类参数,同时也是过程优化与放大的具体实施手段。生物过程参数检测与控 制是生物工程学科与计算机、过程控制以及检测仪器仪表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是现代生 物过程工程必备内容之一。 本项目基于生物过程多尺度理论指导,在实验室及工业规模过程中实现多参数检测与控 制。除了常规温度、pH等参数的检测控制外,本项目还可以整合尾气质谱、活菌浓、在线显 微等先进仪表,获得反映菌体生理代谢特性和过程特性的OUR、CER、在线菌浓等在线参数; 同时通过对各种参数进行信息化处理,运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生物过程的系统集成及远程数 据分析和诊断。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膜萃取过程的研究
膜萃取是膜过程与液液萃取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清华大学化工系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膜萃取过程的系统研究工作。通过多体系的膜萃取传质实验研究,系统讨论了两相压强差、两相流量、膜材料浸润性能等因素对膜萃取传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实验范围内各分传质系数关联式;首次提出单束中空纤维膜萃取实验方法;首次实验证明了利用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的串联组合有更大的分离优势;实验研究了溶胀对膜萃取过程的影响,设计了浮动式中空纤维膜萃取器;首次提出用鼓泡搅拌方式提高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的传质效率;研究了不同结构和不同装填因子中空纤维膜器的传质特性,探讨了装填因子对膜萃取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的壳程子通道模型;首次提出同级萃取反萃膜萃取过程,实验研究了中空纤维封闭液膜的传质特性,探讨了实现同级萃取反萃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中空纤维封闭液膜在乳酸分离中的应用;首次实验证明了膜萃取过程防止溶剂夹带的优势和利用膜萃取过程降低COD的可行性。正式发表论文20篇,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研究结论被多次引用,研究成果属国内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 2021-04-10
电炉过程控制模型
成果简介电炉过程控制模型是指导电炉冶炼过程中工艺操作的控制依据, 目的在于监视、 预测并控制冶炼过程, 以保证在最佳时间内完成炉次过程并获得目标钢水量、目标温度和目标成分。 同时为了实现随着生产过程不断逼近实际工艺, 本模型能对已生产的数据进行统计优化从而不断修正模型参数, 使模型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学习和自辩识功能。电炉过程控制模型包括冶金模型、 热模型和统计模型。冶金模型以物料平衡为基础, 主要确定电炉冶炼过程与质量平衡相关的熔池状态和过程控制变量, 内容涉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614 6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