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达一级A标准的改良SBR法工艺与过程控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燃煤过程中砷、硒、铅等重金属的控制技术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燃煤过程中砷、硒、铅等重金属的控制技术。本成果采用了“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研发—装备开发与集成—示范工程”的技术路线,基于“形态定向转化并固定”思想,将炉内与尾部调控技术相结合,促进细颗粒态和气态重金属向粗颗粒态和易溶态转化,实现燃煤电厂不同浓度重金属高效控制。 该技术与超低排放技术互补,具有模块化、可移植性强的特点,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以组合使用来满足烟气特点和排放需求。模块化特点使其燃料、炉型、工况和成本适应性强,不仅适应不同煤种,还适应生物质、污泥、城市生活垃圾等燃料的耦合掺烧;不仅适应煤粉炉,也适应流化床等炉型;不仅适应电力行业,也可拓展至非电行业。 图1 燃煤重金属控制总体思路 图2 尾部烟气重金属强化脱除技术体系 图3 重金属控制技术工程应用示范 【技术优势】 现有燃煤电厂重金属控制多采用超低排放技术(低低温电除尘、电袋除尘、湿式电除尘、脱硫增效、SCR催化剂等)实现重金属的协同控制,但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范围宽,形态复杂,使得超低排放技术对重金属的捕集普适性和协同控制能力不强,适用性差。 本技术针对煤中重金属浓度、种类差异,基于“转化与固定”思路,将炉内与尾部调控技术相结合,促进重金属由细颗粒态、气态向粗颗粒态、高毒性向低毒性转变,技术选择性强,针对不同重金属特征的烟气构建模块化控制策略,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高效低成本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04
天为IL2综合二级过程控制系统
以ERP/MES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以PLC/DCS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在钢铁企业己经大规模应用,尽管这两类系统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容易忽略了两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导致企业上层计划缺乏有效的实时信息支持、下层控制环节缺乏优化的调度与协调。计划层与执行层无法进行良好的双向信息交互,企业难以实时反应,也就是管理和控制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天 为IL2综合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正立足于此,妥善解决基于PLC/DCS的钢铁行业面临着“信息孤岛”和“全局实时信息流”集成的两个难点问题。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功能实现生产实绩数据的采集、生产指令的下达。系统采用全景图的形式对生产物流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采集大量实时生产数据基础上,通过数据综合管理模块完成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存储,并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揭示了量子三体过程中的范德华作用普遍性
通过实验测量和从理论上分析三原子重组在543.3 高斯附近的6Li-6Li的窄波磁Feshbach共振,表明在有限的温度下,三体重组主要由间接过程支配并在阈值以上的kBT内存在窄共振峰。实验数据强有力的显示连续的成对过程遵循一个普适行为并由范德华力决定。论文给出了三体重组速率常数描述的解析公式和对温度的依赖性,其中三体重组通过连续的成对相互作用进行。基础物理图像不仅适用于窄s波共振,还适用于非零分波的共振,不仅适用于超低温,而且适用于更高的温度。       这个实验结果验证了量子三体在范德华势作用下普遍的行为,发现该普遍行为远远超出零温度范围,从而揭示出双体的量子缺陷理论可以通过多尺度方法进一步扩展到非零温度范围。这种广义的三体作用的范德瓦尔普遍行与通用状态方程的定义瓦尔斯长度尺度有密切联系。通过将量子普遍行为区域扩展到零以外温度和s波共振,纯理论模型通过超冷原子物理实验与真实的少体系统和真实化学反应建立了紧密联系,迈出了量子三体物理研究的关键一步。
中山大学 2021-04-13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对二甲苯(PX)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 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 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 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 对二甲苯 (PX) 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 (PTA) 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 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 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 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 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 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 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 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温高压工业过程中燃料利用效率及碳排放检测方法研究
本项目采用近红外波段的DFB型二极管激光器,结合波长调制吸收光谱技术,通过一对CO2谱线的谐波信号实现对高温高压环境中温度以及CO2浓度的测量,从而实现对燃料利用效率及碳排放检测。 技术推广意向:仪器仪表 现状特点: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利用二极管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获得被测气体特征吸收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从而对气体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实时、动态、多组分同时测量等优点。由于二极管激光器的高单色性,可以利用待测气体分子的一条孤立吸收谱线进行测量,避免了其他分子谱线的交叉干扰,从而准确地鉴别出待测气体。TDLAS 在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分子光谱研究、机动车尾气测量、工业过程监测控制、天然气泄漏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大气痕量气体检测、医疗诊断、大气气溶胶测量等领域。技术创新:采用价格低廉、坚固耐用的近红外二极管激光器最为探测光源,对于压力范围相对较小以及气体浓度相对较高的系统较为适用。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用于钢管生产线无损检测过程中的缺陷位置标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钢管生产线无损检测过程中的缺陷位置标识装置,包括运料轮,运料轮上等距开设有齿槽,涂料瓶通过履带相连后搭放在运料轮齿槽内,驱动机构通过齿槽条连接动挤压块,齿槽条连接棘轮,棘轮与运料轮通过中心轴相接,静挤压块与动挤压块位置相对应,驱动机构通过齿槽条带动动挤压块前移,动挤压块与静挤压块配合挤压涂料瓶,涂料瓶的瓶盖被压出完成缺陷位置标识;驱动机构回位,齿槽条带动棘轮转动,棘轮又带动送料轮转动,涂料瓶从当前所在齿槽移动至下一个齿槽,最靠近动挤压块的涂料瓶落入动、静挤压块之间以备用。本发明以将喷涂料预先分成等量单元为原理基础,每次喷出等量的涂料至缺陷位置,提高了标识精度和生产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 对二甲苯(PX)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过程流程模拟与优化
精对苯二甲酸(PTA)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和聚酯纤维。目前,国内PTA年产能已达千万吨,但总体来说单耗物耗较高。随着国内PTA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工艺优化和生产改造的技术瓶颈就会凸现。粗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是将TA中的4-CBA等杂质还原、其它有色杂质进行分解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是PTA生产的核心过程之一。本项目综合应用化工过程建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最优化技术等,进行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操作条件的优化。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确立TA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模型修正方法,建立了能反映工业装置生产实际的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流程模拟;在此模型基础上,能够系统地分析各工艺操作参数对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可根据PTA生产过程的具体要求(如质量、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及能耗 等),采用优化方法确定加氢精制过程操作条件的最优值,以辅助操作人员对装置生产状况进行调节,实现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同时,降低能耗和物耗,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平稳度,发挥生产装置的内在潜力,提高国内PTA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 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PTA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