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健康产品高通量筛选系列试剂盒
健康产品高通量筛选系列试剂盒采用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动物, 以生物荧光技术为基础进行健康产品(具备抗肿瘤、抗氧化、抗老年 痴呆、抗帕金森、辅助降血糖、抗肥胖功效的药品、保健品和保健食 品)的体内筛选,与以往体外高通量筛选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筛选 所得的目标候选物体内、体外活性相关性好,这有利于避免人力、资 源的浪费,能够降低筛选研发的风险,实现了健康产品的高通量筛选。 本产品已经申请专利 5 件,授权 2 件。
兰州大学 2021-04-14
电力精灵—电力能源装备健康状态诊断平台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四川铭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林钰 注册时间 2017.11.29 注册所在省市 四川省成都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766U7T 经营范围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 企业地址 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 获投资情况 /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林钰 电信院/控制工程 2019.9/2022.6 201922000100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茜 电信院/电气工程 副教授 能源系统智能感知 五、项目简介 电力精灵—电力能源装备健康状态诊断平台是集状态数据汇集、故障诊断、状态评估、检修决策推荐、三维立体显示、创新健康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栈式电力能源装备健康状况诊断平台。该系统改进了市面上监测系统主要存在功能单一、智能化不足、电力能源装备监测系统各自独立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电力能源装备健康管理功能,同时覆盖变压器、海缆、蓄电池、开关柜、UPS、绝缘盘6类装备,使用户全面了解电力能源装备的生命周期及整体健康情况,为用户提供高效状态检修策略。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7
运动员抗压力神经反馈训练系统
正在研发中的“运动员抗压力神经反馈训练系统”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高压力情景。
北京体育大学 2021-04-10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体育类高职学院。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4年的云南省青少年体育学校,1978年升格为中专性质的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1994年,学校与成立于1983年的云南体育进修学院(成人高校)合署办学,两校合并后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学模式,学校分为体委大院校区和海埂校区。1998年,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并入云南师范大学,原进修学院校产人员保持不动,留下来继续办好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2001年9月,学校体委大院校区集体迁往海埂,与扩建后的海埂校区合二为一。2004年5月2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8月30日,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12所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建设周期3年),2018年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高职院校职业15强。学校目前占地3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其中多功能综合训练馆可供14个项目同时使用。学校图书馆藏书21.06万册,并设有电子阅览室。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543人,专业运动员70人,业训运动员300人。有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教练137人,高职59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1人),博士2人,硕士50余人。有云岭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学校目前设有体育教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体育管理学院、运动训练与教练员学院、体育传媒与艺术学院、乒羽网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学院、高尔夫学院、竞技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竞技体校)、武术学院、健身指导与管理学院和跆拳道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有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体育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新闻方向)、园艺技术(高尔夫草坪维护管理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体育电子信息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管理方向)、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服务与管理方向)、经济管理、安保等18个专业。此外,学校内还设有首都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函授站(本科层次)。学校开设有田径、游泳、体操、排球、柔道、拳击、网球、武术、跳水、击剑、举重、高尔夫、足球、篮球等14个运动项目,至今已为专业队培养输送了14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其中,有3人获奥运冠军,5人获世界冠军, 12人获亚洲冠军,100多人获全运会及全国冠军。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称号,被誉为云南竞技体育的“人才库”、“输送站”和“优秀选手的摇篮”。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培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生(学院代码12591),是省内一所培养和造就优秀运动员及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院校,学院设有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实践,各个方面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设有球类、柔道、摔跤、游泳、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9个运动项目24支运动队,先后培养出王军霞、孙福明、丁美媛、王楠等世界著名运动员,共培养出14位奥运会冠军;56人151次获得世界冠军;119人220次获得亚洲冠军;1216人获得1067次全国冠军,为国家和辽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金牌工厂,冠军摇篮”,曾经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东临东北大学,西接环城公路,与浑河乐园南北呼应,学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7741平方米的教学楼两栋,1.06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388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6.415万平方米的各种现代化运动场馆,如游泳馆、体操馆、篮排球馆、网球馆、足球场、田径场等;学院设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生理解剖实验室、按摩室、图书馆、资料室,并配备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可供近2000人住校脱产学习和训练。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效益、培养质量、教学条件、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诸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学院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数十名优秀教练员曾分期执教各级国家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双师型教师1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助教9人,能够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我院还聘请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等学校著名教授担任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带动了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学院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在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与省劳动厅,省体育局和市体育局联办,请专家讲学,通过技术鉴定为学生办理按摩、田径裁判、足球裁判、篮球裁判、排球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学院实行规范管理,采取奖优、罚劣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方便学生生活,学院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体系,为学生公寓的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电话、桌椅和衣柜等设施。校园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学院还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才艺表演、书法、征文、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有声有色、异彩分呈,整个学院充满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2001年开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院先后与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共同协商,建立了“专升本高架桥”。6年来,我院毕业生升入上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累计168人,录取率居各学校之首,未专升本的学生就业率达到75%以上,由于我院特色的教学、严格的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2006年专升本计划中沈阳体院定向招收我院毕业生30人,更充分证明了我院雄厚的办学实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东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谨遵“团结、拼搏、创新、奉献、文明、求实”的校训,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安徽省体育学校,创办于1954年,后历经数次变迁,先后8次更名,2001年6月26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升格成立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60年来,学院办学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明确了“传德技之道,育体育精英”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突出技能,德训并重,将体院建设成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于一体的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凝练了“求实、创新、夺标、育人”的校训;树立了“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精尖竞技体育人才、培训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肩负起了“服务为国为省争光、服务安徽崛起战略、服务人民健康需求”的重大历史责任。 学院拥有教职工数313人。高级职称60余人,中级职称70余人。设有10个教学训练系部,其中4个运动系为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6个系为教学系部。学院现设有13个专业,分别为:运动训练、健身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表演艺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体育艺术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其中,现已有中央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运动训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3个(运动训练、康复治疗技术和表演艺术专业)、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研项目5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此外,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作办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拥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建校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出了上万名各类体育人才。共有两名运动员获得3个奥运会冠军,在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中,荣获20多个世界冠军,2人次打破世界纪录,21人次获得亚洲冠军,18人次打破亚洲纪录,近400人获得全国各级各类比赛冠军。50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全运会冠军杨杰、连效山、李君启、尹惠萍是我省体育运动突飞猛进中的标杆式领军人物,70年代—80年代有全国铅球届的明星运动员丁志年,结束我省男子百米赛跑无缘全国冠军的短跑运动员郁刚,特别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男子60发自选手枪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华民族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的许海峰。90年代以来,学院涌现出了更多为世人所熟知的优秀运动员,全国劳模蔡维燕、太极皇后范雪平、亚洲拳王江涛、女子篮球彭萍、女子手球岳莲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风华,用健美的身姿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争光。进入新世纪,学院更多的体育健儿们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及国际舞台中崭露头角,学院在第十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3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3枚,邓琳琳、张亮亮、胡青、石荣荣、张峰、王莹、胡军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为我省竞技体育“十运回升,十一运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北京奥运会中,邓琳琳临危不惧,与队友出色合作,夺得女子体操团体金牌,圆了安徽24年奥运金牌梦想;许莉敢打敢拼,获得女子自由跤银牌,取得安徽摔跤项目历史性突破。2012年伦敦奥运会,邓琳琳再次获得平衡木冠军,成为我国女子体操史上连续2届奥运夺冠的第一人。全国十二运会中,山地自行车老将姬建华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勇夺男子越野赛金牌,终结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十二年的漫长等待,书写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历史的新篇章。女子手球成功夺冠,实现了几代体育人的梦想。他们不仅是学院辛勤培养的累累硕果,更是中国体育事业强势崛起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同时,学院以培育多方面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及省体育行业的领导,军界、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优秀教练,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及体育工作者。 学院先后四次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连续两次被评定为 “国家手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国家田径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学院还相继被国家体育总局、劳动和保障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确定为“国家级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安徽省教练员培训基地”、“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积极承担各类教育培训任务,为社会培训各类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 学院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直三优文明单位”、“安徽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学院运动二系(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被省政府表彰嘉奖、被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击剑协会授予“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省体育局授予“安徽省参加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09年在全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1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举重、摔跤、柔道专业委员会在我院挂牌。 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包河区花园大道1号,新校区毗邻著名的“生态之镇”、“体育特色镇”—大圩镇,有着“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的美誉。学院占地面积700余亩,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田径场、综合训练馆、实习实训基地 、图书馆、学生公寓、拓展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训练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及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及生活需要。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高速高精度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该设备以交流伺服系统为基础,以Windows2000为操作平台,实现高速高精度数控加工的概念和方法,可用于相关行业如: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运动控制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项目优势:工作台面积(working table): 2400×2400 (可选) 行程(sravels) :(x,y,z)2400×2400×120 (可选) 主轴转速(spindle speed): 0 – 24000rpm 精度:0.001mm/步 主轴功率(power of spindle): 1kw/1.2kw 驱动马达(drive motor): 400w/1kw/2kw (可选)工作台荷重(load of table): 150kg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触摸式三轴运动控制器
本控制器采用高性能32位ARM9为核心,8吋TFT触摸屏显示,编程方便易懂,无需专门数控G指令培训即能操作。驱动装置采用细分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形成铣床的开环或半闭环控制,也可配置光栅尺后形成全闭环高精度控制。 本控制器具有X、Y、Z三轴控制, X、Y可同时控制两个电机运动,实现点位、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操作,触摸式人机界面使参数设置、加工编程、状态显示变得更加简明、快捷、清晰。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抗运动性疲劳营养套餐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施洪飞;李响 【摘要】 本发明涉及抗运动性疲劳营养套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套餐包括红景天炖牛肉、党参蛋炒饭、凉拌冬笋、美味猴头菇、人参仔鸽汤,其制备方法包括红景天炖牛肉的制备、党参蛋炒饭的制备、凉拌冬笋的制备、美味猴头菇的制备、人参仔鸽汤的制备等步骤;该营养套餐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保健功能显著,适用于疲劳人士的日常饮食,特别适用于运动后的人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大场景运动轨迹与动作采集分析系统
在大型运动场景中开展的运动项目,如冰雪运动,体操,田径等,对运动轨迹与动作分析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现有的运动分析设备通常只适合于在小范围内使用,解决大场景下的动作捕捉与轨迹采集问题主要采用多套系统采集领域拼接来实现,其施工难度和复杂度大,成本高。 所研发的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1)   通过云台变焦跟踪和大视场高分辨采集两种技术分别用于实现大场地下运动员动作特写和全景下运动轨迹的采集,实现动作捕捉和轨迹测量; (2)   可以通过高精度伺服云台光学投影器将记录的轨迹数据以场地投影的形式在场地内进行再现 (3)   具有便携性,可在目标场地内一两个小时内完成布置,开始使用,随用随走。 所研发产品除了用于运动员运动过程的动作分析以外,还可拓展用于远程虚拟对抗,远程体育训练教学,运动过程的虚拟全角度数字采集与转播等领域,在数字体育领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北京理工大学 2021-11-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