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网络化机器人群编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
研制了网络化移动机器人群编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系统,系统地开展了关于多机器人编队寻迹控制方法、无线网络下多机器人通信环境的建模和协议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基于OPNET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仿真平台和具有非完整约束的多移动机器人实物演示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面向大型燃煤机组全工况灵活智能运行的协调控制策略
高效利用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灵活深度调峰优越性促进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对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准确掌握燃煤机组频繁变化的调峰过程动态特性是设计高性能协调控制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成果推出面向燃煤机组实际发电过程的智能抗扰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机制。 创新点 随着频繁大范围调峰已成为大型火电机组的常态化运行趋势,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兼顾机组发电成本及碳排放量的全工况智能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有机融合误差自抗扰控制器与快速鸽群优化器,机组实现了对电网负荷指令的迅速响应。
华北电力大学 2025-03-26
考虑风光储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研究与开发
针对分布式风光发电在配电网中的高比例接入态势,源荷存在时空不匹配特性,导致功率倒送和节点过电压等问题,面向电网网架相对薄弱地区,开展考虑风光发电不确定性的储能的选址定容研究,实现不同运行方式下储能的优化配置;提出基于有功/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新型配电系统电压控制策略,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分散式与集中式协同控制,满足高渗透率风光并网场景下的电能质量要求。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针对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模糊核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模糊核计算方法,本发明是基于稀疏特性、超拉普拉斯先验和集成BP神经网络的模糊核参数估计算法,首先,在图像灰度梯度符合超拉普拉斯分布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分析模糊图像的稀疏表示系数确定模糊图像的模糊角度;然后,将模糊图像傅里叶变换后获取的傅里叶系数幅值和作为输入,通过训练基于Bagging方法的集成BP神经网络模型,完成对模糊长度的估计;最后,通过一步已知模糊核的去模糊算法得到去模糊图像。本发明估计模糊核参数准确,运算速度快,耗时短,去模糊效果好,通过本发明恢复运动模糊图像,可以使恢复出的图像边缘更加清晰,振铃效应更少。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光控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便捷调控技术
控软体机器人是智能仿生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然而,如何实现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的便捷调控,是该领域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性问题。传统的光刺激调控法,需要将光束集中在软体机器人的某个局部区域,或者沿某个角度或方向去照射软体机器人,使之产生局部的形变差异,进而推动软体机器人沿某个方向前进。例如,在文献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将光束照射在软体机器人的头部,使其后退;照射在尾部,使其前进;从左向右扫描软体机器人,使其右拐;从右向左扫,使其左转。此类光刺激调控法缺乏便捷性,非常不方便。东大科研团队另辟蹊径,构建了多层次结构的液晶弹性体基软体机器人,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中加入三种分别对520nm、808nm、980nm波段光源响应、且互不干扰的有机光热转换试剂,从而利用可见和红外三个波段光的开/关变化去操控软体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和传统的光刺激调控法相比,该方法是通过软体机器人不同区域对光刺激的选择性吸收,来实现整体的形变差异,进而推动软体机器人运动,因此光源的照射位置、方向、角度等因素都不会对运动方向产生根本性影响。该策略为实现软体机器人运动方向的便捷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东南大学 2021-04-11
面向电子和激光制造的超精密高速运动平台
1.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将平台设计成刚性框架和工作平台两部分,两者之间由柔性铰链连接,巧妙地结合了机械导轨直驱平台的大行程、高速度和柔性铰链无摩擦的特点,实现低成本,更高速,高精度的运动。 2.自抗扰控制算法:目前,大部分工业产品依旧使用传统的PID控制,由于刚柔耦合平台引入了柔性铰链,降低了系统的固有频率,这就限制了PID的控制带宽。因此,采用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体育运动员手臂锻炼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员手臂锻炼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锻炼宽度设计人性化、锻炼重力可调节、使用舒适的体育运动员手臂锻炼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体育运动员手臂锻炼装置,包括有左架、右架、气缸、第一活塞、减重箱、承重箱、增重箱、第二活塞、第三活塞、第二钢丝绳、第一连杆、第一钢丝绳、第一滚轮、顶板、轴承座、齿轮、转杆和摆动杆;顶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左架和右架。本发明达到了锻炼宽度设计人性化、锻炼重力可调节、使用舒适的效果,体育运动员使用装置,能达到锻炼手臂的目的。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机器人运动避障与虚拟形象合成技术
1.痛点问题 拟人化的智能体,在人类生活中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辅助工作、提升生产力和情感交流等作用。具体形式包括实体化的机器人和虚拟的数字人形象两种形式。 在实体化的机器人技术中,由于各行业场景范围的多样性,移动机器人的避障问题是阻碍机器人广泛应用的一大痛点。 (1)基于视觉信息和深度强化学习来解决移动机器人避障问题,会因为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较大差别而导致泛化性能不足,使得真实场景下的避障的成功率下降。 (2)目前避障问题中的深度强化学习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场景重新训练或者再训练模型,难以训练出适用各种密度场景的通用模型。 (3)基于雷达的深度强化学习避障方法受限于成本、功耗和仿真的难度等,往往使用单线雷达。但单线雷达仅能对某个固定的平面进行检测,如果移动机器人具有较高的高度,只对某个平面检测无法实现完美的避障。 此外,随着虚拟形象在金融、文旅、医疗、零售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数字虚拟形象产业应用路线逐渐清晰,但仍存在产业链相对割裂、产品与需求匹配度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虚拟形象交互能力弱的问题。 2.解决方案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成果的解决方案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在移动机器人避障方面,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同时结合单线雷达与单目相机的避障方法框架,并设计了新的更有效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其次,本成果还提供一种虚拟形象说话视频生成方法及系统,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基于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语音模型,对预设音频文件进行预测处理,通过在说话视频生成过程中引入三维人脸信息,并结合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头部姿势自然转动且具有个性化说话习惯的说话视频。上述算法可搭载于通用硬件平台,构建低成本高效的虚拟形象视频生成系统。 基于以上科研成果,本项目将致力于国民经济各主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等领域持续积累智能场景应用创新技术,结合优秀的前沿技术整合与应用开发融合能力和深厚的市场推广能力,全力打造智能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和虚拟人平台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实体机器人并搭载虚拟说话人虚体,通过实体、虚体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独一无二、具有全新体验的智能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提高智能巡检/服务/协作过程中交互的效率与质量。 合作需求 寻求在清洁能源、储能、新能源等行业智能运维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对相关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在清洁能源、储能、新能源等行业中部署巡检/服务/协作机器人以及虚拟人服务平台,打造无人值守范例,赋能智能化运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清华大学 2022-07-08
XM-304人体浅层运动肌肉解剖模型
XM-304人体浅层运动肌肉解剖模型   功能特点: ■ XM-304人体浅层运动肌肉解剖模型为成人直立运动姿势缩小1/2,显示人体浅层全部肌肉,可拆分为3部件,固定在底座上。 ■ 模型头部示表情肌、浅层咀嚼肌、胸锁乳突肌和浅层肌上下肌群。 ■ 躯干前部可见胸大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的轮廓,背部有斜方肌、背阔肌。 ■ 上肢显示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前后各浅层肌肉、肌腱在腕部通过情况,并示腋窝各肌。 ■ 下肢显示臀大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及股三角、腘窝的组成情况,小腿三群肌的浅层排列和肌腱通过踝部的情况。 ■ 尺寸:1/2自然大,35×23×82cm ■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439 4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