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实验室装备
C型结构 H型结构 落地型结构 FreeSky型框架 特殊试验台 步入式落地通风柜 三段式通风柜 罩体式实验台通风柜 紧急冲淋洗眼装置 实验室吸风罩 实验室滴水架、水槽、水龙头 实验室试剂柜 实验室毒品柜 实验室药品通风柜 实验室气瓶柜 特种安全储存柜 实验台底柜 实验台水槽底柜 实验室吊柜 实验室器皿柜 实验室仪器柜 自净式通风柜 实验室更衣柜 移动式通风柜
上海大风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冶金装备制造板块
350吨鱼雷型混铁车 推焦车 拦焦车 装煤车 电机车 熄焦车 导烟车 260吨转炉 高炉设备 连铸设备 板坯连铸设备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 2021-02-01
数学学科装备
    数学学科装备以义务教育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既满足数学学科基础性和普及性的需要,又满足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因此其内容不仅覆盖了课程标准的规定内容,还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和提高提供了充分的余地。     数学学科装备提供了包括立体几何模型、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和模块化几何模型搭建套装等多种软件相结合的现代教学装备,能够有效解决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服务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具和学具。 一、立体几何模型:     立体几何模型针对中学立体几何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包含几何体、容积和体积、正方体及多面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和旋转模型共十大类型,160件。     立体几何模型可以独立作为初中和高中开展数学教学和学生探究的模型使用,也可以作为数学实验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 主要特点    1、全面覆盖初、高中几何教学多个方面,不仅满足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拓展空间;    2、满足多面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展开面和表面积教学的需要,而且探究式的解决了如Y形管等组合体展开面的复杂问题;    3、满足进行多种几何体体积教学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对体积公式进行验证;    4、实现了几何体对角线、高线等主要线段及主要截面的可视化;    5、模型是可拆卸和可操作的,充分满足了学生观察、猜测和动手操作、测量、验证的需要。 功能介绍       1、几何体三维旋转观察    2、几何体表面展开及复原    3、动态截面模拟,随时观察特征    4、内部辅助线在高度、对角线、斜高等应用    5、容积体积的测量与验证    6、实现几何体相接、相切及组合    7、实现旋转模型的模拟演示    8、直观演示空间点、线、面关系 二、模块化几何模型搭建套装     模块化几何模型搭建套装(简称搭建套装)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构想让学生开展几何体实验。这些探索性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认识的基础,达到教育目标。这些探索性的实验适用于小学生的初期教育和中学数学学习,同样也适用于大学数学专业,只是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学习的要求。     在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是认识和发现众多不同的几何形状。在中学教育阶段是尽可能多的了解几何体并能够完整地将它们建立起来,并探索这些几何体的各种性质。     搭建套装内含286块标准化组件,其中等边三角形100片、等腰三角形60片、正方形60片、长方形30片、五边形36片,橡皮筋600根。套装可以构建起正多面体、棱柱和反棱柱、棱锥和双棱锥、棱台以及组合体等多种立体几何体模型,是一套独一无二且极具价值的学习工具,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     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是中教股份基于最新三维技术开发的几何三维演示系统,能够为教师进行立体几何教学和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强大的演示和探究功能。     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覆盖了空间点、线、面关系、几何体、容积和体积、正方体及多面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旋转模型等立体几何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通过该教学系统和立体几何模型、模块化几何模型搭建套装的有机结合,能够完全满足数学教师进行立体几何教学和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需要,构建起立体几何教与学的新型模式。 功能介绍:     1、三维旋转观察,通过鼠标可以将几何体进行三维旋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几何体或者空间关系。鼠标箭头指向图形后,应用转轮可以根据需要放大、缩小图形。     2、表面展开/复原,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实现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和复原;     3、截面,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表现平面截取几何体的过程和截面形状;     4、对角线/高线,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显示或者隐藏几何体的对角线/高线等常用辅助线;     5、容积和体积的测量与探索,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测量和计算模型的体积,并进行相关实验;     6、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体现几何体的相接、相切及组合关系;     7、旋转,根据模型的设计,软件能够实现旋转模型的模拟演示。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组学技术的黄酒酿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及应用
深入解析黄酒酿造机理并且创新生产技术与装备,是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项目围绕如何科学评价黄酒麦曲质量及产品感官体验、如何高效生产优质麦曲、如何提高产品感官体验等关键技术难题等,本项目完成了基于 组学技术的黄酒酿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及应用。 创新要点 建立了黄酒麦曲及酒醪发酵机理解析方法,阐明酿造过程的微生物驱动力。解析了液化力、酸性蛋白酶活力、酒化力等活力形成的关键微生物,高级醇及生物胺形成代谢途径及关键微生物;通过风味组学技术解析黄酒风味物质形成及变化过程;通过培养组学技术证明微生物是麦曲活力、黄酒风味的主要来源;发现氧气浓度、温度、湿度是麦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全面系统地解析麦曲的各项指标,针对传统麦曲制作中环境依赖、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在已有机械化制曲(国家技术发明奖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智能化精准制曲技术与装备。构建了黄酒产品风味轮,阐明了关键风味物质的最适浓度范围。证明β-苯乙醇、异戊醇、异丁醇、组胺、苯乙胺以及酪胺等高级醇和生物胺是影响黄酒醉酒和醒酒的关键化合物,建立了适用于不同黄酒酵母亚株及酿造工艺的高级醇调控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3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系列高通量换热器研制及其产业化成套装备技术
表面多孔高通量管是一种高效换热管,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光管(沸腾侧)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烧结一薄层多孔层,显著强化沸腾传热,对烷烃、烯烃、芳烃类、醇类、水、氟利昂、液氮等多种工质均适用。沸腾传热系数可比光管提高一个数量级。目前世界上主要由美国UOP公司实现技术与产品垄断,近?年国内进口约76台高通量管换热器,约值人民币5亿元。华东理工大学从1999年起开始研发烧结型表面多孔高通量管及其换热器,2003年成功申请获得批准,联合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高通量换热器国产化研制”。开发成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型外表面多孔换热管,并制成高通量高效换热器,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效换热元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多孔表面管的换热效果最高可达光管的15.6倍,能显著提高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效率。项目获得国家“十一五”863课题、国家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赞助和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进行研究与技术开发,已经实现铜基粉末、铁基粉末、铜镍合金粉末表面多孔管烧结工业化生产。建成世界第二(国内唯一)的产业化基地,具备年产1000吨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和制造100台高通量换热器的生产能力;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江苏“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已开发成功碳钢管、合金钢管、铜镍合金管内外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铜基合金粉末、铜镍合金粉末工艺技术,完成工业化烧结系统建设及批量生产。外表面铜基粉末多孔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炼油装置气体分馏脱乙烷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采用93.4M2的高通量换热管替代了原122.7M2的光滑管,换热面积减少了27.5%,总传热系数从光滑管的230W/M2℃升高到434 W/M2℃,提高了89%,设备负荷提高了16%,所需蒸汽温度降低了23.7℃,节能效果显著。内表面铁基合金粉末多孔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芳烃重整加氢预分馏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外表面铁基合金粉末多孔U形管高通量换热器在扬子芳烃歧化单元甲苯塔再沸器上成功应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高通量管重沸器6台。其中苯塔重沸器、抽余液塔重沸器A/B、抽出液塔重沸器、脱庚烷塔重沸器计5台重沸器(直径1800~2200mm、单台换热面积大于1000mm 2 )为立式虹吸式固定管板结构,管内塔釜液再沸,管外热流体冷凝。采用 32×3mm外表面刻槽、内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表面多孔高通量管,4m长管2500根、5m长管9000根。抽余液塔蒸汽重沸器为卧式U形管结构(直径2000mm、换热面积1470mm?),管外塔釜液再沸,管内蒸汽冷凝,采用 19×2mm外表面烧结铁基合金粉末表面多孔高通量U形管2100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一种表面多孔管低温烧结工艺”(专利号ZL03116481.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波形扁钢折流杆换热器”(专利号ZL 01253449.8)。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铜镍合金多孔表面管的烧结方法”(申请号200710043508.X)、“铁基粉末多孔表面换热管的低温烧结制备技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专利号2006200478921)等。项目成果获得了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石化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超声振动理论的金刚石线切割技术与装备
这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涉及到声学、机械学、电子技术和超硬磨料工具制造、精密加工和加工过程控制等工艺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本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线锯上的磨粒周期性直线往复运动和超声波振动的合成运动去除工件材料。由于在加工中其切割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使磨粒在去除材料时切削刃与工件之间在微观上有瞬间接触和脱离过程,加工过程总的平均力仅为一般线锯的1/3-1/5,切削温度一般不超过40℃,同时切削刃与工件之间的脱离过程使其瞬间产生的应力有足够的时间释放,冷却液又可以直接进入到加工区域。因此材料在高频振动下发生疲劳破坏,加速材料的去除。该切割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加工技术,具有切割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出材率高、经济性好等特点。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5-04
金属微铸锻铣复合增材超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
本项技术融合3D打印、半固态快锻、柔性机器人3项重大技术,将金属增材-等材-减材合三为一,实现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高均匀致密度、高强韧、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全面提高金属制件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解决锻件增材制造世界性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及装备
项目属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围绕农田信息快速感知、稳定传输和精准管控三大瓶颈难题,在植物养分/生理/病害信息快速感知,土壤水/盐/养分特性多维快速测试,农田复杂环境下信息无线稳定传输,基于作物生长需求的物联网环境调控和肥水药精准管理等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制了系列产品和系统,总体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已经在全国20 多个省市的农田、果园与设施农业等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数字农业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1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684 6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