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远程测量技术主要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 远程测量技术主要用于远程测量及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教育及培训、远程精度校验以及网络化制造系统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远程控制及监控终端系统
远程控制及监控终端:系统实验室通风控制系统一般为静压传感变频控制系统,目的是开启系统中的任意几个通风末端控制开关,风机均可按照对应的频率运行,从而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实验室。  目前,硬件设施市场可以采购,但软件这块需要协助,比如排风机变频控制系统的可编程智能化控制柜、通风柜变风系统控制软件,详见原理图;同时对公司所有实验的通风控制系统,希望实行实时监控。
江西东硕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21-11-01
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会议电视和远程监视系统集成技术和工程
1、该技术的优点:无须成套高价选购国外产品系统,由我们与国外公司合作,利用其关键部件及我们开发配套的各种级别会议电视,远程监视系统,两类系统集成,具有功能互补,发挥高效应用效果,成本降低1/3~1/2。 2、会议电视按国际标准实施集成,远程监视通过国家鉴定(全国首家正式鉴定系统)。 3、会议电视具有CIF及QCIF两种分辨力,符合H.261或更新的H.324标准。双向声象传输,多点切换(MCU)功能。远程监视提供远程自动论询及远程选视及数字录象等功能。并可据用户需要随时灵活配置,有较强软件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线采用光纤、DDN、数字微波。用户接入利用模拟电话线或其他数字数据方式,据使用要求,设计集成多点电视会议,并接入远程监视系统。 适于远程电视会议及全程或分级电视图象监控。同时,提供电视会议系统集成;运动图象各类级别及用途的远程监视系统集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鲜切蔬菜冷链保鲜及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
首次探究出鲜切紫甘蓝冷链保鲜及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首次探究出鲜切紫甘蓝冷链贮、运、销一体化保鲜技术,设计开发出山区优质蔬菜鲜切紫甘蓝全程冷链质
西华大学 2021-04-14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1.项目背景 该技术是在国家“863”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延伸应用开发,开发的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白光LED存在的问题。远程荧光材料中的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即远离热源,减少现有封装工艺中荧光粉因长期受热导致光衰严重及其色偏移的问题;荧光粉均匀分布于高分子化合物基体中,避免荧光粉沉淀而引起的同一批次光源均匀性差的问题;在封装工艺中减掉了点胶和后续的补粉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采用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成本上,与分立光源器件相比,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在照明应用中可以节省器件封装成本、光引擎模组制作成本和二次配光成本。在相同功能的照明灯具系统中,总体可以降低10-20%左右的成本,这对于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推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性能上,通过合理地设计和预制透镜,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有效地避免分立光源器件组合存在的点光、眩光等弊端,还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红色芯片组合,在不降低光源效率和寿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光源的显色性。在应用上,集成封装光源模块可以使照明灯具厂的安装生产更简单和方便。在生产上,现有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支持高良品率的集成封装光源模块的大规模制造。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拓展,灯具需求量在快速增长,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灯具应用的需求,逐步形成系列集成封装光源模块主流产品,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大规模生产。 2.关键技术 ①针对不同色温和不同显色指数产品,黄、红、绿等荧光粉的配粉技术; ②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技术; ③远程荧光材料成型技术; ④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结构设计; ⑤芯片发射波长与远程荧光预制透镜匹配技术。 3.创新之处 ①根据芯片不同的发射波长,通过掺杂不同稀土材料调整荧光粉的激发峰值,提高荧光粉的量子效率; ②采用多色荧光粉混合,制成不同色温和显色指数的多色混合荧光粉; ③选择合适的荧光粉粒径及分散剂,使荧光粉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 ④设计远程荧光预制膜、透镜形状结构,提高出光效率、减少眩光; ⑤采用适合荧光粉及基材的加工工艺,保证荧光膜和透镜的透光率、均匀性达到优良品质; ⑥根据需要采用远程荧光技术制备不同色温、显指及光通量的荧光基板; ⑦采用远程荧光技术,使荧光粉远离芯片表面,减少光衰和色漂移; ⑧简化封装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颜色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成本; ⑨将集成封装技术与远程荧光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光源模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远程无线输电系统
01项目背景 无线传能是无需导线连接实现电能传输的一种电力电子系统。以微波载体的无线输电技术,由于具有传输距离远和传输功率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微波无线输电技术不像激光易受大气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实现电能远距离无线传输的首选。微波传能技术可为无人机/高空平台的持续供电,无线传感网络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灾区/偏远地区进行应急供电等,甚至在空间太阳能电站构想方案中从太空到地面的电能无线传输采用了微波传能方式进行论证。因此,微波无线输电技术在电能无线传输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02项目简介 本项目商业模式主要有2个方面。 1、可以为有相关需求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目标客户为无人机、AGV企业等; 2、研发出产品原型,重点研发可以兼容不同目标的低成本通用无线输电设备,团队具备完善的天线、整流、功放产品设计、研发技术。 03关键技术 本项目关键技术有天线设计、整流电路设计、波束合成系统设计、波束合成算法设计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相关关键技术已有深入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7-05
1 2 3 4 5 6
  • ...
  • 673 6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