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芹新品种选育及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扬州大学 2021-04-14
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核心技术集成应用
该成果获 2014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系统收集和引进 15 个国家和国内 18 个省份的特色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1508 份;系统研发了重要园林植物的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系统集成创建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 园林苗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服务带动型的“一体两翼”花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甘蓝型油菜(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的选育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华双3号”(2n=38,基因组为AACC)和菘蓝(2n=14,II)的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得到具有双亲染色体数之和的体细胞杂种(2n=52,AACCII);以体细胞杂种为母本,与甘蓝型油菜连续五代回交和选择,获得雄蕊心皮化发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命名为“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inap CMS)。 将一条菘蓝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雄蕊发育基本正常、自交结实率高、恢复性好的恢复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恢复系中检测出菘蓝DNA片段的渗入。此恢复系与inap CMS的杂种的雄蕊发育基本正常、花粉育性高、自交结实好,可用于杂种的生产。 市场预期:为油菜杂交种生产提供新型的授粉控制系统。 转化条件:不同育种单位配制组合。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产优质广适应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13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1.利用自己的“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的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杂交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并结合小孢子培养选育出新的高配合力、强抗倒伏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195A。 2.利用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技术选育出耐菌核病的恢复系7-6,并纯化至DH7-6。 3.用195A与恢复系DH7-6配制出杂种“华油杂13号”。“华油杂13号”已分别通过了国家长江上、中、下游农作物品种审定。采用官、产、研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实现了 “华油杂13号”的快速推广,该品种繁育和制种技术成熟,品种适应性广,安全性强。采用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 2160万亩,新品种累计新增产值77096.88万元,新增利润65532.35万元,新增税收3276.62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品种2010~2012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长江流域油菜主导品种。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产优质多抗大麦新品种华大麦6号、华大麦7号的选育与应用
原理: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注重种质资源鉴评和特异种质的筛选、创制与利用,注意多学科结合在种质资源鉴评和特异种质筛选、创制中的应用;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注重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注重引进新的遗传育种技术,注重新的特异种质的创制与应用;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注重早熟、高产、优质、矮杆、多抗大麦新品种开发利用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模式与技术体系研制,注重研制专用大麦高产高效保优栽培技术体系,注意专用大麦研、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建立。 指标:生育期比当地小麦品种早熟15天以上;产量比当地对照显著增产;株高90厘米左右;抗(耐)主要病害(1)率先将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特异种质应用于大麦育种实践,开辟了一条利用特异野生大麦资源改良栽培大麦品种的高效育种途径。(2)所育成的大麦新品种在三个方面有大的突破,表现为专用品质潜力大幅度提升;产量潜力有了大的提高;早熟、矮杆、抗性、产量、品质协同进步,较好地解决了产量与品质、早熟与产量、抗性与品质产量间的矛盾。(3)研制出了用早熟、矮秆大麦开发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的大麦种植新模式与配套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完全成熟;没有安全问题;适合湖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早熟、矮秆、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大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我国大麦生产向前迈进一大步,创造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麦开发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新模式的研制与应用开辟了大麦开发利用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的先河,为发展我国专用大麦生产开辟了新径。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发布“草种优良品种选育”“油茶采收机械研发”2个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申报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根据《“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切实解决林草生产实践迫切难题,我局决定组织实施“草种优良品种选育”“油茶采收机械研发”2个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2022-05-27
新型亲水抗菌膜及制备方法
目前主流的抗菌膜制备方法是在基膜表面接枝抗菌物质,常用的抗菌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抗菌聚合物、金属离子等,但这些材料普遍存在着接枝方式复杂,且对环境有危害的缺陷。相比而言,季铵盐类抗菌剂具有抗菌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水溶性的小分子或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医疗卫生和包装材料等领域。然而,将季铵化合物直接接枝到膜表面所制备的抗菌膜仍存在制备流程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也使得目前开发的大部分季铵盐功能膜无法大规模应用于实际水处理系统。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发新型亲水抗菌功膜的制备方法是目前业内所亟需的。 本成果中提出的制备方法将氯甲基化聚合物制备为中空纤维多孔膜,并制作为管壳式膜组件,之后采用过滤操作模式直接将叔胺化合物接枝到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上,从而制备出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季铵化功能膜组件。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且接枝稳定性高,适合长期大规模应用于实际膜法水处理体系中,且制备的超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抗菌性。抗菌膜制备简单便捷,常温常压过滤操作即可完成接枝,且接枝稳定性高,成本低,对水体中微生物去除率99.9%以上,尤其能抑制微生物在膜上(内外表面,孔道壁面)生长。 图1.性能参数
北京理工大学 2025-02-10
高导热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镁合金是作为一种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电磁屏蔽效果好、铸造性能优良和加工性能好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镁合金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稀土往往作为制备过程中的优化剂来改善合金的熔体纯净度、晶粒细化度及产品外观质量,同时可大幅度提升合金的强度与延伸率。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稀土镁合金强度低导热性能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导热性、高强度的镁合金对于扩大镁合金在 5G 通信、3C 器件及汽车产品等需要高散热领域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导热高强度镁合金是在一定配比的 Mg-Zn-Zr 系列合金中添加 Nd 稀土金属,Nd 的添加可以改善合金的熔体纯净度、晶粒细化度及产品外观质量,并有效析出基体中的 Zn和 Zr 原子,有效提升合金的导热性能和力学强度。镁合金的导热性能可以通过导热率来体现,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体现。高的导热性能可以保证合金在散热器件领域的热导性能指标,使器件可以具有较快的热量传输能力,使设备内部热量及时排出;高的力学强度可以保证合金作为结构件的力学性能指标,使其作为结构件更为可靠。相较于传统镁合金,团队通过添加 Nd 稀土元素可以有效提升镁合金的导热性能和力学强度,Nd 一般分布于晶界,可以弱化镁合金的织构,提升镁合金各晶粒之间的协调能力:而且 Nd 在镁合金成型过程中可以与 Zn 原子结合形成热稳定的第二相,促进动态再结晶提升镁合金的强度:此外,Nd 元素的添加会与基体中的 Zn 元素结合,减弱基体中的晶格畸变,提升镁合金的热导率。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关于开展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验收的通知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关于规范中国科协财政项目验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拟于近期对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进行验收。
中国科协 2023-08-04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29 6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