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大容量技术:采用叠片工艺、固态技术,目前可批量生产全球最大的 1500 安时单片电芯。 高比能量技术:能量最高达 370Wh/kg, 在实用锂离子电池当中,最球最高,提前达国家 2025 年的能量目标。 超低温放电技术:最低放电温度达-70℃,充电温度达- 40℃,低温倍率放电在-40℃能 8C 放电,全球领先。 超高倍率技术:电池倍率达 180C 后仍能放出 80%的电量, 全球领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骨科多孔钛合金植入物及表面活化技术
钛及钛合金(钴铬钼合金)因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低密度和高的比强度等特点,在医用骨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杨氏模量与自然骨不匹配,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都比人骨高得多,载荷不能由植入体很好地传到相邻的骨组织,产生了应力屏蔽现象,造成植入体周围出现骨应力吸收,最终导致植入体的松动和断裂,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与致密材料相比,生物医用多孔钛合金(钴铬钼合金)材料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和更接近于人骨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在医学领域特别是骨修复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警用催泪喷射器内容物的绿色回收技术
警用催泪喷射器作为单警装备之一,大量存在于我国的各级公安机关的库房和民警手中。由于有效期为三年,很多配备的催泪喷射器还没有使用已经进入到报废期限。而催泪喷射器不同于警棍等装备,后者可以简单地进行再利用,而催泪器外面有金属外壳和聚合物外壳,里面有液体溶液内容物,主要为有刺激性的催泪剂和复杂的溶剂组成,难以简单回收利用。现在通常采用焚烧的手段来处理催泪器内容物。 针对这种复杂情况,尤其是液体内容物,本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针对不同催泪刺激剂的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技术,并且已经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且获得两项专利授权。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把液体内容物进行有效回收,催泪剂可以再利用,溶剂也可以通过提纯技术,再次进行使用。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减少了污染的排放和降低了库房长时间保存过期催泪器的不安全隐患。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2-07
聚合物先进制造与系统集成技术
聚合物微纳器件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制造过程具有明显的成本和工艺优势,是微纳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成果完成了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的设计制造,提出了聚合物微纳流控芯片、光学透镜阵列、仿生表面等典型聚合物的功能结构与器件一体化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开发了注塑成型-模内键合集成制造、聚合微零件超声塑化、微纳米结构模芯离子沉积电铸等新原理和新方法,研制了聚合物功能结构零件批量化微纳制造的装备原理样机。 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成型制造所面临的多工序、高附加能耗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热压-注塑复合成形工艺实现构件的整体化成形与制造。成果集设备、工艺、材料配方于一体,可兼顾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和复杂几何特征,为车用轻量化结构件的高效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设计制造 规模化微纳制造方法与装备 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规模化制造方法与装备
中南大学 2023-08-22
污染积物活性格栅原位修复集成技术水体
项目简介: 沉积物的污染修复是彻底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整治流域水污染的前提和关键。项目根据相平衡分配理论,利用沉积物污染仿真模拟装置,建立并优化能够模拟不同水文特征的可准确量化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规律的数学模型,用于后续项目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的材料筛选、修复工程实施及修复效果评估。筛选经济可行的强化降解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格栅材料;筛选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具有强吸附和络合等作用的固化覆盖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用于受污染的湖泊和河流沉积物的原位修复。 该成果已成功助力天津市新生态城汉沽污水库和天津大沽排污河先锋河段等污染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
南开大学 2021-04-13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危害物控制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胺(氨)类物质,如氨基甲酸乙酯(EC)、生物胺类等是影响发酵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成果在国内外率先进行了微生物干预减少发酵食品中 EC 及其前体的系统研发。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揭示了酱油发酵过程 EC 前体形成的微生物物质代谢机制; (2) 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可在酱油发酵过程中显著减少 EC 前体积累的菌株; (3) 采用非基因工程手段在工业规模将酱油中 EC 含量降至低于 20 ppb,且对酱油主要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未产生影响。 本成果已获授权核心发明专利 11 项,形成了包括利用 EC 或其前体菌株的筛 选与选育、微生物干预控制酱油中氨(胺)类有害物的专利群,发表论文 29 篇。 本技术对于解决基于混菌发酵过程的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的提升,具有普适性意 义和推广前景;对于引领生物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升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工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的科学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BCS系列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
BCS系列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是一种专门用于鉴定和鉴别金属板材常温和高温下塑性成形(冲压)性能,试验机满足GB/T 15825-2008相关试验标准。是控制板材轧制质量、合理选用冲压板材的得力工具,适用于普通钢板、超高强钢板、铝合金、钛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等难成形板材的成形性能试验。可在常温和加热(最高达摄氏900度)状态下完成以下板材成形性试验:杯突(Erichsen)试验、拉深(Swift)试验、凸耳(Earing)试验、锥杯(C.C.V)试验、翻边扩孔(K.W.I)试验、刚模胀形试验(如选购网格应变测量系统GMASystem则可以方便的完成FLD试验)、液压胀形试验(仅限常温使用)。 该技术目前已经推广应用于宝钢、鞍钢、攀钢、航空材料院、钢铁研究院等1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上海交大、东北大学、北科大等20余所高校,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型号BCS-30DBCS-50ABCS-100ABCS-50AR(热环境)最大成形力 值300kN500kN1000kN500kN压边力可调范围10-50kN(增压后达200kN)10-50kN(增压后达300kN)10-50kN(增压后达400kN)10-50kN(增压后达300kN)凸模上升速度调节范围0-200mm/min0-200mm/min0-200mm/min0-200mm/min测量1.精度成形力P<±2%<±2%<±2%<±2%压边力Q<±5%<±5%<±5%<±5%位 移H±0.02mm(20mm内)±0.02mm(20mm内)±0.02mm(20mm内)±0.02mm(20mm内)水冷系统方 式---制冷自循环系统真空系统工作压力---10-2Pa加热系统温控范围---室温~900°C BCS系列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与开发,目前已经获批和受理发明专利近10项,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基于通用Wi-Fi的睡眠监测系统
首次提出使用Wi-Fi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在日常居家环 境下进行实验,睡眠分期的准确率优于智能手环等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 从Wi-Fi信道状态信息到睡眠分期,本系统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如何从 信道状态信息中提取体动和呼吸模式,二是如何构建普适性与个性化相结 合的睡眠阶段识别模型,刻画不同睡眠阶段与体动、呼吸模式之间的关联 关系。针对问题一,信道状态信息本身有许多噪音,对呼吸模式的提取有 很大的影响,本系统设计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去噪方法,能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通用的耦合矩阵综合方法
随着卫星通讯系统的发展,利用单端口天线系统划分或合并不同频率信号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信系统中多工器的作用主要是划分宽带信号为若干窄带信号。在卫星有效载荷系统中,输入输出多工器决定了射频信道的性能,对整个系统有着重大影响。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
本项目以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为基础,以构件化为核心,以集成开发环境AHL-GEC-IDE为枢纽,以云侦听、Web、微信小程序模板为框架,形成了集硬件构件、软件构件、工程模板、开发工具、RTOS等为一体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开发生态系统,为“照葫芦画瓢”地进行具体应用开发提供共性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开发门槛、减少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嵌入式智能系统设计涵盖传感器电路、终端编程、边缘计算、云侦听、人机交互系统等技术,技术人员往往从“零”做起,具有门槛高、成本大、周期长等特征,是许多企业技术转型的重要瓶颈之一。 本项目通过长期深耕嵌入式终端的软硬件构件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经过上百个嵌入式与物联网应用项目的实践,提炼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共性技术,从技术科学范畴,遵循人的认识过程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哲学原理,提出了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General Embedded Computer,GEC)概念,并进行了有效实践。在硬件上把MCU硬件最小系统及面向具体应用的共性电路封装成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SOC芯片级的可重用GEC硬件实体; 在软件上,把嵌入式软件分为BIOS与User两部分,通过较复杂内部机制,为用户提供基于知识要素的符合软件工程基本原理的函数原型级调用接口API,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开发环境AHL-GEC-IDE,完成了国产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的驻留,制订了不同RTOS统一API,较大幅度地降低智能终端的开发难度。在GEC概念与实践基础上,针对广域物联网的通信系统,提出信息邮局(Mssage Post Office,MPO)概念,设计出云侦听模板;针对人机交互系统,设计Web、微信小程序等模板。 本项目以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为基础,以构件化为核心,以集成开发环境AHL-GEC-IDE为枢纽,以云侦听、Web、微信小程序模板为框架,形成了集硬件构件、软件构件、工程模板、开发工具、RTOS等为一体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开发生态系统,为“照葫芦画瓢”地进行具体应用开发提供共性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开发门槛、减少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实践表明,该生态系统在有效降低开发门槛及缩短开发周期前提下,可节约80%研发成本,已经成功应用于工厂设备智能化、涵养农业、桥梁监测、智能路灯、NB-IoT燃气表等系统,是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共性基础技术。
苏州大学 2022-08-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954 9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