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村野生小构树资源食药用菌栽培利用技术
野生小构树耐干旱、贫瘠,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多散生于农村田间地头、荒地、丘陵、沟塘水边以及城郊,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土地和环境压力,常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主要对象。本技术在分析野生小构树木屑营养成分基础上,依据灵芝、白灵菇、杏鲍菇及绣珍菇栽培生产过程对基质营养及环境因素的要求,形成了以野生小构树为主要栽培基质的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畜禽肉品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该成果 2010 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成果对发酵肉制品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研发了发酵肉制品发酵关键工艺技术;天然肠衣保质关键技术;肝素钠提取关键技术。如:高邮琵琶鸭、扬州风鹅、如皋火腿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鸡早期胚胎发育及生殖干细胞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该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针对鸡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等生物学规律和特性,创建了鸡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异体胚盘移植方法,创新了鸡 SSCs 异体间移植产生精子的方法;创新了将外源基因导入生殖干细胞的方法,获得国内首批基因修饰鸡;系统研究了鸡胚胎干细胞(ESCs)、原始生殖细胞(PGCs)和精原干细胞(SSCs)发育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鸡ESCs、 PGCs 和 SSCs 分离纯化、体外培养、冷冻保存、诱导分化及转染外源基因等方法;建立了鸡 ESCs
扬州大学 2021-04-14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肠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肠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是李红玉教授团队历经数年,研发的一种生物融合蛋白技术。该技术受到人vip(血管活性肠肽)具有抗炎、调免疫、舒张支气管的生理活性的启迪,再依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将 vip 和 HSA(人血白蛋白)制成融合蛋白用来治疗哮喘,即克服了 vip 半衰期短的缺点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可能,又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候选药物。同时将融合蛋白制成喷剂还可以克服 vip 多种生理活性所致的系统性副作用。该技术的产品融合蛋白经体外细胞实验,体内 Wistar 哮喘模型
兰州大学 2021-04-14
HRB400/500 热轧带肋钢筋低成本生产技术
成果简介为了满足抗震要求及降低钢材使用量, HRB400 钢筋的使用量正越来越多,国家相关部门也明确表示要停止 HRB335 钢筋的使用, 代之用 HRB400; 同时积极采用更高强度的 HRB500 钢筋。目前采用高强度钢筋的方法主要为穿水冷却、 控轧控冷、 微合金化。 穿水冷却成本最低, 但是由于可焊性较差已经逐渐退出市场, 控制轧制对于大多数生产钢筋的厂家还不太现实。 因此, 目前生产 HRB400/500 热轧带肋钢筋的最佳技术为微合金化技术。本成果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化学镀镍及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再生技术
化学镀镍是指在不需外电流的情况下,利用次磷酸钠做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经催化活化的金属表面获得Ni合金镀层的过程。镀层具有高耐蚀性、高耐磨性、良好的均镀能力。近年来已成为推动涂饰科学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技术特点:1、通过调整络合剂与添加剂,提高沉积速度,改善镀层光亮度,增加耐腐蚀能力等。2、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Ni-P-PTFE,Ni-P-SiC,Ni-P-Al2O3,Ni-P-MoS2,Ni-Cu-P,Ni-Mo-P,Ni-Cr-P,Ni-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微纳米银粉可控合成与高性能导电浆料生产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能源等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太阳能光伏的迅速发展,对以银粉为主要功能相的电子浆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外微纳米银粉生产技术与导电银胶、导电银浆的配方和生产都属于保密技术。经本项目团队二十多年的研发,在微纳米银粉的液相可控合成、导电(胶)浆料生产技术方面具备产业化条件,实现产品系列化,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变频调速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低成本容错技术
本技术针对冗余容错技术体积、重量、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系列低成本容错技术,当功率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熔断器将故障桥臂隔离,同时切换到匹配的容错模式,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效容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变频调速系统作为主要的电能动力设备,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新能源、国防装备等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中,电力电子变换器是电池、电网等能量源与驱动电机之间必不可少的能量传输纽带,是变频调速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件。 痛点问题:电力电子变换器中使用了大量的功率器件,承担了稳定电压、控制电流开通和关断等影响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关键作用,这些功率器件由于电压、电流、机械安装等应力和高温、潮湿等外部环境作用下,本身易损坏易老化,其安全隐患极易引起整个系统崩溃,造成严重后果。 本技术针对冗余容错技术体积、重量、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系列低成本容错技术,当功率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熔断器将故障桥臂隔离,同时切换到匹配的容错模式,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效容错。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完整性测试系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管道运输由于内部腐蚀、外部环境、管材和施工等原因,易发生管道失效甚至引发爆炸事故,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人民财产安全。现有管道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已铺设管道加装传感器定期巡检排查,无法做到管道在线自检且实施成本极高。因此,亟需构建一套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测终端系统,实时在线监测管道运营状态,实现全天候、分布式、高灵敏度、长距离的油气管道健康监测。 本技术研发的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DAS)可以连续记录长距离光纤沿线的声波信号,是一款世界领先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由于瑞利散射效应,入射进传感光纤中的部分背向散射光会沿原传播路径返回,当光纤沿线周围环境发生微小变化时,散射光的特征也会受到调制。通过记录时间域散射光信号的变化,可实现对光纤沿线声波信号的测量。本系统基于高精度的相干解调算法,将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的探测能力优化至皮应变级,响应带宽涵盖次声到超声,可应用管道安全和周界安防等领域。与传统管道监测技术相比,具有全天候、低成本、多参量、高响应、长距离在线管道监测等突出先进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锂电池储能系统消防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储能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锂电池储能将达到400吉瓦,年均增长26%。然而,锂离子电池固有的安全性问题使其大规模应用遇到了瓶颈。2019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起锂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今年4月我国某储能电站爆炸,韩国近年来30座电池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大规模推广的关键瓶颈。 现有技术的痛点问题是:1、锂离子电池火灾机理有差异;2、锂离子电池灭火剂适用性不强;3、现有灭火剂不具备高效降温能力;4、实时健康状态监测技术缺乏;5、预警技术作用重视不够;6、技术规范建设严重滞后。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32 833 834
  • ...
  • 954 9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