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转炉底吹石灰粉高效洁净低成本冶炼技术
相比于“顶吹氧气、底吹惰性气体”的常规转炉冶炼工艺,“顶吹氧气、底吹氧气-石灰粉”的转炉炼钢方法具有显著的冶金优势,既能降低转炉炼钢的原辅料消耗,提升转炉出钢的钢水纯净度,也能为转炉高废钢比冶炼和智能化炼钢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底吹氧气-石灰粉加剧了转炉炉底的侵蚀,炉底寿命短的问题限制了底吹石灰粉转炉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团队提出了利用 CO 2 延长底吹氧气-石灰粉转炉使用寿命的新方法,将 CO 2 与 O 2 混合作为喷粉载气可以降低底吹喷嘴上方的火点区温度,从根源上抑制底吹喷嘴的高温熔损,减轻喷嘴周围镁碳砖的氧化脱碳,同时增强转炉冶炼后期的熔池搅拌,获得更好的脱氮控氧效果;本团队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底吹喷枪材质和结构对其冲蚀磨损速率的影响规律,经过大量测试和模拟完成了底吹喷枪材质和结构的优化,解决了底吹喷枪的磨损问题;本团队自行设计搭建了一套 1:1 的全仿真的粉剂喷吹实验系统,真实模拟工业现场的喷粉工况,探明了喷粉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喷粉系统关键装置和操作制度的优化,掌握了获得稳定无脉动粉气流的关键技术。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本团队利用一座 120 吨转炉完成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工业示范,攻克了供气系统、供粉系统、输粉系统和粉气流分配系统等关键系统装备的集成难题,编制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系统控制和操作工艺模型,实现了转炉底吹石灰粉的安全稳定运行,改善了转炉的冶炼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果蔬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果蔬渣和含有赖氨酸的乙醇溶液均质后,细化处理成匀浆液;调节所述超细匀浆液的pH为8~9,在搅拌下加热处理,得匀浆;将所述匀浆真空干燥后,粉碎得果蔬渣粉。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加工难度低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果蔬渣粉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1-12
大型电站锅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最经济、最清洁、最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在我国逐渐推出,而它们基本都是原型机,未经时间考验。通过风力机塔架的三维有限元强度、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可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风力机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计算分析风力机塔架的强度、振动和疲劳寿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膜技术在粉体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液相法(特别是湿化学法、水热合成法等)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纳米粉体的方法之一,但存在间歇工艺,洗水量大,产品流失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工艺将膜技术应用于粉体的生产过程中,如纳米氧化锆、水滑石、石墨烯等粉体的生产领域中,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膜法超细粉体生产新工艺与成套装备,促进了超细粉体制备的技术进步,推广应用60项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氧化铝微粉的绿色可控表面改性
本项目通过复合改性剂的分子设计和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铝微粉在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中有较为理想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 特点: 1. 根据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设计和合成复合改性剂; 2. 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和表面改性效果可 控; 3. 剩余反应物、溶剂和复合改性剂均可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氧化铝微粉的表面改性过程闭合循环,清洁环保。 专利 1:一种氧化铝磨料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20161011250.9) 专利 2:一种高水分散稳定性氧化铝粉体的资源化表面改性方法(201611166922.5)
江南大学 2021-04-13
近海多营养层级生态系统构建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针对当前人类活动干扰已严重导致沿岸水域生境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丧失、生态灾害频发的实际,通过开展对沿岸河道水域、滨海湿地、滩涂区域、近海海域和岛礁周边进行生境恢复,灾害防控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综合实现沿岸水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提升其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能力。 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针对我国围填海等海洋工程快速实施导致滨海湿地严重退化的实际,通过对南汇边滩湿地、金山城市沙滩湿地进行生态系统和生境恢复,筛选了海三棱藨草作为南汇边滩湿地恢复的优势物种、狐尾藻作为金山城市沙滩的优势物种;结合海三棱藨草发育繁殖方式,快速构建海三棱藨草群落,结合投放底栖生物,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逐渐恢复;并通过构建IMTA模式,构建狐尾藻——鱼类——虾蟹等综合生态系统,恢复了金山城市沙滩水质,最后综合构建了适宜上海滨海湿地恢复技术。   上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2.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由于中国近岸滩涂资源丰富,尤其是南黄海江苏辐射沙洲是我国典型的海洋沙脊系统,该海域已经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海水养殖产业基地,养殖品种包括文蛤、绎蛏、青蛤、泥螺、条斑紫菜等。根据辐射沙洲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现状,构建针对该海域的覆盖全年的氮磷生源要素移除匹配模式,该模式涵盖条斑紫菜养殖生态修复、绿潮藻的快速打捞与资源化利用以及江蓠属大型海藻的引种。通过匹配模式的建立,降低海域污染物含量,从而缓解该海域氮磷富营养化。   南黄海辐射沙洲区域紫菜养殖生态修复 3. 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截止2018年,黄海绿潮已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发生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重大破坏。我们对黄海绿潮藻生物学、漂浮海区、绿潮溯源、暴发机制、迁移路径、预警预报等方面研究已取得很大重要进展。为了有效控制南黄海绿潮源头,研发了绿潮浒苔多项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绿潮藻食品加工制备技术、浒苔多糖提取技术、浒苔多糖化妆品制备技术、浒苔SOD酶纯化技术、浒苔生物乙醇制备技术等。研究发现南黄海源头漂浮浒苔质量高,蛋白质含量达到32%,可以作为海藻健康食品生产,目前已建立了绿潮浒苔食品生产线1条,2016年加工绿潮浒苔原料16吨,直接经济价值为64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   黄海海域漂浮绿潮灾害与资源化利用 4. 岛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针对我国岛礁生态系统破坏生境退化的严重问题,我们研发了“压力——状态——响应——策略”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对枸杞岛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展开调查;根据海藻场生态系统调查结果,采用指标体系法,对藻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从藻场生态系统压力、藻场水质状态、藻场生物群落结构和藻场生态系统功能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建立海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在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及瓦氏马尾藻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氏马尾藻人工育苗工程技术和藻礁幼苗海区投放工程技术,以期恢复枸杞岛瓦氏马尾藻天然藻场和保护生境生态。   岛礁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恢复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一种营养全面、具有健脾作用的芡实双皮奶及其芡实藕粉与腐竹
【发 明 人】吴启南;沈蓓;周婧;乐巍;段金廒;陈蓉;伍城颖【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营养全面的芡实双皮奶、芡实藕粉及其芡实腐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养全面、具有健脾作用的芡实双皮奶及其芡实藕粉与腐竹,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芡实双皮奶及其芡实藕粉与腐竹组成,各组份配比科学合理,本发明以芡实为基础营养物质,通过添加优选的营养成分,并且经过优选的制备工艺得到营养丰富的芡实双皮奶及其芡实藕粉与腐竹,并且经过功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芡实双皮奶及其芡实藕粉具有很好的健脾,提高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并且易受各类人群接受,应用前景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米渣多菌种发酵制备复合氨基酸和短肽营养液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研究是以发酵、酿造、制糖、制药等工厂的副产品米渣(湿渣蛋白含量35%)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发酵的生物工程新技术,将米渣中的蛋白质降解为可溶性游离的复合氨基酸和短肽营养液。该营养液配比合理,不含任何色素和防腐剂,是一种独特的发酵型纯天然保健饮品,色泽为淡黄色,清亮、透明,酸甜可口。该研究选用了多种正交试验法对单、双、多菌种的种子和发酵配养基配方、工艺路线及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优选、对比,验证扩大试验,掌握了该技术的关键。据查新检索目前国内外未见有相同工艺产品的文献报道。中试成果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水塔式多层营养液供给的中药材培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塔式多层营养液供给的中药材培育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支架主干,在支架主干的两侧连接多层横向固定架,在横向固定架上安置培育单元,培育单元内培育有若干中药材幼苗;支架的底部设有营养液供给箱,营养液供给箱上连接供液主管,供液主管上连接多个与培育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供液支管,各个培育单元的端部通过出液管与营养液供给箱连接,营养液供给箱通过供液主管和供液支管向各个培育单元供给营养液,为培育单元中的中药材幼苗提供所需的营养,同时也能保证营养液循环利用,使用方便。
浙江大学 2021-04-13
发现海洋异养古菌在富营养河口持续勃发现象及机制
在对珠江口的古菌类群进行连续一年的逐月观测后,发现无论是在丰水期,还是在枯水期,均检测到MG-II在珠江口咸淡水混合区的高丰度,比已报道的其他海域的最高值还要高10倍,提示该类群对珠江口环境的适应性。利用宏基因组分离方法成功分离到首个河口环境的MG-II基因组,命名为MGIIa_P。MGIIa_P是第一个含有过氧化氢酶基因的MG-II宏基因组,同时也含有较高比例的糖苷水解酶,提示MG-II既能抵抗光和藻类释放的氧自由基,又可以利用光合藻类产生的多糖,这可能是其对珠江口富营养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基础。MG-II在珠江口的高丰度及异养代谢特征,提示该类群在河口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在之前的微生物海洋学研究中忽视的部分。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