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2002年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兰州交通大学二级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甘肃省首批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校统招计划,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自2008年起招收的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继承兰州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博采众长,十分注重吸收省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弘扬“博衍明德、文倡格物”的校训,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为工业强省服务,创一流独立学院”是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学院的服务方向。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电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管理系、交通运输系、外国语系、艺术设计系等九个系3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383人,教职工714人。2012年5月,学院经甘肃省学位办专家组批审通过,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院高度重视基本建设,现占地532.4亩,总建筑面积达35.218万平方米,总资产7亿多元。学院建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语音、工程测量、CAD、电工、电子、单片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实验室和会计模拟、视听室、画室等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基础教学实验室和多媒体综合训练室,另外学院还可以共享兰州交通大学各专业实验室资源。校区内建有数字程控电话通讯网、校园电视接收系统、宽带校园网络及无线广播发射系统。 学院十分重视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均位居我省独立学院前列。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和西部大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学院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2021-02-0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软件
北京交通大学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软件”。利用该软件平台,可进行城轨车辆运行仿真以及车辆关键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该软件主要功能包括: 1.   自定义线路条件下的列车运行仿真; 2.   支持不同牵引策略下的列车运行仿真; 3.   支持城轨列车的牵引、制动特性曲线设计; 4.   支持城轨列车的牵引传动系统容量设计计算; 5.   可自定义城轨列车模型; 6.   支持城轨列车3D虚拟现实运行仿真,可进行牵引、制动操作控制,并可通过软件操作切换观看视角和运行环境; 7.   可输出运行仿真时电网电压、电机电流等数据,支持软硬件平台数据交互; 8.   支持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查询。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基于复杂场景交通视频分析与车牌识别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所研究的交通视频分析与车牌识别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以高清视频流为基础,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时进行车辆跟踪、车流量监测、车牌信息检测等功能。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项目是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的系统可以准确的进行交通流量检测,车牌识别以及车辆违章行为识别。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项目于2012年完成验收以及鉴定,鉴定成果为国际先进水平,申请软件注册权两项。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主要用于交通部门的道路监控。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系统需要在指定道路监控地点架设高清摄像机,除场地设备每套设备投资约为6万元。场地设备安装以及采购以当地情况为标准。六、 生产设备系统需高清摄像机一部,工控机一台,以及用于安装监控摄像机的道路支架一部。七、 效益分析  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交通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八、 合作方式软件使用权转让,包括软件的安装和培训。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于明,e-mail: yuming@hebut.edu.cn十、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设置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光德教授。学院的校训是:尚德笃学,守正创新。办学定位是:服务陕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优质的学科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护理系、传播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等10个系,4个教学部,16个研究所,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类、经管类专业为支撑,以艺术、文学、医学类专业相配合协调的多学科结构。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8708名。 学院秉承西安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育人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保证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按就业方向安排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提升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综合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强的优秀人才。 学院坐落于西安经济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校园占地523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校园周围绿水环绕、花果飘香、空气清新,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现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工电子、计算机、物理等教学实验中心,以及电气信息类、机械能动类、土木建筑类、艺术设计类、医学护理类和经管类等六大类100余个专业实验室,此外还有11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兴通讯、中航联盟等国内著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院还有5.5万平方米的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图书馆现有面积4347平方米,建设有4个借阅一体的图书借阅室,1个拥有65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共有1106个阅览座位;已形成以经济、管理、外语、工程技术类纸质图书为主体的藏书体系。馆藏图书现有79.46万册,数字图书15265GB,期刊1000余种,全文数字期刊8300多种,有万方、维普、超星、读秀等7个电子数据文献库,所有资料全天候全开架。 学院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建成覆盖现有园区的校园网信息点11275个,园区内铺设光缆25000余米,实现楼与楼之间主干千兆光缆连接,百兆到桌面的网络基础应用环境。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82间,座位数12749个;语音室5间,座位数238个;计算机教学机房10间,座位数766个。于2007年开通了电信(Chinanet)及中国教育网(Cernet)两条校园网出口,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与资源共享,学院中心机房现有60多台专用服务器,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多项信息应用服务。 学院已经建立起一支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整体结构合理且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530余名,45%具有高级技术职务,8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1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4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5人,外籍教师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50余人。2014年起,学院在省内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院的综合声誉不断提高,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与品牌,学院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中国10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中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等。 学院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部分影响力较大的专科、文体类赛事,累计常规参赛项目三十余项。各类获奖总数累计达7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4项,省级奖项621项。 校园文化精彩纷呈,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学生社团106个,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毕业生晚会、“星光大道”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学生自发组织、自发筹办的活动已逐渐向着多样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展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开展学生交流和合作办学等活动。在校学生均可选择2+2双学士、1+3双学士、3+2本硕双学位、一学期、寒暑期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外院校相应学位证书或修读证书,同时可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目前,已累计有近千名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标志着学院已迈开国际化办学的坚实步伐。 下一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继续弘扬好、传承好“西迁精神”,扎实推进“125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稳步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切实保证人才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教学改革成果培育工程、科技研发推进工程、办学资源拓展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五项工程落地生根。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势突出,育人环境优良,校园设施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2018年9月13日更新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2021-02-01
轨道交通教学实训解决方案
在轨道检测实训中利用各类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可以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线路进行检测及精调实训以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完成实训项目,对轨道线路结构进行检测及精确调整作业流程进行整体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同学们还可以掌握高精度伺服马达全站仪在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的运用,了解无砟轨道线路控制测量作业流程,以及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及粗铺、边线放样测量等。在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学会无碴轨道线路 CPIII 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最终具备高速铁路线路工岗位检测及调整轨道结构的技能,成为行业需求性人才。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7-01
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永泉: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西安交大实践
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与保障机制。智能制造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发展核心在于学科交叉融合。然而,如何在交叉点上实现学术突破并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7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的通知
现将《交通运输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修)定相关管理政策,报部备案。
交通运输部 2022-05-30
一种道路可达性最佳的城市建设用地自动布局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建设用地的自动布局方法,利用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城市市区的地理数据为模型输入数据,以土地利用图斑为模型处理单元,建立城市建设用地随机分配模型,使用随机分配模型进循环计算,通过穷举,组合生成城市建设用地所有可能的布局方案,再以路网密度作为检测条件,自动对各布局方案中城市建设用地的路网密度进行检测,保存其中路网密度最高的布局方案,并通过绘图设备自动输出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直接使用的工程图纸。本发明解决了城市建设工程实践中城市空间布局中利用人脑智力活动进行决策所存在的主观性、随机性的不足。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针对城市建设工程实践中城市空间布局中利用人脑智力活动进行决策所存在的 主观性、随机性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可达性最佳的城市建设用地自动布局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城市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的评价及应用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路段中心线长度及道路面积评估城市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获取城市各中心区矢量地形图资料,并在现状实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校核及调整;然后通过AUTOCAD软件计算,获取各指标数据;将获得的数据输入评估模型,得到城市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指数,在此基础上,以AUTOCAD软件为工作平台,通过不断的调整?评价?提升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本发明以精确、宜度量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直接的可视化方式进行调整,提升城市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城市中心区道路过于宽敞或窄小的现状问题,认为城市中心区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道路利用效率,应更多的考虑其为周边用地开发所带来的影响,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益,增加中心区优势区位可经营用地面积,进而增加中心区经济效益,并能形成良好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反馈方法。市场前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道路路段中心线长度及道路面积评估城市中心区道路利用效率的方法,一方面针对土地价值最高的城市中心区,提出道路利用效率的评估及提升方法,更具现实意义及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简化了道路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构筑了较为简捷直观的模型,数据更易获得,也更为准确,且数据客观性较强,并能直接用于指导中心区道路的调整优化。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551 5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