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污水生物过滤处理和回用设备及其方法
作为小型的污水处理与回用设备或者规模较小的处理工程,目前的工艺需要多个池体构筑物或设备进行组合,占地面积较大,并且运行费用较高。本发明将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过滤处理单元一体化,综合性和灵活性高,较低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和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可以达到有关污水处理回用的水质指标,可回用于道路浇洒、绿化浇灌、洗车、地面冲涮、工业利用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生物基酸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蒽醌类酸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染料化工和纺织印染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含生物基胺或生物基氨基酸的蒽醌类酸性染料制备方法简单,可用于羊毛纤维的染色。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溴氨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生物基胺或生物基氨基酸发生缩合,得到生物基酸性染料。利用此类酸性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可以得到较高的上染率和良好的匀染性,提高织物的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和耐光牢度等,各项染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本发明所述的酸性染料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污染少,是一种生物基、绿色、环保产品,具有节约石油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功效。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1-(取代苄基)-5-三氟甲基-2-(1H)吡啶酮化合物及其盐,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取代苄基-5-三氟甲基-2-(1H)吡啶酮化合物,及其药学可用的盐.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及其盐的制备方法和它们在制备治疗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以三氟甲基吡啶酮为起始原料,得到一类新的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它们的盐。
中南大学 2021-04-13
室内养殖海水的微生物净化研究
重金属、有毒有机物排放入海后,被海洋生物吸收并随食物链积累与放大,严重损害海产品的质量,威胁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因此,开展室内养殖海水主要污染重金属、有机物的有效净化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养殖海水环境质量和保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室内养殖海水污染特点和海水高复杂体系对重金属测定的化学干扰问题,研究和建立了测定重金属离子新方法;从海水中筛选出耐重金属离子的细菌,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用海藻酸钠和四氧化三钴固定化,进行室内养殖海水中重金属吸附和有机物去除研究。借助XPS、XRD、FTIR、SEM等手段研究了海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机理。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景观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目前水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市政景观河道、园林绿地和居住社区的景观水体水质不尽人意,有的出现黑臭,有的富营养化严重。水体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物理法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大,化学法添加化学品费用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故本项目选用以生物激活剂为主的生物生态原位修复技术。该技术特点是:1、不需建造构筑物,设备投资小;2、生物激活剂投加量少,处理成本和费用低;3、投加的生物激活剂不含外来微生物,经国家授权的医疗卫生单位检测,对动物和鱼类无毒性,不产生二次污染;4、操作和管理简易方便。该项目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人工湖以及其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口药剂已于2004年在杨浦区一社区河道应用,2005~2006年在青浦区两住宅小区试用,2007~2009年在虹口区人工湖和徐汇区市政河道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采样点COD去除率达27.1~64.5%,NH3-N去除率达46.4~81.6%。投加生物激活剂数周后能初见成效,1~2个月后有关水质指标可达到国家景观水要求。生物激活剂可提供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种群分解有机物所必要的养分,从而促进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使其加速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最终提高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等而改善水体。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高效分离
癌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2008最致命疾病分析报告,到2010年,癌症将取代心脏病成为最大杀手。到2030年,每年的癌症新发病患者将达到2700万,死亡达1700万。与激素代谢相关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公布的资料:美国总死亡人数中,有24.7%死于冠心病。1995年,全球1.35亿糖尿病患者;而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亿;中国目前有4000万。 而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食品中有效成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例如:西洋芜荽、甘草和甘橘类水果中所含的香豆素是天然的“血液稀薄剂”,可预防血栓;十字花科蔬菜:吲哚(莱菔硫烷)可阻碍雌激素引发肿瘤生长的效用,预防乳腺癌;樱桃、葡萄及草莓内的鞣花酸可以使致癌物失去作用;五谷中的植酸可以使促进肿瘤生长的类固醇化合物失去作用;苹果和葡萄柚中的可溶性纤维――果胶有助于降低于胆固醇并预防糖尿病;黄豆类食物中所含有的大豆异黄酮,能够阻止肿瘤附近长出新的微血管。2010年美国保健品及健康食品市场总销售额达800亿美元。其中,植物来源的天然保健品约占80%的市场份额。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年出口近百亿元,健康产业产品可达万亿元(中粮数据)。 针对天然活性成分原料含量低,产品质量要求高的问题,该课题组采取生物合成、高效分离、工程化研究的策略,高效提取或合成天然活性成分。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基于MOFs材料的生物大分子封装
提出一种半胱氨酸增强的仿生封装策略,可快速、高效地将不同表面化学性质的蛋白质和酶封装在MOFs内。这种增强的封装策略灵感来源于生物体内金属巯基蛋白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半胱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蛋白质形成类似于金属巯基蛋白模型的自组装体可促进金属离子在蛋白质周围富集,加速MOFs的预先成核 。研究发现封装的蛋白质和酶可维持其自然构象,而MOFs保护层对酶的紧密结构限制作用可大大提高酶在极端环境下(e.g. 水解试剂、高温和化学溶剂等)的生物活性。最后,这种仿生的封装策略在生物储存、酶级联催化和生物传感等多方面的应用也得到验证。
中山大学 2021-04-13
废弃生物质秸秆的微能源回收利用
日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肖睿教授领衔的清洁能源团队利用废弃生物质秸秆实现了在空气中高效的净水和产电,实现了废弃生物质的新型高效利用。通过对废弃玉米秸秆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实现了玉米秸秆在全湿度环境下从空
东南大学 2021-01-12
生物活性骨的制造与应用技术
现代化建设中的意外伤害、疾病以及可能的局部战争都可以导致大量骨损伤患者的出现。骨骼是人体唯一的支撑结构,其病变和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骨创伤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才能有效修复。本项目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和生命科学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骨微观三维结构和仿生骨活化机理的研究,建立了以快速成型为技术核心的仿生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人工骨具有与生物骨相近的微观仿生结构和适应临床个体需要的精确外部形状。同时由于使用了磷酸钙骨水泥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等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因此该产品不仅能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