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海洋黑曲霉生产耐盐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黑曲霉生产耐盐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东海近海10~20m深处的泥土里筛选得到一株海洋黑曲霉;2)海洋黑曲霉接种于PDA培养基上,32~40℃下培养60~90小时,得到斜面孢子,斜面孢子保藏于4℃;3)斜面孢子接种于PDA-1培养基,在32~40℃下培养60~90h,得到活化的孢子;4)活化的孢子接种于茄子瓶斜面,42℃培养74小时,得到扩培的茄子瓶斜面孢子;5)扩培得到的茄子瓶斜面孢子用灭菌人工海水稀释到108个孢子/ml,接种于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发酵5~10天,得到纤维素酶。本发明具有产酶活高、酶稳定、耐盐性好等优点,生产的纤维素酶可以在较高盐含量的条件下降解纤维素,为该水解物的后续应用打下基础。
浙江大学 2021-04-13
(R)-硫辛酸手性中间体的绿色酶法不对称合成技术
(R)-硫辛酸是一种能消除老化与致病的类似维他命的物质,可以去除机体自由基,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合成维生素C,能有效去除黑色素,还可协助辅酶进行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生理代谢,是一种万能抗氧化剂药物,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糖尿病及老年痴呆症。而近年来欧美国家开始将其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应用范围的扩展为其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 (R)-硫辛酸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化学拆分法合成 (化学拆分法合成途径) ,即先通过化学法合成混旋硫辛酸,再利用苯乙胺作为拆分剂对其进行拆分,得到的右旋硫辛酸苯乙胺盐,经盐酸脱盐得到 (R)-硫辛酸粗品,精制后即可得到合格的 (R)-硫辛酸。但由于该法工艺复杂,需要多次结晶,成本高、理论得率仅为50%。 本技术利用酶法不对称还原8-氯-6-羰基辛酸乙酯制备 (S)-8-氯-6-羟基辛酸乙酯,再结合化学法合成 (R)-硫辛酸的工艺路线 (化学-酶法合成途径) ,可使 (R)-硫辛酸的合成步骤由化学-拆分法的9步缩减到化学-酶法的6步、产品收率提高40%、生产成本降低20%,而且也显著地减少了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是典型的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工艺。合成的最终产品 (R)-硫辛酸的光学纯度在99%以上,其产业化更具有经济效益、更符合绿色技术的要求。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用于检测甲睾酮的单克隆抗体及酶联免疫技术与试剂盒
该项目研制了一种能识别甲睾酮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它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C201493的杂交瘤细胞株MT9C10所分泌的。形成的检测甲睾酮的酶联免疫技术和试剂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甲睾酮,识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该项目ELISA技术和试剂盒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甲睾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体类雄激素,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基本结构,在兽医临床上,甲睾酮被大量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中,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肌的生长,通过抑制脂肪的增长,从而使肌肉变发达,并且能够刺激动物对食物的欲望,使动物的日增重提高,同时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改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
1、成果来源、成果被评价及认定(发明专利授权号)等情况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 产品”中课题“玉米淀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7,479 万元, 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4.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酶法选择性合成单一 类型环糊精的控制策略研究(31101228,25 万元,研究起止时间:2012.01- 2014.12)”,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7 项(1 项获授权),发表论文 11 篇(8 篇被 SCI 收录),于 2015 年 7 月通过中国粮油学 会鉴定,获国际先进评价。 2、主要技术内容、作用、对行业的意义,获奖情况 CGT 酶生产环糊精最不利的条件之一是产物特异性差,给产物的分离纯化 带来很大不便。同时,CGT 酶存在的另一大缺陷是其热稳定性较差,由于在环糊 精工业化生产中,底物淀粉首先要经过高温糊化、液化处理,然后降温至适当温 度进行环化反应,若 CGT 酶能够适应更高的反应温度,势必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 因此,有必要改善 CGT 酶的热稳定性,提高其催化效率,进而有效降低环糊精生20 产成本。本项目主要是通过改善 CGT 酶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提高该酶的使用 性能,将其应用于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中,能显著降低环糊精的生产成本,促进 环糊精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随着环糊精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 越来越广阔,开发改善 CGT 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好的推 广应用前景。 3、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在长期从事淀粉生物转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环糊精工业化生产过程 中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逐步改 善了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突破了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具有理想产物 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的β-CGT 酶突变体在酶法生产β-环糊精中的应用。该酶使用 性能改善易操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同类 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 ①针对 CGT 酶产物特异性较差的问题,确定了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与其一级 结构的相关性,获得构建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的 CGT 酶突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 为从本质上改善 CGT 酶的产物特异性提供理论基础; ②针对 CGT 酶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定点突变技术阐明了重要氨基酸残 基对 CGT 酶热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规律,获得了构建具有理想热稳定性的 CGT 酶突 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为从根本上改善 CGT 酶的热稳定性打下了基础; ③ CGT 酶使用性能的改善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到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和热 稳定性的酶突变体可直接应用于β-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能提高β-环糊精的得 率,降低β-环糊精的生产成本。 
江南大学 2021-04-11
无需抗体的酶辅助化学标记N6-甲基腺嘌呤(m6A)测序技术
随着首个RNA修饰N6-甲基腺嘌呤(m6A)的去修饰酶FTO的发现,RNA表观遗传学/表观转录组学开始兴起并成为表观遗传学新的研究热点。m6A作为首个被发现的可逆RNA修饰,广泛存在于mRNA,依赖修饰酶、去修饰酶和结合蛋白发挥调控功能。已发现m6A具有调控mRNA剪接、出核、稳定性和蛋白翻译等功能,可以参与发育、配子发生、细胞重编程、生物节律、疾病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功能调控。为了更好地研究m6A生物功能和临床病理研究,开发m6A高通量测序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现有m6A测序技术主要依赖于m6A抗体富集技术,包括低分辨率的m6A-seq/MeRIP-seq和联用iCLIP或PAR-CLIP技术的高分辨率m6A测序技术miCLIP 或PA-m6A-seq。抗体存在对特定RNA序列或结构的潜在非特异性结合,为了解决抗体方法的种种问题,研究者们做出了各种尝试,近期开发了两类无需抗体的m6A测序技术,一类为利用对特定甲基化序列(m6ACA)敏感的RNA核酸内切酶MazF辅助的测序方法(m6A-REF-seq or MAZTER-seq),此类方法只能检测16~25%的m6A位点;另一种是在细胞内表达融合m6A-binding domain(YTH)与胞嘧啶脱氨酶(APOBEC1)的融合蛋白实现的m6A测序(DART-seq),但该方法依赖于细胞转染效率且受限于体外样品的使用。 贾桂芳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利用核酸化学生物学技术研究RNA化学修饰在动植物中的生物功能研究。在本课题中,贾桂芳课题组巧妙地利用m6A的去甲基酶FTO蛋白作为催化剂,将mRNA上化学惰性的m6A转化为高反应活性的中间态产物N6-羟甲基腺嘌呤(hm6A),然后利用二硫苏糖醇(DTT)的巯基与hm6A发生亚胺1,2加成反应,将不稳定的hm6A转化为更稳定的巯基加成产物dm6A。dm6A上的自由巯基可以与甲烷硫代磺酸(methanethiosulfonate,MTSEA)快速反应,实现在mRNA上m6A的位置标记生物素Biotin,最终可被链霉亲和素珠捕获,从而富集含有m6A修饰的RNA片段供后续高通量测序使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涂附于彩钢板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功能性膜 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制备了具有低温固化性能的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利用现代涂布技术,在彩钢板表面涂附具有分解有害物质、抗菌、杀菌、防污、自清洁功能的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使传统的彩钢板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和更优异的特性。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性: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光催化活性和超亲水性。光催化活性可以分解吸附在表面的一些有机物、有害气体和生物体。超亲水性具有易洗、防污、抗污的能力。如果在彩钢板的表面涂附上具有光催化活性和超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后,可防止真菌、微生物、霉菌及细菌在钢板表面繁殖,分解吸附在表面的任何有机物,还具有防污,自清洁作用,将适应于电子工业厂房、特殊医用检查室(X射线、磁共振、超声波等),无菌病房和实验室以及一些净化和家电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档次彩钢板在中国的潜在市场很大,很有发展前景。 本研究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在于如何解决低温固化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和彩钢板固有涂层之间的结合牢度、膜透明性以及光催化活性之间的矛盾。中试规模的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经过鼎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陵县江南净化彩板有限公司在彩钢板上涂布使用后,反应良好。涂布纳米二氧化钛功能膜的彩钢板经过吴江市东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后,肯定了本项目所制备的彩钢板具有分解有机物、抗菌、防污、自清洁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各种果蔬、天然植物保健功能饮料开发
成果描述:功能饮料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种剂型,兼具了饮料的可口性和保健性,在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及。很多果蔬和天然植物原料本身含有丰富的功能原料,如桑椹、石榴含有丰富的多糖,多酚原料,对抗氧化,美容,调节人体肠胃等功能具有辅助疗效。我们利用先进的提取工艺和萃取技术和科学的组方,将普通的果蔬和植物原料开发成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饮料,满足现代人群日益增加的对健康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市场前景分析:转让技术,已经成功转让桑椹、石榴、苦荞、玫瑰、天山雪菊等几项天然植物功能饮料。保健食品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铝酸锂纳米片多功能复合涂料
(专利号:ZL 201510055937.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锂纳米片多功能复合涂料,属于功能材料领域。铝酸锂纳米片多功能复合涂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铝酸锂纳米片18‑35%、纳米氧化锆5‑15%、萜烯树脂乳液11‑20%、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乳液6‑12%、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8%、甲基硅油乳液3‑8%、水20‑35%、聚乙二醇1‑3%、聚丙烯酰胺0.2‑1%、丙二醇0.1‑1%、聚氧丙烯甘油醚0.05‑0.2%、二甘醇0.5‑3%、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0.05‑0.5%。本发明所提供的铝酸锂纳米片多功能涂料具有防腐、阻燃、防霉抗菌、防污、防水及保温等多种功能,在建筑物及设备用涂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磁功能材料特性与应用研究
一、 项目简介新型磁功能材料目前主要有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性液体材料、硅钢材料、电磁流变液、压电和铁电材料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电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磁功能材料性能测试方面,测试了硅钢单片及叠片直流偏磁下的磁化特性和磁致伸缩特性,测试了磁性液体的磁化特性、磁粘特性和表面张力等。在磁功能材料数学建模和求解方面,从材料的应用特性着手,以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性液体、硅钢材料和电磁流变液为例,考虑机械效应、温度效应、电场效应、磁场效应等因素,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电-磁-机械耦合模型,编制材料应用特性模型与分析软件。在磁功能材料应用方面,研究了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了磁性液体加速度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等,研究了磁性液体在物体比重测试技术和减振技术中的应用。二、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0余篇。参加相关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1项,技术开发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三、 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高烯单层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注册资本6600万元,拥有10000平米研发中心。公司秉承首创(First)、极致(Best)、使命(Most)“3T”经营理念,致力于单层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十几名专职研发人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现已申请石墨烯领域专利三百多项,其中发明型专利占比90%以上。成功开发出石墨烯“1+3型”产业链技术和产品:单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导热膜,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应用前景广阔,获得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尼龙6产品认证证书。2020年,公司全面启动石墨烯终端产品品牌——烯凤凰。 2020年,为了加快推进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全生态发展,高烯科技联合业内权威专家、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同成立了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共同体研究院,助力纤维强国、科技强国。 创新引领,质量当先。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于2019年11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9月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自成立以来,公司各方面飞速发展。获评“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团队”、“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荣获“2019年度石墨烯+纺织产品跨界融合奖”,入选“2019年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公司现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瞻远瞩、烯美天下”,公司将专注于单层石墨烯及其宏观材料,奋力开创石墨烯产业新纪元! 单层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原料。分散性极好,容易加工成各类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直接与极性塑料、涂料、橡胶、纤维、陶瓷、金属等进行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可提高其强度、模量、抗紫外、抗腐蚀、耐磨损、远红外发射等性能;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可提高其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等;用于石墨烯纤维、膜,可获得兼具高导热、高导电与超柔性的电子产品;用于纳滤膜,可获得高通量、高截留率产品;用于气凝胶,可获得超轻、高孔隙率、弹性产品等等。 该产品已支持全球数百家科研院所进行深度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数百篇。 【性能优势】 全单层结构。单层率>99%。 大尺寸。横向尺寸>40微米,可根据需要调控。 连续可纺性。浆料整体质量达到纺丝级别,无需任何添加剂便可直接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石墨烯基碳纤维。 明亮液晶态。在1mg/g左右的较低浓度下可形成液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亮丽多彩的液晶织构。 分散力上佳。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性好,可原位聚合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团聚少,性价比高。 超纯度。金属离子含量极低,可达电子级。 粉末再分散性优异。产品有粉末和浆料两种形态,粉末能在水和极性有机溶剂中再分散成单层结构。 高溶解度。在水和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10mg/g,可以直接纺丝成纤维、刮涂成膜或冷冻干燥成气凝胶。
浙江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393 3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