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交直流解耦控制方法及其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直流解耦控制方法, 包括在电流内环控制中增加直流电流控制,且直流电路控制包括正极 直流电流控制和负极直流电流控制,从而交流电流控制的输出、正极 直流电流控制的输出以及负极直流电流控制的输出共同作为 MMC 各 相桥臂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的主要分量;控制交流电流控制、正极直流 电流控制和负极直流电流控制的参考值和输出,即可实现对 MMC 各 相桥臂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的主要分量的控制,进而可实现防止直流故 障时换流器因桥臂过电流而闭锁。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在柔性直 流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含铁污泥热解残渣的污泥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含铁污泥热解残渣的污泥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污泥复合调理剂包括含铁污泥热解残渣及与该含铁污泥热解残渣配合使用的氧化剂;其中,含铁污泥热解残渣是以含铁元素试剂参与的高级氧化技术中得到的含铁污泥为对象,脱水后得到含铁泥饼,接着再将该含铁泥饼进行热解处理得到的热解残渣。本发明其中通过对含铁污泥泥饼的后续处理工艺整体、再利用方式,以及各个后续处理工艺步骤的具体反应条件参数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末端的泥饼处理处置的问题,再利用含铁污泥泥饼形成可用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废电路板破碎分离回收铜残余非金属粉催化热解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电路板破碎分离回收铜残余非金属粉催化热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非金属粉中加入碱性废渣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对该混合物进行热解,从而实现非金属粉与碱性废渣的共热解;碱性废渣中含有金属氧化物,能够促进热解产物的催化,使得得到的热解产物中,热解气中的溴含量下降,而被固定在热解残渣中的溴元素含量升高,热解焦油内含碳数为 5~10 的轻质油比例提高。本发明通过对关键共热解反应的反应参数、条件以及该反应所对应的微观作用机理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热解产物中的热解油以重质焦油为主 。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清华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
2021年12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此前称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应急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伴有进展为重型COVID-19危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kg)患者。
清华大学 2021-12-09
林志博士及其合作者在双分量玻色体系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林志博士和复旦大学物理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焱课题组,通过Floquet 设计研究光晶格中双分量超冷原子体系,构造出可以看成“两粒子跃迁过程”的新型两体相互作用,即在体系的“人工维度”上引入新奇的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用于研究传统凝聚态体系中难以实现的新奇量子多体效应。 当前人们主要研究人工维度上的人工规范势,对于更一般的相互作用——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还没被研究过。林志博士和陈焱教授课题组发现该奇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体系中会出现两种新奇的量子物质态,即分子超流态和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这里的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作为一种新奇的量子莫特绝缘体态被首次揭示,其特性是:保持每个格点上总粒子数是整数,而各自分量的粒子数是非整数的莫特绝缘体态。 该项研究代表了超冷量子气体研究领域中的实质性进展,将会促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安徽大学 2021-04-11
林志博士及其合作者在双分量玻色体系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林志博士和复旦大学物理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焱课题组,通过Floquet 设计研究光晶格中双分量超冷原子体系,构造出可以看成“两粒子跃迁过程”的新型两体相互作用,即在体系的“人工维度”上引入新奇的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用于研究传统凝聚态体系中难以实现的新奇量子多体效应。 当前人们主要研究人工维度上的人工规范势,对于更一般的相互作用——人工配对跃迁相互作用还没被研究过。林志博士和陈焱教授课题组发现该奇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体系中会出现两种新奇的量子物质态,即分子超流态和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这里的非整数莫特绝缘体态作为一种新奇的量子莫特绝缘体态被首次揭示,其特性是:保持每个格点上总粒子数是整数,而各自分量的粒子数是非整数的莫特绝缘体态。 该项研究代表了超冷量子气体研究领域中的实质性进展,将会促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安徽大学 2021-02-01
JACS |林爱俊/姚和权团队发表不对称连续氢胺化研究最新成果
6月10日,著名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IF:15.419)在线发表了我校药学院林爱俊/姚和权团队题为“Palladium-CatalyzedAsymmetricSequentialHydroaminationof1,3-Enynes:EnantioselectiveSynthesesofChiralImidazolidinones”最新科研成果。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7-11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尽在沈阳林频是您的不二选择
产品详细介绍目前,众多大型企业单位选择林频,是林频优质产品的有力见证,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贵公司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更优异的服务。024-62108494/62108327  产品用途(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test chamber )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高低温或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http://www.sylinpin.com/product_show-46.html   http://www.sylinpin.cn 箱体结构 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 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 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 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 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 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 门与箱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闭。 箱体左侧配直径50mm或10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孔径或孔数须增加定货时说明)。 机器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制冷系统 制冷机采用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压缩机。 冷冻系统采用单元或二元式低温回路系统设计。 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湿度分布均匀。 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湿度回稳时间快。 升温、降温、加湿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控制系统 温湿度控制仪表采用“韩国”全进口超大屏幕画面(5.7寸LED显示器),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无须按键输入,屏幕直接触摸选项。(韩国TEMI880仪表) 控制器操作界面设中英文可供选择,实时运转曲线图可由屏幕显示。 具有100组程式1000段999循环步骤的容量,每段时间设定最大值为99小时59分。 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 具有RS-232或RS-485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 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湿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湿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符合标准:GB/T2423.1-2008    GB/T2423.2-2008    GB/T2423.3-2006    GB/T2423.4-2008 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      LP/GDJS-100  LP/GDJS-225  LP/GDJS-500     LP/GDJS-800     LP/GDJS-010 工作室尺寸  45*45*50    50*60*75     70*80*90        80*100*100     100*100*100 外型尺寸  120*110*165   130*115*190   145*140*2100   155*160*225    185*160*225 功率(-40℃)  5.5(KW)     6.0(KW)      9.0(KW)      10.5(KW)         12.5(KW) 温度范围:A:-20℃~150℃ B:-40℃~150℃ C:-60℃~150℃ D:-70℃~150℃ 湿度范围:30~98%R.H 波动/均匀度:±0.5℃/±2℃ 湿度偏差:+2、-3%R.H 升温速率:1.0~3.0℃/min 降温速率:0.7~1.0℃/min 控制器:进口可编程触摸式液晶中英文对话式显示.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精度范围:设定精度:温度±0.1℃、湿度±1%R.H,指示精度:温度±0.1℃、湿度±1%R.H 温湿度传感器:铂金电阻 PT100Ω/MV 加热系统: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加湿系统:外置隔离式,全不锈钢浅表面蒸发式加湿器 除湿系统:采用蒸发器盘管露点温度层流接触除湿方式 供水系统:加湿供水采用自动控制.且可回收余水.节水降耗 制冷系统: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风冷式单级/复迭压缩机制冷方式 循环系统:耐温低噪音空调型电机.多叶式离心风轮 外箱材质:优质碳素钢板.磷化静电喷塑处理/SUS304不锈钢雾面线条发纹处理 内箱材质:SUS304不锈钢优质镜面光板 保温材质:聚氨脂硬质发泡/超细玻璃纤维绵 门框隔热:双层耐高低温老化硅橡胶门密封条 标准配置:多层加热除霜附照明玻璃视窗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25、50、100mm)1个 安全保护: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过载、过电流保护/控制器停电记忆 电源电压:AC380V±10% 50±0.5Hz 三相四线制 使用环境温度:5℃~+30℃ ≤85%R.H 注:1、“LP/GDJS”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型号。     2、以上数据均在环境温度(QT)25℃.工作室无负载条件下测得     3、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定做非标型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室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尽在沈阳林频是您的不二选择
产品详细介绍目前,众多大型企业单位选择林频,是林频优质产品的有力见证,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贵公司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更优异的服务。024-62108494/62108327  产品用途(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test chamber )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高低温或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http://www.sylinpin.com/product_show-46.html   http://www.sylinpin.cn 箱体结构 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 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 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 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 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 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 门与箱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闭。 箱体左侧配直径50mm或10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孔径或孔数须增加定货时说明)。 机器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制冷系统 制冷机采用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压缩机。 冷冻系统采用单元或二元式低温回路系统设计。 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湿度分布均匀。 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湿度回稳时间快。 升温、降温、加湿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控制系统 温湿度控制仪表采用“韩国”全进口超大屏幕画面(5.7寸LED显示器),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无须按键输入,屏幕直接触摸选项。(韩国TEMI880仪表) 控制器操作界面设中英文可供选择,实时运转曲线图可由屏幕显示。 具有100组程式1000段999循环步骤的容量,每段时间设定最大值为99小时59分。 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 具有RS-232或RS-485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 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湿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湿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符合标准:GB/T2423.1-2008    GB/T2423.2-2008    GB/T2423.3-2006    GB/T2423.4-2008 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      LP/GDJS-100  LP/GDJS-225  LP/GDJS-500     LP/GDJS-800     LP/GDJS-010 工作室尺寸  45*45*50    50*60*75     70*80*90        80*100*100     100*100*100 外型尺寸  120*110*165   130*115*190   145*140*2100   155*160*225    185*160*225 功率(-40℃)  5.5(KW)     6.0(KW)      9.0(KW)      10.5(KW)         12.5(KW) 温度范围:A:-20℃~150℃ B:-40℃~150℃ C:-60℃~150℃ D:-70℃~150℃ 湿度范围:30~98%R.H 波动/均匀度:±0.5℃/±2℃ 湿度偏差:+2、-3%R.H 升温速率:1.0~3.0℃/min 降温速率:0.7~1.0℃/min 控制器:进口可编程触摸式液晶中英文对话式显示.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精度范围:设定精度:温度±0.1℃、湿度±1%R.H,指示精度:温度±0.1℃、湿度±1%R.H 温湿度传感器:铂金电阻 PT100Ω/MV 加热系统: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加湿系统:外置隔离式,全不锈钢浅表面蒸发式加湿器 除湿系统:采用蒸发器盘管露点温度层流接触除湿方式 供水系统:加湿供水采用自动控制.且可回收余水.节水降耗 制冷系统: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风冷式单级/复迭压缩机制冷方式 循环系统:耐温低噪音空调型电机.多叶式离心风轮 外箱材质:优质碳素钢板.磷化静电喷塑处理/SUS304不锈钢雾面线条发纹处理 内箱材质:SUS304不锈钢优质镜面光板 保温材质:聚氨脂硬质发泡/超细玻璃纤维绵 门框隔热:双层耐高低温老化硅橡胶门密封条 标准配置:多层加热除霜附照明玻璃视窗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25、50、100mm)1个 安全保护: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过载、过电流保护/控制器停电记忆 电源电压:AC380V±10% 50±0.5Hz 三相四线制 使用环境温度:5℃~+30℃ ≤85%R.H 注:1、“LP/GDJS”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型号。     2、以上数据均在环境温度(QT)25℃.工作室无负载条件下测得     3、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定做非标型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室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se)和金属配位交联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人工多酶凝胶体系
常见的纳米酶大多数是金属化合物纳米颗粒,其催化活性主要是来自在纳米颗粒表面的金属离子。在自然界中,生物酶的特征表明活性位点和支持、稳定活性位点的网络环境对于高催化效率同样重要。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成分和环境可以实现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水凝胶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三维亲水网络材料,其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酶分子活性中心,同时提供更好的底物迁移微环境,从而实现有效的催化作用,载酶水凝胶材料已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纳米凝胶为水凝胶的纳米粒子,具有类似于宏观水凝胶材料的亲水网络及类似流体的传输特性,其纳米的尺寸可以作为进一步体内生物应用的理想载体。在受限的纳米空间中实现修饰或组装以获得杂化纳米凝胶仍然存在挑战。应对这一挑战,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团队从仿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se)和金属配位交联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人工多酶凝胶体系。该体系具有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like)和过氧化物酶(POD-like)特性,可以实现肿瘤微环境级联催化的响应成像。日前,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enzyme‐Mimic Nanogels Synthesized by Biocatalytic ATRP and Metal Coordination for Bioresponsive Fluorescence Imaging”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 上。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该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单位,硕士生齐美园为第一作者,王霞副教授和王启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a)人工多酶凝胶体系的ATRPase及配位交联制备流程(b)模拟SOD和POD级联酶催化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荧光成像机制。研究人员首先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Br),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酶为催化剂,修饰有双键的赖氨酸(N-acryloyl-L-lysine)为聚合单体,在纳米粒子周围聚合制备得到聚赖氨酸高分子刷,最后通过亚铁配位交联,从而构建出具有多酶活性的人工多酶凝胶体系(如图1所示)。凝胶体系中高分散的Fe离子一方面作为凝胶网络的交联剂,同时作为模拟酶的活性中心。通过模拟SOD和POD酶,先将肿瘤部位高水平的O 2 •− 催化转化为H 2 O 2 ,进一步基于肿瘤部位提升的H 2 O 2 通过级联酶催化反应实现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安全、高效的肿瘤成像。该人工多酶凝胶体系类似自然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机制不产生羟基自由基,具有低毒性和高生物安全性。同时,ATRPase方法和金属配位交联技术可进一步实现多种纳米材料体系的制备,用于药物输送和其他生物医学应用。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经费支持以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技术支持。王启刚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分子凝胶固定酶技术及其生物诊疗应用,近5年累计以通讯作者在 Adv.Mater. ,  Nat. Commun. ,  Angew. Chem. Inter. Ed.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文献链接: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2331  PDF:anie_202002331.pdf课题组网站:https://qgwang.tongji.edu.cn/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