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清洁低硫船舶燃料油制备及石油污染生物治理
我国的清洁船舶燃料油(重油型)缺口巨大,每年进口 1000 万吨以上。目前,国内外均采用调和技术生产船舶燃料油,国内大部分产品均为中高硫燃料油(硫含量约为 1.0~3.5%)。传统调和技术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且无法实现对劣质原料的有效利用,造成清洁型燃料油产能的严重不足。以欧盟标准的低硫(硫含量<0.1%)清洁船舶燃料油为例,其需求量大且价格昂贵,当前国内无生产企业,全部依靠进口。2020 年,船燃硫含量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由现行<3.5%大幅提升至<0.5%。与此同时,国内石油炼化每年产出约 2500 万吨油浆或渣油,大部分作为劣质锅炉燃料低价销售,与清洁船舶燃料油之间存在巨大价差。因此,将劣质重油转变为清洁船舶燃料油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潜在的市场价差每年可达 2000 亿人民币以上。 我课题组开发的生物炼化技术可弥补加氢法等在重油脱硫脱氮应用上的缺陷和弊端(如:粘度降低、催化剂中毒等),可重点去除高硫原油、渣油和油浆等劣质油品中的有机硫氮以及重金属等其它有害固杂成分,且保证油品的高粘度。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完成 800 余次生物脱硫技术测试,脱硫效率可达 30~60%,并初步建立 1~5 吨的中试装置。试制的清洁型 180#和 380#船舶燃料油产品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鉴定优于国际标准。该项技术实现突破,可替代传统调和技术,为石化企业、船舶燃料油经销企业提供高品质清洁燃料油的生产和油品升级服务。仅需约 200~300 元/吨成本即可实现劣质油浆转化为优质清洁船舶燃料油(价差大于 1000 元/吨),具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我课题组基于生物炼化核心技术(8 项专利)已开发以下四项技术,均有较好应用效果,可实现工业化。包括: 1)清洁船舶燃料油制备技术(中试) 2)油浆的生物清洗技术(中试) 3)生物乳化油制备技术(中试) 4)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剂(产品成熟) 
南开大学 2021-04-13
SC-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设计制造的。适用于用加速法测定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能。用加速氧化法测定中间馏分燃料油的固有安定性能,是油品开采、生产、使用单位,各相关院校、科研部门等测试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能首选的一种自动化仪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显示方式:电脑触摸屏控制 3、恒温精度:95℃±0.2℃ 4、氧化计时:16h±0.2h 5、工作方式:自动加温,自动控温 6、氧 化 管:硼硅玻璃材质,符合SH/T0175标准 7、氧气流量:50±5ml/min 8、冷却计时:≤4h 9、试样数量:6路,同时可作6个试样 10、 氧化稳压阀: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性能特点 1、彩色触摸屏显示,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全过程,启动开始实验后,免看守。 2、仪器由加热水浴,冷却暗箱,流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3、控温精准,温度范围可达到 100℃,温度控制稳定精准,可达到 0.1℃。 4、温度控制安全方面,设有超温断电装置。具有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 5、流量计可测量 3±0.3 L/H 氧气,每个流量计配一套氧化装置,而且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6、智能化控制,试样氧化时间自动控制,到时系统报警提示。 7、流量控制由流量计等组成。可直观方便的调节氧气流量达到试验要求。 8、配备的暗箱可以实现氧化管的冷却要求,可直接放入其中,进行室温冷却。 9、恒温浴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整机呈落地款式,底部装有活动支脚,搬移方便。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49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3
SC-0193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T0193《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采用工业计算机自动控制。适用于测定具有相同组成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新的和使用中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也可以用来评定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新矿物绝缘油,作为其氧化安定性的快速评定方法的首先仪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10%v、50HZ 2、加热管功率:2500W 3、压力传感器量程:0~1.6MPa,精度:±2‰ 4、油浴控温范围:室温~200.0℃连续可调 5、控温精度:±0.1℃ 6、试验形式:两弹,可同时做两个试样 7、旋转机构转速:100±5r/min 8、氧弹与水平面夹角:30° 9、油浴容积:30L; 10、显示及控制方式:10.2寸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 性能特点 1、本仪器设计制造符合SH/T0193标准,强大的软件数据处理系统。 2、可以自动对被测油样进行压力检测、数据记录、氧化时间计算、并能自动结束试验。 3、仪器的整个试验过程自动进行,操作简单。自动判断压力拐点,并自动结束试验 4、自动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测试结果。并对历史记录进行查询、比对,并打印出压力变化曲线。 5、原装进口旋转装置,转速稳定且噪音小。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88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关于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青岛)的通知
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195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青岛)拟于2021年12月28日-30日在青岛高新区举办。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赛事活动举办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21-12-16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在热电转换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倪振华教授和吕俊鹏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科技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吴靖研究员合作,发现在基于二维Bi2O2Se的场效应晶体管中施加门电压可以调控极化光学声子散射到压电散射的转变,实现了塞贝克系数与电导率的去耦合,达到了宽温度范围的高热电功率因子。 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换,在绿色清洁能源和低温制冷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如何提高热电材料转化效率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热电参数之间的强耦合使得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具有挑战性。长期以来,由于载流子散射机制的复杂性,在调控载流子散射机制方面十分困难,因此常常忽略了载流子迁移率在独立增强热电性能(不牺牲塞贝克系数的情况下提高电导率)方面的作用。 不同于目前广泛研究的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二维Bi2O2Se的低声子群速度和强声子非谐散射使其具有极低的热导率(~0.92 W/mK APL 115, 193103 (2019)),同时兼具的高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使得其在热电以及能源转化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基于二维Bi2O2Se场效应晶体管的热电输运,二维Bi2O2Se载流子迁移率在高温下由极化光学声子散射主导,在低温下由压电散射主导。当压电散射主导时,其迁移率显著提高。同时电导率的急剧上升并没有导致塞贝克系数的明显下降,表明散射机制的调控可以实现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去耦合。这与之前通过调控载流子浓度来平衡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策略完全不同。同时,这种散射机制的转变温度具有高度的门电压可调性,通过施加一定大小的门电压,可以显著提高极化光学声子散射到压电散射的转变温度。热电功率因子与迁移率在两个数量级的调制上展现出近似线性的相关性,最终实现宽温度范围(80-200K)的高热电功率因子(>400mW-1m-1K-2)。 该工作发现了通过门电压调控二维Bi2O2Se的散射机制可以有效的调节其热电性能,证明了散射机制的调控可以很好的实现热电参数之间的去耦合。高栅极可调性允许对散射机制进行精细的控制,从而揭示更深入的物理机制。对于探索低维材料应用于低温制冷和物联网自供电领域具有深远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2-01
中南大学刘小鹤团队在廉价电催化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该团队制备了一种负载氧化镍(NiO)纳米晶粒的聚合物氮化碳(g-C3N4, CN)二维纳米片新材料,通过构建具有金属性的Ni-N键形成高导电界面,大幅提高了催化效率,该策略拓展至其他的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Fe2O3、CuO等)也获得了成功。同时,该团队还开发了过渡金属基层状蛇纹石结构的纳米催化剂,进一步实现高效电催化。通过设计合成不同比例的Co、Ni基蛇纹石CoxNi3-xGe2O5(OH)4纳米片,调节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导电特性,有效加快了催化效率,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均表现出比传统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商业RuO2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团队以二维金属-有机框架(2D MOF)纳米片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二维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引入吡啶作为抑制剂,借助溶剂热反应和热处理制备了氮原子掺杂的Ni-Ni3S2@碳复合纳米催化剂,大幅度提高了催化性能,为二维金属-金属硫化物@碳多元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南大学 2021-02-01
中南大学刘小鹤团队在廉价电催化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该团队制备了一种负载氧化镍(NiO)纳米晶粒的聚合物氮化碳(g-C3N4, CN)二维纳米片新材料,通过构建具有金属性的Ni-N键形成高导电界面,大幅提高了催化效率,该策略拓展至其他的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Fe2O3、CuO等)也获得了成功。同时,该团队还开发了过渡金属基层状蛇纹石结构的纳米催化剂,进一步实现高效电催化。通过设计合成不同比例的Co、Ni基蛇纹石CoxNi3-xGe2O5(OH)4纳米片,调节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导电特性,有效加快了催化效率,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均表现出比传统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商业RuO2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团队以二维金属-有机框架(2D MOF)纳米片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二维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引入吡啶作为抑制剂,借助溶剂热反应和热处理制备了氮原子掺杂的Ni-Ni3S2@碳复合纳米催化剂,大幅度提高了催化性能,为二维金属-金属硫化物@碳多元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南大学 2021-04-10
面向汽车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书凯教授团队完成的“面向汽车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技术密集产业,涉及到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该获奖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国产化为目标,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和整车企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解决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复杂、效率低下、生产节奏不合拍,以及汽车产品中动力传动系统效率低、关键控制技术长期缺失等瓶颈问题,通过该成果的实施,有望显著提升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实现该领域的重大创新。
西南大学 2021-04-10
天津市关于征集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海洋强国战略,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涉海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支撑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计划组织召开“天津市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接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 2023-08-04
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传感监测器件在电力应用中需要抗强电磁干扰、电绝缘,在石化应用中需要本身不带电。光纤传感技术从本质上满足上述要求,但还需解决交叉敏感、长期工作稳定性等难点问题。本项目在在结构上由不同参数的光纤光栅,或者光纤光栅和光纤法珀组成混合式传感器,集成不同解调方法,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和工程需求,形成了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成果和技术水平: 本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
天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