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冷轧深冲钢板的成型性能检测及性能与表面质量优化
冷轧深冲钢板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板材加工业,是高品质冷轧钢板的代表,成型性能与表面质量是冷轧深冲钢板最为重要的要素。所谓成型性能是指板对于冲压成形的适应能力,它的检测,控制和表面质量的保证是生产高品质冷轧深冲钢板的关键。成型性能检测主要是模拟成型性能的检测,包括 FLD,LDR,杯突,CCV 和扩孔实验,其技术核心是成型实验机和其相应模具的开发。目前开发的样机具有操作和更换模具方便,实验空间大,实验过程观察方便。实验过程计算机控制,速度及压边力等参数控制精确。成型性能检测是高品质冷轧深冲钢板的基础,也可以为冷轧板的选择和模具设计提供帮助。成型性能的优化主要是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冷轧板成型性能,其技术关键是冷轧板成分优化,热轧工艺优化,冷轧工艺优化,退火工艺优化和平整工艺优化。表面质量优化主要是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其技术核心是热轧板板坯表面质量标准的制定,热轧工艺的优化,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的清除工艺优化,冷轧原料质量标质量标准制定,酸洗工艺优化,冷轧工艺优化,退火工艺优化和平整工艺优化等。整个项目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开发应用
项目团队从1996年开始,率先提出自平衡法理论,发明了自平衡测试方法,研制了系列核心加载设备,形成了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突破了传统静载法反力小、测试效率低等瓶颈,破解了新型深基础测试手段缺乏的困境,成功应用于复杂场地(江河湖海、高山峡谷、狭窄空间)及超高吨位的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国内外12000多个工程深基础承载力测试,并创造多项世界纪录。该项目成果对建筑、公路、铁路、水利和电力等行业技术具有重大影响,对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和推进作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提高铣削稳定性的金属深冷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铣削稳定性的金属深冷加工方法,包括:(a)为铣床主轴及配置的立铣刀组装随其同步移动的液氮冷却喷头;(b)在低温冷却的条件下执行顺铣,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切向铣削力系数、切向刃口力系数、径向铣削力系数和径向刃口力系数等切削力系数:(c)对铣刀刀尖处执行锤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相应的位移频响函数,同时提取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刚度等模态参数;(d)构建两自由度铣削动力学方程,然后基于该动力学方程对金属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边界进行预测,并相应调整铣削加工参数。通过本发明,能够综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提高铣削稳定性的金属深冷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铣削稳定性的金属深冷加工方法, 包括:(a)为铣床主轴及配置的立铣刀组装随其同步移动的液氮冷却喷 头;(b)在低温冷却的条件下执行顺铣,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切向铣削 力系数、切向刃口力系数、径向铣削力系数和径向刃口力系数等切削 力系数:(c)对铣刀刀尖处执行锤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相应 的位移频响函数,同时提取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刚度等模态参 数;(d)构建两自由度铣削动力学方程,然后基于该动力学方程对金属 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边界进行预测,并相应调整铣削加工参数。通过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面向硬岩开采用硬质合金截齿稀土催化低温渗氮机理研究
截齿表面化学热处理方法有渗氮、渗碳、碳氮共渗等。渗氮与其它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相比,主要优点在于其较低的热处理温度(500-600℃),理想温度为580℃,可在完全调质与回火的条件下对零件进行渗氮,而不会对基体的组织及主要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是一个快速便捷、灵活方便、经济高效、可控性强的工艺过程。低温渗氮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降低了产生变形的可能性。这样,零件就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得到最终的尺寸,而无须花费昂贵的精加工过程。因此,低温渗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和稀土强化复合镀层的方法
近年来,具有许多特定功能的涂层和镀层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与强化处理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制取涂层和镀层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利用化学或电化学方法沉积为基础的复合镀层在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复合镀层是指在镀液中加入一种或数种不溶性固体颗粒,使固体颗粒与金属离子共沉积而获得各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镀层。早期添加的固体微粒尺寸多为微米级,复合镀层中颗粒粒度大多在1~5 范围,有些达8~10 ,而工业应用的复合镀层厚度一般为几十 左右,在这有限的厚度内只能复合几层固体颗粒,所以镀层的粒子复合量难以提高,其性能不能满足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纳米材料的出现为传统复合镀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纳米颗粒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质,可以使复合镀层的性能更加优异。将纳米技术引入传统的复合镀而形成的纳米复合镀新技术不仅可以使产品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减少镀层孔隙尺寸、隔离腐蚀介质、阻止点蚀坑的长大、促进镀层的钝化过程,因而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更好。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使得表面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更高;纳米镀层的组成颗粒极小,使得涂层表面更加均匀,有利于传热。另外,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材料表面可进行多层膜的涂覆,实现表面的复合化。SiO 2颗粒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强、高韧、稳定性好等特点,而且纳米SiO 2颗粒价格低廉。在镀液中添加纳米SiO 2颗粒后,可以改善镀层的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能。目前,国内外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均采用将纳米颗粒直接添加到镀液中进行施镀,缺点是纳米颗粒易团聚,必须不停地进行机械搅拌,且效果较差。本成果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将含有纳米颗粒的溶胶直接加入到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在溶液中,不需要搅拌,并且镀液中颗粒分散性好,不易团聚,得到的复合镀层中颗粒分布均匀,镀层性能良好,可应用于换热器、泵、轴、空冷等耐蚀或者耐磨的场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采用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及装置。载波抑制型单边带调制下,待测微波信号加载到一个连续激光光源上生成单个光边带,然后输入到移相梳状滤波阵列中;该滤波阵列包含N个并行的梳状滤波响应,其中自由频谱区均为FSR且相邻梳状滤波响应的相对相移量为π/N;对N个梳状滤波响应及参考臂的输出光功率进行检测、对比和判决后,获得N比特数字编码的测频结果,其测频范围和分辨率分别为FSR和FSR/(2N)。同时,给出了以单个高双折射元件构建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具体装置。本发明既具有光子型技术的优点,又易与各种数字接收处理设备融合和兼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7-05
制作高性能、低成本电池器件的目标而采用简式构型器件新思路
实现制作高性能、低成本电池器件的目标而采用简式构型器件新思路的系列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程春课题组博士生黄毓岚。 课题组总结了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降低缺陷密度和优化能级方面的常用方法,以简化其结构。此外,课题组对不同的无电子传输层或者无空穴传输层PSCs的发展进行了分类和讨论,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尚存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与优化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介绍 成果名称: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参与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成果完成人:马双忱 知识产权情况:成果对应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已形成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创新点 本团队主要从事燃煤污染控制,包括脱硫脱硝、碳减排、脱硫废水处理、高温高压水化学等技术开发与工艺优化研究,本科研团队瞄准电力行业环保需求,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脱硫废水零排放、白泥脱硫、脱硝副产品硫酸氢铵控制、碳捕集、燃煤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并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少成果已在生产中得以应用,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在电力污染控制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方面技术难题。 应用案例 华电泸州电厂、国电南宁电厂白泥脱硫 华电渠东电厂ORP调控脱硫系统氧化风机 华电襄阳电厂ORP与氯离子调控脱硫系统运行优化 保定深能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与脱硫系统优化控制 获奖情况 2017年燃煤电厂典型环保工程运行绩效综合评价与应用获中国电力创新奖三等奖 2018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运行保障技术及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2年燃煤机组脱硝提效及空预器防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河南省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4
采用半导体荧光粉的特殊用途发光二极管技术
制备了不同发光波长的半导体量子点材料,设计,优化和制造了应用于航天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的基于薄膜量子点器件结构的夜视兼容性LED;同时也设计,优化和制造应用于航天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的基于集成量子点荧光粉-氮化镓单晶蓝光LED器件结构的夜视兼容性LED。通过控制器件的光谱输出,成功地制备出适用于飞机驾驶舱的半导体器件,该器件可直接用于飞机驾驶舱,无需再使用滤光片,并完成了对其性能的评估。同时基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制备出了用于NBI内窥镜成像的多光谱通道半导体荧光粉LED阵列。完成对NBI内窥镜成像的多光谱通道半导体荧光粉LED阵列的初步光电测量。此外,分析影响LED发光功率及效率的因素,优化设计的器件结构,探索提高特殊用途效率的方法。优化器件的工艺制作流程,提高器件参数的一致性、均一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77 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