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一江两河’流域大型无人机增雨(雪)科学实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揭榜 挂帅”拟立项目的公示
根据《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藏科发〔2021〕123号)、《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出入库实施细则(试行)》(藏科发〔2020〕193号)、《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藏科发〔2019〕132号)等相关规定,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上会研究等程序,现将“‘一江两河’流域大型无人机增雨(雪)科学实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拟立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内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11日(7个工作日)。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07-03
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刀具消耗全球第一,但高效刀具长期依赖进口,难以满足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和重大装备研制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实现高效切削刀具国产化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针对高效切削刀具国产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构建了刀具形性协同设计技术体系;突破刀具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协同制备关键技术,发明形性可控的微纳复合金刚石涂层刀具制备新技术;提出复杂型线高速钢刀具高效精密成形新方法;发明重载高效切削超硬刀具刃口成形新技术。开发出金刚石涂层刀具、复杂型线高速钢刀具和超硬刀具等系列化产品与高效切削应用数据库系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规模化应用。 金刚石涂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已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刚石涂层刀具生产线,研制出系列化金刚石涂层刀具,通过中国商飞工艺认定;还批量应用于成飞多机型和航天一院型号产品研制,替代进口,保障了重大装备研制技术安全。复杂型线高速钢组合拉刀为国内首台套,国家重点新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开发的系列组合拉刀和轮槽铣刀,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我国三大汽轮机厂重点新产品研制提供刀具技术。相关成果还应用于上飞波音737平尾梁缘条生产线、宝钢管螺纹生产线和通用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线。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刀具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显著;对企业降本增效作用显著,促进了高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标准80项,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著作4部,SCI/EI收录论文301篇,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刚石涂层刀具 金刚石涂层刀具 金刚石涂层刀具应用(C919部装现场) 汽轮机转子轮槽铣刀 燃气轮机转子轮槽拉刀 燃气轮机转子轮槽拉刀应用现场 汽轮机转子轮槽铣刀应用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刀具消耗全球第一,但高效刀具长期依赖进口,难以满足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和重大装备研制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实现高效切削刀具国产化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针对高效切削刀具国产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构建了刀具形性协同设计技术体系;突破刀具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协同制备关键技术,发明形性可控的微纳复合金刚石涂层刀具制备新技术;提出复杂型线高速钢刀具高效精密成形新方法;发明重载高效切削超硬刀具刃口成形新技术。开发出金刚石涂层刀具、复杂型线高速钢刀具和超硬刀具等系列化产品与高效切削应用数据库系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规模化应用。金刚石涂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已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刚石涂层刀具生产线,研制出系列化金刚石涂层刀具,通过中国商飞工艺认定;还批量应用于成飞多机型和航天一院型号产品研制,替代进口,保障了重大装备研制技术安全。复杂型线高速钢组合拉刀为国内首台套,国家重点新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开发的系列组合拉刀和轮槽铣刀,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我国三大汽轮机厂重点新产品研制提供刀具技术。相关成果还应用于上飞波音737平尾梁缘条生产线、宝钢管螺纹生产线和通用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线。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刀具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显著;对企业降本增效作用显著,促进了高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标准80项,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著作4部,SCI/EI收录论文301篇,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刚石涂层刀具金刚石涂层刀具金刚石涂层刀具应用(C919部装现场)汽轮机转子轮槽铣刀燃气轮机转子轮槽拉刀燃气轮机转子轮槽拉刀应用现场汽轮机转子轮槽铣刀应用现场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技术需求:机械方面: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
机械方面: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电气方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电气控制与PLC,电机与电器、电力工程等学科。
山东赛瓦特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19
风电场智能扇区管理技术研发及应用
本项目以风电场扇区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发工程尾流模型和改进机组偏航控制品质,将尾流效应模型与场内机组偏航指令有效结合,以管理各机组尾流所覆盖的扇区,利用风电场多机组的偏航协同控制,实现以多机群或风场级发电量为优化目标的机组偏航动作,从而提高整体发电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风电机组偏航参数优化方法 围绕偏航系统的稳态误差校准展开研究,利用SCADA历史数据及高精度传感测量装置,开发数据驱动的校准分析方法,改进机组偏航控制系统的信号品质,提升机组功率输出性能。 (2)机组级尾流复合建模方法 以特定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风仪与风向标数据,分析前排机组尾流空间分布特性,以建立有效简化的工程尾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CFD风场仿真与现场测试,主动改变上游机组的偏航角,测试量化上游机组的尾流效应变化对下游机组的特性影响,最终建立起机组尾流效应到单机发电量的数学联系。 (3)风电场级尾流评估技术 以风电场中机组位置信息为依据,整合机组级尾流模型得到描述整场尾流效应的流场模型,基于风场当前的运行状况、机组受尾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考虑尾流叠加空间耦合的影响。划分得到处于下游且受尾流影响较大的机组群,分析扇区管理实现优化改进的可行性及优化区域范围。 (4)扇区优化管理技术 在场级流场建模及评估的基础上,研究风场内多机组的扇区协同管理调度。以提高整场的发电量为目标,利用优化算法集中式优化整场各机组的动态偏航角,以降低尾流对后排机组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片状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
颗粒的粒度和粒形分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JEM-1299E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始锌粉的中值粒度大约在3~10微米之间,粒形近似为球形。实验结果证明,经过1小时处理后,原始的150克球状锌粉基本上都成了薄片状,颗粒的厚度分布在10~50nm之间,直径方向尺寸度分布在20—100nm之间,这一转变过程的电力消耗只有0.12度。按照150克/小时计算,本技术班纳米锌片可达1公斤以上,每班电力消耗还不到1度。得到的产品形状规则,均匀,无污染,几乎无缺陷。 本项目不但在国内外率先成功地在温室下用振动方法制备出了纳米片状锌粉,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可开发的领域有:纳米片涂层技术,纳米片指纹粉体,纳米片催化技术,高密度、高分辨率、低噪声磁性记录介质等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及应用
柴油机的燃烧以扩散燃烧为主,其燃烧速率决定于混合气形成快慢。大连理工大学隆武强教授团队发明了双层分流燃烧室和高扰动喷油嘴,结合缸内气体流动控制,有效地改善喷射油束的雾化效果和空间分布,从而提高燃油与空气混合的速度和均匀度,形成完整的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双层分流燃烧室如图 1所示,燃烧室的活塞顶面开口直径大、凹坑深度浅、唇口突出且位置靠下,使燃油在燃烧室内产生分层流动与燃烧,加快油气混合速率,提高空间利用率。可降低油耗4%左右。 高扰动喷嘴如图 2所示,每组喷孔由两个子喷孔组成,呈“V”字形,子喷孔内的燃油在喷油嘴内部交汇。高扰动喷油嘴两个子喷孔内的流动汇聚时产生强烈的动量交换,即扰动,这个过程将一部分平均流动能转化为湍流动能,而湍流动能的急剧增加可以有效地增加雾化质量。如图 3所示,高扰动喷油嘴液相喷雾贯穿距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大,蒸发速率更快,这种提高蒸发速率减小液相贯穿距的效果与提高喷射压力的作用相同。高扰动喷嘴能强化液体燃料破碎,控制喷雾贯穿距,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NOx及Soot排放。 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获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US10662866B2,美国发明专利-US10563569B2,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6527875号,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152367.6,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061414.5,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12342.X,中国发明专利-ZL03143790.7,中国发明专利-ZL03143789.3,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97761.X,中国发明专利-ZL201110428301.0),与国内外多家柴油机厂商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5-10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与装备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促进科学与经济的进步。研究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制备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节能高效“环路”循环流化床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开发出工质相变的新型碳纳米管气相分散设备与工艺;研究碳纳米管与基体复合技术,发展气相分散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复材界面技术,创制纳米增强碳纤维的智能一体化装备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团队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及应用
Ø  成果简介:续流增磁永磁电机是一种复合励磁的直流电动机,兼顾了串励直流电机和他励直流电机的优点。采用稀土永磁和增磁绕组复合励磁方式,转子采用无槽结构,把增磁绕组接在电动机续流回路中, 利用续流回路内的电流进行增磁,从而使永磁直流电动机产生复合磁场,产生了全新的自动弱磁调速理念。该系统很好的满足了电动汽车低速增磁增扭、高速弱磁增速的特性需求;而且能在双象限范围内运行,实现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采用高频脉冲调宽(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动物血液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应用
一、成果简介 血液中蛋白质含量为18% 以上,其中2%是有生理活性的免疫球蛋白。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血红素铁、纤维蛋白等活性物质在被动免疫等功能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其中免疫球蛋白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有抑制作用,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本项目根据动物血液蛋白的功能特性,利用现代生物酶解、加工等技术对畜禽屠宰副产品血液进行深加工,开发了系列具有特定功能血蛋白多肽产品、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8 79 8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