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本书共四章,包括: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管理现状;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警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警责任.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4-28
基于GIS的区域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
在GIS场景中实现重大危险源定位与动态管理、事故模拟、风险评估与事故应急辅助决策,建立二级联动管理模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GIS的区域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系统
在GIS场景中实现重大危险源定位与动态管理、事故模拟、风险评估与事故应急辅助决策,建立二级联动管理模式。 相关技术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再次突破 | 国防科大在智能超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该团队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齿轮构型的智能可编程力学超材料,其结构单元为刚度可连续变化的齿轮或齿轮组。研究还突破宏观与微观、金属基和复合材料基超材料的集成一体化制造和集成驱动技术,实现了材料性能的大范围、连续、快速调节,对减隔振、冲击防护、无人系统/机器人等智能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国防科技大学 2022-06-15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在这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研究发现,通过引入缺陷偶极子并调控相结构和铁电畴结构,在Sr2+掺杂的 (K,Na)NbO3(KNN)无铅压电陶瓷中获得了超高的应变(1.05%)和逆压电系数(d33*~2100 pm/V),同时该研究策略赋予压电陶瓷具有低的驱动电场、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抗疲劳特性及低的滞后性,为取代商用PZT铅基陶瓷铺平了道路,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超精密加工、集成电路制造、精密光学仪器、生物工程、医疗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 2022-12-12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
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予以公布。今年公示的拟立项课题为340项,有2项暂缓立项,现公布立项课题为338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2-12-12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 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 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 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 技术优势 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技术优势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应用范围:(1)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高速巡检监测技术攻关”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高铁钢轨浅表层缺陷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等项目支持。(2)作为关键核心设备应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新一代国产大型高速钢轨探伤车GTC-80,累计巡检里程已达1万公里以上。发现各类型缺陷,如裂纹,剥离,磨损等400多例,通过了铁路总公司的关键技术鉴定,实现进口重大装备替代。(3)30km/h的双轨电动探伤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智能巡检、大数据处理与无线传输等功能,实现无人监控下的长距离自主运行,用于城市轨道巡检,已应用于南京地铁、西安地铁等。(4)智能制造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宝武集团宝日冷轧钢板厂(世界最大冷轧钢板生产线)钢板加工性能在线自动检测。(5)结构智能健康监控技术应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轨道板健康监控(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金温高铁沿线光纤监测(全国首例)、贵广客专K75+431双线特大桥沉降监测、芜湖地铁1、2号线安全监控系统;(6)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关于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的公示
根据《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暂行办法》(豫科〔2017〕180号)有关规定,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现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5个工作日,自2023年7月14日至7月20日。
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 2023-07-14
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
本项目解决了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的注浆材料及其配套工艺与装备等一系 175 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高早强型膏状加固堵水注浆材料、强渗透型纳米级硅 胶注浆材料与高膨胀型充填堵水注浆材料,提出了配套工艺并研制了工程化系 列设备与装置。提出全寿命周期多类型突涌水治理设计方法,建立了富水断层 破碎带、节理裂隙、岩溶管道及孔隙微裂隙型突涌水治理的关键技术,实现了 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的有效治理。
山东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