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学校起源于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文、理为基础,以工为主干,其他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办学规模方面。学校占地面积达1980余亩,有1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学生2万余人,馆藏纸质图书187万余册,电子图书176万余种,固定资产14亿余元。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拥有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60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4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2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培育学科。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建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市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2个;有市级学会2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近十年来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部市级科研项目900余项。授权专利6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9000余篇,三大检索文章800余篇,CSSCI、CSCD期刊论文1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市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等部市级以上奖励40余项。办有《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何其芳研究》等学术刊物。出版《夔州诗全集》等一大批特色研究成果。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现有1200余名教职工,其中,巴渝学者4人,在职专任教师960余人,高职称370余人,获博士、硕士学位82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50余人(包括校外导师)。建有人社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波兰院士亚努什、莱谢克,另引进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学校教师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侯备人选、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重庆市级特色专业10个,重庆市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7个,重庆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校学生组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巧固球赛获奖,在“挑战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八连冠、重庆市武术比赛十二连冠、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特等奖1项、2019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获一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开放办学方面。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当前,学校正处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坚定不移走绿色教育之路,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思路,弘扬“厚德、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精神,明确“学科牵引、应用为本”的发展方向,把握“理念先导、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的发展要素,遵循“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123”发展战略,奋力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强力推进“美丽校园”和“重庆名校”2项建设,全力铸就“三峡”“绿色”“应用”3张品牌。力争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2-01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null)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级众创空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职业技能定点鉴定基地、重庆市外贸职业认证考点、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点。学院地处渝东南中心城市重庆市黔江区,交通便利,离机场两公里,离高速出口三公里,离建设中的高铁站两公里,占地506亩,校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馆藏图书28万册。校内建有高尔夫球场、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室内健身运动场馆,有渝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驾校。设有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数字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创新学院等教学单位;有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共23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人,硕士、博士56人。学院以“培养优秀大学生,成就优秀创业青年”为培养目标,秉承“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和“自信与创新使人生更有价值”的校训。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共建启迪科技城和数字学院;与阿里巴巴、中软国际、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北京广慧金通、VIVO总部、重庆一方财务等单位合作,在课程开发、订单培养领域共建会计、云计算、空中乘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拓展学生专升本、专衔本等学历晋升通道;与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多个知名高校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国外留学机会。建校以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各类技能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26项,历届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学院将坚持理念导航、管理科学、制度保驾治校,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努力创办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培养科技信息创新技术、机械工程行业、经济管理领域及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代码:14491)。 学院占地800余亩,办学规模8000人。学院坐落于双桥经济开发区,紧邻龙水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校园环境优美宜人,铁路、民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学院具备坚实的办学基础,培养专业人才的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是莘莘学子修德强技、求知求学的胜佳之地。 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建筑师、机械师、会计师、服装设计师75余名。伴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以不断满足国家与社会、市场与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要求,学院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及充满活力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计算机中心、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机械电子实训中心及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教师队伍及办学条件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需要。 学院现设五个系17个专业及方向:1、科技信息管理系: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开发)、②汽车电子技术、③智能控制技术、④云计算技术与应用;2、建筑工程系:①建设工程管理、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③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3、经济管理系:①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与审计)、②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③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④旅游管理(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高铁乘务、国际邮轮乘务、邮轮奢侈品营销)、⑤电子商务(互联网+)⑥市场营销(数字营销);4、机械工程系:①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航海技术)、③机械装备制造技术(轮机工程);5、服装工程系:①服装设计与工艺。 学院信守“实用才是硬道理”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内涵建设、特色引领”发展之路,践行“修德强技,弘毅拓新”的校训,倡导“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做社会欢迎的学生”的校风,构建了“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紧扣“三根链条”(产业行业链、职业岗位链、教育教学链),着力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技能型专门人才。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正以年轻的姿态与活力,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致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我国西南地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一所旅游类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占地面积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余亩。建有酒店实训大楼、3D模拟导游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多功能演艺厅、工艺设计室、航空模以舱、园林实训室、茶文化室等40余个校内实训场所,并与重庆旅投集团、浙江宋城集团、湖南张家界景区、武汉格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底捞(中国)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华侨城集团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建立了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现有“七系一院”,开设了25个专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行业需求,专升本达400余人次 ,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屡次荣获全国、全市一、二等奖。学院将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建设成为旅游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高职院校。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校 教育部代码:14267 重庆交通大学合作办学单位 在渝招生代码:5069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重庆双福新区,占地896.5亩。全日制在校生12291人。 学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秉承“贴近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努力打造全国交通类一流高职院校。 学校与重庆交通大学形成“师资互派、干部互挂、资源共享、管理互动”的实质性合作关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高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设立了道路桥梁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装备制造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德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士官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财经学院、大数据学院、医药学院、体育学院等十二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四十五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704人,专兼职教师577人,其中专任教师46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2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32人,具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2人、重庆市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辅导员3人。实训教师来自于大型企业,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与高级技师等职称。为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2014年学校从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同济、人大、复旦、哈工大、中政大、北外、北体等"985"、"211”高校或专业领域全国最强高校引进百余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2013年学校推行的“百名专家进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的“双百工程”密切了产教融通、校企合作。引进德国“师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成立“中德双元制”(重庆)中心;2013年9月全面实施24人小班TTFSE分组教学模式。学校广泛开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成立“学生未来竞争力提升中心”、“未来技术中心”,并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及课程竞赛,育人质量得到保障。 学校内拥有BIM技术实训中心、高速铁道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工程检测实训中心、航空实训中心、航运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财经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桥梁隧道检测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等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验基地、重庆市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实训中心。 学校与中铁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集团、重庆交运集团、高速公路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京东物流、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20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培养及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创建于2009年4月,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4238)。学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办学条件。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校舍面积37.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3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411.71万元。2019年11月,全日制在校生10585人。专任教师50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0.12%,双师教师占50.6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0.98%。学院办学设施齐备,管理架构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办学质量优良。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2014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检查评估;成功承办全国首届电梯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学校被列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教育部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等领导人先后来院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建有能源与智能化特色专业集群。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加快建设内陆开放之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发展要求,对接重庆市“8+3”行动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工程、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0个专业大类47个专业。其中,电梯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电梯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向产教融合型深化的专业。学院与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程职业学院等公办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院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重庆市建设行业技能岗位鉴定分站,更好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学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育”基本思路,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百余家。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深度融合,成立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牵头成立“全国电梯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共建光伏发电“校中厂”、新能源汽车4S店、梯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运维中心、电梯智能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市安全乘用电梯科普基地等,正在积极建设重庆电梯产学研园区,致力于构建物联网模式下新型电梯安装维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重庆地区电梯运用智能化升级。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后被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工商局授予“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市级孵化园”等;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铜奖2项、重庆市金奖3项。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办学宗旨,坚持“三化育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3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10余项;全国行业竞赛一、二、三等奖30余项;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93%以上。学校稳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和中柬(重庆—金边)职教联盟等联盟成员,国际交流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队伍规模合理、结构科学,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积极借助平台资源和力量,主动携手拥有海外业务的中资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互访交流,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和巴基斯坦高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柬埔寨、泰国、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探索合作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正与俄罗斯院校和电梯行业协会合作筹备金砖五国电梯技能大赛,首批20名南非学生即将来校留学。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全院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坚守“自强,乐学,团结、进取”的校风,秉承“厚德、笃学、铸能、思源”的校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断奋进!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教育部备案,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财政全额拨款,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具有独立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始名江津专区商业职工学校,开展干部教育与培训;1974年开办全日制中专教育;1983年更名为重庆第二财贸学校;2007年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位于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永川城区、重庆职教城中心。占地71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85万余册。现开设29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10500人,面向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教授19人、副高级职称66人、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218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现代学徒制专家库入库专家1人,全国财指委高职类专指委员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全国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裁判1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双师型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2人,重庆市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重庆市优秀思政工作者1人,硕士生导师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个,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个,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重庆市黄炎培优秀理论研究人才1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人,注册会计师3人,高级会计师2人,高级经济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重庆市会计青年英才(后备)8人。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全国商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创新优秀单位,全国高职高专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大学部常务副主任单位,全国计算机速录等级考试示范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是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书香重庆、和谐教育”示范学院,重庆市审计学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会展协会副会长单位,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永川区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设有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人才培训中心、重庆市会展经济研究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在64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财智人生、经纬天地”的校训,确立了“面向人人、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和谐、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精业、严谨、奉献”的教风,“修德、砺学、强能、笃行”的学风,以“一个理性的头脑、一个良好的德行、一个较高的情商、一个扎实的技能、一个健康的身心”为综合素质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40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教育部原部长周济,重庆市政府原市长王鸿举、黄奇帆等领导都曾先后到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学校时发表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重要讲话。目前,学校正在进行校园扩建和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扩建后,校园建筑面积将达到25万平方米。学校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外延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市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链接重庆与成都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铜梁。这里宜学宜居,有着“重庆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誉,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建立于2008年,学校占地500余亩,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数字传媒为主线,集文化传媒策划、制作、运营、云媒资共享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公共服务与事业管理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特色的高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和数字媒体学院等二级学院,涵盖了新闻、影视、艺术、财务、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学校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目前在校学生4000余人。 学校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秉承“尚美、崇真、笃学、敏行”的校训,坚持凝练打造“质量立校、专业领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特色。建校10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合格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1名,研究生以上学位33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学校教师分别来自于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学校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我院客座教授。 学校具有高配置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全功能数字化教室、标准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高标准配置演播室、摄影摄像室、微机室、语音室、电视节目制作室、画室、艺术创意室、非线性编辑室、图形工作站、动漫画实训基地、形体艺术室、灯光室、化妆室、物流与报关实习实训基地、微型企业创业园、云媒资共享实验室(手机电视台)等校内学习和实训平台。与世界500强企业怡亚通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以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众创学院”,与华三通讯技术公司合作成立了“华三网络学院”,与华龙网、大渝网、深圳电视台、经济日报、中铁华夏、重庆茂洋、重庆广电集团、上海佳吉物流、北京通用航空、立方国际数字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还开设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立方国际可视化”、“国际邮轮乘务”、“北京通用航空服务”等定向班。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实现零距离上岗。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保持95%以上。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静,是学生养德求知、成就梦想的圣地。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62年,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市商务委与市教委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重庆市“优质高职”建设立项单位。 学校位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科技产业发达的重庆大学城,雄踞渝蓉高速要塞,背倚缙云秀峰,如玉带溪河萦绕。学校占地580余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9500余名,教学仪器及实训设备8000余万元,馆藏各类图书36万余册。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教职工46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占35.7%,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85%,“双师素质”教师占82%,聘请103名行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实训教师。海外留学经历占10%,省(部)级以上劳模、教学名师、行业领军人物等30余名。 学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行业资源优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重庆现代商贸服务业等发展战略设置专业,形成了财务金融、工商管理、电商物流、餐饮旅游、出版传媒、信息技术等六大专业群,33个招生专业,建有重庆市商贸人才培训基地、印刷包装职业培训基地、餐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共建“京东校园实训中心”“苏宁易购校园店”等开放性技能实训平台80余个,着力打造商贸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韩国、泰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家10余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甲子涅槃,浴火升华。学校秉承“商行天下,学润德才”的校训,弘扬“忠诚、自强、合作、创新”的精神,坚持“行诚信正道,育商务英才”的办学理念,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高职院校和最终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懈奋进。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