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校园 ★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黑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1958年建校,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全省仅有的四所国家示范校之一,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A档立项单位,建立了中高职、本专科畅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学院毗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AAAAA级国际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占地1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80万册。设有经济贸易、财务管理、农学、动物科技、食品药品、机电工程、信息工程与人文艺术八大分院,各类社会急需的高职专业4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在校生8280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资源库优质课程2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现有教职员工50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126人,双师素质教师304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4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新秀等22人。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6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省级“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学院与3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上海迪士尼乐园、扬子江药业、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好利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合作关系,为学生成才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在毕业期间,可以有三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供其选择,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被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职业教育专家誉为“最适合学生读书的地方”。近年来,央视《新闻1+1》栏目、新华社、凤凰网等各类新闻媒体上累计报道百余次,培养了入职“核武摇篮”的新时代匠人团队、全国种粮标兵刘彩华等一大批具有坚韧品格、匠人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领导的一所集数字传媒、环境艺术工程、服装设计工程、影视动画设计与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是黑龙江省唯一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美术学院。 学院地址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在北京和哈尔滨分别建有教学实习基地。拥有专家、教授、副教授292人,双师型教师达到78%;开设有22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拥有5大国家级品牌与省级重点专业,每个专业都建有校内设计公司和校企合作单位,在“工学结合”上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为学生成才、就业提供了保障。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自1980年创办以来,栉风沐雨,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38年来,学院为人才培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万余名毕业生全部就业,有2800多名毕业生独立创业,开办公司,年收益多则千万,少则过百万。学院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三江美院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发展潜力较大。学院被誉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并荣获“全国高校先进单位”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我院的办学事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的教育代表团在我国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专家、学者的陪同下来院参观访问、洽淡合作,三江美院已步入国际职业教育交流行列。 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十大知名艺术设计机构”称号,2012年和2013年被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优秀艺术设计学院”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称号和教育部第三届服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优秀成果奖。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和省级重点学校,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学院是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院校,并于2012年当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奠定了学院在全省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法律类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在职继续教育,突出警官学院办学特色,提高警官学院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是: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强化养成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发展定位是:立足系统,服务社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特色立校、从严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是:加强预备警察培养基地建设、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基地建设。 学院地处高校集中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交通便利,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实训区布局科学合理,拥有综合配套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宿舍、办公楼共12座,有学术报告厅、教学录播系统、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游泳馆、警体训练馆、实弹射击训练馆,还拥有刑事影像处理实训室、痕迹检验实训室、现场勘查实训室、罪犯个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团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心理测量实训室、监狱安全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会计模拟实验室、司法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司法会计职场模拟实验室、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室、司法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信息技术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人民调解实务实训室、法律咨询实训室、社区矫正实训室、法律文书制作实训室和模拟法庭等现代化的教学基础设施。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设有4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15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全省24个监狱、14个戒毒所,以及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0人,“双师”素质教师109人,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1人,具有一支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双过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 学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培养学生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实施以“五化”(德政教育体系化、警容风纪标准化、警体训练常态化、学习生活制度化、内务卫生规范化)为内涵的学生警务化教育管理。 学院为有志升入大学本科层次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每年按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报考比例推荐应届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符合录取条件者可升入专业对应的省内本科院校学习,毕业时颁发全日制第一学历本科文凭,并授予相应学位。 学院是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的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专本衔接”考试的试点院校。学院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本科自考助学班,专科生在校期间可同时参加自考本科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参加学位考试外语合格者,同时可以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学院在哈尔滨、北京、重庆、深圳、广州、大连等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每年负责安置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就业实践,提供就业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师生之间一对一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导师制的实施,塑造了省内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培养和就业指导模式。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广东,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各级工会急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工会干部,1952年秋,还处于筹建时期的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了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196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被撤销,1963年广东省委批准建立广东省工青妇干部学校,1971年广东省革委会下令撤销省工青妇干校。直到198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恢复,借用广东省总工会招待所作为办学场地办班。1986年,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占地32亩,改变了“边筹建、边办班”状态,成为广东全省工会干部培训中心基地。 1993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多方论证,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南华工商学院,走上了长达22年的公有民办新体制办学的探索之路。干校与南华长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工会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功能。1993年7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准建立“民办南华工商学院”。2016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性质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通过2017年教育部备案的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名单,同意学校转为公办院校并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现有广州市天河区沙太路、黄埔区长洲岛、清远清城区职教基地三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9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10.17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共计92.5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66.38万册(含图书、报刊合订本)、电子图书24.21万余种、光盘1.98万张),订购现刊393种、报纸82份。天河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山麓,地处交通便利的广州市天平架沙太南路。黄埔校区处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内,与广州大学城一桥相连。清远新校区坐落在有“广州后花园”之称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市清城区教育文化园内,校园占地995亩,校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校园规划整齐,环境优美;建筑典雅、古朴、厚重;生活娱乐配套设施齐全。 干校培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2004年学校培训各类型工会干部1034人次,2016年培训工会干部逾8000人次,2017年培训工会干部175期,首次破万人,达到13078人次,培训人数在全国工会干校名列前茅。自2009年始,学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突破1万人,多年来一直维持万人规模高校。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海内外名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南粤优秀教师”、“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金教鞭奖”获得者教师多名,“双师型”教师144人。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项目32项,厅局级项目48项,学会课题35项,横向课题56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88部,发表论文1896篇,2016年科技专利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专利。 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共有15个系,在专业结构上以商科为主,兼含工科,涵盖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截止2017年,学院拥有1个会计(注册会计师)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1个报关与国际货运省级重点培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立项项目,多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及“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管理”等品牌专业。 学校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自治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至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4万多名,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省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学校设“广东省总工会新生奖学金”,重点奖励就读南华的高分考生。2017年,南华录取分数线超过广东省普高本科分数线考生共35人,共71名学生受奖,奖金总额达到100万元。除“新生奖学金”,以及国家规定的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省总工会奖学金,省总工会励志奖学金,省总工会助学金,劳模子女、残疾等特殊学生学费资助金等多项奖励和资助,每年奖助总额近1000万元。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广州市东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桃花湖旅行集团分别与我院合作,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专业,为报读该些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助学金。 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围绕学生“专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果。在校生多次获“挑战杯”省赛特等奖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先行先试,在全省有重要影响力,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连续两年安排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专场。截止2017年,学校先后与中信证劵、羊城晚报、华润万家、香格里拉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多个,先后与作为广东省的人民大会堂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10家知名集团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学院校园企业化、企业经营教学化、车间课堂化的合作办学关系。两个校企合作基地获得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两个实训基地获得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学院与釜山外国语大学、东明大学、东国大学、新罗大学等韩国大学合作,施行“2+2”专本连读模式,截止2017年,输送到韩国大学就读的人数达到近600人,已成为广东省同类型院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和韩国留学的重要基地。2014年,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东盟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是广东省第一家与泰国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方向。2015年,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开始运行2+1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以半工半读形式在日本留学1年。学校还与我国台湾地区兰阳技术学院、铭传大学、亚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互派交换生。 25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南华人践行“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的发展与繁荣。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深入推行创新强校建设规划(2016-2020))、创新强校工程533提升计划(2017-2021),巩固传统商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集中资源培育工科新增长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干校打造成全国工会系统一流干校,将南华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综合型、示范性高职名校”,成为南方高职教育排头兵。(更新日期:2018年1月25日)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2021-02-01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始建于2008年2月,2010年4月正式建校,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名校云集、产业集聚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校园占地424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 学院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纳米科技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等教学单位,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来自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构成,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 学院遵循“为产业办教育”的办学宗旨,针对苏州地区服务外包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ITO、BPO和KPO三大重点业务领域,开办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应用、微电子技术、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与审计、商务管理、物业管理、采购供应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资产评估与管理、数字出版等22个专业,实现了学院专业链与地区产业链之间的高度铆合。 学院致力于打造“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成为“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5月被认定为唯一 一家“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中心”。2013年10月,学院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获批“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以“尚同于学,尚礼于人”为校训,遵循“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的办学理念。学院2014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10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实现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学院将以“建成为省内示范、国内唯一、具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中国服务外包第一校”为目标继续努力。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2021-02-01
长春建筑学院
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培养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的摇篮——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农、艺、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2000年6月;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有奢岭、高新2个校区。奢岭校区坐落在5A级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风光旖旎,生态环境宜人;高新校区坐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路1519号。校园占地面积83.43万m²,建筑面积39.20万m²,共有专任教师69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317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87万元。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15个教学单位。开设了41个行业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农、艺、医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土建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类、艺术设计类、健康类五大主干学科专业集群。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工程造价、环境设计专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4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06人。拥有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20余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培育、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依托行业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五位一体”教学体系为基础,以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全面育人体系为支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四实”平台为载体,以常态化自我评估机制为保障,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职场时态下的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在省内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学校是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2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各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以及其他省级各类教学大赛奖57项。 学校是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学科和学术平台建设在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现有9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分别为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污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源应用与环境控制实验室;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吉林省首批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VR创新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本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团队;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土木工程。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工程、艺术两个类别的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艺术设计三领域形成了一定研究与创新优势。其中,控制工程领域,依托省发改委“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重点工程实验室”,承担重大横向课题;在污水处理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高抗扰信号处理技术--认知雷达研究等方向处于学术领先地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依托省高校“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和“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形成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加铺等特色方向;艺术设计领域,依托“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省高校人才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平台,承担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科技提升计划2项课题和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在文化产业园区“政、产、学、研、资、介”一体化模式理论和实践探索、区域民俗文化研究等方向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成果。 学校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科研奖近80项。 作为吉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学校始终注重“特色办学”,建有多结构、高水平和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风气;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学校强化校、院两级管理,突出分院管理主体责任。开设了全省首家高校行政服务大厅,可同时办理123项业务,极大方便了师生。 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5年、2017年,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海峡两岸70余所高校的校长出席论坛,对促进海峡两岸大学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初次就业率始终高于吉林省本科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其中,25%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就业;45%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吉林省经济发展。 学校培养出的2.2万名毕业生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敬业精神、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新长建品牌。 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创新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转型发展为重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提升,实施优特强发展战略,正朝着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农、艺、医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阔步前进。
长春建筑学院 2021-02-01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为国家计划内指标。学院设有十七个专业,文、理兼收,学制三年,专科层次。学院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所设专业均面向海西经济区建设,服务社会、服务企业。 学院地处福州市区,美丽榕城闽江之滨的洪山桥西头,毗鄰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便捷,环境优越,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院具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并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还有一批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以及优秀中青年教师在院任教。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和实验设施及技能训练设备。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优良,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建立电梯分院,生产自有产权的鼓浪屿电梯产品。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每年就业率达93%以上。此外,董事会在首都开办“北京鼓浪屿电梯有限公司”,加盟北京工商企业界,为学生提供电梯安全、维保基地。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60号电话:0591-87985787 83749255电话:18649774186 13645050070 15659438726QQ:491881675 1255473517QQ新生接待群:827553467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国家普通高校。学院新校区毗邻五家渠市青格达湖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现有教职员工143人,专任教师9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5人,高级职称10人,实训指导教师25人。学院教学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有多媒体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形体室、电气自动化实训室、工商管理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实训室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活动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院采取军校化管理模式,构建平安校园,注重对学生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的五大能力培养,旨在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为“富民固边”做出贡献。 学院实行军校化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六化”标准:“仪表军人化、宿舍军营化、训管军校化、出操军训化、用餐军队化、考勤军纪化”对学生的一日生活进行常规管理。 学院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步进行教学。使课堂与车间为一体,理论教学和实践为一体,让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学院实行中高职融通,中职学生在毕业当年通过三校生考试,优秀中职生通过推荐,可直接进入高职(大专)阶段学习。10%的优秀专科毕业生经推荐可参加升本考试,符合条件的可升入本科学习,其余学生可通过我院其它方式继续学习深造,成绩合格者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让每一位学生都实现提升高学历层次的理想。 学院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与疆内外上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服务保障,先后为乌鲁木齐市北新建材、中华联合、新疆众和公司、五家渠市工商局、审计局、旅游局及工业园区等单位推荐了优秀的实习生及毕业生,就业口碑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9年12月开始筹建,2009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建院。学校与创办于1978年的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在办学过程中,杭州市城市建设学校、杭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等先后成建制并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16年被誉为“浙西山区园丁摇篮”的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均为学校可追溯的重要办学渊源。 发展目标 服务杭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特色发展道路,到2020年,学校育人模式更加创新,专业布局更加优化,技术技能积累更加深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更加深入,行知文化更加浓郁,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综合办学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特色优势 学校传承陶行知文化,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精神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以行知文化引领育人模式改革、管理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工作。学校充分发挥“两块牌子”办学的体制优势,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高职全日制在校生9300余人,在编教职工53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4人,专任教师290余人。学校下设7个高职二级学院、1个开放教育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城建类、电子信息类、机电类、艺术设计传媒类、经济管理类、旅游管理类、文化教育类等七大类31个专业。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杭州城区、富阳高桥、建德严州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850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位于杭州富阳高教综合体内的高桥主校区,占地面积710余亩,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校园依山而建,水墨淡彩,功能齐全,宜学宜居,是目前浙江省内最漂亮的山水校园、生态校园之一。学校教学、科研、实训和文体设施条件优越,现有各类仪器设施设备总值超1亿元。学校建有国内水平一流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网络中心,馆藏各类图书70余万册。学校拥有面积近3.5万平方米的17层创业园大楼,开展创业创新、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投资兴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科层次。学院集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雄厚。 七十余年砥砺,七十余年奋斗。从1949年成立唐钢职工大学,到2003年独立建院,唐科院历唐山钢厂冶金工业学校、唐山钢铁公司“七二一”工人大学、河北冶金职工大学唐钢分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钢分院之演进,经数十载风雨洗礼而弦歌未辍。 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冶金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财经管理系、铁道工程系、思政体卫部、继续教育部和技能鉴定部等8个教学系部,共开设黑色冶金技术、轧钢工程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供用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无人机应用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开发、会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信息管理等31个专业,涵盖了13个专业大类,形成了以冶金制造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潜力和一定特色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学院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现有各层次教育在校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以硕士生为骨干,中高级职称达80%以上,有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4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市级科技项目22项,院级项目8项。学院设有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能对200个专业工种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对通过鉴定考试人员颁发国家劳动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学院本着实验实训条件与企业生产一线零距离对接的理念,相继投资建设了冶金环幕、材料工程、烧结、炼铁、炼钢、制氧、高低压供配电、电子电工、单片机、液压、PLC、电工技能、过程控制、交直流传动、天车、钳工、车工、数控车床、铁道线路、无人机等50多个校内实训室,努力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学院属于河钢唐钢公司投资办学,具有校企一体的优势,唐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都是学生的实训基地;同时,学院与山东青岛海尔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曹妃甸港务实业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首钢机电总公司、北京SMC公司、天津滨海新区立中车轮、天津力神电池、苏宁电子、京东商城、万达洲际酒店、文丰钢铁公司、北车集团、保定长城汽车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和毕业生安置就业网络,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广阔通道。学院主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紧紧围绕唐钢公司创新性企业建设,紧密贴近唐钢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多元发展转型战略,结合唐钢“优化职工队伍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充分发挥职工培训、鉴定中心职能,年累计完成职工培训数万人次。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培训市场,为周边兄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得到了受训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河北省教育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市教育局、唐山市卫生局授予“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在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3年5月,我院再次顺利通过了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将秉承“明德 笃学 强能 践行”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发挥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全面走向市场化办学,全力推进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特色求生存,以精品促发展,创建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示范基地。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510 5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