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院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学院所设专业以工科为主,优势明显,特别是石油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所以石油主干学科为主要特色,兼具文管的多科性独立学院。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学院共开设有2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建设有院级精品课程项目18项,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数字电子技术》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办学条件: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室8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5个,图书374.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84.59万元,专任教师419人,其中63%具有研究生学历,37.2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聘有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 人才培养:学院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承“诚信、责任、和谐、笃学”的校训,把特色办学贯穿学院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 学院考研成绩屡创佳绩,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考取率分别为13.0%、18.4%、15.28%、12.23%、12.43%。 学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六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01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508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0项。 奖助体系: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设有中国人寿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荆州紫电等企业专项奖助学金;设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个人奖项;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专项奖励。奖助学金最高额度可达8000元/年,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比例可达30%。 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获得2000—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也可进行生源地贷款,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深造渠道: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院设有专项奖学金;专科毕业生可按规定参加“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参加“自考专套本”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本科学历学位。学院依托长江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业前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目前合作企业有400多家,协议企业有260多家,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将依照既定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院”的发展道路,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将我院建设成为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宁波大学与宁波前瞻教育科技发展总公司共同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当选为全国部分独立学院院长联谊会副理事长单位。2014年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2017年完成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办学十九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铸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改革兴校”战略。已累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三万多名优秀学子。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命医学学院和机械与建筑学院等6个下属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万名。 学院坐落在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内,地处素有“文化之邦、商贾之地”美誉的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相临;宁波帮文化公园、宁波帮博物馆与学院隔墙相望;在这片商帮文化浓郁、文教资源丰富的土地上,涌现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影视巨擘邵逸夫等一大批知名“宁波帮”人士;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镇海籍的有26位,可谓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学院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支撑基地,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强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截止目前,学院共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0家,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实验室—创业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了“教学-实习-就业”一站式实践教学体系。2017年6月,学院与慈溪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在原慈溪中学校址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基地采用“三园融合、项目驱动、院园联动”的新型办学模式,基地内人才培养主要采用工作室制和项目驱动式教学,科院与大创园、特色产业园校政企联动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开启了学院提前融入慈溪办学的步伐,也是学院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学院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17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2+2/3+1本科双文凭学分互认项目、3+2/3+1+1本硕连读项目、交换生项目、中长期交流生项目及短期交流项目等。 省市领导和各类专家多次莅临我院视察,对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和取得的实效给予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国家、省、市各类媒体也长期对学院办学特色给予关注和报道。 2015年8月,宁波大学与慈溪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协议,标志着学院迁建慈溪办学工作正式启动。2017年5月,新校区迁建工程奠基仪式在慈溪举行,预计2019年学院将整体搬迁至慈溪办学。当前,学院正处于迁址慈溪的重要过渡期,也是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体“科院人”将继续秉持“追日、唯实”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朝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21-02-01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8月,是由南昌大学与江西昌大企业集团(以下简称昌大集团)合作举办,经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教育部确认的一所本科综合性独立学院。通过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省教育厅和南昌大学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下,我院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信誉日益彰显。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设有本科专业42个,现有学生13000余人,从2007届毕业生开始独立颁发毕业文凭,从2012届毕业生开始独立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院除校本部选派少量管理骨干到学院工作外,师资和管理人员均采取人事代理,实行全员聘任制。学院校园占地面积571.3亩,拥有青山湖南校区和青苑校区两个校区。学院固定资产总值8040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00万元。校舍总面积为19.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2.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6.5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体育运动场1个、国家标准体育馆1座和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图书馆1座;建有105个教学实验室;各类馆藏图书资料82万册。 学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独立财务;学院设有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机构设置实行三级设置两级管理,即设学院、学科部、系三级,学院、学科部两级管理,系无行政职能。学院设有5大学科部、14个党政机构及5个业务单位(具体详见附件一)。 学院建院十余年,已为社会输送八届共计15057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84%以上。2005年至2010年,学院就业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各种奖励850个,其中:国家级奖356个,省级奖494个,并先后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十佳独立学院”和“江西省规范管理年先进单位”、“江西省创新发展年先进集体”、“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2007~2009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学院的办学事迹多次被《瞭望》、《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21-02-01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发青年创新潜能与活力,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氛围。
重庆市科技局 2023-02-16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发青年创新潜能与活力。
重庆市科技局 2023-02-16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开幕
11月15日,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开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6
中西部地区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
11月15日,中西部地区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市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陈朝先,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等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郑州大学原副校长屈凌波主持论坛开幕式。
西南科技大学 2024-11-22
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推进会在重庆召开
11月15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工作推进会在重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显、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长春市教育局局长崔国涛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27
2024产教融合与高素质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举办
与会嘉宾从多维视角深入探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机制,呈现了从政策引领、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全面途径,产教融合合作为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路径。
云上高博会 2024-11-28
“加强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活动在重庆举办
11月15日,“加强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活动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雷朝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平台负责人高德利,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等出席活动。活动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主持。
重庆交通大学 2024-11-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6 87 88
  • ...
  • 912 9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