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学科技活动室建设方案科技活动室仪器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可提供科技馆建设整体设计方案,科技创新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学探究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普馆设计方案、数字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用技术实验室整体设计解决方案、机器人实验室设计解决方案、航天航空科普馆设计方案、航天航空科技馆设计方案、地震科普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地震科技馆整体解决方案、安全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安全教育科技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普馆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技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普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技馆解决方案、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农业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社区科普馆设计方案、社区科技馆解决方案、壁挂式科技馆设计方案、科普大篷车设计方案、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室设计方案、生命健康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军事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儿童乐园科普馆设计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 210097 地  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 025-83204284 83302681 83301983 公司传真: 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序号 名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 1 植物分类图(分组实验) 2 植物叶序标本(分组实验) 3 植物叶脉标本(分组实验) 4 植物茎的作用  第二单元 动物 1 生态箱 2 蜗牛解剖模型 3 蚂蚁的家 4 蚯蚓的家 5 软体动物---蜗牛 6 环节动物---蚯蚓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1 天然材料标本 2 人造材料标本 3 造纸操作实验仪(分组实验) 4 材料在水中沈浮实验盒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1 谁流得更快演示模型 2 液体分层模型 3 风力吊车 4 空气大力士 5 压缩空气应用演示仪 6 空气动力实验仪 7 空气占据空间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根的生长 2 光合作用实验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生活史标本 2 生命的诞生 3 胎儿发育过程模型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水珠从哪里来 2 瞬间制冰器 3 水探究实验箱 4 露点数字观察仪 5 水的凝结实验  第四单元 磁铁 1 磁学实验箱 2 背道而驰 3 电磁起重机 4 磁悬浮列车 5 指南龟 6 罗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1 数字气象站 2 风向标组装探究模型(学生分组实验) 3 组合型风力风向仪 4 微电子式风力风速计-液晶显示 5 分析云量的变化 6 云与雾的模拟演示仪 7 人体舒适度环境检测与分析系统 8 水净化 9 水的循环 10 风的形成演示箱 11 晴雨球 12 模拟云和雾的形成 13 模拟雨的形成 14 模拟风的形成  第二单元溶解 1 溶解实验盒 2 水的溶解实验  第三单元声音 1 铝片琴 2 声学探究实验箱(教师用) 3 声学实验包(学生用) 4 声音探测器 5 奇妙的声音传播 6 真空实验 7 土电话 8 有源噪声控制演示系统 9 无弦琴 10 空中的音乐 11 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2 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 呼吸率测量仪 2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3 人体脉搏跳动演示仪 4 肺呼吸运动模型 5 简易肺活量计 6 吸耳球 7 二人共听心跳 8 听诊器 9 大脑信息采集与训练系统 10 人的大脑 11 人体躯干 12 人的眼睛 13 人体骨骼 14 人的耳朵 15 人的肌肉 16 人的手 17 三维心脏工作模型 18 人的胃 19 儿童牙齿模型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电 1 静电花 2 神奇的光电盘 3 静电感应实验仪 4 搭建和检测电路 5 红绿灯控制系统 教师用) 6 电学探究实验箱(学生分组实验)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8 千人震实验器 9 闪电与避雷针原理演示模型 10 静电泡沫球 11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 种子的萌发 2 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3 种子的构造 4 种子的萌发 5 青蛙成长  第三单元 食物 1 食物分类实验仪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岩石与矿物彩色图 2 岩石标本实验盒 3 金属矿物标本 4 岩石的风化实验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器 2 种子的发芽(学生分组实验) 3 蚯蚓的家 4 生物圈 5 生态瓶的制作 6 沙尘暴  第二单元 光 1 戏偶舞台 2 日影观察仪 3 潜望镜组装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4 潜望镜2型(教师用) 5 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6 太阳灶模型(大)(教师用) 7 深浅色物体吸热性能不同的实验 8 光的存储与释放 9 太阳能电池利用探究 10 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器 11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12 光导灯 13 光的反射演示仪1 14 光的反射演示仪2 15 三棱镜 16 平面镜成像原理 17 会行驶的太阳能小车 18 牛顿七色盘 19 万花筒 20 光学实验动手做 21 趣味光学实验包 22 趣味光学探究性陀螺 23 光学魔盒—大钱变小钱(学生分组实验) 24 光学探究实验包 25 幻影音乐 26 动画盘(转盘跑步运动员) 27 变色龙 28 笼中鸟 29 光通讯实验系统 30 辉光球 31 多像镜 32 百页窗模型 33 窥视无穷(时光隧道)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立体地形地貌模型 2 地震模拟演示仪 3 地震报警器 4 火山活动探究包 5 数字地球仪 6 不同土壤渗水性比较实验器 7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模拟模型 8 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模型 9 粘土、沙土和壤土渗水实验 10 水土流失 11 土壤成份 12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 13 模拟火山的形成 14 模拟地震的形成 15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1 小缆车 2 橡皮筋小车 3 空气球驱动小车模型 4 喷气火箭 5 摩擦、摩擦力与运动 6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关系 7 自行车模型 8 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 9 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仪 10 弹性原理实验模型 11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12 运动快慢与力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沉与浮 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测量浮力的大小 2 潜水艇仿真实验系统 3 曹冲称象 4 浮沉子 5 液体分层模型 6 船的展示 7 液体的沉浮 8 改变水浮力的大小  第二单元 热 1 钢条的热胀冷缩演示仪 2 热胀冷缩探究实验仪(学生分组实验) 3 热传导及不同材料导热性比较演示器 4 热气球 5 旋转走马灯 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7 钻木取火模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 太阳钟 2 受水型水钟 3 机械摆钟 4 沙漏记时 5 日晷2型 6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7 双摆 8 时间的痕迹-年轮 9 摆的快慢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傅科摆 2 地球是球体演示仪 3 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器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时节日晷的组装和使用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模拟昼夜的形成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 数字化杠杆 2 工具与机械实验箱 3 起重机工作原理 4 升国旗奏国歌 5 鸭子比汽车跑得快 6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7 小球自动爬梯 8 鱼怎么游 9 自动投球机 10 会飞的鸟 11 自动吹泡泡 12 自动下落的小球 13 鹰蛇斗 14 杠杆省力 15 探究轮轴的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 框架结构套件 2 材料厚度和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测试平台 3 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 4 桥梁的研究 5 悬拉桥(悬索桥) 6 拱桥(拱架桥) 7 墩桥(梁架桥) 8 斜拉桥 9 悬梁桥 10 弓形拱桥 11 房屋的搭建模型 12 拱形结构拼装模型 13 埃菲尔铁塔? 14 鸟巢结构模型 15 世博会中国馆结构模型  第三单元 能量 1 探测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 2 制作电磁铁 3 神奇的小电动机 4 发电机原理 5 电动玩具车 6 强力电磁铁 7 磁学实验盒 8 电和磁实验盒 9 组装电铃 10 声音的能量 11 蒸汽机 12 不同能量的转化实验仪 13 风力舂米机 14 水能的利用 15 水力发电模型 16 新能源小屋 17 零碳箱 18 磁悬转轮 19 海狮戏球 20 能的转化探究实验仪 21 发现电磁铁两极及影响因素 22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 23 探究磁铁的性质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1 狗骨骼标本 2 鱼骨骼标本 3 鸽骨骼标本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小学科学生物实验箱 2 蝴蝶类标本组合 3 昆虫标本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垃圾分类 2 水的净化处理模型  第三单元 宇宙 1 月相变化演示仪 2 三球仪 3 探究月球-月球仪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太阳系宇宙演示仪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活动星座图 9 星空再现 10 星像仪 11 天文望远镜 12 月球探测器 数字化实验仪器系列 1 数据处理器 2 数据采集器 3 温度传感器 4 光强传感器 5 声音传感器 6 电压传感器 7 电流传感器 8 PH传感器 9 湿度温度传感器 10 氧气传感器 11 溶解氧传感器 12 电导率传感器 13 二氧化碳传感器 14 力传感器 15 磁场传感器 16 光电门传感器 17 多用力学轨道(与光电门传感器配套使用) 18 附件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83302681,83301983,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关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拟获奖企业和入围全国赛企业的公示
按照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印发的《关于印发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大赛方案)文件精神,“成长组、初创组决赛企业的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按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各二名,三等奖各三名,优秀奖各五名推荐进入尽职调查、拟获奖企业名单公示等环节”确定拟获奖企业名单。
江西省科技厅 2023-08-18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科技创新模式的实施意见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创新浙江 2025-09-0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80.9万册、电子图书255.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64种,各种类型数据库60个(含子库)。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系、体育与健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1万余人、各类硕士研究生604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548人,)专任教师107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9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96人,其中教授160人;有“双师型”教师521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模范教师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90余人,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理、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等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具有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等5种专业学位14个授权领域。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 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先后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设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和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秦皇岛瀚海国际化语言风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7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74项;被SCI、EI收录210篇,出版学术著作75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5493.05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个,获得授权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4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8项。学校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22个。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设立中美、中芬121交换生双学位项目等,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国外学习交流、实习实训、科研及工作机会。近3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10项(依据:教务处提供学科竞赛获奖445项,团委提供挑战杯、创青春获奖65项),其中国家级213项(依据:教务处提供学科竞赛获奖213项,团委提供挑战杯、创青春获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2-01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在临沧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制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校代码为:14092。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在临沧市,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290.29公里,有3个国家级、省级口岸、17条边贸通道,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业生产基地”;“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临沧交通十分便捷每天有两个航班从昆明往返于临沧之间,陆路交通可通过高速公路到达昆明。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占地面积641.6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约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0.8万元,现有图书23.4万册,计算机650台,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电教演播厅、音像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琴房、画室等设施齐全,学校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个,有二星级酒店--专家公寓和培训中心可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学生家长住宿,学生公寓24小时有地热水供应。校园网络与INTERNET和中国教育科研网联接,建立了远程教育系统。校园环境优美,南汀河流经学校,旗山公园和华旭小区、旗山花园小区在学校边上,形成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体育设施占地1.7万平方米,足球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门球场、乒乓球桌等场地和设施齐全。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定期举行周末晚会、演讲比赛、球类比赛、诗歌朗诵、电影放映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目前全校共有在校在籍生8133人,其中全日制学生458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326人,聘请英国籍教师2名,其中专任教师289人,教授6人,副教授57人,高级职称人数占2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35%,先后有教师获得云南省青年科技标兵、云岭巾帼建功教育十杰、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云南省教学名师称号和曾宪梓基金奖,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表彰,已形成了一支勤奋、敬业、团结拼搏、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近三十年来,学校通过不断积累深化改革,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联合办学,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开办30多个专业,已向社会输送各类大中专毕业生15215人,其中:大专毕业生13106人,占全市现有大专学历总人数的40%以上,毕业生分布在全市乃至全省各条战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注意学科培育和建设。先后实施了校系两极管理体制改革、以聘用制为切入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注重学科培育和建设专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利用优惠条件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专家学者和教师到学校执教。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年艰苦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处于全省师专前列,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上岗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彰,赢得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赞誉。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把立足临沧、服务云南、面向全国、拓展周边国家,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努力将建成多专业学科人才培养为支撑,师资教育培养、教育培训为主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对外合作办学与交流为两翼、以服务区域特色行业产业为助推的普通高等学校。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2021-02-0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0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010.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40人;有13个二级学院,5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10个,高职高专专业43个。学校有专任教师47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6人(正高职称44人),占专任教师39.16%;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24人(博士14人),占专任教师47.16%;博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45%和31%。近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校被确定为广西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承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8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自治区级以上科研立项91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6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9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2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201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列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2016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并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实现了实质性合作办学。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培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2016年9月)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2021-02-01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贵州民族大学申办,民营资本投资,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毗邻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学校占地面积700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16个行政管理部门、7个学院和2个教辅部门,开设有本科专业36个。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依托优秀资源,延揽优秀教师、培养优秀学生”的理念,以“修身、自信、乐学、笃行”为校训,按照“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开发支撑型、社会服务区域型”的发展定位,围绕“抓学科建设、促教学质量、上科研水平、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思路,以“内涵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形成特色”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社会信赖、民族团结、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专兼任教师6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占5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0%。其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办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近30人。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校政、校企、校地、校所合作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文、法为主,理、工、管、教、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学科建设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努力推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现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1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基地1个,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研究基地1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与文化传播研究基地1个,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研究基地”1个。2017年,学校被全国社科联评选为“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近五年来,学校自有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学校“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创新研究团队”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称号。学校面向全国12个省(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充分认可。近年来,毕业生中已有400余人考上了研究生,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合作,并建成各级各类实习实践基地160余家。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100余名学生交流学习一年。通过“千人留学计划”项目,每年选派20余名优秀学生赴台湾大叶大学、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办学体制机制富有活力,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学科门类齐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独立学院。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贵州省民办非企业等级评估5A级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贵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十二五’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2021-02-01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2021-02-01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主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致力于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世界顶级的动作捕捉技术服务。 我们的核心产品——NOKOV(度量)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用高性能红外摄像头捕捉反光标识点,采集并生成精准、实时的动作信息,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机器人/无人机、机械仿生、虚拟现实、模拟训练、医疗整形、军事军工、电影动画、游戏制作等领域。"
北京度量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南京超然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超然科技有限公司(VMediaX)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多媒体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面向行业提供完整的多媒体通讯解决方案。   凭借创新的产品理念,锲而不舍的研发精神,成功研发出视频会议多点服务器、多媒体录播服务器、电视墙服务器、录播一体机、高清编码器、高清解码器等多款产品。超然科技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结合多领域用户的使用需求,致力于提供特色鲜明的行业解决方案。围绕教育行业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精品课程解决方案、远程互动教学解决方案、区域多媒体资源共享解决方案,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针对企业用户对不同规模视频会议需求,提供高度集中控制的会议室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多种行业的企业培训、产品演示等。超然科技以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产业的变革、创造远程互动的新价值。   超然科技凭借不断开拓进取的研发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斩获了“高新技术企业”、“优秀软件企业”、“最佳多媒体应急指挥调度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南京超然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2 333 334
  • ...
  • 610 6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