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豫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6年)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6年)合并基础上成立的一所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南省同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长、获得高职教育资格最早的院校之一。 学院现有食品园林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基础部2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1个,现有专兼职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45人,双师素质教师382人,各类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成人电大在校生6000余人。 学院占地面积1400亩(另有115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开设64个招生专业,涉及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教育、艺术、医学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国家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单位、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院校、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百余项殊荣,学院目前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办学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5年,三门峡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依托我院教育资源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工学院,目前拥有10个普通本科专业,4个专升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 长期以来,学院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追求,提出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目标任务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将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条工作主线,加快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构建了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层级式实训基地体系,依托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项目,以教学改革带动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3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并建成“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三门峡市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培育校企合作育人环境,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院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市政府携手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 学院以国家级优质校建设和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按照“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而稳妥地推行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达6000元/生/年。同时,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和16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和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开展交流活动。学院积极对接丝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招收了首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43名留学生到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建设省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为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和早日建成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之称的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佳木斯市,学院南毗水源山公园、北邻火车站,风景秀丽、交通便利。 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松江省呼兰农林技术专门学校、松江省佳木斯农林高级职业学校、松江省农业技术学校、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中等专业学校、合江地区“五·七”大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等时期,2001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省内首批由中专学校晋升为高职学院,步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行列,现为黑龙江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学院。 办学条件优越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660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1亿元,专业实验室138个,校内实训基地13个、校外实训基地300多个、多媒体教室51个。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水平较高,校园内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4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4人,副教授94人,“双师型”教师103人,博士10人,硕士15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人,省级名师4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个人4人、集体3个,省高校师德标兵6人,第六批佳木斯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3人。同时,学院还聘请了美国新泽西大学赵庆十教授等一大批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军事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理、工、农、经、建等学科门类的38个热门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精品课11门,分析检测中心1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个。目前在校学生5653人。 办学形式多样 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出国留学”为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国内订单培养与青岛海尔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深圳博伦特光电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订单培养。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环首都经济圈的3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就业。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85%以上。对外国际合作与日本拓殖大学、苫小牧驹泽大学、新泻国际综合学院、仓敷艺术科学大学、千叶科学大学、罔山理科大学、东日本国际大学和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社会科学院、联邦纳霍德卡商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现有近500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办学成果丰硕 近几年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省级骨干高职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高校文明校园标兵”等。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创客教育
产品详细介绍 创客教育(MESIS Maker Education)是科大讯飞旗下的STEAM教育品牌,是专业的青少年创客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包括创客教育实验室建设、创客空间模块化设计、创客空间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 在麦穗创客实验室中,创客们不仅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进一步巩固日常的课本知识,将课本中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成果;更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开放自由的空间下尽情的学习知识,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分享心得。 智造一堂课程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物理、化学、数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以机械、电子和软件为载体,是进行教学实验和科技创新的理想平台。本课程在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制出“基础课程+项目式课程+创新实践活动”三个阶段共30次课,60课时。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创工坊
一线教学名师打造核心的ISP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软硬件自主研发生产,拥有多达20多项专利构成的知识产权体系; 数字化教学平台,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完善的教学产品体系,打造完美学习体验; 辛勤耕耘,累计服务近千所学校/机构,拥有丰富的课程和师资培训经验。
武汉市贝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23
创客系列
格物斯坦机器人创客产品以国际前沿的创客教育理念STEM及TRIZ理论为根据,培养青少年的创客思维。
格物斯坦(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 2021-01-23
创投业务
 1999年至2020年12月,深创投集团在信息科技、互联网/新媒体/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消费品/现代服务等领域投资1220个项目,总投资额约607亿元人民币。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1-02-01
西瓜创客
西瓜创客独家 LEAP 课程体系,助力孩子能力跃迁。
成都娄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请“天府科创贷”融资成本补助的通知
按照财政厅科技厅《关于实施四川省“天府科创贷”试点工作的通知》(川财教〔2020〕78号)规定,拟对通过“天府科创贷”获得融资的企业给予成本补助。现就申请补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资管处 2023-07-31
百科英语
爱课外教百科英语100%选用哈佛外教,采用精编版国际教材,引入名校教学体系。
杭州潘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初中创客教室建设方案创客实验箱
序号名称规格   一、基础设备部分   1学生实验台   2学生凳   3仪器柜   二、创客实验仪器   1、机器人系列   1人形机器人2号   2人形机器人1号   3机器人实验盒2型   4双轮智能机器人   5语言控制的智能小车   6人手掌模拟模型   7可编程人形机器人   8暗语通关设计   9人脸识别机器人   10互动机械手臂   11海陆空智慧元可编程电子套件   13月球车   14趣味智能机器人创客实验盒   157号机器人   16航天机器人   17聪明的机器狗   18遥控机器人   19十五变化盒   2、创客实验箱   1创客实验箱1   2创客实验箱2   3创客实验箱3   4创客实验箱4   5创客实验箱5-智能家居   6开源实验箱1   7开源实验箱2   8创客教育--机械结构设计实验箱1号   9创客教育--机械结构设计实验箱2号   3、电子创意模型设计与搭建   1电和磁实验箱   2STEAM教育套装   3电子实验盒   4、力与机械创意模型设计与搭建   1设计和搭建六足智能爬虫   2基础构建套装   4液压机械创意实验箱   5趣味力学创客实验盒   6造物高手课程资源包1   7造物高手课程资源包2   8scratch活动套装   9LED徽章萌化动物园系列焊接套件   10焊接套件——电子毽   11焊接套件——追光猎手   12粘土套件   13弹力小车   14机械宠物   15常见生活创意模型1   16常见生活创意模型2   17磁塔编程创客制作套装   5、电子创意模型设计与搭建及无线   1太阳能实验套件   2奇妙的无线电实验箱   3激光传声与光纤通讯实验箱实验箱   4无线电台   5Mbot anger   6mBot 1.1   6、无人机系列   1无人机   7、3d打印机   13d打印机   2PLA耗材   8、VR技术系列   1VR体验系统2019   二、VR头盔:   三、VR软件   火灾体验VR   生物实验VR   海底探险VR   三、智慧墙创意区   1音乐喷泉   2蜗牛爬井   3电影原理   4试试手气   二、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方案   创客教育课程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创客教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客教育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创客素养为导向的各类课程,既包括电子创意类课程,也包括手工、陶艺、绘画等艺术类创意课程;狭义的创客教育课程则特指以智能化信息技术(Scratch、Mixly、Arduino、Galileo等)应用为显著特征的电子创意类课程,其科技含量较高。   (一)创客教育课程的四大设计理念   为了保证创客教育课程能够真正服务创客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实效,创客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四大理念,分别是趣味化、立体化、模块化和项目化。这四种理念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指导高质量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理念1:趣味化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创客教育是一种兴趣导向的教育模式,趣味性是创客教育课程设计的首要原则。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创客教育课程就是要还原学习的“乐趣”,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探究活动中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创客教育课程的趣味化设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内容趣味化: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至关重要,既不能脱离大纲要求,又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他们感受到课程学习的乐趣。为此,一方面,可以将知识进行问题化转换,即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贯穿课程内容而非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组织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将知识进行生活化转换,即建立知识与生活情境之间有意义关联,让学生真正感触到知识的生活价值。   (2)活动趣味化:传统课堂上干瘪瘪的知识讲授不适合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课程鼓励采用那些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践的活动类型,比如,调研、实验、组装、模拟、比赛、游戏等。学生只有深度参与,才能有真实的“获得感”和身心愉悦的学习体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说教和练习活动,而是要以动手体验类活动为主,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要灵活融入讲解、练习等活动。   理念2:立体化设计,超越传统课程的单一形态   创客教育课程不是传统课程的翻版,而是一种融合多种学习理念与多种信息技术,以提升学生创客素养和创新、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全新课程形态。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不应该是二维平面,而应具备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和使用体验。创客教育课程的立体化设计体现在:   (1)课程目标立体化: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创客教育课程既遵循新课改倡导的三维目标;同时,又将在每个目标维度融入更多创新创造方面的具体要求,形成创造导向的立体化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立体化:创客教育课程内容来源渠道多样,绝不局限于教科书,互联网、学习社区、创客空间等都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甚至学生也可以通过SGC(Student-generated content)的方式创生更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创客教育课程要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紧密关联,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连通,建立“知识——经验——生活”多向度联结的内容管道。   (3)课程资源立体化:除了纸质教材和相关配套辅助材料,创客教育课程还应提供足够丰富、足够便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比如,学习手册、微课、软件工具、历届学生作品、移动APP等,以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探究学习。除了数字化资源,创客教育课程还应尽可能整合更多校内、校外的学科专家资源,以便给予学生更专业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破解探究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4)课程教学立体化:创客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更多的教与学活动将发生在实验室、创客空间以及各种社会场所。创客教育课程教学除了物理空间的教学外,在线创客社区、网络学习空间等虚拟环境也是开展创客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团队利用技术搭建起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整合各种学习资源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同时,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分享的学习氛围,以促进每位学习者的积极深度参与。   (5)课程评价立体化:创客教育课程要改变传统课程的单一化评价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协同开展立体化的学习评价,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数据全面化以及评价目标个性化。创客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衡量、诊断、预测每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的动态情况,倡导利用学习档案袋持续采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数据,进而开展基于数据的全面、个性评价。?   理念3:模块化设计,灵活组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模块化设计思想早已在软件编程、产品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简单来说,模块化就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通过少数几个模块便可以组合出很多种形状。创客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即根据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编制原则设计课程,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解成适度松散而又相互关联的子模块。   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与兴趣点有所不同,统一步调的单一课程组织形式难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客教育课程的模块化有助于増强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适应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整个课程体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以组成个性化的课程。学生之间可以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兴趣小组,集体选择、重组课程模块形成团队课程,开展项目合作学习与作品创作。创客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个模块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从整个课程来看,模块之间又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又不失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2)围绕相同的主题知识与技能要求,应尽量设计指向不同问题与生活情境、包含不同难度级别的项目模块,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目的。   (3)每个模块应保持合理的开放性,允许不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内容改编和配套工具资源的快速调换,以扩大课程模块的适用范围,提高课程模块的利用率。   理念4:项目化设计,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创造   项目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同样可以玩转项目。老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协作开展项目,提交项目报告、进行课堂成果汇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学习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成就目标。   (二)创客教育课程设计的框架   创客教育课程作为一种新形态的课程,目前还缺少成熟的设计理论和开发过程模型。本文基于对创客教育的认识以及相关课程的开发经验,提出了创客教育课程的通用设计框架。该框架共包括三层,分别是指导理论层、关键要素层以及学习过程层。   其中,指导理论层包括体验式学习和建造主义两大核心理论,两者均是课程要素设计以及学习过程设计的“基点”。其设计重心应体现在二方面:   1.创客教育课程要素设计   创客教育课程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完整课程。其中,学习内容、活动项目、研创环境、网络资源、展示平台以及课程评价是创客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1)学习内容: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不管是知识型课程还是活动型课程,都要承载一定的知识内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内容同样是创客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关注的要素。课程设计者与授课教师团队需要在分析相关课程大纲的基础上,精心、合理选编多学科知识,构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绝不是脱离课程大纲,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学科知识交叉重组,其目的是要推进新课程改革。   (2)活动项目:创客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项目”为基本单元,将苦涩的、机械化的材料转变为有活动、有意义的项目问题,可以拉近学习者与生活的距离。]课程设计者需要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若干贴近生活、趣味化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中再设计一系列活动,有序引导、支持学生开展全程浸入式的项目学习。项目设计的出发点不是“知识”而是“问题”,项目学习的过程便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3)授课教师:创客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既有技术老师的参与,也有学科教师的参与,还可能有教育管理者以及校外专家的参与。授课教师既要参与课程的设计,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考虑到教学实际,创客教育课程教师团队的组成建议采用“1名主持教师+几名核心教师+多名外围教师”的模式。主持教师负责统筹和团队管理,核心教师全程参与学生指导,外围教师可根据学生项目开展的需要灵活适时邀请。授课教师主要承担“教练”和“项目导师”的角色,绝不“越俎代庖”,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架手架支持和及时的指导反馈。   (4)研创环境:创客教育课程具有研创性,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和创造活动。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研创环境的支撑,如,各种创客空间、探究实验室、互动型教室等。研创环境的设计需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基本原则,给学习者提供舒适、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要能够方便的接入互联网,支持学习者通过网络检索资料、连接社群、在线研讨、展示分享等;要根据需要提供必备的硬件、软件、材料等资源,支持学习者通过动手操作将创意变成现实。   (5)网络资源:立体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创客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为学生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研究和创造活动提供重要支撑。网络资源的制作应尽可能丰富多样,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一般来说,创客教育课程所用的网络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案、使用指南、微视频、操作软件、优秀课程作品等。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创客教育课程,建议将网络资源的使用时机和方式明确写入项目的实施活动中。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自主生成个性化的创客教育课程资源,久而久之,将形成持续扩展并进化的创客教育课程资源库。   (6)展示平台:创客教育非常注重成果的分享交流,分享的渠道可以是创客社区,也可以是小型的创客嘉年华,或者是课堂上的作品展示。数字土著具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他们需要多渠道的展示平台向家长、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公开自己的创意作品。通过作品展示分享,学习者一方面可以获得自我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再创造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来自大众用户的反馈与建议,不断优化作品,甚至可能实现作品的产业化。   (7)课程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创客教育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不同于传统课程的纸笔测验,创客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习产出的物化成果,倡导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老师与学生协同参与的评价模式。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备的、易操作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评量;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学习过程数据采集和阶段性成果的搜集,以客观评价学生的课程参与以及进步情况。创客教育课程不适合采用标准化评价,应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偏好,建议多采用增量式评价,以促进每位学习者的快乐成长。   2.学习过程设计   创客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种形式”。所谓一条主线,即课程以项目活动为主脉络有序推进;而两种形式,是指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   创客教育课程开展的主线是一系列研究项目,课程设计者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一个个既相互关联又适度松散的研究项目,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每个项目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如,观看演示、知识学习、练习模拟、资料检索、方案设计、原型制作、同伴互评等),帮助学生步步为营、寻求破解问题之道。学习活动的数量和类型视项目难度和学习者基础水平而定,活动的设计要遵循“探究、构造、体验”的基本思想以及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无目的的探究。为了综合检验课程学习效果,每门创客教育课程都提供一个综合性研究项目,让学生协同设计创意解决方案,利用各种资源制作出的综合课程作品。   创客教育课程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将线上线下活动以及线上线下资源有机整合,为学习者创设一体化的研创环境。线上活动以自学、交流、展示、分享为主,线下活动以考察、操作、咨询、面授为主。学生利用在线社区或网络学习平台自主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与同伴在线讨论项目问题,自主分享项目开展过程中搜集的相关材料,同时,将项目作品发布到创客社区等展示平台。学生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开展项目管理(如,分配任务、监督进展、制定计划等),教师利用平台实时掌握每个小组的项目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教师还可以根据项目学习需求,进行集中面授指导,也可以每周提供固定的指导时间,有需要的小组可以当面请教老师。遇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或者项目开展遇到瓶颈时,可以通过教师联系相关的学科专家,进行当面咨询。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到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场所等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激发灵感。创客空间、探究实验室、互动型教室等是创客教育课程开展的主阵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提供的软硬件资源以及专业指导力量,动手制作的创意作品。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5 146 147
  • ...
  • 326 3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