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唯一轨道交通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94年,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由西安市鄠邑主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校区组成。鄠邑主校区坐落于“关中山水最佳处”唐代京城长安著名风景名胜——渼陂湖东畔,学校占地面积62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学校建有2.9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0多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 学校特色优势: 1. 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构建起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轨道交通类、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经济管理类三大专业集群。 2.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遵循“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实践为要、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 3. 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和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4. 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占比65%,基本形成了博硕士群。“双师型”教师占比30%。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120名。 5.独特的实验实训基地。已建成“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和“轨道交通信号连锁实训基地”为主的先进设备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和6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使学校成为轨道交通类为主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服务定位,坚持“人文、科技、创新”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2021-02-01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摩根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制四年。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是以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为主,兼有工学、文学等学科的多科性独立学院。目前,设有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经济贸易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艺术设计系以及思政课与基础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共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英语、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等19个本科专业,已有在校生7200余人。 学院始终将培养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重视实习与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开辟广泛的就业渠道,多年保持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逐年提高,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学院座落在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毗邻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类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齐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拥有先进、齐备的实践教学设施。包括被天津市教委评定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评定的“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嵌入式与物联网实验室、网络实验室、金融信息系统实验室、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验室、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实验室、酒店管理业务实验室等。 学院图书馆备有各类中外文书刊资料,馆藏较为丰富,并通过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与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联网,实现了与天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为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知识面的拓宽、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有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学院严格的教学管理、严谨的教风学风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2021-02-01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独立学院,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规范工作验收的三所独立学院之一。学校在天津市民办高校2017年办学年检审核中获评优秀,总成绩位列第一。学校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占地1297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学校现设10个二级院系,7大学科门类,22个招生专业及方向。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科学院院士张学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曲选辉、隆克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群担任学校相关学科带头人,承担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京津地区“双一流”、“985”及“211” 工程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先后引进20名具有高级职称、担任系部主任或教学关键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2人。学校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富有活力、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并实施以“应用型”理论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生毕业论文连续四年在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荣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我校学生智能车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机器人团队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活动中成绩突出。学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2018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7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各类奖项18项。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行各类人才近15000人,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三届全运会等大型活动中都闪现着我校学子的身影。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建校以来,累计共280余支实践团、72171人次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硕,学生舞蹈作品《水姑娘》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舞蹈《映山红》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2018年舞蹈《梦回澜沧》再次荣获金奖及优秀创作奖。 建校至今,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相继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综合实力独立学院”称号。学校的发展受到党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学校正朝着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大步迈进。 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忱欢迎志存高远、渴望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2021-02-01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照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坐落于天津师范大学校区内,共享母体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津沽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秉承母体校天津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于2005年成立并开始招生。学院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施行学分制管理,三至六年弹性修业年限,修满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学士学位,毕业信息与学位授予信息实行教育部网上注册。目前,学院有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近6000名在校生。学院现有11个教学单位,共有30个专业(方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分别归属14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教育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天津师范大学的优质资源,通过严格的教师招聘与遴选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各种优秀人才,不断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年龄和职称结构,构建了一支高水平、有爱心、重职责的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占主讲教师的40.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2%。强大的师资力量保证了课程质量以及实践、实训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现有三类教职工共计611人。一是自有专任教师192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学岗教师111人,自有专任管理岗教师77人,自有专任工勤岗人员4人;二是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任命和委派的管理干部10人;三是外返聘教师409人,其中退休返聘管理岗教师14人,外聘兼课教师395人。 学院成立之时同步建立学院党组织。目前,学院党委下设19个基层党支部,支部书记和支委全部由自有专任教师党员担任。组织关系在学院的党员共有237名,其中教职工党员150名,学生党员87名。 学院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学生受益面达40%以上。根据国家及天津市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国家或天津市相关奖学金和助学金。 学院秉承天津师范大学严谨的治学风格,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截止目前,累计培养毕业生共11000余名,其中考取国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数为519人。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职业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等竞赛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几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国家各类竞赛获奖170余项,天津市各类竞赛获奖220余项。 学院始终将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院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鼓励学生创业,成立大学生众创空间,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于天津市高校前列,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对外汉语志愿者等。 学院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的教师培养机制,制定了科研工作奖励和扶助措施。学院教师和管理干部主持局级及以上课题50余项,院级课题480余项;发表论文66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0余篇;出版著作30部;教职工及集体获得局级以上奖励110余项;参加各类竞赛获奖30余项。 建院以来,津沽学院已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规模不断矿大,专业、学科实力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院由初始阶段逐步向成熟发展阶段迈进。十三五期间,学院坚持“特色立校”的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建设,以承担大众化教育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2021-02-01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英文缩写GTIIT)是由享誉全球的知名高等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英文缩写Technion)与汕头大学(英文缩写STU)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于2016年12月5日由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2017年第一年招生,是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李剑阁、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分别为首任校长、首任常务副校长。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致力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公认高水平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大学,全面引进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广东省人民政府、汕头市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支持学校的设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最终将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和生命科学三个领域的10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5000人。学校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生将获得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位证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021-02-01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工商学院创办于1986年,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工商职业学院,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现有龙城、北格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01.92亩,建筑面积37.1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093.59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4.08万册,纸质期刊2.34万册,电子图书46.85万册,电子期刊11.82万册。校内建有8个实践教学中心和3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和旅游管理综合模拟实训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建有82个实习实训基地,每个专业均建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116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626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5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96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团队5个。 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全日制在校生16791人,其中本科生15404人。现开设33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管理学为主,工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舞蹈编导、工商管理、会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7个专业被评选为校级优势专业,其中,舞蹈编导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近三年,主持承担省级教改创新项目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注重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成立了新晋商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美学教育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近三年,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8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94项;发表论文965篇,科研成果获奖21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专著、教材45部。工商管理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举办了两期“工商管理学科高峰论坛”,成立了“山西省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战略联盟”。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出资1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被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学校被评为山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4名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近三学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150项,其中国家级奖32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与产业对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山西省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新型产业,引进校级战略联盟合作单位,“项目工厂”“3D打印创新中心”等项目,在校企深度融合上实现了新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2017年,与加拿大汉博理工学院深度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汉博理工学院英语语言中心。 兴学育人三十余年,学校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开放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诚信 奉献 拼搏 争先”的校训,践行“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拓荒牛、友善宽容敬业奉献的孺子牛、勤奋自信争先创新的领墒牛”的三牛精神,确立“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发展目标,努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山西省优秀民办高校”“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工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山西工商学院 2021-02-0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地理位置: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避暑圣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秦皇岛是河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位于华北地区、冀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葫芦岛、西接唐山、北接承德,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拥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秦皇岛因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协办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唯一协办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城市。秦皇岛还是中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第一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十大最佳休闲城市之一;全国第一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20强之一,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 发展历程: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其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被社会誉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环保人才的“绿色摇篮”。学院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一所环境类本科院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建院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原主任曲格平教授和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先生曾先后兼任学院院长。 教学系部: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600余人,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信息工程系、环境艺术系、经济学系、人文社科系、体育系、公共课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部、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现代化教学中心、国际交流中心14个教学单位;设有环境教育研究所、环境信息技术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所、生态保护研究所、环境监察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与咨询中心、环境艺术设计与服务中心、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环境法咨询与服务中心等9个研究所。学院构建了“环境管理类”、“环境工程类”、“生态环境保护类”、“环境艺术类”、“环境保护支撑类”五大专业群,形成了“环境类专业齐全强势、非环境类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建设格局。学院目前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专科专业38个,其中环境类本专科专业近20个,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监察专业”、“生态保护专业”是学院的首创专业,具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形成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先后建成了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 师资情况:学院现有教职工498人,专任教师366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9人。教师中有1名河北省教学名师,20名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秦皇岛市首批市管优秀专家,3名秦皇岛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名专家、教授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知名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水平: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建立起了“以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拥有院级科研团队12个。2010年以来,教师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44项,其中省(部)级59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1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3项;发表学术论文1289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610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25篇;获得专利95项;完成咨询报告62部;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4部,其中90﹪以上为环境类教材。十一五以来,有11种教材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环境经济学》被评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合作办学: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或环保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大会、中欧环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中欧城市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网络项目,接待了地球理事会联合会代表团的访问。从1999年开始,与荷兰万豪学院(Van Hall Institute)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有一大批学生赴万豪学院留学并取得本科或硕士学历;2009年10月,学院与美国蒙东那大学签署了工商学士学位及本硕连读合作办学备忘录;2012年2月,学院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签署了3+1合作办学模式友好合作备忘录。同时,学院先后与国内十几所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建筑设备:2014年10月,学院整体搬入北戴河新校区,一座与学院办学特色高度契合的生态环保示范性校园正式全面投入使用。校园总占地665.12亩,校舍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23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72.95万元。学院共有适用图书63.7万册,生均106.03册。拥有数量充足、设备完善、环境仿真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基地),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习实训基地,“电子废水处理技术实验室”是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建立的实验室,特别是在学院建设的中国与荷兰政府合作项目、由荷兰政府资助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室——中荷水处理示范研究培训中心已成为中外合作典范。先后与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室17个;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共建校校合作实验室3个;与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校地合作基地1个。 办学成果:建校近40年来,学院在国家环境保护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指导下,始终不渝为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了鲜明的环境教育特色,在环保系统岗位培训、环境专业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近5000名地(市)、县级环保局长在学院接受了岗位培训,2.4万余名环保在职干部在学院接受了继续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大专学历毕业生2.6万余人。学院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学历史见证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继往开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笃学、致用、绿色、和谐”的校风,恪守“严谨求实、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勤奋诚信、志存高远”的学风,遵从“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培育大学精神,积淀大学文化,铸就大学灵魂,彰显环境教育特色,创建绿色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全力提升办学内涵。 展望未来,勤劳智慧的学院人将与热心祖国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一道,为建设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2021-02-01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魅力川影,星光闪耀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国内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创建于1992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25年来已为央视、凤凰卫视和全国34个省级电视台、400余个市级电视台以及国内电影界输送了万余名影视专业人才。著名演员李易峰,央视主持人李佳明、施丹,湖南卫视主持人谢娜、杨乐乐,凤凰卫视主持人黄橙子、崔莉,中国新闻社常驻联合国记者、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银奖获得者廖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著名记者关舟,电影《美人鱼》、《狼图腾》出品方之一的制片人张鹏程,著名配音演员、甄子丹御用配音陈浩,陕西卫视总监郑毅,西藏电视台副台长、广电总局“走出去”先进个人漆家颖,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金奖获得者宁远、周珊等,均是川影的优秀毕业生。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 ●雄厚师资,优质培养 学院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拥有金牛和安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00亩。截止2016年,学院设有普通类(艺术类)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17个,在校生逾万人。学院师资雄厚,拥有一支理论、实务、创作一体化的教师团队,近半数是来自影视行业一线的专业人士。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34%,硕、博士占47%。其中,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荣获国家级“飞天奖”7人、“金鸡奖”4人、“金鹰奖”3人、“五个一工程奖”8人、“金话筒奖”2人,获省级“十佳主持人”4人。 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影视制作实训中心、播音主持实训中心、影视表演实训中心、戏剧影视美术实验中心等9大校内实训基地,还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各级广电传媒机构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计249个。众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全保障了每个学生不低于1000课时的影视传媒实务操作训练。 严格而紧密结合实务的教育培养出学生很强的专业能力。2008年以来,川影学生作品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大赛、上海大学生电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展、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以及各级各类播音员主持人选拔赛、微电影比赛等大赛中,斩获各类奖项共500余项。2015年底,川影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尖子生培育、研究生教育、教育资源共享、作品联创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据2013年新浪、百度等网站的全国专业艺术院校排名,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列全国第四,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列全国第三,表演专业列全国第九。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7-2018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川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本专业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摄影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均排名本专业第六位。川影的办学质量受到行业与社会的一致好评,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美丽校园,国际视野 学院被省市两级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郁。学生住宿条件优越,均为4人/间的标准配置,同时配备电话、网络和电视等。川影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每周举行的精彩专业活动及社团活动更是学生向往的心动时刻。 学院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培养,现已与美国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纽约州立大学、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黑山州立大学、波尔大学、戈申学院、特洛伊大学、纽约电影学院以及英国的伦敦艺术大学、韩国的清州大学、泰国的博仁大学等建立了“在校生校际交流联合培养计划”, 开展了“3+1”及“3+2”双本硕连读、“2+3”专本硕连读、“2+2”双本连读、“1+3”或“2+2”专本连读等留学项目。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通过举办各国电影周、国际音乐舞蹈演出、国际电影论坛等方式,让学生与国际大师近距离接触,感受世界传媒艺术的魅力,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现已举办过美国、德国、波兰、西班牙、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电影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佩雷斯女士、20世纪FOX电影公司副总Greg Lombard、加拿大电影局总裁Tom Perlmutter、德国著名导演VolkerSchlndorff、以色列著名导演Dan Wolman、荷兰著名导演Pieter Fleury、德国资深演员Antoine Monot Jr、著名特效大师Richard Taylor等均莅临学院访问讲学。美国中俄克拉荷马大学更是多次来院访问,并签订共建影视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创新教育,创意未来 展望未来,川影将坚定地走应用型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更大力度地践行在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作为四川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投资逾5亿、已于2016年开建的“川影文化创新创业园”,首创了“高校+影视文化园”的新业态。园内将兴建民国街区、中国小镇老街区、国家级专业摄影棚专区以及大学生创业园、互联网+创意中心等,建成后将是国内唯一的集影视教育、影视剧摄制、影视产业开发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校校内全文化产业集群。2016年9月,川影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世界一流的松下广电教学及产品体验基地。松下不仅将为学院提供先进设备,还将在摄制基地共建、专业设施改造乃至专业教学等方面深入学院教育教学。同年11月,川影院领导应索尼专业系统集团总裁邀请访问索尼公司总部,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婚庆艺术教学与技术培训基地”项目、设备改造、实务教学、技术推广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川影在国内的长期合作伙伴华侨城集团也将在“双创园”建设、“安仁电影城”项目及文化艺术产业联合开发等方面与学院展开更深入合作。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重大举措的实施,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一定会在办学的规模、层次、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实现新的飞跃。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021-02-0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始建于1957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学校坐落于九州之中、中华腹地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 学校由原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尚严崇实、善知敏行”的校训精神和“区域性、行业性、开放型、应用型”的基本办学定位,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打造出了“教改领先、校产知名、学生管用”的办学品牌,培养了3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接地气、好就业”成了一张亮丽名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优秀高校、河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2112亩,现有龙子湖、英才、北林3个校区,1个科教示范园区和1个校办产业基地—海润公司,校舍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1.85亿元,馆藏文献247万册,中外文期刊1216种,15个中外文数据库。建有76个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设有21个专业学院(系),4个教学部,1个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其学科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门类,其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有40个本科专业(方向)和64个专科专业(方向)。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1120人,双师型教师90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管优秀专家6人,省级优秀教师11人,省级骨干教师60余人,国家、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7人,学校着力培育“上台能讲课,坐下能科研,进厂能服务”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形成了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大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批行业知名专家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在教学改革上,着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先后创建了“2+1”、“双循环”、“三二四”等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优秀教研室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5部。学校设置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企业发展研究所等专门机构,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创新。 学校广泛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学校建有11个省级研发平台、9个市厅级研发平台、5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成立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研究院等智库,建成了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豫企发展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等社科研究平台,拥有河南省海润牧工商众创中心和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是河南省智慧畜牧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87项;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科、社科基金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项;发表学术论文4916篇,其中核心期刊1529篇,被SCI、EI、CSSCI等收录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89部。 学校着力推进产教合作融合,在服务社会中赢得发展。学校瞄准学科优势和地方需要的结合点,与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建立了“合作发展联盟”,联盟单位100多家,合作共建了“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高档牛肉解冻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农业金融研究中心”、“居民金融素养研究与教育中心”、“肉类食品研究所”等合作平台。校企共建成立了雏鹰农牧学院、丰源农牧学院、广安农牧学院和约克•西吉学院等二级学院,建立了“场中校”、“校中场”,为华兰生物、雏鹰集团、仲景药业、金星啤酒集团等企业专门设立了“华兰班”、“雏鹰班”、“仲景班”和“金星班”等订单培养班,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等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参与葛洲坝集团、三峡大坝工程中石油天然气公司、索菲特国际酒店、宋河集团等单位的商业运作、包装上市、会计核算等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积极拓展开放办学视野,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高校、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科)和2个本科专业课程引进项目。建设有河南省国际人才合作项目“饲料资源创新利用工作室”“河南省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和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站在新时代,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植中原大地,背靠区域、行业,继续走内涵发展之路,强力推进特色鲜明、品牌过硬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积极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服务引领和支撑支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21-02-01
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本科高校,创建于1938年,迄今已有81年的办学历史。现面向全国17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 学校坐落于泉城济南,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长清区和历城区,占地面积1103亩。现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个。建有先进的公共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艺术传媒实验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等6个实验中心共计5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30%以上,专任教师硕博比例达60%以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5人,还建有一支以专家学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为代表的兼职教师队伍。近五年来,建设“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课题30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科研获奖100多项。成立了青少年人格成长研究中心,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等8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以管理学科为主体,设有10个二级学院,27个本科招生专业、15个专科招生专业,形成了管、经、工、文、理、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公共关系专业是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审计学专业群(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劳动关系专业是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专业。(学校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现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培育专业群1个,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成人特色课程4门。)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托工会,突出特色,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秉承立业教育为基础,立人教育为根本的“双立教育”办学理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为经济社会和工会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近两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达到97%。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地方戏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还是全国计算机、注册税务师、电子商务师、秘书、公关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培训基地。
山东管理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1 272 273
  • ...
  • 325 3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