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英文: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rade,简称:科贸职院),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被誉为广东农业科技与管理干部摇篮的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校。2013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确定为第三批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成为进驻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的五所高职院校之一。2015年被纳入省教育厅厅属职业院校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院校。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第三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和广东省易班建设第二批试点高校。 2017年学校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星创天地”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广东省第一批“星创天地”;获批为国家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33年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原省委、省政府任仲夷、林若、朱森林、卢瑞华、郭荣昌、杜瑞芝、凌伯棠、欧广源、李容根等领导同志都曾先后莅临我院指导或题词勉励,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寄予了厚望。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欧广源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目前,学校拥有广州白云石井校区、天河五山校区、天河凤凰校区三个校区,分设园林园艺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贸与外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等9个二级学院、部,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9246人。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3.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9409.86万元;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130万册。拥有覆盖所有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22个、校外实训基地173个,各类实验室、实训室185个,已建设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个、院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3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建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全校398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79%;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南粤优秀教师7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院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团队14个;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4人。 人才培养 学校建有覆盖土木建筑类、农林牧渔类、生物化工类、餐饮旅游类、财经管理类、信息工程类、艺术设计类、人文外语类、商贸营销类等9大专业群共37个专业,建成商检技术、园林工程技术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2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商检技术、动物医学2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市场营销、药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4个省级重点专业,以及11个院级品牌专业和13个院级重点专业。 学校建有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9项,院级教学成果奖48项。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被省教育厅批准开展“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高职与本科三二分段培养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和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工作;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高职本科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基于现代学徒制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专业标准研制获省立项,探索建立健全中高职衔接培养形式,形成从初级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完整教育链条。“依托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实施‘校企所协深度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 3个项目获省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其中“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试点”获批为示范与推广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和英国、荷兰、台湾、新西兰、澳洲、芬兰等国家和地区共14所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开展了学生赴台交流学习、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目前正在启动开展园艺国际资格BTEC证书项目和“2+1”、“3+0”双专科文凭证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近五年来,学校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新生报到率稳定在90%左右,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0%以上,初次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2015年学校获评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最高的公办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校生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奖91项。2008-2017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以2项国家一等奖、7项国家二等奖和6项国家三等奖的成绩,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14位。 科研服务 学校下属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是全国三大省级家禽研究所之一,还设有农业经济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校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5个:科技部认定的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星创天地”、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认定的广东家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肉鸽科技创新中心、省农业厅认定的广东省现代农业(肉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学校还是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南方农村》学术期刊主办单位。 学校是省科技厅认定的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拥有8支省科技厅认定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1支省团委认定的社会服务团队。学校有31位教师入选省科技厅农村科技特派员,43位教师入选省农业厅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专家及农业项目专家库,7位教师入选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已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国家、省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类成果奖20多项。 创新创业 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展“双创普及教育→创业提升实践→创业菁英孵化”三级递进工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授聘了172名校内科技创新教师、创业赛事导师和103名校外企业家、创业人士、专家学者、行业能工巧匠担任了学校创业导师,建立了拥有408人的校外兼职创业导师资源库。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全程,覆盖师资全员。 现有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两个,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两个;构建的“院-系”两级创业咨询机制覆盖全院各个专业群,院系两级创业咨询站运行中做到了“制度、师资、经费、场地、记录”的“五个到位”;建立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辅助全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基地、团队、大赛管理;依托“创业训练营”,开展实践活动,带动校内和校外孵化基地的日常活动,相关学生群体满意度超过97.30%。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管理全过程”、“服务全过程”、“科研全过程”、“实践全过程”,共荣获省“挑战杯”创新创业类大赛省级以上奖项40项。在由团省委、教育厅、人社厅、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全省8个创业实践类金奖获得院校,我院是唯一的高职院校。我校选送的《深圳市新木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夺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现场决赛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初创组金奖,我校是唯一的高职院校,实现了我校在“互联网+”大赛上金奖零的突破。 校园文化 学校以塑造科贸精神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融服务文化、专业文化和职业文化于一体的“三维育人文化”。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农业科技三下乡”、“青春助力一元捐”、“甘露行动”、“专业技能竞赛月”、“社团活动周”、“全民饮茶日”、“动物科技文化节”、“科贸茗谈”、“企业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并完善思想教育、学业发展、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困难资助、素质拓展六大学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3年来,学校遵循“砺志修德,强能善技”的校训,秉持“突出特色、强化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高职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校企所协,深度融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全面提升质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具有特色鲜明、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地 址: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石庆路388号(510430) 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273号 (510640) 电话总机:020-22014998 传真:020-22014686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
(null)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 学院以“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承“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遵循“勤奋、尚志、敬业、乐群”的校训,努力为全国交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学院被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培育建设单位。 学院位于重庆江津双福新区,现有轨道车辆与机械系、轨道电气系、铁道与建筑工程系、运输贸易系、汽车工程系、人文艺术系等6个教学系,开设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等27个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生8000余人,培养缅甸、泰国留学生120余人。 学院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实训中心、铁路与动车综合实训中心、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智能化培训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中心等50个校内实训中心和70个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了教学需要。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全国性奖项29个,市级奖项148个;2017年,学院荣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充分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示范效应,对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助推行业企业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交通行业特色和社会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由国家应急管理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是西南地区第一所安全类高职院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温馨怡人。学院现有教职工334人,其中专任教师185人,教授3人、副教授38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重庆市最美教师1人,博士、研究生68人;现有在校学生7000余人。设有安全监督管理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建筑与环境安全系、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系、工商管理系和通识教育教学与思政部。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安全发展需要,开设了与重庆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度契合的以安全类专业为主的、安全特色鲜明的六大专业群,包含安全技术与管理、救援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建筑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等20个专业。学院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安全职业教育特色,开设了安全通识教育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校内设有公共安全体验馆、人机工程实训室、食品理化分析实训室、网络攻防实训室、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室、证券理财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汽车综合实训室等80个实训场所,并不断加大实习基地和实训场所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校外与重庆市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现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138个,为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安置搭建了广阔平台。学院现有重庆市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机械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站、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院校测评基地,电子信息行业特有工种鉴定、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鉴定等多个站点。 学院高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发展、育才兴安”的办学理念,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牵头成立了重庆市安全职业教育集团,是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法国ISTEC高等商学院、泰国博仁大学签署了国际合作备忘录;学院接收了来自泰国5所大学的20名留学生,在我院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交流。与湖北美和易思、世纪鼎利、中航天使等进行了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合作育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为特色”的办学宗旨,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大力兴办安全职业教育,先后为三峡库区及市内外输送了大量的安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和安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2014-2018年期间学院共获得国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8项;共获得市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9项。其中,学院篮球队分别获得了2017年和2018年重庆市大学生篮球比赛专科组的冠军和季军。学院是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是重庆市公共安全教育科普基地和万州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集体。目前,学院秉承“修德强技、服务安全”的校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安全职教办学特色,发挥西部安全职教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为区域经济和安全产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安全技术技能人才,为把学院建成重庆有优势、西部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安全类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以重庆艺术学校为办学基础,曾培育出三届梅花奖得主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蒋勤勤、殷桃、吕一、汪子涵、朱晓渔、周莉、刘靓靓、王弋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和影视明星,也有德艺双馨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青年艺术家陈涛,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学生在金马奖、金K奖、IBM国际魔术大赛、国际标准舞世界锦标赛、桃李杯、荷花杯、梨花杯、孔雀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际国内知名艺术赛事上斩获殊荣。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亲笔题写校训“厚德博艺、真诚求索”,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学院按照“依托文化、围绕舞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思路,坚守校训,明确“立足重庆、传承文化、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确立“打造特色鲜明、办学严谨、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照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按照职业教育要求、突出艺术人才培养特性,努力培养具有“舞台表演力、艺术原创力、文化传承力、服务实践力”的高素质技能技艺型文化艺术人才。学院先后开设26个专业。目前,学院设置国控专业4个,立项建设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个;立项建设市级重点骨干专业4个、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3个、双基地2个(其中培育1个)。已形成艺术表演类、艺术设计类、文化和旅游服务类、文化传播类、学前与艺术教育类五大专业群协调发展布局,并以专业群重组系部,设立艺术表演系、艺术设计系、文化管理系(文化传播系)、艺术教育系、基础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3.6%;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办学优势,在全国各地基层文化单位、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用人平台100余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条件和就业空间。学院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全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基地等五个金字招牌,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依托重庆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青少年艺术培训学校,形成培训有品牌、考级全覆盖的青少年艺术普及教育体系;同时发挥演艺服务市场和文化扶贫作用,彰显学院办学服务社会功能。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经过84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和建院以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院已建设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设施现代、环境优美的高等学府。是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高职)位列第32位,西部地区排名第6位;全国一般高职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5位。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学院占地面积430亩,校舍面积1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819.7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0.7万册。现有教职工470余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授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9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5人;学院建有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22个,校外实习基地278个。目前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47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面向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招收留学生。学生连续8年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39项,2019年奖牌总数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八位。学校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科龙路8号(邮编:404155)招生部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招生电话:023-58800223、023-58805566(传真)学校网址:http:// www.cqsxedu.com/招生网址:http://www.cqsxedu.com/zs/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校于1956年,位于重庆市主城南岸区茶园新区梨花大道,占地520余亩,是重庆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等院校。学院始终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校训,始终坚持“习学相融,知行统一,培育建设英才,服务城乡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城乡建设行业特色,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7万名高素质技能型的技术精英、管理能手和经营骨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课教师大部分具有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和丰富的从业经历。学院有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有国家级、市级重点实训基地9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0余个,3.2万平米综合实训基地和1万平米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训基地将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形成完善的国家级、市级、校级实训体系。学院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不断加强校企合作,2019年牵头组建“重庆市智能建造职教集团”,与中交集团、中治赛迪集团、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金科地产集团、重庆中科建设集团、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定向等方式培养人オ。围绕服务重庆重点产业发展,学院与重庆文理学院合作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工程、与重庆科技学院合作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围绕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创业就业培训服务,学院牵头成立“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军民融合学院”。学院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与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开展学分互认,2019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优质就业率稳步提升。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也是国家批准的留学生招生单位。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 2016-2017 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综合排名 100 强,创新发展影响力排行榜列第 48 位,社会服务能力 50 强,在 2018-2019 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中位列第 60 位。学校现有合川、九龙坡华岩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00 多亩,现有教职工 820 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的 51 人,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的 17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 481 人。学校建有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创新教育学院等8 个二级学院,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 45 个招生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 14500 余人。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现代化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实验大楼、演播室、学术报告厅、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综合型体育场。学校创建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生产型实训中心,现有校内实训室 235 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95 个,市财政支持建设的市级实训基地 29 个)。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新模式,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214 个,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区两级政府及数百家企、事业单位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体制。建立了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和九龙创意产业基地,成立了政行企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搭建合作办学平台,不断拓宽办学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途径。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院位于三峡库区经济中心、重庆第二大城市和千年文化古城——万州,创建于1995年。200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部代码12755)。 学院现有金龙、天城两个校区,均为优美的自然生态型教学园区,学院总部所在地金龙校区绿树成荫、山水相映、亭台生辉、风景如画,是一所典型的花园式大学。 学院自创建伊始,坚持"与世界同步,与未来同行"的发展理念,现建有软件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贸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6个二级学院,开设软件技术、会计、电子商务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舞蹈表演和现代流行音乐等35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目前在校生近万人。 学院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所设专业中软件技术为市级特色骨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为市级教改试点专业,软件技术教学团队为市级教学团队,JAVA课程和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为市级精品课程。有6个校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19门校级精品课程,64项在研市、校级教改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开办总裁助理、星艺装饰、华晨鑫源等特色试验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就业质量,"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坚持工学结合、"双证"融通和教学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引入美国微软认证、清华IT、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19个国内外权威职业认证,职业认证考试通过率平均达到93.7%以上。"十二五"期间,学院有230人次在全国及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金奖6项,银奖4项,国家一等奖8项,国家二等奖14项,国家三等奖14项;重庆市一等奖17项,重庆市二等奖11项,重庆市三等奖11项。 学院坚持德能双修、全面发展,以融合儒家文化、时代文化、企业文化三江汇流为承载,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文化。学院倡导敬天爱人和忠孝仁义,恪守"忠诚、专业、团队、责任、荣誉、国家"之校训,以此塑造大学精神。学院先后荣获重庆市党建示范单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院始终坚持为重庆信息产业服务,为三峡库区开发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同时,广泛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多种培训,并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山大学、菲律宾凯迪雷拉大学、菲律宾学会大学、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菲律宾曼纽大学、印度尼西亚迪亚大学、泰国博仁大学、巴基斯坦企业管理学院、韩国庆星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20余所国内大学及百余家知名企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师进修、联合办学、学生实习实训等合作关系,办学特色日见彰显。先后被批准为国家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重庆市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笔记本电脑基地人才培养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庆市美育实验校。 当前,学院正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定不移地朝着创建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名校的目标迈进。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05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大学园区思源路,紧邻5所高等院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规划用地500亩,现有建设用地218亩,建成校舍面积8万平方米。校园设施齐备,环境优雅,是重庆市“平安校园”。学院立足重庆,面向西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紧缺人才的需求,培养以学前教育、养老健康、汽车工程、物流电商、旅游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为支撑的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设有学前教育学院、汽车与建筑工程系、电子信息与财经商务系、公共服务与健康管理系、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五年一贯制教学部6个系部,开设学前教育、老年服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会计等24个专业,建有与专业相适应的7个校内实训中心、1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和主讲教师为主体,实践教学教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并从部分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为兼职教师。现有教职工28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27%,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以上。学院不断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秉承“厚德尚能,求实求真”的校训精神,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和“创造教育的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依托民生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实行资源共享和教师互聘,进一步充实了本院的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资源。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和“双证书”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养。学院与重庆汽车厂商、软件公司和科技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把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5 3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