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滨州职业学院
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工业学校、经济学校和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占地面积3549.71亩,建筑面积80.35万平方米,总资产1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84万册。在编在职教职工870人,专任教师668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22人,博士11人、硕士27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在校生2万余人。 学院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轻纺化工学院、护理学院、医疗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以及基础课教学部、社会科学部2个教学部。41个招生专业,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门类,涉及57个专业方向,形成了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 2005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2013年10月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2017年9月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进入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学校行列。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建有首家山东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一、坚持内涵优先发展。建设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7个教育部立项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主体专业,8个省高校特色专业点、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首届实践教学设计奖3项,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3项。 二、实施开门开放办学。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滨州职业学院理事会及各级校企合作组织,市长崔洪刚同志亲任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形成了“开门开放、多元多样”的办学格局。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军合作,与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建海洋学院,与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万达学院、绿都生物工程学院、中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与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共建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开展联系服务县区工作,与阳信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获批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现有海军、空军两个招收军种,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和石油化工技术等3个招生专业;与魏桥纺织、瑞鑫地毯等企业共建研究院所,设立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海尔集团、魏桥创业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及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等36所国内外著名院校合作办学。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把社会服务作为开放办学的重要途径,先后实施服务“两区”、服务滨州“转调创”行动两个计划,并被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全市转发;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18个培训资质,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每年完成社会培训6万余人次、实现服务收入1200万元以上。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科技研发思路,成立滨州市应用科技研究院,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技术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励二等奖;山东省现代农业棉花综合试验站落户学院。先后获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项,其中参研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基金、省发改委蓝黄重大理论课题、省农转资金项目各1项。成功选育棉花新品种“滨职棉”1号,国审大豆“滨职豆”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28项;获得国家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比例在30%以上,其中38篇论文被EI等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2017年入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四、突出文化育人特色。不断践行文化理念,逐步凝练形成了“责任”校训,连续11年保持山东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聘请9名著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与市政协在校园内共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政协文史馆,与新华书店共建校园书店,建设了2个企业文化馆,筹建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设立民俗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做到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常态化。积极打造校园一小时文化游览圈,形成“一轴二山三区四湖五园”的校园文化景观格局,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实训广场被确定为山东省及滨州市首家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 五、坚持品牌建设战略。致力于打造技能大赛这张名片,自2012年,连续5年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中、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的护理赛项所有赛事工作,2016-2017连续两年承办全国护理大赛并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70余项。成立了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室开展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宣传工作,成为全图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高校。受教育部委托,承担了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Logo和宣传海报设计并被永久采用,承担了全国人大职业教育法实施检查各省(市)省职业教育述评工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策划了“大国名匠”系列宣传,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教育厅12个职教文件起草工作,在《中国教育报》开设“之言职语”专栏,成为全国第一家在《中国教育报》开设专栏的高职院校;连续三年承担了活动周网络宣传工作,结集出版的《精彩职教出彩教师——职教百事通》,引起了职教战线的广泛关注。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诊改试点院校,成功申报中央电教馆第二批数字校园实验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当选中国职教学会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护理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核心能力分会副会长单位,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职业院校工作委员会牵头单位。获批成立山东高校首批“孔子学堂”。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展“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 先后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固定资产管理、成人办学水平、普通话工作和测试机构、就业、思政课教育、餐厅管理等多项评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大众日报》内参等多家媒体对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报道。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43--5086002、5089255 传真电话:0543--3278107 学院网址: http://www.bzpt.edu.cn/ 学院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十二路919号,邮编:256603
滨州职业学院 2021-02-01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校,成立于2002年,有63年办学历史。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校优秀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优质校、全国诊改试点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50强”。学院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链紧密衔接产业链,目前所开设的73个专业基本覆盖区域支柱产业。同时,强化“专业群”建设,紧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确定的“十强”产业和淄博市确定的“753”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医养健康3 个高水平专业群,智慧快递、财经金融、高端化工、生物制药、装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术 6 个骨干专业群,影视动漫、涉外商贸、艺术创意 3 个特色专业群,做到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学院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注重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实施“全员素质•百万工程”“岗位创新•百万工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逐步打造了一支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教师中正高职称73人、副高职称320人,博士48人、硕士66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93.67%。有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教学名师2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名,省青年技能名师3人,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确立“两个深入”“四个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即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把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和“校企协同、职场对接、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主动落实中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决定,通过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专业、5个五年一贯制专业、14个“三二分段”培养专业,有效衔接起中职、高职、本科教育,系统化培养人才,相关做法在全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学院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专业示范点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0个、省级精品课程8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1门。近三年,学生在国际大赛获奖3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9项,省级大赛获奖600余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82%,企业满意度达95%。学院作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校,牵头成立山东省骨干职教集团—淄博职业教育集团,吸纳驻地行政部门、高校、行业协会、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等4个工作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设备等18个专业(群)建设分会,让政校行企四方信息互通互联,合作形式从简单的解决用工需求,逐步丰富为专业共建、课程(教材)开发、合作办学(招生)、现代学徒制、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多个层面。目前合作企业达853家,建有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13个。实施“双百”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即百名企业家、百名大师工匠进校园。每年聘请至少一百名国内、驻淄规模以上或知名企业的“当家人”、企业家校友,以及企业的优秀大师工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担任产业教授,全面参与学校的教科研、内部管理工作,积极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首批已聘请143名产业教授,并推动建立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等10个特色二级学院。学院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是服务发展的重要指标,确定了“立足高职教育,突出应用研究”的工作方针,鼓励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承担技术开发项目、联合申报专利,构建起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已联合成立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2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各类横向项目643项,到账经费近4000万元。同时,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894篇,其中被SCI/EI/ISTP/ISSHP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251篇,北大核心论文599篇;获各类专利授权547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3项发明专利成功签约转让。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提升要求,依托自身专业、师资优势,先后建立山东省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基地等2个省示范性社会服务培训基地和8个省市级技能培训基地,组建社会培训项目团队,常年面向农业农村、建筑行业、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年培训量突破11万人日。学院积极打造国际办学品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项目,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柬埔寨职业教育中心等4个境外教育基地,开展物流管理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仓储物流管理等6个国际教学标准,向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院校输出新能源汽车等5个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柬埔寨劳工部10所技术学院培养骨干教师,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培训7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学院已聘请3名外籍专家,师生境外交流培训800人次,境外院校、教育机构和企业来访105个团组,有留学生527名,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80%。学院全面推进管理创新,经验做法两次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人事制度改革做法荣获山东组工创新奖。学生管理实现“24小时全时段覆盖”,教育部简报刊发经验介绍。作为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建立科学先进的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体系,并在全国推广,500余所院校来院学习。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典型经验。风劲帆正举。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锁定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淄博职业学院 2021-02-01
辽宁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3678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万册,在校生6700人,教职工6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3人。现有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辽宁职业学院坐落在辽北文化名城铁岭市,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始建于1956年,是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及专业带头人9人,市级教学名师及教育教学专家24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农艺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商贸学院、信息科技学院、高尔夫学院、财经学院9个二级学院,现有29个高职招生专业。多年来,学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办学模式,先后与4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教学科研生产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和职业要求、社会需求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学院是中国大学生高尔夫球国家集训队训练基地、国家汽车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辽宁省中高职青年教师培训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等等。建校60年来,学院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培养各类人才5万余人,培训各类人员10万余人,取得国家、省级科研和教学成果260项,校企共同研发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援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300余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立足辽西北地区、服务全国、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领军式职业院校。
辽宁职业学院 2021-02-01
潇湘职业学院
潇湘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列入国家统招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92年5月,系省属优秀院校和精神文明单位,是一所独具特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坐落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素有“湘中明珠”之称的湖南省娄底市,背倚风景秀丽的卧龙山,紧邻湖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涟钢集团。湘黔、洛湛铁路与上瑞、二广高速公路倚城而过,娄湘、娄涟高等级公路相交学校门前,交通十分便利。美丽的校园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是求学读书的理想之地,目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6000余人。 学校占地530亩,总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建有总面积13950平方米的图书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可容纳6000人的体艺馆、电子信息技术与机电实训大楼、汽车实训大楼、拥有41个实验室和42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把教学质量当成生命线,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9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双师型教师142人。学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洒下园丁千滴汗,浇得满园春色浓”,志存高远、崇尚敬业的潇湘教师们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城建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四个专业集群,共20个热门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数控技术为重点建设专业。依托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强大的企业背景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校企对接特色专业。专业设置力求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市场需求,力求培育新时代最抢手的职场英才。学院还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开设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可以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大大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秉承“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推荐工作,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湖南、北京、上海、广东、苏州、杭州等省内外23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大汉城建、大汉物流、一汽大众、中国移动、等4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人才协议,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 今日潇湘学子,明日职场精英。学校自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0000多名专业人才,就业率达到 98% 以上,其中绝大多数被沿海涉外企业、大型股份公司和三一重工、大汉集团、中铁集团、一汽大众等知名企业录用,优秀的潇湘学子已成为社会和企业抢手的技术英才、职场精英。2009、2010年,学院连续2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办一流大学,纳八方贤才,铸造潇湘百年品牌;走职教之路,育技术英才,共创人生美好未来”是潇湘职业学院办学目标,全体潇湘人意气风发,锐意进取,使学校的发展不断上台阶。学校先后被评为娄底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娄底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学校;被定为娄底市法制教育基地、娄底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006年12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成为湖南省首批通过教育部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2007年3月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高职院校”;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就娄底市教育局评为“娄底市示范性职业学校”。 200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党建工作合格水平评估。2011年6月,学校被湖南省委组织部及湖南省总工会评为“党建带工建,和谐促发展”先进单位,是全省高职院校工会中唯一获得表彰的单位;2011年11月,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特色实验学校”。 2012年3月,学校被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2011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10月,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督导调研组来校参观调研,对我校表示充分肯定。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升格为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给我一粒种子,还您苍天大树;给我一个孩子,还您栋梁之才。”这将是潇湘职业学院对广大学子不变的承诺。“学好一门专业,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未来职场精英,谱写人生美好华章。”这将是学校和学子们共同的追求。学校也将以强大的办学实力与时俱进,谱写21世纪职业教育的辉煌,让豪迈的莘莘学子从潇湘职业学院扬帆起航!
潇湘职业学院 2021-02-01
泊头职业学院
泊头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实施专科层次教育。她是一所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其前身为1925年9月建校的“直隶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泊头师范学校”。2000年7月,更名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举办大学专科教育。2009年4月,经教育部备案批准,升格改建为泊头职业学院。建校九十三年来,学院文化薪火相传,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新中国诞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被誉为“津南革命的策源地”、“沧州黄埔”。 学院座落于素有“中国铸造名城”、“汽车模具之乡”、“中国鸭梨第一乡”之称的泊头市,东临渤海,北依京津,交通便利。 学院占地571亩,建筑面积17.6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2.6亿元。主校区位于泊头市中心解放西路150号,建有4栋教学楼、4栋实训楼、9栋学生公寓、4座学生餐厅、办公楼、图书馆、高标准体育场等。学院教学科研环境优越,拥有设备齐全、条件完备的各类实习实训室及专业教室,建有校园宽带网,图书馆藏书43.8万册,电子图书500GB。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率达40%以上,绿树葱茏,芳草含碧,百花飘香,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省级绿色学校,是兴学育人的理想场所。 学院的办学目标是以教育类专业为主导,以经济管理类、装备制造类、艺术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辅翼,立足沧州及渤海新区,面向全省,辐射环渤海区域,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定位,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学院现设学前教育系一部、学前教育系二部、机械设计系、经济管理系等教学机构。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艺术设计、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4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被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确立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艺术设计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发展专业;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艺术设计为学院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 2013年,在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的高教园区内,与中捷产业园区合作建立了泊头职业学院渤海分校。2015年,将工科专业整体迁至渤海分校。 泊头职业学院与秦皇岛市德润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与武汉慧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是我院“引企入校”的两个校企合作项目,采用企业和学院共同管理,共同培养,企业负责学生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现有专任教师222人,来自各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38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8人,硕士以上学位61人。学院大力开展“职教大讲堂”、“职业教育论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娴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33%,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5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曾宪梓基金奖获得者3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和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90个。学院坚持就业导向,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形成了由院领导挂帅,就业处牵头,系部书记、辅导员参加的联席工作机制。通过顶岗实习、就业招聘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近两年学生就业率94%,用人单位满意度93%,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文明单位、示范学校、教学实绩突出单位、精神文明学校、先进领导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7月,学院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教育先进集体”。 今后,学院将按照“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夯实办学基础,打造一流品牌专业,创建区域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努力创建区域内高水平职业院校。
泊头职业学院 2021-02-01
扎兰屯职业学院
扎兰屯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整合了原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四所拥有六七十年历史的名校资源,具有雄厚的历史积淀。整合后的扎兰屯职业学院,包括秀水、明月、吊桥、雅鲁四个校区,规划占地1000亩。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系、畜牧兽医系、林业工程系、教育科学系、医学护理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处、附属中专部等11个教学机构。现有在编教职工448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高级职称203人,博士2人,硕士126人。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食品加工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蒙语授课、汉语授课)、动物医学(蒙语授课、汉语授课)、宠物临床诊疗技术(蒙语授课、汉语授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药学、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语文教育、社会体育等20个高职专业,同时开设22个中职专业。学院有各级各类在校生7043人。 学院拥有8726亩农林牧实训基地和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食用菌加工基地、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校内苗圃、现代化日光温室、宠物及兽医院、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自治区二类驾校、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国家级医学护理实训基地、现代化标准会计实训中心、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基地、标准化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社会体育实训基地,可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 学院秉持“苦学、勤思、善行、友爱”校训和“让学生更幸福,让社会更美好”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近两年来,在全国、全区各类赛事中获得多项荣誉;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思想教育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每年召开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招聘会,吸引区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呼伦贝尔乃至全区经济文化协同发展;坚持就业升学并重,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可获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 多年积累得厚势,无限风光看未来。借助职业教育盛世的春风,学院正昂首阔步迈入新的征程,学院全体师生上下同心,为实现“建设极具特色的生态、绿色、美丽的职业学院”的目标努力奋进。
扎兰屯职业学院 2021-02-01
荆门职业学院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紧邻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及旅游名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国家规划的高铁区域枢纽城市。 荆门职业学院位于荆门市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荆门市两级人民政府重点支持、重点建设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603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汽车装配、数控机电技术等两个省部级重点教学科研中心和新能源、通用航空、循环经济等15个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企事业单位,建有先进骨干数字校园网络,学习、生活设施完备,是区域性汽车装配、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财经商贸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培养和输送基地,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学校设有汽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循环经济、化工、艺术、商贸等七个教学系部,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会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应用化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技术、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0余人;90%以上专业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聘请16名知名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 致知力行”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的办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华工科技、华为集团等500强企业联合,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丰猎豹、金泉新材料等上市公司合作,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合作,开展专本连读升学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学历层次,促进学生发展。 就读荆门职业学院,就业有保障!创业有平台!升学有通道!
荆门职业学院 2021-02-01
阿坝职业学院
阿坝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院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茂县,与中国古羌城隔河相望。学院交通便利,距省会成都157km,G213、成兰铁路、茂北路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已融入成德绵“2小时”经济圈。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学院现规划建设用地400余亩,已建成校园2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开阔标准的运动场,图书馆藏书12余万册。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现招生专业涵盖农牧、护理、财经、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类等。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实行系(部)二级管理,采用警校共育和校园电子网络全监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高职院校。地址:四川省茂县凤仪镇凤仪大道南段248号电话:0837-8873733、0837-7427650(招生电话)
阿坝职业学院 2021-02-01
菏泽职业学院
菏泽职业学院是于2012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菏泽市牡丹区长城路999号,校园占地865亩,规划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现已基本完成教学实训楼6座,学生公寓楼12座,学生餐厅1座,学生洗浴中心1座,体育场1座,旅游和酒店管理实训中心1座,面积20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亿元,图书12.8万册。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山东省外包服务培训基地、山东省旅游产学研合作基地、山东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拥有电子商务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两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 我院设商贸物流系、机电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食品与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旅游管理系、五年大专部、基础教学部共10个系部。现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音乐表演、互联网金融21个专业。目前我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 我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8个,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化工工程、汽车维修、会计金融、旅游服务等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1844.17万元,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7089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1000台,网络教学教室170个。计划今明两年再投入资金6800万元,建设电商创业、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空中乘务等实训室。 我院现有教职工总数398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97人、硕士以上学位146人、35周岁以下的教师165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58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0.24%,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28.39%,35周岁以下的教师占40.12 %。 我院坚持紧贴市场、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针,推进理实一体、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积极与京东科技、阿里巴巴、甲骨文公司、惠普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航天科技集团55所等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基地65个。 我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2017年各类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人数2000人。
菏泽职业学院 2021-02-01
南阳职业学院
学院秉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技能强化训练。学院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建有千兆校园计算机宽带网、多媒体转播网络、有线电视网等教学服务设施;建有贸易模拟公司、会计模拟与电算化实验室、三维导游模拟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语音教室;建有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电子线路、计算机程序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整体育人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一、学院现状 (一)概况 南阳职业学院是201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规划总占地面积1265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5.6亿+11.12亿)16.72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5万名学生。其中:一期工程占地53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已投资6.2亿元。二期工程规划占地727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018年9月,23栋大楼,20万平方米已同时开工。 (二)院系及专业设置 目前设立了12个教学系院,开设有中药制药、高尔夫球场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学前教育等29个专业及方向。其中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 (三)师资及学生概况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97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比19%;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24%;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队伍的16%,另有社会兼职教师196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00余人。 二、区域优势 中国·南阳,在2013年3月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评为幸福感居全国地级城市榜首的城市,宜居宜业,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南阳·西峡,一个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而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如今正成为八百里伏牛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阳·西峡,拥有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一、中国最大的中医药浓缩丸生产集群;二、炼钢及炼钢辅助材料产业群,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三、汽车配件铸造产业群,其中汽车水泵生产和销量稳居全国第一。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广大学子实习、就业提供了丰富的企业资源。 南阳·西峡,是河南省最大的天然中药材库,又是猕猴桃之乡、山茱萸之乡、香菇之乡。 南阳·西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附近有中原第一漂景区、老界岭景区、龙潭沟景区、五道幢景区、宝天曼景区、恐龙遗迹园景区、卧龙岗武侯祠景区等。 三、校园特色 在这里,创业思维主导学习给你勇气,创业教育开省内高等教育创业先河,面向学生全面开展普惠式创业教育; 在这里,以实景式教学为基础,学院按照AAA级景区建设标准,力争打造成河南最美的高职院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建立了南阳职业学院大学生写生基地,成为全省率先拥有自己写生基地的高职院校。把艺术设计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开设到旅游景区和写生基地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悟,增长知识; 在这里,在河南率先开办了高尔夫球场管理方向、配饰艺术设计方向、冶金辅料方向、电梯检测与维护方向、光电技术方向等专业,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方向的发展拓宽了途径; 在这里,实践性教学模式让你学会学习; 在这里,浓郁的大学氛围让你学会聆听; 在这里,开创创新的学术氛围,不同文化碰撞交流。 来吧,相约南阳职业学院,共享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未来。在这快乐的大家庭里,你能拥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找到高薪就业、成功创业的起点和平台; 来吧,相约南阳职业学院,让我们一起,亮出自己非凡的才气,乘着知识的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飞翔。 四、奖助学金资助制度 选择南阳职业学院,丰厚的奖学金等你来拿,学院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行“奖、助、补、缓”为主体的学生资助制度。学院先后设立“科创奖学金”、“汇森奖学金”等企业的奖学基金,专项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使学生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积极学习,并以学习成果证明自己的潜质。 (一)奖学金制度:1)国家奖学金每年8000元/生。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5000元/生。3)优秀学生奖:一等奖学金每年1200元/生,二等奖学金每年1000元/生,三等奖学金每年800元/生。 (二)助学金制度: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年3000元/生。 (三)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6000元/生。 (四)勤工助学制度:学院大力提倡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开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学生中专门成立了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寻求社会上的勤工助学岗位。 (五)学费减免: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子女入学,学费一律减免50%;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经审核、批准,可实行全额学费资助。
南阳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5 3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