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底蕴深厚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辽阳市,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方针,围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文化理念和“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工程,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强大 学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亿元,在校全日制学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学生在学期间可考取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余种。学院建有学生公寓7栋,教学楼6栋,教学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综合实训基地1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综合体育馆1座,标准400米塑胶场地1块,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块。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332人,其中副教授118人,教授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2人,“双师型”教师232人。学院设有11个院系,建有36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和师范教育等六大专业群。 专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为国家级专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加工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环境及化工类专业基地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 办学模式多元 学院采取“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百余家企业对接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221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六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努力做到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教学做一体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模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培训、函授、自考、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并举的崭新办学格局。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6月2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当年9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是辽宁省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涵盖石油化工、医学护理、农业技术、汽车工程、财经管理、艺术教育、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九大类多个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她先后合并了原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盘锦分校、盘锦市师范学校、盘锦师范专科学校、盘锦市卫生学校、盘锦市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盘锦垦区师范学校(盘锦市师范学校前身)。于2013年8月,学院顺利实现了由市区搬迁至辽东湾新区。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学院坐落于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七彩城市”、“湿地之都”、“魅力滨海新盘锦”的辽东湾新区。占地面积465亩,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可容纳万名师生。学院现有教职工50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31人,讲师173人。下设四分院五系(师范教育分院、医疗护理分院、建筑工程分院、继续教育分院、石油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财经系、机电工程系、旅游管理系),三部(基础部、马德教研部、体育工作部),三中心一馆(实验与计算中心、实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2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200余人。全日制毕业生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在90%以上。 学院先后被授予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企业科技事业档案规范化管理AAA级单位、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先进集体以及市文明单位、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未来,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期,正朝着“立足盘锦,辐射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宏伟目标,为加快建成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新的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而奋勇前进! 获得荣誉: ★ 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 ★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先进集体 ★ 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 ★ 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文明单位 ★ 盘锦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安徽省亳州市,是一所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以普通专科为主,兼有五年制大专,专升本和成人教育本、专科。 学校占地面积560亩,总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1万册,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超过3000万元。 学校设有药学院、医护系、管理学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和成人教育部9个二级教学单位,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五禽戏大师工作室,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10项,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示范中心9个。 学校开设中药学、药学、药品生产技术、护理、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连锁经营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等42个专业,其中央财支持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 学校现有教师38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和主任医师等正高级职称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等副高级职称64人,外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先生等专家、教授62人,享受市政府津贴教授9人,省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11人,省级双师型教师96人。 学校在校生7500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近年来,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共15项,在省级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共79项,并在省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 学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本科教育的高职院校,2017年,本科班考研通过率30%以上;与沈阳药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在籍学生1000余人,年均培训社会各级各类人才10000多人次。 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办学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外100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安徽省中药天然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中药分会会长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就业先进单位、安徽省创业示范点、安徽省绿化工作模范单位、安徽省节约型示范单位、安徽省红十字先进模范校。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地方性、技能型、职业化、开放式”办学定位,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庆市政务新区、商务新区、文化体育中心、秦潭湖生态公园相毗邻,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校园总体规划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校名由国学大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我院创办于2003年6月,2009年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立项建设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12月以优秀等次通过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2015年11月,成功立项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6年9月,成功立项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6月,学院成为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成教在籍生2000余人。 我院现开设35个专业,形成了农林园艺、建筑工程、机械制造、文化旅游、纺织服装、财经物流、电子信息、汽车工程、环境监测治理等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群。现拥有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央财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等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00余门。现有教职工近600人,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物、省级教坛新秀、省青年优秀人才36人,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教师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型专利70项,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30余项,先后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 我院遵循“勤学笃行,德技双馨”校训,践行“育人与就业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 “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人文导航、技术扬帆,文化育人、技能强人”的办学特色。我院是“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报告(2016)》显示,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自主创业比例保持在5%左右。《报告》还指出,“本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且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就业现状满意度均较高,毕业生对就业的主观感受较好。”“从校友评价来看,本校毕业生对母校整体评价较高,说明毕业生在校期间有着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我院坚持立足地方办高职、紧贴产业建专业、着眼未来育人才,努力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发展中,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学校特色品牌,不断找寻和巩固高职院校的不可替代性。我院牵头成立安庆职业教育联盟,不断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先后与近百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及十多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立了深度融合式的合作关系。我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具备62个工种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是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安庆市农民工定点培训基地、安庆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安庆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安庆市职教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我院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汉拿大学、德国德累斯顿职业学院、挪威维雅花卉师职业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媒体对我院办学情况多次进行深入报道。 今后一段时期,我院将紧紧围绕“地方性、特色化、技能型、高水平”四个核心,坚定不移地按照立足地方、依靠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彰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一所规模适度、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价值彰显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是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于2006年6月,2013年11月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6年9月荣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先后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历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保持全省高职院校前五名,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二名,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设有素质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创业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80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建成与珠三角区域专业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度对接的38个专业和5大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拥有一批紧贴国家重点产业和中山支柱产业的骨干专业,省级一类品牌建设专业1个,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1个,电梯维护与管理、灯具设计与工艺、创业管理是全国高职高专首开专业。现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4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8个,教学设备总值达1.45亿元。 学校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全国。学校与专业镇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超过90%,在古镇镇“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生产基地”成立“古镇灯饰学院”,在南区“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成立“南区电梯学院”,在“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沙溪镇成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在小榄镇商贸物流园区成立“小榄学院”,在“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成立“红木家居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目前,5个产业学院均形成镇校二元或多元投资结构,构建了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中小榄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和南区电梯学院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还率先试行了现代学徒制。 学校积极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以学校“总部”为主体,与多个专业镇合作联盟式协同发展,形成“总部+基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近百名教师作为省部产学研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农村、镇区,协助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派驻人数和科技服务项目数位列全省高校前茅。成立“中山市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站”,专利、技改、情报检索、机器换人等7个师生分队,深入镇区和企业开展科技和社会服务。办学以来,学校承担教科研立项课题540余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省级课题56项,70多项科技成果逐步实现技术转移,并形成产业化生产。学校产学研园入围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全国百强,全省仅5所高职院校立项),产学研综合服务成果得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 学校是国内最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之一,探索构建了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三化并进”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体系,形成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是广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批示范校。在全省率先与中科招商集团合作创立融资5亿元的高职中科创业学院。学校运营管理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荣获“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投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师生创客。 学校搭建面向专业镇人口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累计承接各类培训20余万人次。贯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先后和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老挝、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大力实施能工巧匠落户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骨干培优工程、教师转型提升工程和高级人才引进工程,打破人事政策壁垒,大量引进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教职员工605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0%,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比85%,拥有一批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等,以明阳风电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家、技术能手受聘学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学校以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为目标,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贡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所集现代职业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为一体的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另辖宁夏农业学校)。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技工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任务。学校由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重工业职工大学、宁夏职工科技学院、宁夏机械技工学校、宁夏农业学校、宁夏农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宁夏轻工业学校7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保留了“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牌子。学校由三个校区组成:新校区占地1583亩,电大老校区占地37亩,原轻纺校区占地30亩,另建有农科综合实训基地508亩。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常规和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113个,校企合作兴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0个。建有高水平的中国(宁夏)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综合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正在积极筹建现代纺织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以及宁夏职教园区共享共用培训宿舍楼和中国(宁夏)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学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学生35980名,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9244名(含高职学生6184名、中职学生3060名),全区电大2015-2017学年在籍本专科学生26736人。 学校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职业教育园区,是自治区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42所高校成员单位之一,全国文明单位。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真实和仿真环境实验实训室113个,校企合作兴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6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709名,副教授、高工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89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93人),硕士以上学历188名,“双师”素质教师229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专业领军人才、高精尖人才、国际人才培养计划,聘请了48名在行业企业极具影响力的技能大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请了300多名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行业专家引领型”的双师教学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干部。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优秀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宁夏“313人才”2名、宁夏“塞上名师”1名、宁夏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 学校紧贴宁夏产业发展需求,开设50个专业(方向),涵盖农林牧、材料与能源、化工技术、装备制造、制药、电子信息、财经旅游、现代纺织、艺术设计传媒、健康服务等10大类。其中,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专业3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2011-2017年,学校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际赛事奖项1个、获得国家赛事奖项39个、获得行业赛事奖项31个、获得自治区赛事奖项358个。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传承了“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办学传统,确立了“笃信好学、志在生民”的教育使命。经过长期积淀,这些文化基因已经凝聚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盯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全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学研同步推进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2-11-11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10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2015年4月教育部备案,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陇东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肃省庆阳市。隶属庆阳市人民政府管理,接受甘肃省教育厅业务指导。 学院秉承“明理求真,精工致用”的校训,“勤学善思,砺炼笃行”的校风,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占地面积257亩(预留用地745亩),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实训设备价值2300万元,固定资产2.48亿元。在职教职工326人,其中专任教师287名,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103人。硕士研究生29人,在读博士2人。学院设14个党政管理机构,3个群团组织,9个教学机构和2个教辅机构。开设会计、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矿山机电、建筑工程技术、运动训练等23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4100名。 学院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申报立项各类研究课题26个。教师公开出版校本教材28部,专著4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庆阳市社科优秀成果及“五个一”工程奖。12名教职工受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表彰奖励,43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学院始终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用“技能+学历+就业”模式,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决赛铜奖等奖项。学院多次受到甘肃省教育厅、人社厅、团省委,庆阳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为支撑,立足陇东、着眼全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社会行业,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力争建设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育人模式灵活的省内一流综合性高职学院,为甘肃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吉安市吉州区吉安南大道,是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集工、农、商、医、艺术、师范教育为一体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当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学校按“山水校园、庐陵书院”规划定位建设,占地1098亩,建筑面积约40万㎡,投资总额近13亿元。目前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园林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2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含中职生)。 为站在高职教育的制高点,吉安市政府于2014年4月1日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深度合作办学协议,开创了高职院校“跨区合作、优资共享”“特区带老区、名校助普校”新模式。深圳职院选派管理团队和专家队伍,全面开放各类资源,支援吉安职院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高职院校。 学校内设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医护学院、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艺术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下辖吉安师范学校、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吉安文艺学校等4所中职。现有在编教师628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3名,硕士以上396名,双师型教师占34.4%;并聘请企业高管、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130余名。已建成校内外实验、实训中心305个,拥有实训教学设备价值达1.13亿元,图书资料近90万册,建有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学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整合,稳妥推进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型校园建设。 学校秉承“崇文明理、厚德精技”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工匠精神”为内涵,加快办学水平提升。与深圳职院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课程建设,在不断尝试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实验、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践等环节。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先进理念,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独立学院和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科研等方面,实现互惠双赢。学校现有社团60个,注册志愿者3409人。“三全育人”工程深入实施,从课堂时空、校园时空、社会时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格局已经形成。 办学至今,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选送的《十送红军》情境舞剧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上大放异彩,受邀参加教育部、文化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获一等奖。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科研项目市厅级以上立项1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6项,发表论文334篇,拥有专利2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省文化艺术规划项目中学校共立项18项,其中,2018年立项11项,约占全省高职的8.5%。师生参加各项赛事屡有斩获,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9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0项。2018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项,获得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其中 “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赛项获团体一等奖,实现了江西省职业院校在该赛项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于2014年2月在整合全地区优质职教资源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 校园占地2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近13万册。学院现有计算机898台、网络多媒体教室116个;建有新疆广汇能源有限公司、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哈密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哈密天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瑞新会计事务所、哈密华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34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在统筹全区职教师资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提前培养师资、利用河南援疆资源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333人,专任教师236人,其中专任专业课教师154人,校内兼课教师31人,校外兼课教师43人;具有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91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人,本科学历202人;具有双师型教师96人;高职、中职在校生3598人,成人本、专科函授学员1008人。 学院围绕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目前设置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会计、财务管理、汽车营销与服务10个高职专业和17个中职专业。在未来几年内打造制造类、汽车类、化工技术类、矿业工程类、医药卫生类、财经管理类六大专业群,并逐步增加新能源应用技术类、旅游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等专业。 学院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树立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办学理念,学院将通过“订单式”、“现代学徒制”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学院办学有生源”的多赢目标;同时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科技开发和服务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计划引进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所需的实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努力建设,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将逐步打造成一所办学条件优良、特色鲜明、疆内乃至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868 8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