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成立于2001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师范专科教育。2008年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12月被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改委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 2016年5月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2017年6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河南省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项目单位、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单位。 学校座落在汉魏故都许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环境优美,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国家优秀旅游城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004亩,建筑面积37.34万平方米,各类教学设施总值近2亿元,建有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8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和全民振兴计划工程支持实训基地,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实训基地框架体系。建成一个校内众创空间、2个校外综合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2个创客工作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36个专业实训室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各种中外期刊、电子期刊1万余种,电子阅览室可供1000多人同时阅览。学校环境优美,建有明月湖、灯光操场、牡丹园、枇杷园等景观项目,形成了花园式的校园,校园式的花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982人,专任教师88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279人,教授、副教授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227人,“双师素质”教师471人。拥有省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职业教育教学专家44人。•NET技术开发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文秘专业教学团队、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目前,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842人,函授生2323人。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园林与食品工程学院、医疗卫生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互联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分院和1个五年制部。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财务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空中乘务、航空服务、装潢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64个专业,其中,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校级特色专业1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4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35门,校级资源库12个。 学校秉承“厚德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成才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许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示范区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合作关系,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省级一等奖32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53项。学生在“发明杯”、“挑战杯”、“学创杯”、“互联网+”等各类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3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50多项;学校连续六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优秀组织奖”,2016年被全国发明家协会评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2017年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双创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被中科院授予“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创新教育实训基地”。2017年10月,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先后获得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优秀组织奖、许昌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先进单位、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高等院校院系教育成果奖获奖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2016年度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商丘市。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105国道与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与京深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人杰地灵、环境优美、资讯发达。2007年10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示范院校项目建设验收,成为全国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同年10月,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商丘市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主体院校。是河南省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七所高职院校之一。 学院占地1743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7亿元,图书馆藏书143万册,中外文纸质、电子期刊8000种。学院有16个教学系(院、部)和校区,开设有61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其中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 学院建有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可同时容纳万余人的实验、实训。建有河南省车辆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加工中心、多功能温室、食品加工中心等校内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室(车间)31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立的实验实训室17个,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4亿元;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就业双基地264个。既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实训、实习需要,又可成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的试验基地。学院还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可进行156种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覆盖多个专业领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81人(教授58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实验员、高级工程师等32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含在读)355人,“双师素质”教师506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4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十佳”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科技特派员等37人。同时,学院还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聘任了一批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知名专家、能工巧匠等340人为兼职教师,担任职业导师,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068篇。出版著作、教材678部。取得市厅级以上科研获奖成果48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32项;市(厅)级以上结项鉴定项目190项;文艺作品奖57项。学院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院级精品课程76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68门。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创特色,建名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教育,开设有周末人文大讲堂和素质教育公选课,全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先后与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商丘代庄草莓生产基地、神火集团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基本满足了学生生产性、定岗性实习实训的需要。 学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方位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招生人数近三年一直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16508人。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以开放性实验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我院学生先后在国家、省级数学建模、英语、职业技能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23人次、三等奖37人次;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1个。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专业素质高等特点受到企业欢迎,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单位。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教育、文化交流。2004年与法国第戎大学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该院合作计算机系开发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1门、生物系葡萄专业课程2门、经贸系国际贸易专业课程3门。遴选我院相近专业的学生组成留法预备班,先后已有6批学生赴法学习。 学院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河南省诚信规范招生示范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中国电子商务名校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微软认证高级技术培训中心、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等。 通讯地址:河南商丘市神火大道南段566号 网 址:www.sqzy.edu.cn 联系电话:3182005 电子邮箱:sqzydzbgs@163.com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河南省首批护理专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的河南省周口市,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在此交汇,这里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的“太昊伏羲陵”、女娲城、盘古寨、太清宫、袁世凯故居等人文景观。周口为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原内陆港城,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周口交通四通八达,大广、宁洛、商南、机西四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漯阜铁路、郑合高铁、西华通用机场已开通运营,周口民用机场正在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四位一体大交通格局河南独有,是豫东平原交通枢纽。学校始建于1956年,200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是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开元、文昌和中州3个校区,占地面积1634亩,总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8亿元,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和实习实训基地226个,室内体育馆1个,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雅,学生公寓冷暖空调全覆盖。学校现有13个二级教学院部和1所附属医院,开设63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及方向,其中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产业提升专业2个。涵盖医、理、工、经、文、管、艺、农8大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在校生21000余人。现有在岗教职工83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86人,省市级以上专业学术带头人51人。学校秉承“砺德砺能,志存高远”校训和“人人是人才 ,人人可成才”教育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宗旨,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普通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河南省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模范单位”、“河南省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被批准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努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两年大变样,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工匠校园、智慧校园、水韵校园、园林校园、绿色校园、宜业校园”,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市文化圈中心地带。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毗邻,东连焦作,南靠洛阳,西接山西运城,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长济、大运、晋济、二广等高速公路在济源结网,焦枝铁路、侯月铁路在济源交汇,郑焦济城际轻轨正在建设,济源已经成为河南辐射周边的重要战略支点。济源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处于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内。济源工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近年来,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学院始建于1993年,占地1200亩,有沁园高新两个校区,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2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社会需求,设有1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58个高职专业,涉及13个专业大类,主要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建筑、旅游、护理、会计、艺术、教育、计算机等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河南省特色专业5个、河南省示范专业5个、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在校生14000余人,生源覆盖全国10多个省,成人教育在校生40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菲律宾崇德大学、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境)内外知名学府开展校际合作交流。 学院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硕士300余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省级教学名师40余人。建有国家精品教材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0多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30多项。学生连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奖,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荣获国赛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学院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全国知名高等职业院校为目标,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人才需求、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了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济源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科技服务、文化辐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养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1万多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上百次。尤其是依托学院职业教育人才优势,牵线搭桥,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力帆集团组建了力帆汽车学院,与甲骨文公司签约成立了甲骨文软件学院,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本科专业,与民盟郑州大学委员会交流合作,为济源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促成了校政合作和盟院合作,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服务贡献度的增强,学院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受到了历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高职院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专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13年,全省职教工作推进会在济源召开,学院作为主要观摩点,办学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201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立项为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人民网、光明网、大河网等主流媒体对学院的发展经验和办学特色进行了纪实报道。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济职人秉承“明德 励志 勤勉 精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团结一心,务实重干,不断开创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是河南校园面积最大、最美的高校之一。学校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歇山屋顶为标志,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学校是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原信阳教育学院和信阳师范学校、信阳卫生学校、信阳商业学校三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传承于1903年创立的豫南道立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15年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坚持“立足社会需要,面向未来发展”的办学方针和“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秉持“质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文化领校”的发展理念,贯彻“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树品牌”工作思路,瞄准“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优质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深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积极服务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贡献力量。 学校占地2025.4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学校建筑总面积70.92万平方米,各专业实验实训室160个,校外实训基地189个,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设施。学校建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7个。学校拥有1所附属小学(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2所附属医院(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河南圣德医院)、1所非隶属的附属医院(信阳市中医院)。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2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6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40人,聘请了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或技术能手215人担任兼职教师。现有“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 学校设有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检验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等19个教学院部。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前教育、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0多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等项目64项。其中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还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优秀课程”等。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之路,实施“引企进校”工程,先后与国内10余家知名企业从招生、核心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合作。学校实施开放办学,大力提升办学层次, 2015年至今,已成功与信阳师范学院联合开设土木工程、会计、旅游管理、物联网工程技术4个本科专业。2016年,首次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大别山实验学院”,开办了护理、学前教育和工商管理3个本科专业。学校正积极落实京豫两地合作事宜,与北京联合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学校主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清华大学美丽乡村公益基金清农学堂合作,成立了清农学堂(信阳)乡村建设研究院和学校乡村建设学院,开展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培训。2018年,学校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道商学院。新成立的新道商学院将致力于构建特色化商科教学体系建设,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协同育人。同年,学校与大别山干部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校设立大别山干部学院信阳教学基地,与大别山干部学院一道,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基地,共同谱写具有鲜明信阳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新篇章。 学校先后与省内外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就业关系,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2015-2017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6%以上。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纽约市立大学、莱曼学院、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日本海老源医疗集团等海外高校和企业深度交流合作。自2013年以来,已有10个批次100多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赴日本、美国带薪实训、高薪就业。 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师生精神风貌积极向上。2005-2018年连续五届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等多项荣誉。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由原邵阳市经贸学校(1952年)、邵阳市机电工程学校(1979年)和邵阳市农业学校(1957年)三校合并组建,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426880m2,总建筑面积203565m2。现有在职教职工390人,在籍在校学生7468人。 学院设有电梯工程学院、汽车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意系、财会工商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五年制大专部、公共课部、思想政治教育部、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四系三院三部。现有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2个,湖南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2016年成为首批“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之一,2017年获得省农委“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省经信委“湖南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经信委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专业1个,院级特色专业7个。学院内现有实训楼、汽车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电梯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实训室,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68个。开展高新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电工、钳工、车工、制图员等技能鉴定考试。承办邵阳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少年科技技能大赛。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6年,学院与世界五百强企业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电梯工程学院暨华中电梯培训基地,聘请迅达电梯中国区校企合作总监李志弘担任院长,实行企业化管理,强化学生体能训练。企业提供最新的电梯设备和教学模块。2017年,学院与广东瑞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汽车与智能制造学院,企业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与学院合建了机器人实训中心,并派专人进行教学与维护。实施“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课堂合一”、“老师师傅合一”、“校企文化合一”、“校企发展合一”的“双主体、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制订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源、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培养电梯专业教师、共同建立电梯实训基地及岗位模块、共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共同推荐和安排合格毕业生就业。”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办学思想,秉承“明德、笃学、强能”的校训,践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院获得教学大赛国家级奖7项,省级奖100余项。 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就业先进单位、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邵阳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公众满意学校。 学院正朝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领军邵阳职业教育,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高职院校而迈进。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享有 “中国女排腾飞基地”、“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的湖南“南大门”——郴州市,是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中小型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多次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校区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 专业体系对接产业:学院是以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财经商贸和旅游酒店为特色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会计、财务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营销与服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21个专业,构建起了适应市场需求,对接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学院拥有一批国家级紧缺技能型人才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示范性专业群、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市级重点专业,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 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学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五对接”,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院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六位一体”能力型教学模式改革,受到省教育厅和兄弟职业院校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介。学院注重实践性教学,建有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毕业生除获得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实行“名师领衔、专家治教”,师资实力雄厚。有专职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等122人,兼职教授、现场专家100余人。学院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92%。 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学院毗邻珠三角,独具就业创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及就业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学院与110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100%推荐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6年初次就业率达94.98%,年终就业率达100%。 资助体系关怀备至:学院对新生设有“绿色通道”,建立了奖、助、贷、免、勤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各类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及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入伍学生享受国家规定的学费资助优惠政策;已注册学籍的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可凭学校学籍证明,可向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申请国家“雨露计划”相关补助。 学生升本途径畅通:按照教育厅有关规定,毕业生通过主办学校考试可对口专升本,升入湖南城市学院、吉首大学、湘南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全日制本科学习深造。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办于2001年8月。现有在校学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900余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办学成就辉煌。2006年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0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1046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9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9人。会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3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另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了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并聘有多名外籍教师任教。专业门类齐全。开设涵盖汽车、制造、资源、农林牧渔、土建、电子信息、财经、医药护理等大类的45个专业。专业紧贴市场需要,突出职业特色。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畜牧兽医3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2个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项资助;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护理4个专业为湖南省精品专业;煤矿开采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畜牧兽医3个专业为湖南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煤矿开采技术、护理、药剂3个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建设专业。培养模式先进。学院致力于“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教、学、做合一”,建立了“教室、车间合一”、“学生、学徒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课证相融、训赛相通、教学相长”的实践教学机制。设立在学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组织网络编辑师、育婴师等29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鉴定和发证。近年来职业资格鉴定学生取证通过率达96%。设施条件优越。学院建有全省一流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264个。有附属医院2所,其中一所为国家二甲医院,有病床500张。图书馆藏书总量90余万册。提供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健身洗衣、邮政速递、自助取款等生活便利服务。标准学生公寓,内有洗衣房、卫生间、阳台、衣柜书桌、热水开水、宽带电话等。资助体系完善。学院建立了奖、助、减、免、补、勤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对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减免学费,受助率达30%,各类奖助学金2000―8000元。学院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就业渠道畅通。学院与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及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几百家用人单位在学校举行大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入学即意味着就业。毕业后由学院负责推荐工作。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多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交通条件便利。娄底位于湖南中部,毗邻长株潭地区,系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湘黔、洛湛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二广高速、长韶娄高速、娄怀高速贯通全市,乘高铁到省会长沙仅40分钟,乘火车可达湖南任一市州,交通十分便利。学院位于娄底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雅舒适,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院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 邮编: 417000湖南代码:4370 国家代码:12848 联系电话:0738-8360973,8360978,8361671网址:www.ldzy.comE-mail:ldzyzsjy@163.com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有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于1902年创办的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百年名校,人才辈出,胡耀邦、杨勇等同志都曾在我校就读。学院现有雷锋(主)校区、浏阳(东)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1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60余人。 学院设置有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分院、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分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分院及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中职教学部等4院4部,开设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26个专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残联“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单位、中央财政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中央财政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等,还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再就业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立足产业园,服务长沙市,面向湖南省,辐射中东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为主、以质为重、特色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推进由规模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战略转移”,打造园校发展共同体和师生发展共同体的“两个发展共同体”,提升雷锋职业精神研究基地、特殊教育研究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应用技术研究基地的“三个研究基地”,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智慧活力校园、法制平安校园、美丽幸福校园“四个校园”,为实现特色更鲜明、质量更优良、社会更满意、师生更幸福的优质特色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由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与怀化机电工程学校于2003年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办学始于1939年,距今80年历史,实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与怀化市人民政府“厅市共建、市管为主”的管理体制,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担任名誉院长。学院是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发源地、国家首批特等发明奖获得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评估优秀高职高专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高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有怀化和安江两个校区,其中怀化校本部面积480亩,安江校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261亩,安江实验山地面积近300亩,共有校园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元,馆藏图书36万册,教学仪器总值8000多万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32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87人,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环境与生物科技、动物科技、机械与汽车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与艺术设计、商贸管理、人文科技9个教学系(部),开办28个高职大专专业,面向全国14个省市区招生,学生规模8000余人。建有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机械制造、建筑工程、计算机实训、商贸管理等9个实训中心及62个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省级特色和精品专业1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省级骨干专业2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是中国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湖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科研硕果累累,有8项获国家级奖,24项获省部级奖,其中选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开展的科技服务、培训及各种农业新品种推广,为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的办学思路,坚持走“内涵式、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全国一流农业类高职院校、武陵山片区职业技术教育核心基地、怀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与人才支撑”的奋斗目标。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868 8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