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岳阳市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进行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由原岳阳卫校、岳阳农校、岳阳机电学校和岳阳职工高专四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学院在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成功立项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2018年成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成为湖南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双十强”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院校”(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并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质,办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职教育先进行列。学院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校园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9亿元(原值),开设有护理学院、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贸物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培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办高职专业28个。学院拥有农科中心、附属医院(岳阳爱康医院)、国泰阳光颐养院(老年护理实训中心)3个二级法人单位,高职教育、老年护理、畜牧兽医、应用技术、张谷英民俗文化、岳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等6个研究所(院)。全院教职工800多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232人,博士、硕士257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2%),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自2003年建院以来,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以致用”为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经世致用、质量至上、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校联动、企业融入”的办学模式,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和“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教学链深度融入服务链,校企一体办学、工学结合育人,已先后培养了各类高技术技能人才8万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2016-2019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专业连续3年荣获一等奖、1年荣获二等奖,应用软件专业2年荣获一等奖、2年荣获二等奖,临床医学专业荣获2018年一等奖和2019年一、二、三等奖。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青春健康舞台剧大赛,我院代表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随着办学影响的扩大,近年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岳阳日报,湖南经视、岳阳电视台和人民网、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院的发展成就与办学经验。近年来,学院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等3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已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游乐设施产业联盟唯一的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第一家大型游乐设施检测人员考证与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农民工培训基地、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湖南省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20多个培训基地,是“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2017—2018学年度全省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优秀培养学校”、2018年、2019年“湖南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集训基地”和湖南省护理专业技能抽查考核的唯一主考院校。 为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发展品牌,学院立足办学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健康农业服务、健康信息服务等6大专业群,重点建设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3大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健康服务为主线、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发展助推器。2014年,健康服务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018年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3大重点专业群入选湖南省高职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2019年,护理(母婴护理方向)教学团队立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助产人才培养和基层妇幼保健协作联盟,联合国内34所高职高专院校、12家医院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助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先后入选2019年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发展,注重人本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当前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常德市人民政府主管、湖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的一所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德农业学校、常德卫生学校和常德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办学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在长沙建立的湖南农业学堂。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成为湖南省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2017年成为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8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学院占地1070亩,建筑面积36.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90.6万余册。学院现有教职工 1175人(含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有593人;有高级职称21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 35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9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学院设有护理系、医学系、基础医学系、药学系、农业与经济管理系、机电系、土建系、国际教育系、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培训部、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办公室)等教学教辅机构。开办高职专业26个。拥有一个二甲直属附属医院和一家司法鉴定中心;建有高职教育研究所、常德市桃花研究所、常德市济世药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自合并升格以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崇实重用”的办学理念,恪守“励志、笃学、厚德、创新”的校训,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产业、引领产业、提升产业”的整体思路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各类高技能人才6万余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8年,学院药品技术专业群、健康服务专业群、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学院先后获得 “湖南省文明高校” “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平安高校”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常德市文明(标兵)校园”等多项荣誉。展望未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常德、面向湖南、辐射全国,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31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人,教授2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人,“双师型”教师97人,硕士研究生69人。在校生近3000人。学院设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学前教育系、师范教育系、基础教研部、政治教研部等10个系(部)。2018年学院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供用电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被确定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拥有工程训练中心、汽运实验室、建工实验室等3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以白城市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40家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校内外实验实训需求。学院面向全国11个省份招生,并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越教育集团、中德职业教育集团、一汽吉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慧众智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办学,就业率100%。学院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农委等五部门联合评选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吉林省总工会确定为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兴安盟师范学校始建于1952年,曾是全国唯一的民族师范学校,也是全国六所示范性重点中师学校之一。学院由原兴安盟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农牧学校、卫生学校、财经学校、交通技工学校、粮食干部培训学校七所院校整合而成,是一所集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于一身,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3亿元,图书馆藏书5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63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79人。学院现内设10个党政管理部门,13个教学部门和2个教辅部门。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179人,其中本科生763人、专科生4846人、中专生570人。函授本、专科生646人。现有招生专业33个,涵盖教育、医药卫生、财经、电子信息、汽车、畜牧、旅游、建筑等文、理、农、工、医五大类专业领域。学院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精品课程10门。 2009年6月16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成立,这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诞生地乌兰浩特与兴安盟行署共建院校,开办旅游、艺术设计、计算机、学前教育4个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懈努力,办学质量逐年提高,6年来,培养的本科生大部分在盟内就业。“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对兴安盟高等职业教育、兴安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院与国内外多家高校有着广泛的合作项目。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与俄罗斯海参崴国立经济大学、青岛北方对外教育交流学院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同时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培训中心,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近万人;2015年,自治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立。学院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大力推行“双证书”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每年组织培训3000人次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先后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等院校的函授基地。 学院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形成以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深入贯彻“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老师即师傅、教室即车间、毕业即就业”的新型学徒制教育理念;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先后与云豪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碧桂园凤凰酒店、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山天池文化发展公司、杜美牧业养殖场等著名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人才。 学院办学定位:立足兴安盟、服务内蒙古,面向东北地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兴安盟职业教育的龙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和地方社会事业名片。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乌海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是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自治区具有单独招生资格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院是一所与市政建设相结合,无围墙、全开放、花园式高等学府。占地700余亩,完成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33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9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近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0.4万册。固定资产3.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000万元,生均近1.7万元,校内各类实训室145个。学院分教学区、行政区、实验实训区、文体活动区、生活区等5个功能区域,实现了与市图书馆、奥体中心、网乒中心等活动场馆的资源共享。2014年,西部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校区)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近2.7亿元,总占地面积近6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的建筑实训馆等已于2017年完工,目前已开始二期工程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成使用,将会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更加优良的教学实训条件。学院充分发挥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在海勃湾、乌达、海南等工业园区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1个。 学院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电大与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秉持“崇德乐学,尚技强能”的校训精神,推行“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办学育人模式;坚持立足乌海市、面向内蒙古、辐射中西部的服务面向;以工科专业为主,在保持工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 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特点设置、调整专业。目前,设有化学工程系、矿业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与旅游系、学前教育系、护理系(筹)、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建成化工、煤炭、机电、电力、建筑、管理、教育、护理八大类49个高职高专专业。同时,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河套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12个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电力通讯职业技术学校、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扎赉特旗职业中学等8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开办“3+2”中高职衔接专业11个。学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02人,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64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坛新秀7人,乌海市学科带头人2人,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1人。目前,全校学生总数6856人,其中全日制五年制职业本科和三年制高职在校生5284人,中职学生1572人,电大与成人教育学生3600人。现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所)4个,每年开展社会培训10000余人次。学院依托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2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项,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有多个学生团队和个人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中获奖。 学院弘扬“立德树人、敬业奉献、因材施教、励学善导”的教风;建设“尊师明理、勤勉励志、重技强能、乐学致用”的学风;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校至今已培养8300多毕业生,70%以上的毕业生服务于乌海及周边工业企业,多数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区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自治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自治区文明单位及自治区首批“文明校园”提名单位、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称号、全区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学校、乌海市书法示范学校,多次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学生管理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维稳工作先进达标学校。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赤峰职业技术学院
赤峰职业技术学院(原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于1995年筹建;1996年学院成立。2006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字(2006)119号文件批准、国家教育部教发[2006]11号文件备案,更名为赤峰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系国民经济教育序列、国家统一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院校。 学院目前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基础建设和教学实验设施设备总值1亿余元,现有专兼职教师200余人,各级各类在籍学生2776人。目前,为扩大办学规模,学院多方面筹措资金,计划新征地5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建设分两期工程进行,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有综合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实验中心、图书馆、食堂、超市、体育馆、校园网、标准塑胶运动场。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有专业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食堂、超市、学术报告厅、专业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新校区建筑面积两期工程2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0名学生就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基础建设和教学实验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约3.5亿元
赤峰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经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评为合格院校。是忻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新校区坐落于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485亩。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在建工程约2万多平方米,包括教学大楼、实习实训中心、学生公寓楼、地下餐厅、中心广场等,建设规模可满足近万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学院现设护理系、医学系、财经系、机电系、计算机应用系、艺术系、应用美术系、管理系和基础部,有专兼职教师32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71人,高级讲师59人,中级职称教师152人,有研究生学历和双学位教师20人,双师型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20%,在校生6500多名。是忻州市职教系统办学层次最高、办学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多、办学条件最好的职业教育基地。 学院拥有基础实验室17个,专业实验室32个;教学用计算机1185多台,藏书31万册,附属医院一所。仪器设备总值达1761.18万元。通过校企合作,体检中心、服装厂、机械加工厂等企业进驻学院,是学生在校实习实训的良好基地。 近几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原则,致力于专业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护理专业建成省级示范性专业,打造出会计、电脑动漫设计和北路梆子、 “二人台”等一批特色精品专业,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战略上,坚定不移的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对口升学与推荐就业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共举的发展战略,建成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驾校,附属医院,艺术团、青年创业基地等实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相应的高职(专科层次)、中专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驾驶证等。 学院为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确定我院为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大学在我院设远程教育中心和函授站,市教育局在我院设立自学考试辅导点,学生通过函授自学可获得上述学校颁发的本、专科文凭。 目前,在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扶持下,学院正向着特色鲜明、校园秀美、晋北一流的示范型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目标加速迈进。 地 址:山西省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350-3159059;15525658813(焦老师) 传 真:0350-3159059 邮 编:034000 网 址:http://www.xzvtc.net E --mail:xzzyxzvtc@163.com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创办的营口师范学校,2000年由营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营口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营口分校、辽宁工运学院营口分院、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营口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8年营口市卫生学校并入。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累计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相关行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互联网全覆盖,馆藏图书58.8万册,主办参办4种学术期刊。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化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分院、思政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专任教师561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职称6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224人。开设专业覆盖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营口市重要支柱产业,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以上,高于全国、省高校平均就业率。学校坚持以“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及现代学徒制专业9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10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50余门。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营口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辽宁省教育事业、信息技术、电商产业、建筑行业、能源电力产业、现代金融、临港经济、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业等15个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理事单位。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0余个,是营口市人民政府补贴项目培训基地、营口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营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学校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理事单位、辽宁省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100余人在学术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评审、鉴定、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级、省级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头人30余人次。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3个大学生社团以及科技文化节、才艺大赛、体育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魅力的广阔舞台。100余项作品在在全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奖,学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组织奖。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学校注重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文化引领等作用,办学成绩显著。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营口市先进党委”“营口市文明学校”“营口市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营口市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营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大连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7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走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2001年大连工业学校和大连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9年与始建于1979年的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整合。学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8 年,学校成功跻身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夏家河子、南关岭和普湾三个校区,总面积为930534平方米,其中夏家河子校区占地228136平方米,建筑面积144604平方米,南关岭校区占地10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204平方米,普湾校区597998平方米,建筑面积327659平方米。学校现有仪器设备总值2.9亿元,生均科研仪器1.5万元,固定资产总值6.08亿元。学校现有藏书总量89.3万册。学校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总出口带宽达到4.3G。学校现有大连电子学校、大连市建设学校、大连海洋学校和大连农科学校四个附属中专。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涵盖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财经商贸、电子信息、教育与体育、交通运输、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9个专业大类39个专业。现有国家级示范专业7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骨干专业8个,“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品牌专业13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4个,大连市示范性专业2个。学校获得了国家海事局签发的船员教育培训资质。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4741人,教职工7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3人、副高级职称208人,一支“会教能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来自企业、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35%,成为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学校现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优秀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优秀骨干教师11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近五年,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及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7个。在辽宁省信息化及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30个,二等奖44个,三等奖43个。学校建有集学生实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汽车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17个理实一体实训中心、189个实训室(区),其中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实训中心、老年养护实训中心、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群)创新型实训基地、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创新型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型实训基地等三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现有校外实训基地525个。学校始终坚持准确的发展定位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亮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综合办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5万余名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和双证书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全面发展。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学校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25项。学校教师主编的27本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始终将校企合作定位于战略高度。通过实施“一十百千”计划,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迈进。与英特尔、固特异、埃森哲、海尔集团、大商集团、上海通用汽车、大众变速器、奇瑞汽车、洲际酒店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合作企业逾千家,累计组建订单班200余个。与格劳博机床(大连)有限公司组建订单班,推广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牵头成立了大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大连服务贸易(外包)校企联盟和大连旅游服务业校企联盟。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校园文化节”、“读书季”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为载体,兼顾融合企业文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0%以上,新生录取分数线持续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15个,在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0个,二等奖64个,三等奖61个。学生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2个、三等奖4个。在“挑战杯—彩虹人生” 辽宁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 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荣获一等奖(金奖)1个、三等奖(铜奖)5个;在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 辽宁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荣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金奖)10个、二等奖(银奖)42个、三等奖(铜奖)129个、优秀奖1个。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近五年来,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208项,校级立项科研课题208项,承担对外技术服务项目168项,获得专利授权229件,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2项,大连市科学著作奖23项,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986篇,其中核心期刊和检索收录类论文186篇,出版著作58部。 学校主动承担公益和社会责任,开展普惠制培训、职业技术类师资培训及成人教育,提供33个职业或工种的初、中、高级的技能鉴定和认证服务。学校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派教师研修、学生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式,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曾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单位”。学校党委曾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系统“先进党委”。目前,学校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力巩固和提升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加速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以优质学校建设为契机,为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强校而奋斗!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确定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院(校)位于沈抚新区旺力街,地处东北振兴“一带五基地”发展核心区域,距辽宁省会沈阳一步之遥,现代化有轨电车、地铁、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是融外观设计现代化,内部设施智能化,园林景观生态化的创新型校园。学院占地面积740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是教学、实训于一体功能全面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校)在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依托抚顺石化新城(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沈抚新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的石油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设备、生物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和石化电力装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40多家规模企业开展产品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学院(校)拥有数字化图书馆,100多个现代化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1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开展5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校)共设14个教学系部,43个招生专业,以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学前教育、小学师范教育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涵盖化工、建筑、师范教育、材料与能源、制造、电子信息、经济管理、艺术、物联网等门类。现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专业建设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建设带头人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3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8个,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中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省级精品课13门。 学院(校)拥有一支以博士和硕士为骨干,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聘请清史专家阎崇年等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全国机械密封大王”赵林源为代表的一批工人技术明星担任学生技能导师,成立了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学院推进”的校企合作共建平台,企业全程参与学院(校)教学与管理。以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为基础,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以赛带训”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各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省汽车技能大赛、辽宁省数控技能、三菱电机杯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校)与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实现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高职升本科(专升本)、自学考试、奥鹏远程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等本科学习途径。 学院(校)与韩国浦项大学、翰林圣心大学、韩国新罗大学、韩国庆星大学、日本磐城日中友协等开展合作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 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院(校)与抚顺石化新城和沈抚新城100余家规模企业签订用人协议。毕业生曾经在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大连英特尔公司、甲骨文公司、三菱电机、三一重工、北汽福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京东方、青岛海尔、广州亚宝教育集团、义乌东北商会、大连爱儿坊幼儿园、沈阳六一幼儿园等多家优质企业就业。 学院(校)连续多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创新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868 8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