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自动精品录播教室
产品详细介绍     目前整个教育行业,无论是高校、中小学或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都有着将优秀教师的教学实景摄录成为精品课程进行评比或共享的迫切需求。以往传统人员拍摄的手段存在费时费力,且无法有效摄录教室内的各种多媒体设备实景,已不能满足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录播需求。因此,天朗针对教育行业的特点与要求,结合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应用经验,推出了天朗精品课程录播系统解决方案。       除提供基础视频直录播模块外,还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扩展功能及统一管理平台。如图像自动跟踪模块,智能导播模块,课件编辑模块等,管理员可通过管理平台对这些系统功能模块及前端设备、课件资料、用户资料等系统组成部分进行有效、便捷的管理。 精品课程录播系统功能及优势 ⇒直录播模块 1.B/S结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系统,观看课堂教学直播或点播教学课件,无需安装客户端;   2.支持高清/标清切换   同时支持高低码率点直播,用户可根据自身网络条件选择观看高清或标清; 3.单服务器300用户并发   负载能力强,单服务器可支持300人并发直播和点播课程; 4.支持多画面,布局自定义   支持单流画面,支持多流单画面和多流多画面等; 5.支持后期编辑   教学课件可二次编辑,支持添加、删除、合并和拆分等操作,并支持第三方工具;   6.支持视频索引   支持视频索引; ⇒智能导播模块 1.音频导播   音频与视频联动,当画面切换为教师时,只有教师音频播出。同样切换到学生或PPT时也只有学生或PPT音频播出; 2.实时预览   导播切换效果实时预览,便于用户评估效果并作出干预; 3.合理的切换策略   多种预设切换策略,效果媲美人工导播,专业级效果;   用户可自定义策略,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切换效果; 4.支持手动/自动模式   系统可按设定的导播策略自动实现画面切换等导播功能;   支持切换到手动模式,教师或工作人员可干预导播过程; 5.多种特效   支持滑行、溶解等特技效果的画面切入切出;   用户可添加文字或图形OSD; ⇒图像自动跟踪模块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   自动跟踪,无人值守,常态化教学,无需教师、学生佩戴额外设备; ►抗干扰能力强   与传统基于红外、声音实现的跟踪相比,无论是声音、电磁、光线都不会对跟踪效果产生干扰; ►统一模块化设计   教师,板书,学生三者均为模块化设计,可独立工作;各模块支持联动组合,实现更丰富的跟踪效果; ►更精细的摄像机控制   可根据目标移动速度和幅度智能调整镜头位置,达到最佳效果; ►宽动态,微控制   保证画面流畅稳定,不抖动,不晃眼;   ⇒课件编辑模块 ►合并/拆分   支持将多个单流录像合并为一个多流多画面的课件,或将多流多画面的课件拆分为多个单流课件;   ►替换/删除   支持对课件文件添加片头片尾,支持对某一路画面的替换或者删除功能;   ►基于时间轴   所有编辑操作都是在时间线上完成,精确到每一帧,保证每个微小瑕疵都可以被处理;   ►图文索引   支持对教学课件的在线编辑功能,可添加图像索引文件说明,播放时可利用索引快速定位;      天朗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是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指导下,为了帮助教育教学单位、高等学校、中等职业院校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优质课程资源课程建设,进过深入调研,实际应用,结合行业内的标准、规范而设计、研发的专业化产品。 (精品课程示意图)
南京恒新天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自动等温吸附仪
产品详细介绍主要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1.1基本性能单组分或多组分等温吸附/解吸温度:室温~100℃操作压力:40MPa系统最大压力:70MPa1.2样品缸、参考缸样品粒度:≤60目样品质量:200g参考缸体积:150ml参考缸数量:6个,外径70mm,长330mm样品缸体积:150mL样品缸数量:6个,外径430mm材料:不锈钢压力密封:专门的金属环密封压力源:气体增压泵加压装置:空压机1.3恒温装置油浴锅:60L*2个油浴尺寸:500mm(长)*480mm(宽)*240mm(深)温度设定:独立温区油浴循环:内置恒温油:附带1.4压力采集压力传感器:三线制压力传感器压力范围:0-40MPa额定压力:40MPa一体式气压计:精度±0.1%数量:12个输出:3mv/v1.5温度采集温度检测系统:温度传感器±0.1℃多通道精度模数转换器:16位1.6气体源:总供给:3气体输入:甲烷,氦气,二氧化碳压力:20MPa稳定性:3%每种气体都配置高压钢瓶1.7电动气体调节器总供给:3压力:40MPa稳定性:1%输入:0-1V增压压力:0.6Mpa1.6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主频:3.0GHZ,内存1GB,硬盘160GB自动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软件:FINESORB-ISO数据采集软件FINESORB-IAO吸附/解吸数据处理软件多组分气体吸附/解吸数据处理软件提供中文版说明书1.7其他备件(另外):样品缸:1个手动针阀:3个气动针阀:2个RTD:2个 表头:6个高压气瓶:不同气体配3个不锈钢管:4米稳压电源:1个密封圈:4个等温吸附过程1、 样品室装样将预处理的煤样准备称重、迅速装入模型内。样品重量:用于测试的远洋重量不少于2kg。工业分析按照GB/T2121991《煤样的工业分析方法》执行。2、 气密性检查2.1充气  向系统充入氦气,压力高于等温吸附实验最高压力1MPa。2.2调节温度  系统温度调为储层温度。连续观测,系统密封良好,则进行下一步实验。3、 自由空间体积测定3.1温度测定温度设定为储层温度。3.2充气打开氦气瓶,向系统输入氦气,调节标准室压力值,然后关闭标准室阀门。3.3采集数据打开标准室阀门与样品缸阀门,待压力平衡后采集一组数据。体积实验。进行三次,三次之间允许误差为±0.1cm3 。3.4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室内空白体积。4、等温吸附实验4.1实验压力的确定最高实验压力设置为储层压力的1.2倍,最低不少于8MPa。4.2实验压力点分布最高压力<8MPa,选6个实验点。最高压力在8MPa~12MPa,选8个试验点。4.3充气打开调节阀门和标准室阀门,向系统充入甲烷气体,调节标准室压力至目标压力。4.4数据采集达到目标压力,且温度稳定后,启动等温吸附实验程序采集数据。4.5吸附平衡时间确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12小时。4.6重复(3)到(5)步骤,直至最后一个压力点实验结束。数据处理过程1、 煤样体积和自由空间体积计算煤样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 式中: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P1-平衡后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2-参考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3-样品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T1-平衡后温度,单位为开氏温度(K);T2-参考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氏温度(K);T3-样品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氏温度(K);V1-系统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V2-参考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V3-样品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Z1-平衡条件下气体压缩因子,无量纲,Z2-参考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无量纲,Z3-样品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无量纲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自由空间体积是指样品缸装入煤样后煤样颗粒之间的空隙、煤样颗粒内部微细空隙、样品缸剩余的自由空间、连接管和阀门内部空间的体积之和。自由空间体积计算公式为:V1=V0-Vs式中:V1-自由空间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V0-样品缸内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2、 计算各压力点的吸附量根据参考缸、样品缸的平衡压力点的吸附量利用公式:PV=nZRT式中:P-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V-气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n-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尔(mol);Z-气体的压缩因子,无量纲;R-摩尔气体常数,单位为焦每摩开(U.mol-1.K-1);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氏温度(K)。Vs=分别求出各压力点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1)和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2),则煤样吸附气体的摩尔数(n1)为: ni=n1-n2式中:ni-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尔(mol);n1-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尔(mol);n2-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数,单位为摩尔(mol)各压力点的吸附气体体积(Vi);Vi=ni*22.4*1000各压力点吸附量V吸附:V吸附=V1/Go式中:V吸附=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V1-吸附气体的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Gc-煤样重量,单位为克(g)数据计算及报告3、 计算VL和PL 根据Langmuir方程:式中: = + p—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V—在气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VL-最大吸附容量,又称Langmuir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P1-Langmuir压力,单位为兆帕(MPa).若令A-A/VL和B-   ,可以将方程(8)推导为p/V与p的函数: = + = p+ =Ap+B依据方程(9),可将实测的各压力平衡点的压力与吸附量数据绘制为以p为横坐标、以p/V比值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这些散点的回归直线方程及相关系数。进而求出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根据斜率和截距求出Langmuir体积(VL)和Langmuir压力(p1),即:V1=V/AP1=BVA=B/A4、 吸附等温线根据各平衡压力点吸附量V和压力值P绘制吸附等温线:5、 实验精度5.1重现性VL重现性相对误差不大于15%:P1重现性相对误差不大于15%。5.2重现性VL再现性相对误差不大于20%;PL再现性相对误差不大于20%。5.3样品实验质量P/V与P的相关系数R大于0.98.
浙江泛泰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德威全自动录播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方案背景 国家大力推动的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环境设施,同时加强了校园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应用管理,形成数字化校园应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随着网络课件资源的丰富,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优质课程的记录,共享,成为提高区域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而目前的现状是视频资源,特别是本地化优质视频资源的匮乏,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因此优质课程录制、精品课程录制、网络视频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系统概述 全自动录播系统利用图像分析跟踪定位、音频智能降噪处理、多场景智能导播切换、智能控制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专业教室的建设中,实现对教室场景的完美再现,一定程度解决了课程录制并积累校本资源的瓶颈问题。 系统录播全过程一键式、智能化、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减轻录播专业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让系统简单易用。 近几年来,德威全自动录播系统已经在全国各大中院校、中小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剑桥中学、师大附中分校、南丰中小学、中阳一中、孙武镇中学、澄西中学等。 实际效果 应用领域 网络课件制作、精品课程建设; 微格教室建设; 网络远程教育、培训; 报告、会议实时直播、录播; 多方教学研讨; 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建设; 教学管理、评估; 网络自主学习管理; 优质动态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系统拓扑图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五个部分构成: 1.图像采集跟踪子系统:捕获老师、学生的视频信号,并实现老师、学生行为的跟踪拍摄 2.音频采集子系统:捕获老师、学生的音频信号 3.录播子系统:对输入的教师、学生以及VGA画面进行采集、切换、编码、播出、存储等。 4.多媒体子系统:为教室教学提供多媒体手段的相关设备,比如多媒体讲台、投影、电子白板、中控、数字展台等。 5.声学灯光工程:拍摄、录影需要良好的灯光照明以及声学环境,此部分为配套的装修工程,包括墙体吸音包裹、天花吸音吊顶、地板防静电防滑处理、门隔音处理、窗户遮光处理等。 系统特点 德威录播系统满足基本的场景采集、自动切换、字幕台标、片头片尾、编码、录制、剪辑以及直播发布之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 支持零操作 系统可随PPT启停而启停 2. 跟踪平滑精准,无垃圾镜头 跟踪画面不卡顿,不丢镜头 3. 设备高度集成,方便安装维护 跟踪摄录一体化,录制/导播功能一体化 4. 控制联动,方便操控 授课电脑、中控均可启动系统,中控、键盘均支持导播切换 5. Flash课件,不挑浏览器 全Flash课件,可兼容所有浏览器,可在平板手机上播
北京德威视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自动切草机
山东弘发兴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7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H48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基于上吸磁珠法提取纯化核酸原理,采用振荡式核酸提取纯化方式,实现大量样本核酸的快速高效制备纯化。配合相应的核酸提取试剂,可处理血清,血浆,全血,拭子,羊水,粪便,组织灌洗液,组织,石蜡切片,细菌,真菌等多种样品类型,广泛应用于检验,疾病防控,动物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法医痕迹检验,科学教研等领域。 所提取出的高质量核酸(DNA和RNA)可用于高灵敏的下游分析,如定量PCR、临床分子诊断、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分析、法医及传染性疾病研究等;纯化后的核酸可直接应用于下一步的酶切、鉴定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
美析(中国)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8
变节距螺旋金属橡胶复合弹簧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行业尤其是重型、车辆、矿山、振动机械中作为弹性元件的螺旋压缩金属弹簧(以 下简称螺旋弹簧),特别是一种变节距螺旋金属橡胶复合弹簧,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由变节距螺旋 金属弹簧和橡胶包覆层两部分复合而成;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由一根钢丝卷绕成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在 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外部有橡胶包覆层构成变节距螺旋金属橡胶复合弹簧。所述的橡胶包覆层形成柱状结 构,可制成内外螺旋状或内外柱状。所述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至少有3圈以上的有效螺旋,且又至少有2圈以上的有效节距为不同节距的螺旋。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机
201120155065.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机,该试验机的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二滑块设置 于第二凹槽内,第三滑块设置于第三凹槽内,台阶槽设置于第三滑块上,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 相互平行,基板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用于金属线材穿过的通孔,第一滑块和下卡块固 定相连,下卡块和上卡块设置在导轨上,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连杆的一端限制 在台阶槽内,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和上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在产率上能大幅度提高,并且由于采用了自 动装夹的夹紧模块,也大大减少了单个线材的试验时间。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非金属管道智慧管件系统
1 研究背景 1.1 高压力、大直径和高可靠性的非金属压力管道需求迫切 管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是输送石油、天然气、饮用水等重要能源和资源的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我国压力管道发展迅猛,应用规模不断增大,在石油、天然气和饮用水输送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油气领域,国内油气管道已形成纵横东西、贯通南北、连接海外的管道输送网络。目前我国的原油管道1.9×104km,成品油管道2×104km,天然气干线管道4.8×104km,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稳居全球前五名。以西气东输三线为例,其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5220km,设计年输量3×1010m3。此外,油田集输管网和城镇燃气管网的管道长度已达到数十万公里,且仍在不断增长,成为油气管道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输送领域,为解决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我国已经实施了多项跨流域、跨地区的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广东省的“东深引水工程”和“西江引水工程”、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和山东的“引黄济青工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年均输送生活、工业用水6.4×1010m3,农业用水3×1010m3,供水范围内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惠及沿线6000万人口。 以聚乙烯及其增强复合管为代表的非金压力属管道具有耐腐蚀、抗震、柔性好、寿命长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替代金属管道,成为世界各国竞先研发的未来管道发展方向。全球非金属管道的年均增速约5.9%,我国聚乙烯管道年平均增速更是达15%。 随着聚乙烯及其增强复合管的不断发展,其在燃气和输水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展。在燃气领域,在燃气领域,美国、英国、丹麦等的城市燃气管道中聚乙烯管应用比例均接近100%,而我国新铺设的中低压城市燃气管90%以上采用聚乙烯管材。在输水领域,我国城市建筑排水管道85%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50%,城市供水管道(DN400mm以下)8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90%采用塑料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多数国家已经在燃气和给水领域选择聚乙烯管逐渐替代金属管道,实现以塑代钢。 近年来,非金属压力管道逐渐在更高压力、更大直径和更高安全性要求的油气集输、核电冷却水输送等领域广泛应用。如在油田的油气集输及开采领域,用于油气田注水的非金属压力管道(直径50-75mm),工作压力已经达到32MPa;用于油田站内给水的非金属压力管道(直径315mm),工作压力已经达到2MPa;用于油田集输管的非金属压力管道(直径50-75mm),工作压力已经达到4MPa,平均工作温度高达60℃。在核电站冷却水输送领域,美国的Callaway核电站率先铺设聚乙烯管道的外围冷却水系统,我国新建的AP1000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山东海阳核电)外围冷却水输送均采用聚乙烯管道(直径752mm,径厚比DR9)。由于聚乙烯管道具有耐海水及微生物腐蚀、抗震等优势,许多现有核电站冷却水管道系统也逐渐更换为聚乙烯管道,如2017年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将其核安全相关的反冲洗系统管道更换为200mm,DR9的聚乙烯管道。 1.2 管道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日益迫切 随着聚乙烯管道系统在燃气、供水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报告,2009年至2013年中国城市管线典型事故共计75起,而其中导致人员死伤的27起。南京“7.28”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爆燃点周边部分建筑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784万元。台湾“8.1”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中多条街道陆续发生可燃气体外泄,并引发多次大爆炸,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1.4亿元。类似的管道泄漏导致爆燃的事故给全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公共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威胁。 随着聚乙烯管道系统在燃气、供水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全社会对管道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1.3 焊接过程的温度控制是提升管道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当我们追溯这些事故的源头,会发现有53%的聚乙烯管道系统故障发生在管道的接头处——即管材与管材焊接的部位(来自塑料管道数据库委员会PPDC)。接头作为管道系统中质量最薄弱的环节,其焊接质量影响到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熔焊接是目前聚乙烯管道最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它通过预埋在电熔套筒内部的电阻丝加热电熔套筒的内表面及管材的外表面,使二者吸收热量并熔融,而后固定、冷却。 在电熔焊接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也是造成接头失效最本质的原因。不合理的焊接工艺导致的焊接过程的温度控制不当,引发冷焊和过焊等缺陷。内部温度过高会使得金属丝周围的聚乙烯材料因温度过高而裂解,从而导致接头强度不足,产生过焊现象;内部温度不足则会导致熔合区深度和界面强度不足,产生冷焊现象。冷焊缺陷很难从外观上或通过常规液压试验分辨,但其可能导致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沿熔合面发生贯穿裂纹扩展失效,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1.4 应用过程的安全状态监测是保障管道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接头是管道系统的薄弱环节。美国塑料管研究所(PPI)技术总监Sarah Patterson在201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压力容器与管道(PVP)50周年会的大会报告上指出,非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与安全监测研究是今后塑料管道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课题。 在接头安全监测方面,管道的服役过程安全监测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1)基于应变的监测技术:主要采用应变片等传感器测量管道应变。该方法技术成熟,但测点多、电路复杂,且仅能获得材料表层局部的应变信息。(2)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监测技术:如内嵌连续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可以实时提供结构应变信息。采用连续碳纤维自监测的应变灵敏度系数小于传统应变片,且应变检测范围很小。(3)基于埋入传感器的监测技术:如利用嵌入式光纤光栅的管道应变场监测。光纤检测集成度高、精度高,已经在管道、桥梁等结构的智能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4)基于导电填充材料的监测技术:在不导电的聚乙烯或其他非金属基体树脂中掺入少量导电纤维或颗粒,从而在材料中建立导电传感网络,当材料产生变形或局部损伤时,导电网络相应地产生导通节点数变化或局部断开,通过测量材料宏观电阻变化可以获得材料应变或局部损伤等信息。 基于导电填充材料的智能监测技术一直是混凝土结构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前沿与热点。其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的传感器设计,在不影响监测对象本身工作特性的同时,有效地提取监测对象的服役状态和结构损伤信息。开展结构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智能监测感知压力容器与管道结构失效特征参量,实现损伤失效的预警和运行的自主优化,是未来压力容器行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2 智慧管件系统解决方案 非金属管道的智慧管件系统包含管件焊接过程的温度场智能调控和管件使用过程的损伤自监测两个功能,如图1所示。 2.1 焊接过程温度场调控 电熔焊接过程从本质上是电阻丝通电生热、聚乙烯材料相变熔合的过程,熔区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焊接过程的发展。如图2所示,智能焊机的“智能”正是来源于我们所提出的熔区复合温度场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采集到的实际电压电流数据,小成本、高精度地实时推演焊接过程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焊机对被控对象内部情况的“一无所知”,智能焊机首次采用基于熔区温度场的方式在线监测焊接过程,使得参数的调节和设计有坚实的理论依据。 在温度场模型的基础上,本作品能实现对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焊接接头性能与加工条件的研究上,团队通过热重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研究PE100在不同温度焊接后的热降解行为,得出典型工业级PE100材料的允许焊接最高温度在270℃的结论。同时,通过超声检测和梯度试验的方法证实了管材熔区深度与焊接界面强度的关联。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多次实践,对聚乙烯最高温度和熔区拓展深度进行控制是应对过焊和冷焊缺陷的重要方式。智能焊机对质量进行控制的思路即通过实时温度场计算聚乙烯最高温度和熔区边界,让最高温度在不超过270℃,熔区深度控制在2~3mm。为使焊接效率最高,通过由调整次数、焊接时长、最高温度等指标组成的代价函数对不同调整策略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最优的电压调整策略。通过这种温度主动控制的方式,管道焊接缺陷产生的概率下降超80%。 1.1 服役过程安全状态自监测 为了实现管道系统服役过程的安全状态自监测,采用短切碳纤维(SCF)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PE-SCF)制备电熔管件。由于碳纤维SCF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随着纤维含量的不断增加,填充在聚合物基体内部的短碳纤维能够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如图3所示。PE-SCF复合材料内部SCF导电网络的破坏与重组赋予了该材料压阻效应,能够用于监测PE-SCF复合材料承受的载荷。图4为循环拉伸载荷下PE-SCF的应变和电阻响应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看出,PE-SCF复合材料的监测电阻能够及时反映材料承受的应变。随着应变增加,材料的电阻值增加;应变降低,材料的电阻值也降低;并且监测电阻对应变变化的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PE-SCF复合材料在拉伸力作用下发生变形,部分短碳纤维导电网络断开,导致材料的电阻率增加。随着应变的降低,短碳纤维之间的接触恢复到初始状态,电阻值也随之恢复。结果表明PE-SCF应变与电阻变化之间存在确定的关联机制,初步论证采用PE-SCF复合材料制备具有自监测功能的电熔接头具有可行性。 图5显示了爆破试验过程中所监测到的PE-SCF电熔接头的电阻和压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内部压力的升高,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会不断增加,电阻变化率曲线的斜率也迅速增加。这是因为在加压初始阶段,电阻变化主要由基体的弹性变形引起,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内部的导电网络仍然完整,因此电阻不会产生很大变化。当压力继续增加时,材料内部形成微裂纹,导致局部导电网络的破坏,电阻变化率显著增加。初步实验表明,利用电阻变化率监测PE-SCF电熔接头的内压载荷及结构损伤状态具有可行性。 图6显示了峰值内压为5MPa时的循环加载实验期间,电熔接头上监测到的电阻变化曲线。可见电熔接头表面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趋势与接头内部的压力变化趋势一致,且每个周期的峰值电阻十分稳定。基于电阻测量的内压监测灵敏度系数约为29.56%/MPa。实验结果表明,载荷和监测到的电阻信号存在较为稳定的关联关系,因而用电阻变化监测电熔接头内部压力的变化是可行的。 上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PE-SCF复合材料制备电熔管件,利用PE-SCF材料的压阻效应,能够实现基于电阻测量的管道系统在服役过程中的内压及安全状态实时监测,提升了管道系统的服役安全性。  
浙江大学 2021-05-10
抗金属环境的UHFRFID标签天线
本技术成果设计了一款双层双频段的抗金属UHF频段RFID标签天线,实现了抗金属标签天线尺寸 的缩减。所提出的天线由两块FR4基板组成,通过短路贴片的加载和辐射体的开槽,天线总尺寸缩减到 28mm×14mm×3.2mm,并同时实现了带宽拓展与辐射效率增强。在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部与 虚部分离的阻抗匹配方法,并运用本方法可设计出能与多款UHF RFID标签芯片实现共轭匹配的抗金属标 签天线。
中山大学 2021-04-10
表面铸渗金属陶瓷梯度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特种陶瓷研究室开发出一种在金属表面铸渗金属陶瓷梯度材料的技术,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本项目可在钢铁,铜,铝等金属的铸造过程中,充分利用铸造金属的热能,用燃烧合成,多孔材料和梯度材料的技术在铸件的表面形成一层毫米级厚度的含碳化物或硼化物等的金属陶瓷梯度材料层。此金属陶瓷梯度材料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结合牢固。本项目可根据耐磨,耐蚀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表面铸渗金属陶瓷梯度材料的厚度,硬度,强度,韧性和耐蚀性进行设计。 本项目产品的基本工艺为铸造和燃烧合成等技术的结合。可在复杂形状和较大尺寸的铸件需要的表面进行铸渗。      本项目与大多数表面技术相比,具有表面层厚度大,结合牢固,能耗低,可在铸件任意表面进行等显著优点。      本项目可广泛用于水泥,矿山,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各个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514 5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