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LED全光谱植物补光技术
LED全光谱植物补光技术;LED植物补光智能控制系统;室外大功率LED植物补光技术
山东光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5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49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
XM-649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附总论)   功能特点: ■ XM-649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主要示交感与副交感两大内容。 ■ 副交感:示脑(第3、7、9、10对脑神经)、骶部(第S2-4)副交感中枢所在部位以及由脑、骶部中枢发生的节前纤维通过相应之神经至与脑神经相关的四大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壁内的神经节内换元情况。 ■ 交感神经: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脊髓TH1-12、L1-3节段的灰质侧角所在部位及周围部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由节发出的分支及神经丛等。 ■ 还可分段显示颈、胸、腰、骶(盆)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分支、分支丛的组成及具体分布情况。 ■ 尺寸:自然大 ■ 材质:铁丝+塑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万深PhenoGA植物表型分析测量仪
产品详细介绍一、概述:基因型、表型和环境是遗传学研究的铁三角。表型(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结果,而基因型与表型之间有着多重关系。研究者用测序和基因组重测序来评估等位基因差异定位数量性状等已变得很普遍,但其需大量性状数据来佐证。然而这类分析测量的结果受人员、工具和环境等的干扰很大,还会损伤到植物。故迫切需要高效、准确的万深PhenoGA植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来做可视化的精确数据分析和表型测试,如测试对压力和环境因素的表型反应、生态毒理学测试或萌发测定、遗传育种研究、突变株筛选、植物形态建模、生长研究等。二、主要性能指标:1、万深PhenoGA植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是顶视+侧视版本,由顶视+侧视的超大变焦镜头自动对焦1500万像素以上的佳能EOS单反相机直联电脑获取植物顶视和侧视的RGB彩色图,并做自动分析;由顶部的主动红外双目3D相机(点云密度512*424像素)来获取植物冠层的3D景深伪彩色图和可转换视角的3D重建伪彩色图。2、可获得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数据主要有:植株高(测量误差≤±1.5mm)、投影叶面积及其差异值、投影叶片长和卷曲度、叶片数量(自动计数+鼠标个别修正)、叶冠层的3D构型数据(叶冠直径、叶冠层面积、叶冠层占空比、叶片分布和密度、叶冠层对称性等,冠层尺寸的测量误差≤±2mm)、植物株形、精准的茎叶夹角(真实夹角重复测量误差≤±1.0°)、节间长度及其空间体积估算值、植株高和叶冠层随时间改变的相对生长速率、叶色平均值(具有叶片颜色自动矫正特性,可按英国皇家园林协会RHS比色卡2015版来自动比色)及其对表征的贡献评估等。具有分析特性表述如下:1)常规分析:投影叶面积及其动态变化,外周长,外接圆直径及面积,拟合椭圆主副轴及偏角,凸包内径、面积及周长,植株高、宽,最小外接矩形长、宽,植株紧实度。2)颜色分析:RGB、LAB颜色值,具有叶片颜色自动矫正特性,可按英国皇家园林协会RHS比色卡2015版来自动比色。3)骨架分析:骨架长度,端点数(叶片数),分叉数(分枝数、分节数),茎叶夹角等。4)玉米株形分析:叶片数,叶片长、宽,叶片弯曲度,叶片投影面积,茎秆分节数,分节长、粗,叶片颜色等。5)生长分析:植株绝对生长、相对生长曲线,相对生长趋势。6)根系分析:根长,根粗,根尖数等(根粗>1mm)。7)考种分析:种粒数,种粒面积,种粒长、宽(种粒直径>5mm,不粘连)。8)其它:不同生长时期自动批量化处理分析,多植株网格分析,直线、角度等几何测量,各测量结果可编辑修正。3、可接入条码枪来自动刷入样品编号,具有按条码标识跟踪分析的特性。图像分析方式和耗时:自动分析(约1个样品 /分钟)+鼠标指示测量或修正。标配成像分析的植株高可达100cm(茎秆基部距顶部3D相机约135cm,植株距侧面拍摄仪约100cm)、叶冠幅可达100cm*80cm(拍摄箱外尺寸160cm高*120cm长*80cm宽)。各项分析数据和标记图片可导出。三、标配供货清单:1、超大变焦镜头自动对焦1500万像素以上的佳能EOS单反相机  2套2、主动红外双目3D相机及适配器  1套3、单反相机拍摄支架 1套4、含光源的拍摄箱(标配尺寸160cm高*120cm长*80cm宽)  1套5、万深PhenoGA植物表型分析测量仪软件及软件锁  1套6、叶色色彩矫正板和尺寸自动标定板1付7、手持式条形码阅读器 1付8、超薄背光灯板  1付注:可定制到250cm高*120cm长*120cm宽的拍摄箱或定制便携式的野外田间顶视版的分析检测仪。若加配万深SC-G自动考种仪、RootGA根系动态生长监测分析仪等,还可分析种子形态、果实外观品质、花形和花色、植株根系的胁迫响应等。推荐选配电脑:酷睿i5 CPU / 8G内存/ 256G硬盘 / 23”彩显/无线网卡,2个USB3.0和3个USB2.0口,Windows 完整专业版或旗舰版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褐藻类植物保色浸制标本
产品详细介绍
天津市东丽区建华教学仪器设备厂 2021-08-23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院概况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举办的广西唯一一所自然资源类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有“广西第二大学城”之称,首府南宁“后花园”之美誉的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 二、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打造具有自然资源特色、南国边关特色、民族区域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办学条件 学院环境优雅,人文氛围浓郁,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学院占地面积1095.8亩,校舍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10.81亿元,可容纳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建有全塑胶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4-6人/间的庭院式学生宿舍配备电梯、空调、热水和网络等生活设施。目前,学院购置了充分满足教学实习、实训需要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智慧校园,为全校所有的实验实训室、网络多媒体教室,提供了广大师生喜爱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先进教育教学环境条件。 四、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约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高级职称5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64人,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2人,还常年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顾问。 五、就业保障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强化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与区内外行政管理部门和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输送的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可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矿产资源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等自然资源领域和装备制造、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工程建筑、经济贸易等领域的行政、企事业单位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更好的为广西自然资源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建功立业,成就出彩人生。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药学院与GHDDI开放药物研发资源
清华大学药学院和GHDDI将充分发挥扎实的疾病和药学基础研究,先进的药物研发能力、平台设施以及国际顶尖资源等优势,除在内部积极投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以外,将采取以下初步举措,免费高效地开放给全社会科研人员,共同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初步举措包含:1.GHDDI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和多个化合物分子库面向外部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开放,旨在共同开展基于不同靶点或表型的药物筛选。2.开放GHDDI计算化学和药物虚拟筛选平台。3.运用GHDDI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针对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历史药物研发进行数据挖掘与集成,开放相关临前和临床数据资源,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预测结果,并跟进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科研动态,实时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布,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4.协同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提供小分子化学合成、药物设计、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靶点蛋白生产/生物物理实验/结构生物学等多项服务。5.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疾病生物学、药学、药物研发的专业答疑和技术咨询。
清华大学 2021-04-10
CO2资源化利用合成DMF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文档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平台
完成团队简介:高岭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流量与性能分析,以及嵌入式Internet服务、网络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3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陕西省、西安市等颁发的优秀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陕西省科技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体系 成果内容: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是承载未来陕西省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四大平台之一,以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全省科技文档统一建设、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其主要核心技术如下:(1)海量异构资源动态管理模型:针对服务类型和服务属性的多样性,提出了动态模型管理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策略设计模式等理论,采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实现资源动态定义模型。对不同服务类型,根据不同类型调用相匹配的函数,实现43类不同格式服务资源自动化转换为规范格式的服务资源。(2)属性级可控访问:基于规范属性标准与RBAC模型,将资源属性信息独立保存,建立授权用户与资源属性的直接关联,实现对资源的属性级授权控制,在单次授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授权及多次授权,进一步提升权限控制的灵活性。(3)多类型径向筛选:通过对筛选条件的优化分析,构造以筛选关键字、公共信息服务类型、规范属性、属性值为筛选路径的径向筛选技术,并通过匹配用户历史筛选,主动对筛选结果进行内容过滤,返回个性化的可控筛选。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合作推广。 预期成果收益:进一步市场化放大约需投入180万元,若建成覆盖陕西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年服务人群数量10万计,每人次节约相关费用15元计,每年能够为社会节约150万元。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