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化学反应量子几何相位效应研究重要进展
在化学反应中,量子干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干涉图样复杂,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这些干涉图样的特征。H+H2及其同位素的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该体系只涉及三个电子,因此比较容易精确计算出这三个原子在不同构型时的相互作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相应的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薛定谔方程,就能够实现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从而做到在微观层次上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团队在2019年先期理论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学超晶格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
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祝世宁院士的科研团队,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微型化光学超晶格纠缠光源、波导量子干涉器、波分复用器及电光调制器等不同功能器件,实现了纠缠光子的高效产生、高速电光调制并完成相应的信息处理功能。该芯片由光纤耦合输入输出,能在室温稳定工作,工作电压低于3.55V,调控速率可达40GHz。芯片的多项核心指标如纠缠光子产率、调谐速率、调谐带宽等创下当时国际最高水平,为光量子集成光学和信息处理开辟了一条和硅基芯片不同的技术路线。 成果以编辑推荐形式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讯》(Phys. Rev. Lett. ,2014)上,被国际Physics、IEEE Spectrum等科技媒体重点评述。成果也成功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14),以此为主要成果之一的“光学超晶格中纠缠光子的产生、调控和应用”获2020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此成果为基础,团队成功获批和完成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研制出多种高性能量子光源。
南京大学 2022-08-12
一种固态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提供一种非碳电极、原料丰富、成本低、快速高效、自下而上的固态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原料丰富、性质稳定、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势,在细胞成像、光电学、生化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碳量子点方法制备的报道,主要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通过剥离技术从大尺寸的碳原材料剥落下碳纳米颗粒,包括激光剥离法、电弧放电法、电化学氧化法等,这一类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丰富,可大批量生产碳量子点,但一般需要较复杂的碳量子点分离纯化处理步骤;后者一般以有机分子(如:葡萄糖)为原材料,通过碳化的方式将这些分子转化为碳量子点,包括水热法、微波法等,这类方法合成的碳量子点形貌和尺寸容易控制、表面易修饰,但是一般需要选取合适的特定原料分子。而且,所有上述方法制备出的碳量子点一般为分散溶液的形式,与固态形式相比,溶液形式的碳量子点的储存和运输都不方便,为了得到固态碳量子点,一般需要冷冻干燥方式进行处理碳量子点溶液,这种处理方式耗时长,且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因此,探索一种兼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优点、简单、高效地制备固体碳量子点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青岛大学 2021-04-13
光自旋(量子弱测量)实验教学系统
简单、实用,低成本实验仪器做前沿物理学研究。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3-04-25
面向领域信息服务的智能交互技术
1 成果简介面向领域信息服务的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通过对文本自然语言进行语义抽取,结合领域信息内容和服务特点,向公众提供智能的多回合交互式信息服务,适用于多种本地化生产生活信息查询,以及客户服务咨询。2 应用范围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网页、手机 WAP、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等的后台,从前台接收用户给出的文本内容(关键词或自然语言),自动以合适的形式给出信息回馈。项目成果的应用,可使广大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及时地获取精准的信息,同时又极大地减少后台支持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成果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进信息数字化建设,随着更多信息服务的推广,逐渐扩大信息服务市场并形成智能信息服务产业,同时推动通讯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和大珠三角地区的信息产业、高端信息服务商将直接受益,与数字媒体网络行业相关的企业也可间接受益。3 效益分析每年节省信息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上亿元,提升信息增值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信息流通,满足公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提升信息获取的满意度。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人体运动增强机器人领域进展
在动力大腿假肢控制研究中,如何实现复杂环境下“人-机-环”协调控制是一个挑战性难题。现有研究主要通过各类人机交互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即期望通过各类人机界面信号识别人体运动意图以控制假肢适应环境。但目前人机界面信号难以达到期望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人穿戴假肢在环境中行走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环”问题,而现有研究缺少“机”和“环”之间的链路。 该研究探索假肢视觉对“人-机-环”回路的作用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构建杂原子中心手性领域重要进展
从简单的二氢硅烷和烯烃出发,首次实现了铑催化的串联不对称碳氢硅化/烯烃硅氢化反应,“一锅法”流水线般实现了四取代硅中心手性苯并噻咯类衍生物的高效高对映选择性构建(Streamlined Construction of Silicon-Stereogenic Silanes by Tandem Enantios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煤系针状焦研究领域
1、煤系针状焦研究领域2、碳纤维材料领域
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 2021-09-08
中国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二维系统,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从而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解决了路径比特的相干性问题[PRL 117, 220402 (2016)],制备出了高保真度的三维纠缠态[PRL 117, 170403(2016)];解决路径维度扩展问题,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PRL 125, 080503 (2020)];解决路径自由度的传输问题,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Optica 7, 738 (2020)]等。研究组从2017年起开始了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在线性光学体系中,必须采用辅助粒子才能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首先巧妙的提出了纠缠辅助的方式,利用log2d-1个辅助纠缠光子对就可以高效的实现d维的量子隐形传态,从而解决了资源消耗问题。然后实验上利用主动反馈技术实现路径间的相位锁定,干涉可见度在45小时内保持在0.98的水平,从而利用六光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保真度达到0.596,以7个标准差超过了经典极限值1/3,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项目成果/简介: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二维系统,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从而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解决了路径比特的相干性问题[PRL 117, 220402 (2016)],制备出了高保真度的三维纠缠态[PRL 117, 170403(2016)];解决路径维度扩展问题,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PRL 125, 080503 (2020)];解决路径自由度的传输问题,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Optica 7, 738 (2020)]等。研究组从2017年起开始了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在线性光学体系中,必须采用辅助粒子才能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首先巧妙的提出了纠缠辅助的方式,利用log2d-1个辅助纠缠光子对就可以高效的实现d维的量子隐形传态,从而解决了资源消耗问题。然后实验上利用主动反馈技术实现路径间的相位锁定,干涉可见度在45小时内保持在0.98的水平,从而利用六光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组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保真度达到0.596,以7个标准差超过了经典极限值1/3,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