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910磨牙解剖放大模型
XM-910磨牙解剖放大模型   XM-910磨牙解剖放大模型显示磨牙的形态和构造,可分解为6部分,共有10个部位指示数字标识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放大约16倍,31×16.5×1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830胎盘组织放大模型
XM-830胎盘组织放大模型   XM-830胎盘组织放大模型显示胎盘组织结构羊膜上皮、丛密绒毛膜、绒毛干、绒毛、细胞滋养层壳和基蜕膜以及脐带等结构,胎儿脐血管红色为脐静脉,兰色为脐动脉,母体子宫血管,红色为子宫螺旋动脉,兰色为子宫静脉。 尺寸:放大,20×22×4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717膀胱解剖放大模型
XM-717膀胱解剖放大模型   XM-717膀胱解剖放大模型显示男性膀胱及尿道周围的前列腺,纵剖显示相关内外结构。 尺寸:放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522鼻腔解剖放大模型
XM-522鼻腔解剖放大模型   XM-522鼻腔解剖放大模型显示了外鼻(示鼻骨及鼻软骨的切面)、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突入鼻腔,形成上、中、下三个鼻道)、鼻副窦(示额窦、蝶窦和上颌窦)结构。 尺寸:放大0.5倍,14×16×4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713A子宫解剖放大模型
XM-713A子宫解剖放大模型   XM-713A子宫解剖放大模型显示子宫三层结构,子宫腔阴道示穹隆,左侧示卵巢、输卵管各部和子宫阔韧带的关系,右侧卵巢剖面示黄体、卵泡、子宫血管及子宫圆韧带等。 尺寸:放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716睾丸解剖放大模型
XM-716睾丸解剖放大模型   XM-716睾丸解剖放大模型显示睾丸、附睾及输精管,睾丸作剖面,在剖面上显示睾丸白膜、睾丸小隔、鞘膜腔、睾丸小叶、精曲小管、附睾头、睾丸输出小管、附睾管、睾丸网、附睾体、附睾尾等外形。 尺寸:放大10倍,11×11×2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17-2脑干放大模型
XM-617-2脑干放大模型(软质)   XM-617-2脑干放大模型放大2倍,置于底座上,显示脑干的外形和十二对脑神经在脑干的部位,并示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上接间脑。 尺寸:放大2倍,12×12×2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用器械光源放大镜
产品详细介绍器械检查光源放大镜台式带光源放大镜,医用器械光源放大镜,5倍光源放大镜,8倍光源放大镜,10光源放大镜,台式器械光源放大镜,型号:JK-1027说明:①三节式机械臂,坚固耐用,可自由伸展;带环状检查灯,放大倍数>5倍;电压功率220V/50Hz 20W。备注:用于器械检查,配合三层器械打包台使用销售联系方式:13205609730   0551-65366913   QQ:1038842749
合肥金尼克超声波清洗器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