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光学投影式三维形貌测量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光学投影式三维形貌测量方法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快速获取被测物三维形貌的方法。基于此方法开发研制而成的测量系统可在1分钟内获取测量区域10cm2-400cm2内被测物三维形貌,测量分辨率可达到200μm。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小型化条纹投射装置、高分辨率数字CCD相机和控制电路,自行编写的软件拥有仪器控制、图像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并嵌套相位解包裹专用算法。便携式设计使该套系统可方便应用于车间、厂矿等各种测量环境。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测量测试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聚焦电流法地质前探视电阻扫描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电流法地质前探视电阻扫描测量系统, 该系统包括由双向恒流驱动电路、电压与功率控制电路、电压 V 测量 电路、电流表、测量电极、屏蔽电极所构成。双向恒流驱动电路给屏 蔽电极供以恒定的电流,然后经电流表从护盾上引电流至不同半径滚 刀入地质体,同时测量护盾与地质体之间的电压 V,随着滚刀的转动, 可以实现滚刀横截面上的地质体的扫描测试。按照本发明,可以实现 视电阻的扫描测试,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易于实现,可以实现实时、不中断地视电阻的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ZL-620-F大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
简单介绍: ZL-620-F大鼠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又称大鼠尾动脉血压仪,是新一代测量大鼠血压产品,系统包含软件、采集器、自动充放气装置等组成。 详情介绍: 一、工作原理: 该仪器测量工作原理与用普通人体血压计量人体动脉血压的克氏音原理类似。高敏脉搏换能器能感受动脉血流量变化而产生的强弱不同的血管搏动,经换能和放大处理,可通过多种记录显示系统描记出血管搏动曲线。用充气方式改变压脉套内压力,对动脉实施压迫(阻断血流)和松解(恢复血流)。当尾套内压力处于动脉血流从完全阻断到心脏射血能使动脉血流开始贯通时,此时脉搏波从消失到再次出现**个波,此波出现时所对应的压力表上指示的压力代表血管收缩压。而后压脉套内压力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当尾套内压力恰好处于心脏舒张也不对动脉血流产生阻碍时,此时脉搏波曲线不再增大并产生二级波峰,此波峰对应的压力代表血管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出现的时间,由高敏脉搏换能器得到的脉搏曲线提供明显的标志。脉搏波从完全消失到出现**个脉搏波,此波对应的管道内压力为收缩压。压脉套内的压力继续逐渐降低,脉搏波逐渐加大并产生基线位移,出现一个二级波峰,此波峰*高点(或脉搏波增大到不再增大点)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图二)。 二、产品特点:1、采集通道数:4通道2、采集器采样率:四通道16位A/D同步采样,单通道采样速率1000KHz/秒3、增压及卸压:手动充放气功能。4、采集与压力控制器分体式设计,压力控制器可与其它品牌采集器兼容。5、产品外观设计大方美观。 6、有医学统计功能专用处理软件模块:针对不同的生物信号,有实时的、独特的处理算法,结果误差极小。在神经电生理、肌电分析、新药的药理毒理实验方面有多种专项分析算法; 7、专项实验包括:突触后电位(EPSP)采集分析模块、心肌电缆特性测定、无创伤性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心肌有效不应期测定、细胞内钙动力学分析动物潮气量\用力呼吸肺功能测定(容积法)、下肢运动机能分析、肌力储备分析、放电叠加、血液动力学综合试验。 8、文件打印功能:可对实验曲线进行任意编辑,保存、七种打印编辑模式及全文件预缆打印功能。可任意编辑图形及文字的大小尺寸、图形的坐标形式、颜色等图形属性。且可任意添加、删除、拷贝、复制图形。 三、技术参数:1、接口形式:USB2、通道数:4通道  3、压力控制器电源:12V2A4、触发形式:触发手柄5、充压形式:手控6、探测方式:压力脉搏+ 血流容积变化7、测量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差8、加热形式:恒温仓加热形式,温度可控9、数据导出功能:直接导出为Excel数据10、图表输出:有11、配件清单:数据采集器1台,分析软件1份,压力控器1压,脉搏传感器1个,手控器1个,大鼠尾压套1个,鼠固定器1个,恒温仓1个,压力表1个。   可扩展1鼠/2鼠/3鼠开展实验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系统与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系统,利用多种光学测量仪器以及相应的软件处理系统实现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模拟。光学测量仪器包括平面亮度计、光谱仪和动态响应测试仪。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方法,该光学测量系统亮度测量部分通过平面亮度计获取空间亮度分布,利用该亮度分布计算出当前条件下的瞳孔直径,进而计算出人眼感知到的空间亮度;通过调整光谱仪的测量视角获取人眼视野范围内接收到的光谱辐照度;通过动态响应测试仪测量动态响应信息。本发明提出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对人眼感知空间光环境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实时的评价。
东南大学 2021-04-11
运动场地面系统材料
产品详细介绍[栢溢]利高宝系列                      ----优质运动场地面系统材料原 产 地:德国用料选择:循环再造橡胶料、EPDM及聚安脂产品特性:厚度均匀,弹性一致;                   具疏水效能;                   备有吸撞效能;                   适合人体关节机能,以帮助运动员发挥潜能;                   颜色稳定;                   不易燃;                   防滑表面;                   在-40℃至110℃内,质量保持稳定。
大连柏溢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1)提出冷原子实现和探测相对论狄拉克粒子的理论,并预言可观测相应的拓扑相变,被斯坦福、ETH和Nice大学的实验观察到。2)揭示了几何相位和量子相变的内在定量联系。3)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冷原子几何相位诱导规范势的少数理论组之一,提出实现原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并被NIST实验实现。冷原子相对论效应和诱导规范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量子模拟的新热点研究。4)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解决了原绝热理论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困难,已被7个独立实验验证。发表的20 篇核心论文中,PRL10 篇,被Nature、Science、PRL等SCI 论文他引1137次,8篇代表论文他引602次。
华南师范大学 2021-04-10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提出冷原子实现和探测相对论狄拉克粒子的理论,并预言可观测相应的拓扑相变,被斯坦福、ETH和Nice大学的实验观察到。2)揭示了几何相位和量子相变的内在定量联系。3)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冷原子几何相位诱导规范势的少数理论组之一,提出实现原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并被NIST实验实现。冷原子相对论效应和诱导规范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量子模拟的新热点研究。4)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解决了原绝热理论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困难,已被7个独立实验验证。发表的20 篇核心论文中,PRL10 篇,被Nature、Science、PRL等SCI 论文他引1137次,8篇代表论文他引602次。
华南师范大学 2021-02-01
新型碳量子点生物成像剂
本方法以丙三醇作为溶剂及碳源快速制备大量粒径小于 10 nm 的碳量子点。这种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能够达到 30 %左右。制 备好的碳量子点,不需要任何提纯即可与成膜性较好的高聚物混合得 到荧光碳量子点薄膜。而且这种碳量子点毒性低,水溶性好,荧光量 子产率高,在细胞及活体成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总之,该制备方 法简单易行,材料来源广泛且廉价,产率大。所得的荧光碳量子点具 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易成膜、低细胞毒性且耐光漂白等性质,已经作 为生物成像剂用于细胞的荧光共聚焦成像
兰州大学 2021-04-14
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要实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就需要达到所谓的极端量子极限条件(Extreme Quantum Limit)。这个实验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如果选用常用的金属铜块作为研究对象,要施加超过3000特斯拉的磁场才能进入极端量子极限态,而这是当前的实验条件无法提供的。因此,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方向的研究一度处于几乎停顿的状态。 为了满足这项苛刻的条件,张立源团队巧妙地选用了高品质的五碲化锆(ZrTe5)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掺杂量子点波长转换的紫外探测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掺杂量子点波长转换的紫外探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紫外探测系统结构包括封装外壳和依次设置的透镜、带有通光孔的斩波器、小端面涂覆光滑透明掺杂量子点薄膜的光锥、可见光CCD、与所述可见光CCD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斩波器、所述光锥、所述可见光CCD以及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封装外壳中;所述可见光CCD与所述光锥的大端面紧密耦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掺杂量子点波长转换的紫外探测系统及方法,通过掺杂量子点实现紫外光信号的光谱转换,进而实现紫外图像探测,相比较现有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较低的特点。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774 7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