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02073磁力加热搅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机量子点发光材料
准备了高效红、绿、蓝量子点和纳米材料,无机量子点材料在发光、显示、太阳能 电池、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下图为蓝光量子点材料的图谱。 利用制备的 ZnO 纳米阵列首次得到了色纯度较高的有机复合/无机紫外 LED,实现了室温下 ZnO 纳米棒在 380nm 附近的电致发光。并利用所制备的 ZnO、TiO 量子点和纳米材料,实现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发光量子点材料
采用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溶剂,以热注射法制备钙钛矿量子点,直接与低聚物和引发剂混合,通过紫外光聚合原位制备高质量的量子点-高分子复合薄膜。与经典的十八烯体系纯化后制备的量子点-高分子复合薄膜相比,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体系制备的薄膜具有更优异的光学性能,绝对荧光量子产率超过90%,超过了传统镉基量子点薄膜。该课题组采用高绝对荧光量子产率的绿光发射的复合薄膜和红色发射荧光粉(KSF)作为液晶背光中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下转换荧光材料所制备的原型显示器件,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颜色空间中的色域覆盖率为115%,超过传统的镉基量子点显示器件10%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低蓝光健康护眼的特性。此外,该显示器件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高湿和耐强光老化性能。这些为发光量子点材料在新一代广色域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南京大学 2021-04-10
量子自动机研究
实现了基于线性光学系统的量子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研究。该量子自动机使用3个空间状态,即可解决判定输入整数是否为某一质数P的整数倍的问题,而使用经典的自动机解决同样问题至少需要P个空间状态。该工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量子自动机的运行并验证了其相比于经典自动机的空间资源高效性,在该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无机量子点发光材料
准备了高效红、绿、蓝量子点和纳米材料,无机量子点材料在发光、显示、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下图为蓝光量子点材料的图谱。  纳米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谱,其中右下角的插图分别为各自在紫外灯照射下的数码照片 利用制备的ZnO纳米阵列首次得到了色纯度较高的有机复合/无机紫外LED,实现了室温下ZnO纳米棒在380nm附近的电致发光。并利用所制备的ZnO、TiO量子点和纳米材料,实现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按需调控的量子光源
提出一种基于超构表面透镜双焦点辐射的量子点单光子源结构,该结构对位于双焦点上的量子点和其镜像的辐射光子能实现方向可控的准直出射,并能同时实现左右旋偏振态的按需调控。为提高光子的收集效率,在结构背部设置有一面反射镜,反射光子可以等效为量子点镜像发射的光子。实验制备该量子光源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精确地把量子点和其镜像集成在超构表面透镜的双焦点上。王雪华教授团队通过发展超构表面制备技术和前期研究“三高”量子纠缠光子源【Nature Nanotechnology 14,586(2019)】所发展的定位精度达10纳米的荧光成像精确定位技术,实现了量子点和其镜像与超构表面透镜双焦点的精确重合,演示了到目前为此所报道的最小发散角(3.17度)的准直出射,并实现了左、右旋偏振态分离可调且偏振度达88%的按需调控单光子源。该研究工作提供了基于超构表面调控量子光源的新方案,为推进量子光源性能的按需调控和实用化向前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山大学 2021-04-13
量子关联成像雷达
1. 痛点问题 激光雷达技术存在固有缺陷,造成安全隐患与高昂成本。激光雷达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缺点: 1)远距离探测会漏视目标,点云图观看舒适度极低。激光雷达使用点扫描方式探测距离,探测距离越远像点间隔越大,像点之间有漏视问题。激光雷达采用点扫描方式形成点云图,对人眼而言无法直接辨识目标; 2)激光信号易受干扰,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不同激光雷达之间会产生干扰,因为光谱资源有限,这是无法克服的问题; 3)结构复杂、成本高,工业生产难度大。激光雷达使用多线激光提高扫描速度,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机械转动产生的磨损会直接影响激光雷达的寿命及电机控制的精度,需要定期调校和维护。 2. 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科研团队,经过八年的研究,业内首次实现了芯片级的量子关联成像系统,相关算法和硬件系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量子关联成像技术能为智能设备安装“眼睛”,实现成像与3D测绘功能,核心专利是量子物理算法,以低成本实现高精度测绘与成像,有效弥补了激光雷达技术的重大应用缺陷,为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3D测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寻求有开发ASIC芯片、硅光芯片和电子器件产品经验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清华大学 2021-10-22
微光量子教学板
产品规格:高度≥1.2m,宽度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1.2m~4m),整板无拼接。 产品优点: 1.拥有独家开模大尺寸,可直接替代投影幕布(独家无边投影板是投影机最佳拍档)。投影成像色彩柔和,无光斑,一体化设计,可在投影区域直接手写或笔写。 2. 保护学生视力,缓解视觉疲劳,环保书写最佳方案。采用特殊米黄板面材料,色谱波长在500~700纳米之间,科学证明该波段为人眼视网膜最能接受色谱段。 3. 无粉尘性,环保教学,实现100%无尘教学。从而彻底杜绝电子设备因粉尘而导致的使用故障,延长配套电子设备使用寿命。 4. 更适于水墨书写湿擦教学。板面经过5层静电喷涂而成,解决了普通黑板亲水性,吸附性,摩擦力等问题。 5.板面书写流畅,耐磨,不打滑。 产品特性:  高质量版面材质,硬度≥9H,光泽度≤16GH,背板采用厚度为0.4mm镀锌钢板。  
西安东康实业有限公司 2022-09-15
安全高效磁力耦合软启动技术
针对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特性,以磁力耦合传动技术为理念,发明了一种可控磁力软启动装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1 项。该项目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下一阶段将开展可控磁力软启动装置研制工作以及实验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RCT/RET 磁力加热搅拌器
产品详细介绍RCT/RET磁力加热搅拌器(安全型) 新一代最为畅销的实验室仪器。 New: 强力马达,转速范围广 New: 双重温度控制模式用于快速加热介质 - 内置温度控制系统 - 随机附送 PT 1000 温度传感器 (PT 1000.60) - 通过数显屏可对加热温度和搅拌转速进行精确控制 - 数字显示安全温度设置 - 高温警示>> ,提示用户盘面高温,小心烫伤 - 错误代码数字显示 - 加热盘安全回路可调 (5-360°C ) - 安全控制型加热磁力搅拌器,适于无人操作 - DIN 12878 标准接口,可连接外部温度及精确控温,如: ETS-D5 - 先进的热控技术,安全水平高 - 仪器密闭性好,保护等级高(IP 42),使用寿命长 - 磁性强 - 随机附送 H 100 保护膜 搅拌点位数目 1 每个搅拌点位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单个搅拌点位的转速偏差 5 % 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电机输入功率 16 W 电机输出功率 9 W 转速显示 LED 速度范围 50 - 1500 1/min 搅拌子最大长度 80 mm 加热输出功率 600 W 加热速度 1升H2O in H 15) 6.5 K/min 加热温度范围 50 - 310 °C 加热温度控制 LED 加热温度控制精确度 1 ±K 转速控制 无级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小值 50 °C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大值 360 °C 外接温度传感器接口 德国工业标准DIN 12 878 带传感器控温精确度 1 ±K 工作盘材质 铝合金   搅拌点位数目 1 每个搅拌点位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单个搅拌点位的转速偏差 5 % 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电机输入功率 16 W 电机输出功率 9 W 转速显示 LED 速度范围 50 - 1700 1/min 搅拌子最大长度 80 mm 加热输出功率 600 W 加热速度 1升H2O in H 15) 7 K/min 加热温度范围 50 - 340 °C 加热温度控制 LED 加热温度控制精确度 1 ±K 转速控制 无级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小值 50 °C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大值 360 °C 外接温度传感器接口 德国工业标准DIN 12 878 带传感器控温精确度 1 ±K 介质温度稳定性 1 ±K 搅拌点位数目 1 每个搅拌点位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最大搅拌量 (H2O) 20 l 电机输入功率 12 W 电机输出功率 5 W 转速显示 LCD 速度范围 0 - 1200 1/min 搅拌子最大长度 80 mm 加热输出功率 600 W 加热速度 1升H2O in H 15) 7 K/min 加热温度范围 室温 - 340 °C 加热温度控制 无级 加热温度控制精确度 0.5 ±K 转速控制 无级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小值 50 °C 可调安全温度回路最大值 350 °C 外接温度传感器接口 PT 100 带传感器控温精确度 0.2 ±K 工作盘材质 不锈钢 1.4301 工作盘外形尺寸 Ø 135 mm
广州市博勒泰贸易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87 1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