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B13-3智能恒温数显定时磁力搅拌器
       B13-3智能恒温数显定时磁力搅拌器采用直流三相无刷电机驱动。控温采用智能Pid方式自动控温,台面温度、液体温度均可设定、控制、显示。电子定时,精度高。定时时间长达9999分钟。具有温度、转速、双数显功能。
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1
HW18-2红外线智能恒温磁力搅拌器
        HW18-2红外智能磁力搅拌器是取代电热套、油浴锅等老式加热方式。控温采用Pid自动控温,加热采用红外线辐射,有微晶玻璃隔联,使用更加安全,控温更精确,温冲小,使用寿命更长,搅拌转速能恒速,低速50r/min也很恒定,以10r/min一级递增,转速显示很正确。定时时间长达9999分钟,具有温度、转速双显示。
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1
亥姆霍兹线圈实验室磁力线圈梯度磁场发生器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4-02
定制电磁铁实验室磁力设备磁特性研究装置
主要用于磁滞现象研究、磁化系数测量、霍尔效应研究、磁光实验、磁场退火、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生物学研究、磁性测量、磁性材料取向、磁性产品磁化等研究。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定制电磁铁实验室磁力设备磁特性研究装置 产品特点 ※U形结构、视野开阔、磁场强度高、磁场强度大小调节方便 ※体积小、重量轻、占空比小、结构紧凑、磁场性能更佳 ※电磁铁的工作气隙调节轻便灵活,极头处设有螺纹,更换极头装卸方便 ※可选配工作间隙刻度指示 ※小气隙时用于铁氧体产品的充磁和磁性产品的磁化处理。同时若与北京锦正茂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双极性恒流电源( 10ppm)相匹配,可以组成一套多功能实验室磁场发生系统。这个系统中,通过真正的双极性恒流电源输出,可以实现快速均匀的磁场扫描以及磁场换向,从而避免在使用非连续性电源时出现过零反转的磁场突变问题,实现真正的零磁场。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定制电磁铁实验室磁力设备磁特性研究装置 作为北京高科技企业,锦正科技以现代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核心业务,对内承接科研生产任务,对外以商务平台方式实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换,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专门从事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科学仪器研发、销售各类型超低温测试设备(液氮 液氦)制冷机系统集成 ,定制 ,高低温真空磁场发生系统,Helmholtz线圈(全套解决方案),电磁铁(全系列支持定制),螺线管,电子枪(高稳定性双极性磁铁恒流电源1ppm),高低温磁场真空探针台,霍尔测试系统,电输运测量解决方案,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系统等产品种类齐全,性能可靠,至今已有近1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较早)生产探针台,电输运,电磁铁的厂家之一。 锦正茂始终秉承“诚信、合作、创造、共赢”的经营理念,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引入到产品生产与管理中,通过新的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企业;其次,公司逐步形成以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化带动企业价值增张的商业模式,坚持“与时俱进,科技创新”的思路,彰显业务的核心优势,共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05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 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制备功能型纳米荧光探针为主,主要包括量子点荧光探针(QDs)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并利用制备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的定量检测。项目设计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QDs荧光探针和基于CuMn双掺杂的ZnS QDs比率荧光探针,分别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多巴胺和叶酸的定量检测(图13),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探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项目成果将为医学检测和POCT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CdTe量子点在紫外灯下的实物图及其吸收和发射光谱 成果优势: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指颗粒半径小于激子波尔尺寸半径的纳米晶粒,属于三维尺度限域的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0nm以下。QDs有许多显著地光学性质:优良的抗光漂白能力; 较宽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窄;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 成果成熟度:中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等。 市场展望: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前沿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 2021-05-11
量子点荧光防伪技术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物信学院李福山教授、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郑远辉研究员与TCL集团工业研究院钱磊博士的合作研究论文“Inkjet-printed unclonable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hentication” 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其图案化在发光显示,荧光标记和智能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量子点薄膜形貌最终决定了其光电器件应用,论文采用高精度喷墨打印技术制作微米级量子点发光图案,创新性的在基板表面构建具有随机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纳米颗粒,作为喷墨打印输运过程中的聚集钉扎点,强化微米级墨滴蒸发流动以及量子点组装过程中的差异性,形成不可复制“花状”发光图案;成功应用于低成本,可柔性化,自然条件下隐蔽,具有多重防伪级别和商业化的价值的不可复制全彩荧光防伪标签。并且首次引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对喷墨打印量子点防伪荧光标签进行验证,并成功识别出不同的清晰度、亮度、旋转角度、放大倍率以及这些参数混合的“花状”图案,实现了防伪标签的高效准确识别。
福州大学 2021-04-10
量子点荧光防伪技术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物信学院李福山教授、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郑远辉研究员与TCL集团工业研究院钱磊博士的合作研究论文“Inkjet-printed unclonable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hentication” 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其图案化在发光显示,荧光标记和智能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量子点薄膜形貌最终决定了其光电器件应用,论文采用高精度喷墨打印技术制作微米级量子点发光图案,创新性的在基板表面构建具有随机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纳米颗粒,作为喷墨打印输运过程中的聚集钉扎点,强化微米级墨滴蒸发流动以及量子点组装过程中的差异性,形成不可复制“花状”发光图案;成功应用于低成本,可柔性化,自然条件下隐蔽,具有多重防伪级别和商业化的价值的不可复制全彩荧光防伪标签。并且首次引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对喷墨打印量子点防伪荧光标签进行验证,并成功识别出不同的清晰度、亮度、旋转角度、放大倍率以及这些参数混合的“花状”图案,实现了防伪标签的高效准确识别。
福州大学 2021-02-01
在量子物理与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
生成模型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从给定的数据集合中学习到数据的联合概率分布,以及从学习到的概率分布中高效地生成新的样本。研究团队提出将数据的联合分布概率编码成量子多体态的概率幅的模平方。进一步地,他们提出在经典计算机上使用矩阵乘积态(Matrix Product States)来模拟学习的过程。矩阵乘积态的参数,即张量网络的张量元,可以通过类似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的算法进行学习,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泛化能力的生成模型。这个学习算法结合了量子物理与机器学习各自的优点:它不仅可以利用GPU高效地学习到模型参数,还可以利用张量网络的灵活性动态地调节模型表达能力。此外,与传统的基于统计物理的生成模型(例如玻尔兹曼机)相比,玻恩学习机还具备直接生成无关联样本的强大能力,从而可以高效地生成新的数据。 基于量子态的概率生成模型融合了量子物理与机器学习的思想,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玻恩学习机借助量子态内禀的概率解释及其强大的表达能力,意在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提供更为先进的生成模型和学习算法。此外,这类模型在量子信息处理,量子计算以及多体物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展望将来,最令人兴奋的前景应该会是在一台量子计算机上实现玻恩学习机,从而以全新的方法进行概率型的学习和建模。这项工作用使用张量网络模拟量子计算机的运行,向无监督量子机器学习迈近了一步。作用在一幅MNIST图片上的矩阵乘积态以及它的纠缠谱
北京大学 2021-04-11
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2020年5月1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物理》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
西北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87 1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