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动虫情测报灯
产品详细介绍特点:1、环境温、湿度LED显示,仪器电压电流指针显示,便于检测仪器运行情况;2、生产及检验标准符合GB/T 24689.1-2009植物保护机械 虫情测报灯;3、采用光、电、数控技术,兼容ATCSP病虫测防系统;4、晚上自动开灯,白天自动关灯,在夜间工作状态下,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5、利用远红外快速处理虫体(不用毒瓶);6、集虫器为八位自动转换系统,采用齿轮内驱动,保证机器运输及运行过程中转换系统稳定,保证8个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7、雨控装置:按外界雨量变化自动控制整灯工作;8、排水装置:能有效将雨、虫分离; 技术参数:1、诱虫光源:20W黑光灯管(主波长365nm)2、灯体材料:整体结构采用GB32080-92不锈钢,符合GB/T42373、灯架材料:GB3280-80不锈钢4、灯体尺寸:650 mm×650 mm×1900 mm5、电源电压:交流电220V6、适用电源电压:220V±60V;电源稳压隔离器能保证输出电压220V±5V; 有漏电保护装置;7、功耗:待机状态≤5W,整灯功率≤450W8、灯管启动性能:5S内启动9、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工作15分钟后达到85±5℃,处理时间可调(15种处理时间调整)10、绝缘电阻:≥2.5MΩ,有漏电保护装置11、远红外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12、单屏尺寸:撞击屏互成120度角,长595±2mm、宽213±2mm、厚5mm;13、设计寿命:≥5年
上海点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动控制开关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图片                     产品特点        1.     产品介绍:基于传感器信号的外界输出控制      典型应用:简单的温控电路、声控电路、磁控电路、光控电路等。        产品范围        朗威®DISLab产品支持的学科以物理、环境科学和小学科学为主,兼顾化学、生物;并且涵盖基础教育的全学段,即从小学科学到初、高中理科实验教学。         产品用户          凭借强有力的教学科研支撑、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朗威®DISLab产品先后中标沪、京、浙、苏、皖、鲁、闽、粤、桂、陕等省大型政府项目,多年间装备了全国2000多所中学及200多所高等师范院校。           产品服务            朗威®DISLab产品每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新疆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数字化实验室教学培训,为各校提供了系统的产品应用培训、有力的促进了数字化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推广。     山东远大深切了解一线用户的需求,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十年来的服务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天山脚下、白山黑水和西南边陲,从而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产品意义         在中学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逐步从课件和虚拟走向了数据采集和实时实验,这是由物理教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具有代表性的首先是上海市编写的《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物理教材》,其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以及广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均明确提出了以朗威®DISLab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为基础的数字化物理实验的概念,并明确给出了教学实施方案。学校选用朗威®DISLab,既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课改理念,又能够使实验教学装备与新课标教材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生产能力         山东远大总部及生产基地位于济南市,公司占地2000平方米,有员工近1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公司拥有整套完善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简介        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依托山东大学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注册商标为“朗威”牌llongwill®。 山东远大立足知名学府,身处高科技前沿。自1999年起,致力于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发,并于2000年推出第一代产品,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实验教学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模式。2001年度,山东远大研发、生产的“微机辅助中学物理实验系统”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部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并荣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山东远大在注重技术进步的同时,格外注重向整个教育领域传播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技术为依托、以产品为载体、以理念为先导,是山东远大一贯坚持的发展思路。作为中国数字化实验教学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先者,山东远大的业绩在十年间有了长足进步公司影响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朗威®系列产品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一流品牌抗衡、冲击国际教育市场的实力,山东远大也正向教育行业的中型高科技企业稳步迈进。   山东远大,必将为中国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端全自动录播
现代中庆全自动录播系统是学校建设精品录播教室的优选方案。系统采用空间网格智能跟踪技术,自动控制多路摄像机,在无须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录制教学现场信号,形成画面流畅,语音清晰的视频文件。 旗舰型产品录播专家R300配备最先进的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可灵活支2-5路摄像机(广播级或专业级)的智能跟踪和全高清拍摄,产品具备专业导播台,对于有特殊要求画面可以切换的人工进行精确控制拍摄。 R300采用一体化设计,方便录播设备的部署,降低了录播教室工程建设难度。     系统优势 图像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高稳定性、高性能的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JP100HDII。 服务器级录播工作站 JP100HDII 录播工作站JP100HDII采用服务器设计理念,具有性能高、运行稳定和极高的可扩展性的特点。JP100HDII集音视频采集、导播、编码、录制、直播于一体,是录播图像系统的核心设备 控制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教师和学生跟踪机,控制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 高精度识别 基于空间网络定位及跟踪技术,支持红外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更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采用复合识别技术,大大提高跟踪识别精度。 专业导播台和远程导播 对于一些需进行细节拍摄的特殊课程(如实验课、分组讨论等),自动录播难以达到最佳配设效果。通过R300自带的专业导播台,可以自动和手动相互配合录制出理想的画面。 系统支持管理端对录播教室进行远程导播。 音频技术 录播专家R300内置全自动调音台,高清晰采集教室声音进行 智能拾音技术 教室内多支话筒同时采音时,混响和环境噪音增加,导致声音采集不清晰。 全场景智能调音台采用智能拾音技术,自动探测话筒和主声场的位置,仅开启最近的一只话筒,大幅度提高录音质量。 自动语音增益技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移动,采集到声音会发生声音大小变化。自动语音增益技术对采集的声音自行调整,确保声音大小一致。 平台支持 中庆教育云平台以人人通空间的方式提供多层级的资源管理、展示和深度应用 中庆教育云 录播专家R300录制的教学现场视频,可自动上传到中庆的教育云平台,形成教师个人资源或者成为校/区级的优质资源,为后续录播资源深度应用和大数据采集提供有效的支持。
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全自动录播系统
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NMT自动灌流系统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灌流是向细胞内插入细管并注入液体,用人工液置换细胞质的过程。为了使离体的组织、器官能长时间保持生活状态,灌流液必须能代替血液。为此都使用Na+、K+、Ca2+组成的且与该动物血液的主要离子相近且具有近似pH的生理盐溶液。   灌流常用在离体器官的血液置换上,本质实际上是溶液的置换。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溶液的置换呢?培养样品的溶液环境,检测样品的溶液环境,亦或者处理样品的溶液环境,这些都可以根据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进行溶液的置换,确保溶液环境中提供的成分保持一致。   产品介绍 名称:NMT自动灌流系统 型号:RPD-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NMT的瞬时处理需要快速地更换溶液,确保瞬时的意义 处理样品时需要保持恒温,或者恒定的离子浓度 样品处理中两种处理液的更换量和更换速度无法保证 解决方法: NMT自动灌流系统能够针对瞬时处理,提供快速的溶液更换,确保瞬时的效果 NMT自动灌流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的溶液供应,提供恒温以及恒定浓度的条件 NMT自动灌流系统可以设置溶液的更换速度和更换量,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自动添加、抽离、更换测试液、培养液等,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2.性能参数: 工作电压:220V 添加、抽离溶液的速度等级:3个档位 添加、抽离溶液速度:1档0.05mL/s;2档0.1mL/s;3档0.2mL/s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动界面张力仪
产品详细介绍 Zl-3型全自动界面张力仪采用圆环法(GB6541)在非平衡条件下,测量各种液体表面张力(液-气相界面)及矿物油与水的界面张力(液-液相面)。该仪器采用了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大容量FLASH存储技术,可随意存储200条实验结果。该仪器具有完善的人性化操作提示以及美观大方的操作界面。该仪器是石油,化工,电力,高校,科研等行业进行表面张力测量的新一代得力产品 
山东博山同业分析仪器厂 2021-08-23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有关大规模硅基集成高维光量子芯片的工作
利用大规模集成硅基纳米光量子芯片技术,实现对高维度光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和普适化量子调控和量子测量。 (图一)基于硅纳米光波导的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可实现对高维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可编程、且任意通用量子操控和量子测量)       集成光学量子芯片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物理原理,使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实现单片集成光波导量子器件(包括单光子源、量子操控和测量光路,以及单光子探测器等),可以实现对量子信息的载体单光子进行处理、计算、传输和存储等。集成光学量子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高、性能好、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因此,该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实现光量子信息应用的有效技术手段。      利用硅基纳米光波导技术实现的光量子芯片具有诸多独特优点,例如与传统微电子加工工艺兼容、可集成度高、非线性效用强、以及工作波长与光纤量子通信兼容等。然而,迄今为止光量子芯片的复杂度仅限于小规模的演示,如集成少数马赫-曾德干涉仪对光子态进行简单操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扩大集成量子光路的复杂性和功能性,增强其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从而推进量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干且精确地控制复杂量子器件和多维纠缠系统是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一项难点。相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二维体系量子技术,高维体系量子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计算效率高、以及抗噪声性强等诸多优点。最近,多维度量子纠缠系统已分别在光子、超导、离子和量子点等物理体系中实现。利用光子的不同自由度,如轨道角动量模式、时域和频域模式等,可以有效编码和处理多维光量子态。然而,实现高保真度、可编程、及任意通用的高维度量子态操控和量子测量,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北京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西班牙光学研究所和波兰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多路径加载高维量子态方式,即每个光子以量子叠加态的形式同时存在于多条光波导路径,从而实现了一个高达15×15的高维量子纠缠系统。通过可控地激发16个参量四波混频单光子源阵列,可以制备具有任意复系数的高维度量子纠缠态。通过单片集成通用型线性光路,可对高维量子纠缠态进行任意操控和任意测量。因此,该多路径高维量子方案具有任意通用性。与此同时,团队充分利用集成光路的高稳定性和高可控性,实现了高保真度的高维量子纠缠态,如4、8和12维度纠缠态的量子态层析结果分别为96、87% 和 81%保真度,远超其他方式制备的高维量子纠缠态性能。       更重要的是,团队通过硅基纳米光子集成技术,实现了目前集成度最复杂的光量子芯片(图一所示),单片集成550多个光量子元器件,包括16个全同的参量四波混频单光子源阵列、93个光学移相器、122个光束分束器、256个波导交叉结构以及64个光栅耦合器,从而达到对高维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可编程、且任意通用量子操控和量子测量。       研究进一步利用该高维光量子芯片技术,验证高维度量子纠缠系统的强量子纠缠关联特性,包括普适化贝尔不等式和EPR导引不等式等,证明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定律的重要区别。例如,对4维度量子纠缠态,实验观察得到了2.867±0.014的贝尔参数,不仅成功违背经典物理定律61.9个标准差,而且超过普通二维纠缠体系的最大可到达值的2.8个标准差。研究还首次实现高维量子系统的贝尔自检测和量子随机放大等新功能,例如,对3维度最大纠缠态和部分纠缠态的自检测保真度约为76%,对14维以下纠缠态均实现了量子随机放大功能。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制备出发光具有方向性的量子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与多伦多大学OleksandrVoznyy教授合作,在胶体量子点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3-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