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诊断与改进平台
安徽卓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2-09-13
资源管理平台
资源按年级、科目、主讲等分类管理,方便查找 一、平台资源来源 资源管理平台既可以接收嵌入式设备和网络摄像机录制的原始视频资源,又可以接收微课系统发布的微课视频以及老师个人整理的各种教学资源。  提供标准的 FTP 原始资源库,可对接其他任何系统提供的资源。 二、平台资源管理 资源按年级、科目、主讲等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安全的资源发布机制,资源需要经过审核后才能发布出去,避免不合法的资源传播出去。 三、平台特色功能 资源模式播放 在播放普通的单视频课程的基础上,系统提供了资源模式课件供用户在线学习,资源模式课件可以包括教师视频,学生视频,教学文档视频等。由于资源模式课件是老师视频讲授同步配合 PowerPoint 文稿,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接近现场授课。 在线编辑 对录制好的视频在线进行转码、截取、合并、增加字幕等功能。 自动课表 根据课表内容,控制导播主机进行录制、直播并把录制的视频上传到平台。 名师课堂 名师专辑,方便查看优秀老师的所有课程。 教研管理 创建一个教研活动,教研组成员可以对教研内容评价、打分。 评价管理 制定评估方案,建立评价体系对不同的课程视频,进行全面评估。 虚拟切片 创建微课或者精彩视频实现视频精细化管理,解决视频的精准搜索。 教学行为分析 在获得课堂视频的同时,自动记录大量名优教师教学习惯的行为数据,为年轻教师的模仿学习提供前沿技术支持。
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9-13
Android教学实验平台
CES-EDU4412A-II教学平台采用Samsung Cortex-A9 Exynos4412为处理器,运行Android 4.4.4操作系统,集成LAN、4G、WiFi、GPS等多种通信模块, 开放UART、USB、LCD等多种外设,结合按键、LED灯、ADC/DAC、功放等实用电路。 CES-EDU4412A-II教学平台针对Android教学配备了Android应用实验和Android驱动实验的详细资料。从上层应用到底层的驱动,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了解和认识整个嵌入式系统。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编写Android应用程序,如何通过应用程序控制底层硬件工作。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PPT和实验项目等,特别适合高校教学和个人学习。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嘿旋风洗衣平台
平台主要为客户提供洗衣、洗鞋、洗包、洗居家用品等服务,通过微信或门店下单等渠道,并通过配送小哥上门取送,完成门店的洗护一站式服务,并保障72小时内将熨烫平整的衣服送回。          该平台包括微信端、配送安卓APP端、门店服务端、运营服务端等系统构成。
江西东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2
虚拟仿真竞赛平台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根据以往举办南方高速铁路工务及精测精调技能竞赛的成功经验,基于相关比赛平台的开发经验,开发出可以对接轨道精测虚拟仿真项目竞赛系统及工务标准化作业虚拟仿真项目竞赛系统等多套比赛系统的竞赛平台,平台具有考试管理功能,账户管理,考试安排及成绩公布等功能,可以做到公平高效,快捷方便的举行比赛,同时拥有相应的赛前练习等功能,可以更好地解决在当前疫情时代下铁路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教学培训新模式的探索。 当前疫情常态化,线上培训教学成为主流,随着首届全国职业学校“南方高铁杯”铁路工务作业虚拟仿真技能竞赛的顺利举办,将以往在线下举办的比赛真正的带到了线上来进行,实现了线上开幕,线上比赛和线上监考,进一步推动了虚拟仿真软件和线上竞赛平台的发展。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5-24
ADS基础实验平台
ADS基础实验平台是针对高校模拟电路/数电实验室/电路实验室建设而开发的一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包括Digilent-Analog Discovery Studio(ADS)硬件平台、WaveForms软件平台、基于ADS平台的电路原理实验板卡及丰富的实验课程资源。旨在通过便携、极易上手的软硬件平台,安全稳定的配套板卡和与教材高度匹配的丰富实验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精尖”人才。
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4
云桌面管理平台
一、产品介绍 云之翼云桌面管理软件(yiCenter)是针对云桌面系统运维管理所研发的综合操作平台,它从服务器,桌面,终端三个维度实行统一管理,全方位操作云桌面系统实施,交付,运维,更新等各类任务。 云平台管理软件(yiCenter)可以在系统布局中产生重大作用,通过将业务资源整合到云平台,然后对整个平台进行系统化集中管理,让网络、服务器、桌面、终端资源能够在一个平台中实现集中管控和运维,极大的提高了管理运维的水平和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二、产品优势 化繁为简,提高效率 将“云”的所有管理任务集中于同一平台,将大量工作制度化,简化管理流 程、Web 管理界面,无需安装客户端或者借助 MMC 控制台,将大量专业术语通俗化,达到一看便知,降低上手难度。 智能排课,智慧办公 涵盖了服务器、桌面、终端的全部资源管理,功能实用且操作简单,兼容全部的主流操作系统,同时,产品功能可根据需求扩展开发。 功能强大,兼容性好 可以使用任意智能设备,通过局域网或 Internet 随时随地接入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维护,无需针对各类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客户端,无需任何插件。 简单高效的远程管理 可对教室进行排课,系统镜像自动切换,满足不同教学需求。办公中,能够对终端,系统资源集中管控,降低业务风险,提高数据安全性。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RMST中控平台
RMST中控平台/RMST立式中控平台/DG-MS智能管理平台 中控平台作为管理系统主要控制核心,负责系统内试剂信息的记录和更新,承载着各管控对象的交互软件和数据信息,实现人机信息传递、外围硬件操控和数据库更新功能,同时能够定时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产品参数PARAMETERS: 操作终端配合中控平台进行数据的出入库管理,主要用于解决实验室试剂管理扩展,完成系统的出库、还库、查库和异常处理,形成完整的试剂信息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筛选,以提高实验室试剂管理效率。 产品特色FEATURES: 1、便携式一体化操作平台 平台以控制端为核心集成双功能扫描器、人脸识别能力和超大显示屏,管理员可在平台上查询组网的库房内试剂的所有流转信息,对于异常情况 、权限设置、生成报表等都能快速实现。 2、智能化信息系统 自动记录流转信息、自动统计分析,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支持数据随时查询并导出EXCEL报表,实现库存无纸化管理;
杭州研一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4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