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陆兔林;毛春芹;季德;李林;殷放宙;张莹;许金国;吕高虹;单鑫【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人参100-480份,五味子100-480份,葛根200-960份,枸杞子300-1200份,甘草100-480份,经药理实验证实,本发明确实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较好的辅助保护功能,且服用安全,适用于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4-08
长寿老人源短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研究及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
一、成果简介 “长寿老人源短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研究及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项目)的资助。本课题从我国广西巴马百岁以上长寿老人肠道筛选适于直投式发酵剂制备 的优良双歧杆菌菌株,构建膜过滤高密度培养体系,优化冻干发酵剂制备技术,生产高活性 直投式双歧杆菌菌粉。 技术指标:分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以食品大分子为基质的脂溶性功能因子纳米载体制备关键技 术
项目针对国内外脂溶性功能因子微胶囊化产品储藏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 配料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品质不足,提出以构建乳化和成膜特性俱佳的食品大分子乳化体系为基础,进行包载脂溶性功能因子的高生物利用率、高稳态化、可控型纳米颗粒及固态粉末产品的绿色制备。产品结构多样,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缩小了我国食品配料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针对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化产品载量低、生物利用率差等问题,利用天然蛋白质的分子柔顺性和复杂大分子结构,采用增溶、乳化-溶剂挥发高效制备技术,提高营养素载量,同时收缩载体分子体积、减小粒径,制备获得高载量、安全、无油型包载营养素的蛋白质纳米颗粒。该产品粒径范围在 60-100nm,β-胡萝卜素载量较普通含油型载体提高了 100 倍,具有抗胃蛋白酶消化和完全的小肠吸收特性,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是未包埋时的 25 倍,抗氧化活性提高了 2-8 倍。针对蛋白质易在等电点 pH、高盐、高温等极端环境下因变性而失稳,采用Maillard 糖基化反应对其进行接枝,通过控制反应进程及糖基供体,获得等电点不沉淀、乳化稳定性提高 5-7 倍,变性温度提高 10℃以上的高稳定蛋白。以 其为载体制备的抗环境因子干扰型纳米颗粒在pH2.0-10.0 范围内粒径均稳定在 100nm 以下,4 °C 下储藏 6 个月,营养素保留率达 92%以上。 针对液态乳化产品在储藏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利用淀粉的结构可塑性,在确低黏度且兼具乳化和成膜双重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淀粉的改性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步改性-乳化-干燥技术,构建了脂溶性营养素的粉末化制品。通过分析 OSA 淀粉分子分散密度和取代度与功能因子储藏稳定性及生物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生物利用率提高 10 倍以上的乳化粉末产品。复水后乳液 保持纳米级粒径,室温下储藏半年保留率达 95%以上。 针对不易使用热处理手段的热敏性风味油脂,提出纳米乳液包埋-多孔淀粉 吸附的两步非热固化技术。创新性的采用“热液处理”原淀粉结合生物酶法打孔,制备得到吸油率为 135%的高吸附型多孔淀粉。强挥发性薄荷油纳米乳液多孔淀粉吸附产品,在室温敞口放置 40 天,保留率可达 98%以上,且产物在 160-200℃ 高温条件下具有缓释特性。
江南大学 2021-04-11
金钟团队在高倍率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金属镁可以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理论体积容量高、镁沉积/溶解过程不易形成枝晶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体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二价镁离子的电荷半径比大、极化率高,导致其与常规储镁正极材料中的晶格阴离子之间发生强的静电相互作用,阻碍Mg2+离子在正极活性材料中的嵌入和扩散动力学,导致充放电速度缓慢。因此,镁二次电池非常欠缺高性能的正极材料,严重阻碍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近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金钟教授带领的“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机制”研究团队研发了基于一种特殊的置换反应机制、非化学计量比的立方相硒化铜,用于高倍率的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以该硒化铜为正极、金属镁为负极组装的镁电池能够在100 mA g-1下表现出222 mAh g-1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在1000 mA g-1大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可达155 mAh g-1,此外,在1000 mA g-1大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500次之后,容量保持率约为84.3%。 该团队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高结晶度的非化学计量比的立方相Cu2-xSe纳米片(图1)。以Cu2-xSe为正极组装镁电池在100 mA g-1下循环25次后,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222 mAh g-1,在300、500和1000 mA g-1下,放电比容量分别可保持为182、166和155 mAh g-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图2)。此外,该工作从正极和负极两方面对电池经历较长的活化过程给予了一定的解释(图2f)。具体而言,随着Mg2+的嵌入和脱出,Cu2-xSe电极材料的尺寸会逐渐减小,而适当减小活性材料的尺寸可以有效地缩短Mg2+的扩散路径,便于活性材料与电解液充分接触,从而使容量增加。对于Mg负极来说,电解液中具有腐蚀性的氯离子会腐蚀Mg负极表面的氧化物等钝化层,从而使Mg负极表面暴露出更多具有活性的金属镁表面,从而利于容量的提升和稳定。最后,通过非原位表征技术(包括XRD、XPS、TEM和EDX等)对不同充/放电状态的电极片进行详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非计量比Cu2-xSe正极材料的储镁机制为一种特殊的镁/铜离子置换反应。该研究为基于可逆离子置换反应机制的新型高性能多价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南京大学 2021-02-01
纳米二氧化硅/硼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 SiO2/硼酚醛树 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了溶液共混法和超声波辅助分散法相结合, 确保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得到纳米级分散;纳米 SiO2表面经过处理,使纳米 SiO2与基 体树脂硼酚醛树脂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可以充分发挥出纳米 SiO2、硼酚醛树脂的优 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制备出纳米 SiO2含量不同的硼酚醛树脂纳 米复合材料。利用纳米 SiO2的刚性、耐磨性、热化学稳定性和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良好的 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烧蚀性等优点,制备出的纳米 SiO2/硼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可 广泛用于高温制动摩擦材料、耐烧蚀材料、特种结构材料、防热材料等众多领域。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利用稀土永磁材料检测钢管管壁厚度及质量缺陷的检测装置
(1)能够实现在复杂的管道内的行走和检测,且对管道表面要求较低,能够实现自适应运动模式。 (2)能够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测量,同时可以在恶劣的管道情况下进行绕管道一圈稳定行走。 (3)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完成水下的检测作业。 (4)能够实现在线准确测量管壁厚度、裂缝深度及范围及其他管壁质量缺陷,可以实现离线保存功能。 (5)能够解决目前管道等特殊环境下普通测厚方法无法进行厚度测量及管壁质量预测的问题; (6)采用永磁技术,能够实现无源测量,可避免因为电源失电而导致测量失误的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技术及生产线”(4~5)万只/年
成果描述:项目于2012年国家立项(教育部)作为创新创业计划,并资助十万元;同年七月荣获大学生科技“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十一月国家科技部组织在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全国百强 ”奖;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四项专利权。 该项目是四川大学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高科技节能产品。“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技术”研制团队的部分成员是唯一参加建设、生产过几年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的团队;该项目是针对目前为减少城市污染而大力发展的压缩天然气汽车研制的一种高科技配套关键产品-气瓶,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这类气瓶是融各类内衬的密封性和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高强度,轻重量的特点为一体,大幅度减轻了气瓶重量,又保证承压能力以及使用期间的疲劳寿命;国际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才具有研究开发生产能力。 全塑料复合材料气瓶已经过广泛的设计、试验和现场的使用试验结果也已证实;这种容器设计可以在汽车运行的环境和条件下安全地工作。全塑料复合材料气瓶是安全的,耐疲劳的,其重量轻和价格之间是相匹配的;目前,这类气瓶己得到世界上广泛的承认和接受,在许多领域内市场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各类公共汽车上的应用,分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这类超轻质复合材料气瓶不仅用于燃气汽车的燃料容器,而且还广泛用于消防,医院以及宇航,井下作业人员的呼吸器,今后将逐步全面替代原有的钢质气瓶和复合二代瓶,市场需求量很大,前景广阔。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项目,也是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类重要高技术产品。 项目采用高密度塑料作内胆,并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配有调整气瓶成型轨迹和控制机械性能的全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生产多种规格与品种的产品;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技术成熟可靠;该技术是一个综合应用专利技术和专项技术,建成后的装备及生产技术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发展燃气汽车的关键设备就是装天然气的气瓶;气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燃气汽车运行的安全与成本高低。 目前,国内尚无企业涉足,市场无此类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销售;而国外这类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卖价(1~2)万元/只,价格非常昂贵。国内投资一条生产线仅需2400万元专用和辅助设备,厂房3000㎡,产值2.5~4 亿元,利税2~2.6亿元。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CNG4)样品在四川大学产业科研院里展出,欢迎参观咨询;市场前景分析:该产品用于储存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氧气、氢气等各种气体的储存;广泛用汽车工业、船、潜水、消防、医药、民用、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还可出口国外;主要用于汽车工业集团为新生产汽车配备原装气瓶及城市原有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气瓶改装。 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的性能指标居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生产成本低,与国外气瓶相比有很强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项目,也是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类重要高技术产品。 国际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具有研究开发生产的能力。这类轻质复合材料气瓶不仅用于燃气汽车的燃料储存,而且还广泛用于消防、潜水、医疗、宇航、以及井下作业人员的呼吸器等等,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超轻质复合材料气瓶材料的成本降低,使得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在国内外备受青睐,尤其在轿车、大巴和公交车上的应用极具竞争力。 2014年11月我们调研了全国主要汽车制造集团总部,并与他们交流进行市场合作;如郑州宇通集团、第二汽车制造集团、中国重型汽车制造集团、四川客车集团、成都蜀都客车等公司,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进行市场合作,我们将根据他们生产的汽车空间来设计气瓶的容量和尺寸大小,我们再按这些汽车制造厂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满足用户的要求;他们都表示产品出来后将优先选用这类气瓶; 我们看到和了解到郑州宇通客车一辆大巴要安装十一个钢瓶,中国重型卡车一辆要安装十二个钢瓶,蜀都客车要安装六个以上二代或钢瓶,二汽集团的50万辆轿车和与重庆长安公司合作生产的50万辆面包车也都要安装CNG气瓶;了解到各种类汽车都是安装的钢瓶或复合二代瓶;船用的气瓶也是安装的钢瓶或复合二代气瓶。 通过全国主要汽车制造集团总部的调查和国家有关统计部门的资料介绍,国内每年需求气瓶量超过三百万支以上;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国外沿线六十多个国家的市场需求量将是很大的;可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前景广阔。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与钢制气瓶相比,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具有比强度高、重量轻(是钢瓶的1/5)、安全减震性好等优点,这类气瓶综合了复合材料的高比强度、可设计性以及内衬的良好气密性、优良的耐蚀性等诸多优点,使其达到高承压能力、高疲劳寿命、质轻、耐腐等优良性能的完美结合。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具有耐高压(25MPa),容积大(50L~400L),重量轻(同容积和同压力下,S玻纤气瓶为钢瓶重量的60%,碳纤气瓶为钢瓶重量的35%,高分子材料纤维气瓶为钢瓶重量的1/5),可有效减少动力损失;耐腐蚀性能好,因气瓶采用塑料内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和水分对内胆无腐蚀;安全性能高,因内胆无腐蚀,从根本上消除了气瓶爆炸诱因(硫化氢应力腐蚀);疲劳寿命长,产品经过循环15000次无泄漏,且玻璃钢耐侯性能比钢强,产品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可设计性强,可根据不同车型生产出不同规格,材质的气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抗冻及耐瞬时高温烧蚀;防爆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危险性小等特点。 该CNG气瓶比强度高,可提高汽车的有效载荷,增加行驶里程。仅这一点就非传统材料的气瓶所能及。 破损安全性好,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中有大量的玻璃纤维,每平方厘米上的玻纤多至几万根。从力学观点上看,是典型的静不定系。当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万一超载并且少量纤维断裂时,其载荷会迅速重新分配在未破坏的纤维上,这在短期乃至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致使构件丧失承载能力。如枪击试验,在距气瓶50m 处,分别以7.62mm、12.7mm高射机枪、53式冲锋枪、1.7mm穿甲燃烧弹、30m全爆弹对充满高压气体的复合材料CNG气瓶进行实弹射击。实弹射击时,容器被击中后,瞬间起火,片刻自熄。高压气体从弹孔喷出,引起气瓶弹跳、窜动,甚至飞出几十米外。但子弹孔无扩孔现象,仅比子弹略大,无碎片。复合材料CNG气瓶本身对周围的破坏力仅是瓶体的撞击力,这可通过以合适夹具固定气瓶予以避免。不言而喻,钢气瓶爆破杀伤力就大得多了。 减振性好,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中的纤维与基体界面具有吸振能力,故震动阻尼甚高,抗声振疲劳性亦佳。对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进行常温爆破、高低温爆破、温度交变试验、疲劳试验、荷载振动试验、荷载坠落、湿强度试验、长期充气储存试验,试验结果与气瓶多年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四川大学 2021-04-10
新型纳米材料干扰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形成并促进小胶质细胞介导清除
南开大学刘阳研究员与天津医科大学康春生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Letters(DOI:10.1021/acs.nanolett.8b03644)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NC-KLVFF),可有效清除Aβ毒性寡聚体,并减轻Aβ诱导的AD小鼠的神经毒性。该纳米复合材料为表面集成有Aβ捕捉肽(KLVFF)的小粒径纳米颗粒(图2b,14±4nm)。这种纳米复合材料将KLVFF通过原位聚合交联在血清蛋白质分子表面(图2a),与Aβ共培养可显著改变Aβ寡聚体的形貌,进而形成Aβ/NC-KLVFF纳米团簇而不是Aβ寡聚体。随着病理性Aβ寡聚体的减少,纳米复合材料减轻了Aβ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恢复了脑内小胶质细胞吞噬Aβ的能力,最终保护了海马神经元免受凋亡。研究人员考察了NC-KLVFF在减轻神经毒性和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C-KLVFF通过与Aβ作用形成纳米团簇体,显著减轻了Aβ对神经元细胞膜的黏附,进而减小了对神经元的损伤(图3a,b)。在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实验中,也观察到Aβ/NC-KLVFF纳米团簇体展现出更易被内在化的特点(图3c,e)。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3 304 305
  • ...
  • 332 3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