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荧光探针分子研究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M(CO)x 作为一种非经典现代配合物,在新材料的制备,金属的分离提纯,有机合成催化剂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但大多数羰基金属有机化合物易挥发或升华,是有毒难控。开发可靠, 高灵敏度和方便的金属羰基化合物检测分析方法尤为重要,但关于金属羰基化合物检测的很少。实验室正在进行利用荧光技术检测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通过试剂颜色变化定性或定量检测 M(CO)x。
兰州大学 2021-01-12
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重金属螯合剂
本项目的产品主要用于稳定和固化垃圾发电厂锅炉产生的飞灰中的重金属元素,防止固化填埋后飞灰中的重金属溶出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无取向硅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电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无取向硅钢是广泛的用于电机和发电机铁心的软磁材料。铁心材料的优异能够直接影响电机和发电机的效率和能耗。影响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杂质元素的含量、夹杂物的种类尺寸含量、织构类型、晶粒尺寸、表面状态等因素。由于受限于目前所掌握的炼钢方法的不足,尚不能完全将钢中的 C、O、S、N 等元素去除。这些夹杂物和析出物在脱氧过程、钢液凝固过程以及轧制热处理过程形成和转变。这些残留在钢中的元素最终大部分以碳化物、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复合夹杂物形式存在。一方面,这些夹杂物和析出物会在无取向硅钢磁化过程中阻碍磁畴壁的移动,影响磁性能;另一方面,在再结晶退火过程中,这些夹杂物和析出物还会促进不利取向织构形核和阻碍晶粒长大,从而恶化无取向硅钢磁的组织,恶化磁性能。因此如何控制这些夹杂物的种类、分布、尺寸等因素对于减小这些夹杂物和析出物对无取向电工钢的磁性能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1)不同化学成分体系无取向硅钢的关键夹杂物和析出物预测。无取向硅钢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其最关键的性能指标是磁性能,包括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化学成分体系是影响其磁性能的最关键因素。由于不同牌号,不同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无取向硅钢,其中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种类、形态、尺寸和数量相差很大。而不同种类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控制方法又不相同。本项目中通过大量分析不同性能和不同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样品、采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ASPEX 自动扫描电镜对无取向硅钢成品中的微米、亚微米和纳米级夹杂物和析出物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商业热力学计算软件 FactSage 对不同成分体系下夹杂物和析出物种类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能够预测不同成分体系的无取向硅钢中应该控制的关键夹杂物和析出物种类。(2)无取向硅钢中钙处理控制硫化物技术。钙处理是钢铁工业中最常用的改性夹杂物的手段之一。但是通常来说,向钢中加钙是为了将固态的 Al 2 O 3 改性为液态的钙铝酸盐,以避免水口结瘤现象的发生。但是同时钙和硫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与硫元素反应生成 CaS,这样可以避免在无取向硅钢中生成细小的(Mn,Cu)S,影响磁性能。由于钙加入钢中首先会和钢中的 Al 2 O 3 反应,过量的钙才会和硫反应。钢中的氧含量的多少影响着向改性硫化物所需要的钙含量。我们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实验发现,在降温过程,钙铝酸盐还会和钢中的溶解铝和溶解硫反应,生成 Al 2 O 3 +CaS。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能够完全将硫控制的最少加钙量。图 2 所示为不同的 Ca/S 对铁损的影响,通过合适的加钙量,可以有效减少细小(Mn,Cu)S 的数量,从而改善磁性能。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也要尽可能在钢液下去除生成的钙铝酸盐,因为大尺寸的夹杂物会在再结晶过程诱导{111}织构生成,从而对磁性能不利。(3)无取向硅钢中铈处理控制硫化物技术。稀土元素和氧、硫也具有的很强的结合能力。因此也可以用来改性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但是,稀土也面临着与钙改性夹杂物同样的问题,既可以和钢中的硫反应,还可以和氧元素反应。而目前对于稀土改性夹杂物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的解释上。本研究通过实验室实验,详细的研究了不同铈含量和氧含量对铈改性夹杂物和控制无取向硅钢中细小硫化物的影响。最终建立了稀土改性夹杂物成分预测模型,此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根据此模型结果,可以得出图 3所示不同 T.Ce/T.S.对固硫率的影响。当 T.Ce/T.S.>2.9 时,可以有效控制细小的硫化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纳米金属/陶瓷复合润滑自修复剂制备技术
本技术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粉体研究所和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开发出的新型适合于多种金属摩擦副(钢-钢,钢-铜,钢-铝等)的高效纳米润滑自修复剂产品,现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开发了内燃机系列、通用流体机械系列、机械密封系列等产品,在轮船、飞机、工程机械、汽车以及矿山、油田、电厂、化工厂、钢厂、水泥厂等机器设备的抗磨、减摩、原位自修复和节能减排中具有广泛应用,可广泛使用于含机械运转金属摩擦副的减摩、抗磨场合。近几年来,该自修复剂已在各种车辆、船舶、空压机、机床、机械密封件等进行了大量实际设备运行考核。结果表明,该产品以一定添加量定期加入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中,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此外,还针对我国目前每年消耗100亿只轴承的实际问题,研究开发出纳米复合自修复润滑脂产品,以期大幅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设备维修时间。中国颗粒学会鉴定结果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所研制的机械密封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让给相关企业,并在同行业具有强的竞争优势。技术优势(特点、指标等) 该自修复剂产品的技术优势在于其设计思想、配方及制备方法具有创新性,采用高产率、高纯净度、粒度分布可控多组元复合金属纳米粉体产业化生产技术与独特的金属复合纳米粉体和天然矿石粉体的分散、表面改性技术,有效实现了油溶性添加剂与纳米颗粒的协同增强。产品按要求添加量加入500SN基础油中可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60%以上,提高极压值1.9倍。以一定添加量定期加入各种车辆用润滑油中,节省燃油5~35%,减轻机械噪音,减少车辆的废气排放30~50%,提高发动机的动力20%左右,延长润滑油换油周期1~3倍。应用于机械密封件中增加原有机械密封件压力上限30%左右,降低原有机械密封件传动所需电耗;延长原有机械密封件使用寿命1倍以上;降低噪音1~5 dB;大大减少设备保养维修费用,并减少因排除故障停机造成的损失。通用流体机械系列用于多种泵及空压机设备后,具有节电5~16%,降低噪音2~6 dB,提高流体输送流量或压力,延长润滑油换油周期1~3倍;提高摩擦副使用寿命1~3倍,延长设备大修时间及使用寿命等功效。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金属基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应用
现有化石能源的高效绿色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技术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可以以天然气、煤气化气和生物质气等为燃料,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后的总发电效率可超过70%,被认为是化石能源最高效清洁的利用方式之一。目前全球的研究热点是研制在中低温条件下工作的SOFC,将SOFC的操作温度从传统的850~1000℃,降低到850℃以下的中低温。其目的是降低电池的启动温度和时间,有效地降低各个部件的老化速率,提高SOFC的稳定性和延长寿命,还可以使用廉价的不锈钢等作为连接材料,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为SOFC的商业化提供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而在SOFC燃料电池方面,我国具有特有条件和优势,主要表现在SOFC核心材料上具有稀土氧化物资源优势,而在能源结构上,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相当大的比重,政府和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也与日俱增,所以SOFC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当可观的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无机氧化物或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无机氧化物或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规模制备无机氧化物和纳米金属粒子,该方法已申请了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利用该技术制备了 CeZrO2 纳米储氧材料,其粒度为 4—6nm, 其储放氧性能比常规的储氧材料提高 25%以上,利用该材料制备的三效催化剂具有起燃温度低、工作窗口宽等特点。该专利技术可以制备 Ag、Au、Pt、Pd 和 Rh 等纳米金属粒子, 其粒子的粒径在 2—10nm, 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质。该技术的创新点是:(1)将化学法合成纳米材料体系改成流动体系,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应条件,从而控制纳米粒子粒径;(2)利用管式反应器提高了纳米粒子制备产量,可以  规模制备纳米粒子,尤其是可以制备高分散的贵金属纳米粒子。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金属表面磷酸盐化学转化膜新技术
金属表面化学转化是一种在溶液中发生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与基体结合 牢固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目的 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赋予耐磨耐蚀性能;用于涂装底层,提高附着力与 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改变表面光学性质等。 转化膜在普通钢铁材料表面已经多年发展,应用较为成熟。本技术已实现 难转化金属及合金表面的成膜,如钛与钛合金、不锈钢、镁合金等,解决军工 行业所使用优质合金材料表面防护的难转化问题。由于其与基底结合牢固及组 分与性能的可控性,当前已在国际上引起关注。
山东大学 2021-04-13
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行为研究及应用
针对炼铁高炉、炼钢转炉、连铸中间包、钢水包、鱼雷罐车等高温冶金容器及加热炉、高温管道等热力系统设备的共同结构和负荷特点,综合利用计算机仿真和现代电测及激光测试分析技术,开展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行为、变形行为、及强度行为的内部机理和外在表现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耦合行为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设计,转炉延寿技术及工艺确定、高炉下降煤气下降管的塌落事故评估和治理以及转炉等高温结构的设计和行为控制等方面。其中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研究工作明确了原有进口大型钢包裂纹的生成机理及防治方法,并首次将圆弧底和整体小耳轴应用于大型钢包,使新钢包的各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水平低,最大应力较原有钢包下降约40%。各种最大应力均避开了焊缝位置。焊缝和水口附近的应力水平下降了60%-70%。其结果使钢包的机械强度指标较原有钢包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焊缝和水口附近改善明显。在提高钢包使用寿命、降低包重、减少维修费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彻底替代了原有进口钢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现已在宝钢全面推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分析技术及应用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钢的连续性,是钢产生裂纹破坏的祸根。一般把粒径大于 50μm夹杂物称为大型夹杂物。这种夹杂物占钢中夹杂总量的 1%,但对钢质量危害最大。如何把大型夹杂物从钢中捕捉并从钢中分离出来,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原冶金部科技司于1982 年下达“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课题。大样电解是用于分析钢中大于 50μm 非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方法。本方法是由电解、淘洗、还原、磁选、分离、照相、分级等部分组成。主要设备包括:钢样电解、碳化物分离、还原设备、显微照相及分级等系统。技术特点:1、电解试样大,捕捉钢中夹杂物效率高;2、采用较低成本的电解液;3、电解槽结构便于处理阳极泥;4、采用物理方法分离碳化物,操作简便,效率稳定,夹杂物回收率高;5、采用还原好磁选方法来分离夹杂物。1985 年通过冶金部鉴定,鉴定认为:本方法在电解液、电解槽结构、淘洗设备等方面均有特色,与国外(日本)同类型分析设备相当,填补了我国的空白,1999 年获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分析技术及应用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钢的连续性,是钢产生裂纹破坏的祸根。一般把粒径大于50μm夹杂物称为大型夹杂物。这种夹杂物占钢中夹杂总量的1%,但对钢质量危害最大。如何把大型夹杂物从钢中捕捉并从钢中分离出来,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原冶金部科技司于1982年下达“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课题。大样电解是用于分析钢中大于50μm非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方法。本方法是由电解、淘洗、还原、磁选、分离、照相、分级等部分组成。主要设备包括:钢样电解、碳化物分离、还原设备、显微照相及分级等系统。技术特点:1、电解试样大,捕捉钢中夹杂物效率高;2、采用较低成本的电解液;3、电解槽结构便于处理阳极泥;4、采用物理方法分离碳化物,操作简便,效率稳定,夹杂物回收率高;5、采用还原好磁选方法来分离夹杂物。 1985年通过冶金部鉴定,鉴定认为:本方法在电解液、电解槽结构、淘洗设备等方面均有特色,与国外(日本)同类型分析设备相当,填补了我国的空白,1999年获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应用范围:该设备主要用于分析钢包精炼、连铸中间包、铸坯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通过分析研究各阶段钢中夹杂物来源,提出有针对性措施,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9 90 91
  • ...
  • 278 2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