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VD技术制备纳米结构超硬保护性涂层
涂层技术是提高刀具性能和寿命的重要途径。随着高速切削、干式切削等先进切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刀具涂层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还要具备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蚀性以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红硬性),传统的刀具涂层,如TiN、CrN、甚至TiAlN涂层已逐渐不能满足性能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的新型保护性涂层材料。 材料结构涂层是利用纳米材料的特异结构产生高硬度的新型涂层材料,包括纳米多层涂层和纳米复合涂层。本项目组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开发的TiAlSiN、TiSiCN、CrAlSiN等纳米复合结构涂层获得近50GPa的超高硬度,同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热稳定性,其使用温度达到1000℃;开发的CrAlN/ZrO2、TiAlN/SiO2等纳米多层涂层,不仅具有超过50GPa的超高硬度,同时由于含有氧化物阻挡层,抑制了外界氧原子向涂层内部的扩散,使涂层抗氧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蚀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梯度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该梯度涂层刀具基体材料为高速钢,基体表面具有多层涂层,涂层为添加MoS2、BN和LaF3的硬质合金层和Al2O3基陶瓷层交替的梯度叠层涂层。刀具涂层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制备,制备步骤为:(1)前处理;(2)熔覆硬质合金层;(3)熔覆Al2O3基陶瓷层;(4)交替熔覆硬质合金层和Al2O3基陶瓷层;(5)后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刀具表面梯度涂层兼顾Al2O3基陶瓷和硬质合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MoS2、BN和LaF3的加入使得该刀具在较大切削温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功效。该涂层刀具可应用于干切削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
东南大学 2021-04-11
黄土发泡轻质材料制备技术
用混凝土进行发泡制备轻质材料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混凝土发泡材料比重仍然较大,应用受到限制;且混凝土发泡所用的主料水泥是用高温煅烧生产的,不仅耗能,也排放温室气体。黄土为无机类氧化物,资源丰富,价廉易得,不需要高温进行煅烧即可直接使用,本项目利用粉碎到一定细度的黄土进行发泡,制造块状泡孔材料,可用于保温、隔热、隔音、工程填土和建筑隔断等,既节能又环保。技术路线为:将黄土制成水浆料,用水溶性包覆剂在颗粒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后,在适量的水溶性聚合物、发泡剂、助剂作用下进行搅拌发泡,得到发泡浆料;将发泡浆料倒入不同的模具,待其自然干燥后,得到不同形状的黄土发泡轻质材料;或将发泡浆料直接浇注到应用场所,得到黄土发泡浇注块。本项目的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地选择适当的发泡剂、添加剂,并控制好发泡时间段。该发泡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变节距螺旋金属橡胶涂层复合弹簧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作为车辆、矿山、液压、振动机械弹性元件的螺旋压缩弹簧(金属件, 以下简称螺旋弹簧),特别是一种变节距螺旋金属橡胶涂层复合弹簧,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由变节距螺 旋金属弹簧、橡胶涂层两部分构成;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由一根钢丝卷绕构成,所述的钢丝卷绕成变节距 螺旋结构,橡胶涂层均匀地涂覆在金属弹簧表面。所述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至少有3圈以上的有效螺旋,且 又至少有2圈以上的有效节距为不同节距的螺旋。所述变节距螺旋金属弹簧的有效节距的螺旋中径相等,或所述的有效节距的中径沿所述的螺旋结构的轴向改变。所述橡胶涂层厚度在半径方向上为0.1-3mm。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基于电化学各向同性刻蚀轮廓包络原理的金属材料普适性抛光加工技术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邓辉研究团队在机械制造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各向同性刻蚀轮廓包络原理的金属材料普适性抛光加工技术。邓辉介绍,此项研究所提出的刻蚀轮廓包络抛光技术避免了使用传统抛光工艺所不可或缺的刚性工具,因此该技术不存在“刀具干涉”问题,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外形和内腔结构的金属零件,加工效率高且加工后表面无残余应力。此外,由该技术的加工原理可知,这一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航空航天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投入应用,也可解决3D打印金属零件的后处理难题。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是指在固态下原子排列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这种状态相对稳定的金属合金。近十几年来,块体金属玻璃的发展更是其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使得金属玻璃作为结构材料成为可能。 与传统晶体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很高的强度、大的弹性极限(2%~3%)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短流程、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并能获得完全清洁复合界面的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 设备构成为,由真空系统、预热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牵引机构组成。牵引机构上下各有一个导轮,两导轮竖直方向相切,且下部导轮与电机相连,可以将制备的丝直接缠绕起来,实现连续生产;冷却装置紧置于坩埚下部,保证包覆的合金液快速凝固形成金属玻璃。 工艺过程为:将按照名义成分配好的合金先用电弧炉熔炼成均匀的母合金,然后将母合金和金属丝装在底部带有小孔的坩埚中,金属丝一端自内而外穿过坩埚的小孔,在加热炉中重熔母合金并保温,然后通过牵引机构由电机带动下拉浸渍在熔体中的金属丝,使其表面均匀浸渍一层合金液,在穿过加热区后通过冷却介质快速冷却形成金属玻璃,最终获得具有较高强度与延伸率的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 技术特点:金属丝可以选用具有较高熔点及较高强度的钨丝,金属玻璃合金可以选用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及较好力学性能的锆基合金体系。电机牵引拉丝速率为1-5mm/min,冷却装置的冷却速率为所吹氩气流速1-5m/s。 已申请专利:张勇,陈晓华,陈国良,张兴超,王自东,“一种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120355.4,专利申请时间:2007.08.00,专利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等离子喷涂制备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涂层的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等离子喷涂制备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钢铁材料表面通过原位反应获得三元硼化物(MoFeB↓[2])基金属陶瓷涂层,再经过正火(或淬火+回火)热处理后,使涂层和钢铁材料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反应界面;等离子喷涂粉末组成的质量百分比:25%~40%FeB、35%~50%Mo、1%~10%Ni、1%~10%Cr、10%~20%Fe,各组分之和为100%;粉末粒度5~20μm。本发明获得的涂层硬度达89HRA,结合强度达350MPa,耐磨性是W18Cr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首先将引发剂锚固到金属材料表面,随后加入阴离子型单体和共聚单体,通过表面热/光引发聚合反应制备得到阴离子型共聚物修饰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通过该方法接枝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聚合物层稳固、均匀且化学结构易调,从而拓宽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片状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
颗粒的粒度和粒形分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JEM-1299E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始锌粉的中值粒度大约在3~10微米之间,粒形近似为球形。实验结果证明,经过1小时处理后,原始的150克球状锌粉基本上都成了薄片状,颗粒的厚度分布在10~50nm之间,直径方向尺寸度分布在20—100nm之间,这一转变过程的电力消耗只有0.12度。按照150克/小时计算,本技术班纳米锌片可达1公斤以上,每班电力消耗还不到1度。得到的产品形状规则,均匀,无污染,几乎无缺陷。 本项目不但在国内外率先成功地在温室下用振动方法制备出了纳米片状锌粉,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可开发的领域有:纳米片涂层技术,纳米片指纹粉体,纳米片催化技术,高密度、高分辨率、低噪声磁性记录介质等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微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方向上,以现有微纳米材料制备研究平台和有关研究课题为基础,在微纳米陶瓷、金属粉体制备及改性、纳米结构材料、大块金属纳米与非晶材料制备、高阻尼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纳米药物靶向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知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专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许仲梓教授和赵石林教授主持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研制与开发”,在我省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该项目以半导体纳米材料为功能填料,制备出的涂料价格适中、性能优良。可将涂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涂覆于玻璃的表面,一次性制成纳米隔热玻璃,用于汽车、各类建筑物上,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见光区透过率>80%),而且能有效的隔绝太阳热辐射(近红外区屏蔽率>63%),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涂料本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常洲晨光涂料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100吨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生产线及实验检测中心,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课题组正研发系列产品,以满足环保和节能的社会需求。由郭露村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研制的纳米陶瓷弹簧,是以纳米改性PSZ粉料为原料,利用复合成型技术制备而成。陶瓷弹簧具有重量轻、耐磨损、抗老化、耐高温、电绝缘、无磁性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簧丝直径:2.2±0.1 mm;弹簧外径:20.4±0.3 mm;自由高度:24±0.5 mm;间距:1.7±0.1 mm;工作圈数:6;弹簧刚度:10±2 N/mm;最大荷重:50 N;重量:8.8±0.5 g。主要应用于无法使用金属弹簧的高温、腐蚀性环境中,用作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以及控制机构运动的零件。水泥材料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内水泥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单位,以唐明述院士领衔、许仲梓教授、沈晓冬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高性能水泥制备基础研究、水泥绿色制造、建筑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唐明述院士历经五十年潜心开展的“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耐久性研究”,在反应机理、集料碱活性快速试验法(被确定为国际标准)、反应防治方法及工程建设应用等到方面取得了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多年来,研究成果为我国三峡工程、长江二桥、金沙江的向家坝、雅砻江上世界最高的大坝(305 m)锦屏一级电站等数十个国家重大基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部级以上奖励。2001-2006年由许仲梓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其关键技术使传统水泥性能提高30%、产量提高30%、环境负荷降低30%,作为一种国民经济中使用量最大的基础材料,这项成果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研究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在我省的中联淮海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由沈晓冬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水泥低能耗制备和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提高水泥性能、重点关注水泥生产节能减排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