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个性化 PEEK 骨科植入物 3D 打印技术
对于肿瘤、创伤、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或骨畸形患者,由于个体性差异 大、病患程度不一等原因,传统规范化的医疗植入物经常无法满足要求。因此, 本项目采用生物级聚醚醚酮(PEEK)材料作为原料,利用 3D 打印技术,快速定 制个性化、高性能的骨科植入物,从而满足患者切身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已有样品/n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成果简介:该成果明确了甜米酒中小分子糖类组成、有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分析了甜米酒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分离并鉴定了传统孝感酒曲中的优势发酵菌株米根霉和根霉。采用杂粮和糯米复配开发了富含花青素的杂粮甜米酒及其清汁饮料、甜米酒果冻系列产品以及即食酒醪糟羹产品,实现了孝感米酒产品的延伸。该项成果为甜米酒优质原料品种筛选和安全高效、专业、标准化生产。  应用前景:该成果科可用于优质糯稻无公害生产和糯米深加工。年产甜米酒液态产品0.5万吨/年,甜米酒固体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安全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创造性提出了区间隧道过河过桥 安全控制模式,确保了浅埋暗挖隧道构筑 物的安全,填补了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技术 空白。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薄基岩浅部煤层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该项目实现了薄基岩浅部煤层大规模 的控水安全开采实践,系统地提出了薄 基岩浅部煤层控水开采的煤岩柱留设模 式、防止突水溃砂的关键调控技术和短 大快流的巷道布置革新设计新理念。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基于IPv6的物联网云接入与信息服务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从生活出发,通过用户思维、体验思维、平台思维和创新思维,给用户提供在家居空间的智能生活,重构出一种新形态的绿色生活方式。特色:1) 绿色,采用“光”的形式将家居设备连入互联网,不存在射频对人体的影响等问题;2)隐私性,“光”不能穿透墙壁,保证了智慧家居数据的安全性; 2)强壮的接入能力, 采用IPv6 技术,允许为每个接入的设备或传感器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可在互联网上直接访问具体的家居设备。该项目有如下成果:1)开发了IPv6 路由器端通信连接器,IPv6路由器完成和云服务的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液快速筛查癌变细胞技术
可以量产/n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就可以阻断其发展为宫颈癌。因此发展有效快速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同时又简单便宜,是一项十分必要且任务艰巨的工作发明的特殊染液被涂抹于上皮组织后,如果有癌变细胞存在,叶酸及叶酸复合物就会经过这些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介导,迅速进入细胞浆,同时还原型的亚甲蓝也被带入细胞浆。叶酸被还原成四氢叶酸,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过程。还原型的亚甲蓝则被细胞内广泛存在的活性
武汉大学 2021-01-12
DC-DC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先进控制技术
因其广阔的工业应用范围和越来越高的精度、效率要求,DC-DC变换器系统已经引起电气工程师和控制工程师的广泛研究和关注。DC-DC变换器系统本身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已经使得传统线性控制方案,如PID控制等,无法取得满意控制效果。此外DC-DC变换器系统负载的突变、输入电压的波动、半导体器件的电磁干扰和参数变化等各种因素都严重破坏DC-DC变换器的精度要求。面向DC-DC变换器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整套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案。利用干扰观测器技术对有负载突变、输入电压波动和模型误差引起的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从而进行精确补偿,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与滑模控制和其他先进的非线性控制算法结合,实现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抗干扰技术。我们提出了从建模、分析、先进控制方法设计到具体实现参数、规律总结凝炼等一整套的DC-DC变换器系统先进控制解决方案,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工业设备。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设计保证和提升DC-DC变换器系统的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对于负载突变、输入波动、电磁干扰的有效抑制,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目前成果已有多篇SCI高水平论文发表,申请授权多项发明专利,技术成熟,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多元干扰严重、模型偏差和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东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铁路危险品运输在途检测技术
 该项目为863重点项目。项目针对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的品种多、运量大及路途长、途中还需解体和编组作业等特点,研究开发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状态在途检测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重点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通信条件恶劣、货车车载设备供电缺乏,以及粉尘、振动、冲击和电磁干扰等问题,以满足铁路危险品运输在途监测需求,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减少货物的运输途中发生事故所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项目成果及运用:     本项目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多点网络化监测、环境适应性强、节点功耗低等方面有创新,并实现了危险货物安全状态的分析和评估。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铁路新疆棉花运输安全监测、铁路电石集装箱检测等系统中,实现了货车运输车载供电缺乏的条件下,自动长时间、远程连续地监测、检测货物运输状态,得到了铁道部有关领导、用户的一致好评。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运用于铁路新疆大宗棉花运输安全监测研究中,为防止棉花自燃事故提供了第一手监测数据。铁路电石集装箱检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远程地、较长时间地、连续地检测并记录电石集装箱检测实验中的各项参数,为数据采集与分析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皮肤修护用纳米脂质体技术及制品
1 成果简介纳米脂质体美容化妆品技术是国际美容化妆品界追求的目标,是世界化妆品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将现代生物医药技术成果与先进纳米脂质体工业化技术结合,研制技术成熟,将有力推动和促进我国相关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已获得“重大新药创制” 重大专项、 “ 973” 和“ 863” 计划立项资助,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 应用说明具有较高美容价值的功能性药物营养成分很多,如中草药有效成份提取物、化学药物、维生素和动植物油类等,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如抗氧化、美白滋养、祛斑等),这些功效成份绝大多数为难溶性物质,使用时难以透过皮肤屏障发挥其功效作用。我们采用生理相容性、安全性高的卵磷脂为载体材料,利用现代纳米脂质体技术将这些难溶性功效物质制成粒度小于 50nm 的纳米脂质体微囊,能够自然穿透皮肤屏障,运输功效物质至真皮细胞层间形成营养储囊,从而使其功效性充分发挥成为现实。 重要代表性应用实例:辅酶 Q10(生化药物)抗氧化/延缓衰老纳米脂质体系列辅酶 Q10 是人体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合成 ATP 的关键作用酶,具有抗氧化,提高细胞活性和延长细胞周期的作用,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发现的一种重要参与调节细胞活性的难溶性物质。 辅酶 Q10 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脏器组成细胞内,尤其以心脑部位含量最高。人体细胞内辅酶 Q10 含量水平约在 20 岁时开始衰减,人体出现衰老现象,外源性的补充辅酶 Q10,有助于细胞抗氧化、活性提高以及生存周期延长。 辅酶 Q10 纳米脂质体技术能够运送药物有效穿透皮肤屏障,大大提高药物吸收利用度为细胞吸收利用,从根本上促进人体细胞的活性,起到优良的抗氧化/延缓衰老功效作用。 注:本技术相关成果获得国家“ 重大新药创制计划” 重大专项立项资助。中草药有效成份提取物纳米脂质体系列中医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中草药,如银杏、红花、人参、芦荟等草药有效成分具有非常好的美容滋养祛斑等效果,采用纳米脂质体技术解决其吸收困难、提高作用功效,研发生产相关技术产品,是对中医药传统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非常具有特色。维生素系列纳米脂质体系列维生素系列是一大类,如脂溶性 Va、 Vc、 Ve 系列等,是人体细胞必需营养成分,通过纳米脂质体技术解决其透皮吸收问题,在抗氧化、抗皱、美白滋养等方面具有重要功效作用。动植物油纳米脂质体系列许多动植物油(如鳄鱼油、鸵鸟油、娃娃鱼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脂等营养物质,也是一大类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美容功效物质,通过纳米脂质体技术解决其透皮吸收问题,在美白滋养、抗皱润滑皮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作用。 说明:目前,纳米脂质体技术成熟,以上系列产品可以根据功效需求,可以单独或复合组成使用制成具有多功效特点的系列美容化妆品。3 应用说明应用于高端功能性美容护肤化妆品领域。4 效益分析目前,国内外能够真正掌握和工业化生产该技术产品的企业很少,相关产品需求市场巨大,价格十分昂贵,附加值极高,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该技术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已成功解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技术竞争力较强,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5 合作方式技术投资、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合作。6 所属行业领域信息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多尺度疲劳裂纹扩展的试验、建模及疲劳寿命预测技术
工程实际中出现的疲劳损伤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多尺度的现象,例如从纳米或亚微米级别的微观裂纹瞬时扩展行为到由于疲劳损伤导致的整体结构长期的性能退化现象。基于多尺度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的疲劳损伤研究和预测技术,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对疲劳损伤进行分析。 该技术通过研究在小时间和空间尺度下试验观测到的疲劳裂纹尖端的连续扩展行为,建立描述微观疲劳裂纹行为和机理的物理模型,然后在这个微观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多尺度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并最终实现对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准确实时的分析预测。微观裂纹尖端在一个疲劳载荷周期内加载过程中的连续变化情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2 883 88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