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属基复合材料液固高压成形工艺与控制技术
内容介绍: 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的难题,集真空压 力浸渗、挤压铸造及液固挤压三种工艺优点于一体,开发出的真空吸渗 一液固挤压一体化成形复合材料构件的新技术,可一次成形出合金及其 复合材料管、棒材等高性能制件,解决了增强纤维与基体金属润湿性差 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传统复合材料管、棒材成形方法均需二次变形的弊 端,可用于铝、镁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极大地降低了铝、镁合金及其复 合材料的制备成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半导体与新材料领域)项目的通知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攻关半导体与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与共性理论问题,为我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建设提供创新支撑。根据《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21〕42号),现将凝练形成的2023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半导体与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方向予以发布,请根据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山西省科技厅半导体与新材料科技处 2023-08-08
一种具有高单纵模成品率的脊波导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单纵模成品率的脊波导分布反馈(DFB)半 导体激光器,是由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 N 型电极(1)、衬底(2)、下包层 (3)、下分别限制层(4)、应变多量子阱有源层(5)、上分别限制层(6)、缓 冲层(7)、光栅层(8)、上包层(9)、第一脊条(10)、第二脊条(11)、第一 脊条上的 P 型电极(12)、第二脊条上的 P 型电极(13)组成。本发明通过 在单个半导体激光器管芯上制作端面反射率相位相差π/2 的两个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制取环碳酸酯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全球气候环境问题 受到广泛的关注。解决该问题除了从源头入手,倡导节能减排之外,寻求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 同样重要。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是目前广泛被研究的化学固定二氧化 碳的重要方法之一,该反应无其他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100%。本项目所使用的催化剂是自 主开发的,将催化活性物质负载到生物质上构建绿色多相催化剂。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催化 反应在连续实验装置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4
乳白色大粒径硅溶胶 50%二氧化硅含量 蓝宝石陶瓷金属抛光用
大粒径硅溶胶是一种重要的无机胶体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定义与特性 定义:硅溶胶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硅(SiO2​)的胶体溶液,通常呈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大粒径硅溶胶指的是粒径在100纳米以上的硅溶胶,其粒径范围可以从100纳米到500纳米不等。 特性: 物理性质: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保持其性能。 化学性质:硅溶胶无毒无味,耐高温、耐酸碱,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学性能: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好的光散射能力,可以在涂料中产生优良的遮盖效果,提升涂料的遮盖力和白度。 机械性能:干燥后能形成坚韧的薄膜,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二、制备方法 大粒径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调节硅溶胶的粒径和分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法:也称粒子增长法,以水玻璃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去除杂质,生成聚硅酸溶液,再经处理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水热合成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硅溶胶,能够获得较为均匀的颗粒分布。 直接酸化法:采用稀水玻璃,经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制备活性硅酸溶胶,再加热保温、直接酸化,控制反应条件使晶粒长大,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三、应用领域 大粒径硅溶胶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涂料行业:作为填料和增稠剂,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刷涂性能,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其透明性也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涂料的生产。 建筑材料:作为粘结剂,提高水泥和砂浆的强度及耐久性,改善建筑材料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大粒径硅溶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 电子行业: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绝缘体,提高材料的热导性和电绝缘性,减少电子元件之间的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陶瓷材料:作为添加剂,改善陶瓷的成型性和烧结性能,增强陶瓷制品的强度和韧性,提高陶瓷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色泽。 橡胶行业:作为填充剂和增强剂,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纸张和纺织行业:作为涂布剂和助剂,提高纸张的光滑度和印刷适应性,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强度,提高纺织品的耐水性和耐污性。 环境保护:作为吸附剂,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改善水质。在土壤改良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化妆品行业:被广泛应用于粉底、遮瑕膏等产品中,提供良好的滑爽感,使化妆品在涂抹时更加顺滑,且不易出现结块现象。 四、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大粒径硅溶胶之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搅拌器、量筒、喷枪等。 注意施工环境,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涂层干燥不良,而低温环境则可能延长干燥时间。 在大规模应用前,建议进行小面积的兼容性测试,确保硅溶胶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因不兼容造成的涂层脱落或起泡。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避免硅溶胶固化在工具上,影响下次使用。 五、总结 大粒径硅溶胶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涂料、建材、电子、陶瓷、橡胶、纸张、纺织、环境保护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大粒径硅溶胶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低温快速制备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技术
本项目为一种低温快速制备纳米铝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技术。这种新技术利用不同材料和直径的介质球,通过机械振动使介质球在封闭的空间(渗罐)内往复运动,产生冲击,作用在欲形成涂层的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和零件表面,使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发生粉碎、塑性变形,并与零件表面发生粘结,在440-600℃范围内,通过粉末烧结、界面反应和零件表面原子向粘结于表面的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内的扩散过程,形成纳米金属化合物涂层。例如,在440~600℃,经过15至180分钟的振动处理,可以在20钢表面制备出10~100微米厚的铝化物涂层。该涂层具有单层纳米结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没有粗大晶粒和孔洞等缺陷,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硫化性能。可以在各种金属和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还可以制备弥散各种纳米陶瓷颗粒的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在铁、钴、镍基合金表面制备出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和弥散各种纳米陶瓷颗粒的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优异的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硫化性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基金属间化合物原料成本较低,具有低比重、优异的抗氧化、抗硫蚀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中高温氧化或硫蚀环境中,如有色冶炼厂和高浓度烟气收尘设备及制酸系统中的烟气净化设备、转化器、热交换设备极板和壳体;汽车尾气管、电厂排气的烟气管道等。从1991年起,孙祖庆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在国家科技部863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福特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系统工作。 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首次提出Fe3Al基合金的B2热机械处理工艺,使合金在空气中的室温拉伸延伸率提高到15%以上。 通过自行开发的提高合金中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处理工艺,研制成功Fe-28Al-XCr系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批准(专利号:ZL 93 1 14921.5)(专利号:ZL 93 1 21242.X)。 通过Cr, Ti, Mn, Ni, Mo等代位合金元素原子在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亚点阵占位的中子衍射研究及交互作用能计算探讨上述各元素对室温塑性的影响。Fe3Al基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织构研究。 在解决了该系列合金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大体积材料、并获得薄板的基础上,开展了超塑性行为、可焊性研究,并提出优化的热弯成型及焊接工艺。申请焊接发明专利一项,已公开(公开号:CN1251329A)。 Fe3Al基合金薄板在有色冶炼后处理含氧环境中的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了它比不锈钢优异的抗蚀性能。通过鉴定一项。 B2结构Fe3Al单晶力学行为各向异性机理研究。不同取向单晶宏观拉伸切应力—切应变曲线形式、各阶段加工硬化行为与各滑移系的激活方式、晶体转动及位错组态的演变直接相关。 目前,有关Fe3Al基合金冶炼、热加工、焊接及组织性能控制的技术已经成熟,在普通钢铁企业现有的冶炼及轧制设备条件下,可以通过真空熔炼或非真空熔炼加电渣重熔工艺精炼来制备Fe3Al基合金铸锭,通过锻造及轧制设备生产各种规格的Fe3Al基合金板材;通过热弯工艺及焊接工艺可获得Fe3Al基合金焊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氧化亚铜-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工艺将不稳定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包裹到MOFs晶体里面,得到一例Cu2O@ZIF‑8复合材料,相对于氧化亚铜纳米颗粒,该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可用于催化等领域。该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条件温和,环境友好,能源消耗极少,成本低,适应工业生产。
南开大学 2021-04-10
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催化电氧化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提高聚合物材料用抗氧剂抗氧化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热氧稳定性能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材料用抗氧剂抗氧化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聚合物材料用抗氧剂抗氧化效率的方法,即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抗氧剂和第三组分,按重量比计,聚合物材料︰抗氧剂︰第三组分=100︰0.1~5︰0.1~5,其中,第三组分为石墨烯或纳米粘土。本发明利用石墨烯和纳米粘土的氧气阻隔效应及吸附自由基能力,结合抗氧剂这种有机小分子能够促进纳米填料的分散特性,通过同时加入石墨烯或纳米粘土和抗氧剂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提高了聚合物用抗氧剂的抗氧化效率,还提高了聚合物材料的热氧稳定性能。
四川大学 2016-10-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269 2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