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天然高分子的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然高分子的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水处理絮凝剂技术领域。它采用阳离子的壳聚糖和阴离子的木质素或黄腐酸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通过接枝共聚制备出基于壳聚糖、木质素或黄腐酸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本发明制得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为略带棕色的白色颗粒。该制备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原料采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合成的絮凝剂无毒、环保、适合各种电镀废水、染料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社会效益:环保,无污染经济效益:在水处理行业中成本更低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sp2碳共轭有机框架吸附剂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本发明属于共价有机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supgt;2</supgt;碳共轭有机框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方法,包括将TFPPy、PDAN、三甲苯、1,4‑二氧六环和NaOH水溶液加入石英管中,超声分散均匀;通过冷冻‑泵抽‑解冻循环进行脱气处理后,在真空密封条件下,于90℃加热3天;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沉淀,并依次用水和THF洗涤,随后在THF中索氏提取2天;最后将产物真空干燥,得到红色晶体COF材料TFPPy‑PDAN。表面氨基修饰方法包括将TFPPy‑PDAN加入无水乙醇中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加入NH<subgt;2</subgt;OH·HCl和N(CH<subgt;2</subgt;CH<subgt;3</subgt;)<subgt;3</subgt;,于85℃下磁力搅拌;并真空干燥,最终得到橘红色的氨基化修饰COF材料(TFPPy‑PDAN‑AO)。本发明中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具备优良的催化性能和修饰功能,能够去除水中短链全氟化合物。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协同黑水虻在降解餐厨垃圾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协同黑水虻在降解餐厨垃圾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LH‑Pika2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LH‑Pika23单独处理餐厨垃圾,能够显著去除餐厨垃圾中的臭气;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LH‑Pika23和副干酪乳酪杆菌TDM‑2复配获得的复合菌剂拓宽了可处理底物的种类,且对臭气去除率更高,除臭效果更稳定持久。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剂协同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在提高黑水虻生物转化效率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除臭效果。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利用铂基催化剂用于巴豆醛加氢制备巴豆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铂基催化剂用于巴豆醛加氢制备巴豆醇的方法,铂基催化剂的连续流制备方法,相比于浸渍法用时长,取决操作人员的手法和易混合不均等问题,该方法更为简单高效并且可一步且连续生产。采用毫米级管式反应器,强化气液固三相接触效率,通过超高比表面积和湍流效应,实现前驱体溶液的均匀混合与界面反应。该方法将传统多步工艺整合为连续化流程,提升催化剂晶面结构可控性和活性位点分布一致性。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制备的5%Pt/ZnO催化剂,在3MPa H<subgt;2</subgt;、170℃下反应5小时,巴豆醛转化率和巴豆醇选择性分别达96.53%和84.52%,收率优异。机械化操作避免人为误差,提高生产效率和重复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催化剂活性成分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活性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Ni 为 10-15wt%;Mo 为 5-13wt%;Fe 为 5-10wt%;余分为凹凸棒土和海泡石混合黏土矿催化剂载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助催化功能、廉价易得的凹凸棒土和海泡石黏土矿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活性组分为镍、钼和铁复合组分,使生物油分子裂解断链成低分子烃类和高含量氢气的优质合成气。该催化剂制备简单、强度大、催化活性强、可再生,不仅可用于生物油重整制氢,也可应用于生物质直接催化气化制氢。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低温稀土基脱硝脱氯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稀土基脱硝脱氯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以微米棒二氧化钛为载体,氧化铈和四氧化三铁的纳米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载体质量为基准,活性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本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高、抗硫中毒强等优势,能够实现非电行业复杂烟气脱硝脱氯苯的目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螺旋体MOC材料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体MOC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为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是一种在可见光下可降解染料、四环素及还原六价铬的光催化剂,催化剂易于从溶液中分离,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温度探测的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结构式为:(EuxTb1-x)Ln,式中L为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2,5-二乙氧基对苯二甲酸,3,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或3,5-二乙氧基对苯二甲酸,0<X≤0.5,n=1~4。其制备采用将含铕和铽的稀土盐与含有羧酸基团的有机配体L进行溶剂热反应即可,工艺简单,产率较高。该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同时具有稀土铕和铽的特征发光峰,且两峰的强度比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自校准温度探测,其发光效率高,在10-300K的温度范围内发光颜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望作为一种新型温度传感材料在低温探测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非均匀形核绝缘包覆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非均匀形核绝缘包覆处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磁粉过筛进行粒度配比;2)利用非均匀形核法对配好的金属粉末进行绝缘包覆后干燥;3)将干燥后的磁粉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加入脱模剂干压成型,将其压制成坯样;4)将坯样于保护气氛中保温0.5~2h,空冷,喷涂,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采用非均匀形核法制备的复合粉末包覆均匀、致密,包覆层厚度可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高的电阻率、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非均匀形核法在金属磁粉表面均匀包覆一层Al2O3绝缘层,包覆效果优于现有方法,且可操作性强,便于批量生产。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1 132 133
  • ...
  • 151 1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