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三氢化铝表面包覆改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氢化铝表面包覆改性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三氢化铝粉末表面沉积纳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物质将其包覆,以提高三氢化铝粉末热稳定性,包括,S1:将三氢化铝粉体放入腔体内并抽真空;S2:加热腔体到设定温度且温度均匀稳定后,通入流化气,使三氢化铝预分散;S3:原子层沉积反应,当腔体内的温度达到 50~130℃时,开始原子层沉积反应;S4:重复多次原子层沉积反应,使粉体表面沉积厚度不断增长,通过控制沉积反应循环的次数从而控制在三氢化铝粉体表面沉积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厚度,实现三氢化铝粉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气体多元共渗复合表面防腐蚀技术
本成果系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规模化生产阶段。金属腐蚀造成损失约占GDP的4%,目前主要防腐蚀技术:电镀、热镀锌、发蓝与涂料技术。涂料技术由于结合力差很多条件下难于使用。电镀与热镀锌存在污染问题急待新技术代替。本成果是集成智能化装备、先进工艺及检测一种无污染新型防腐蚀技术,成本低于热镀锌,抗盐雾腐蚀可以达到5000小时以上(国际最高标准2000小时)1999年获得成都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铁道部科技成果四等奖。2009年在电力系统应用,通过四川省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铁路系统十多个单位使用。本成果极为适用海洋环境零部件防腐蚀及代替不锈钢产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仿生表面纳米涂覆提高PVDF微孔膜亲水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集成型表面等离子体波生化传感芯片
1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疾病监测、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对上述问题进行简单、快速的监控,将一些危害降至最低,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这就需要一种可实时实地检测、操作简便的多应用传感器件。 表面等离子体波( SPP)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检测的传感器件,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食物检测、环境监测和细胞膜模拟等方面。相对于目前常见的化学、电子、力学等传感器,SPP 传感器拥有实时检测、无需标记、对被检测物无损害、探测方法简单等众多优点。为了降低成本、 稳定性能、减小体积,集成型 SPP 传感器件的成为了现今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集成型 SPP 传感器件普遍存在灵敏度低,探测范围小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 课题组从 2006 年开始合作从事集成型 SPP 传感器件研究,在清国家 973 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清华大学自主研究项目等项目资助下, 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 SPP-介质波导异质垂直耦合器的可集成生化传感芯片,并对传感芯片的传感特性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芯片的特点和性能如下:可集成,芯片体积小,可与便携设备集成;可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灵敏度较传统的集成型 SPP 传感器件高出一个数量级;可实现对传感区域的精确或者大范围调节;可实现对纳米量级大小的物质的探测;传感性能稳定,应用领域广泛。上述优点表明该芯片可以工厂大批量生产经营,也可以用于实验室的科研研究,在化学,生物,医学等多 个领域均有应用价值。查新表明,国内外目前尚未发现有相似原理的器件。 图 1 (a) 集成型 SPP 传感芯片与一元硬币尺寸对比图 (b) 传感芯片的显微镜照片2 应用说明可集成型 SPP 生化传感芯片在实验室经多次验证,可以实现对折射率液体以及纳米级薄层物质的高灵敏探测,并初步应用于对双酚 a(简称 BPA,一种塑料生长常用原料,每年生产将近 2700 万吨含 BPA 的塑料类物质, BPA 具有胚胎致畸性和致毒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对于 BPA 的探测极限浓度可以达到 0.1ng/ml (欧盟公布食品准则中水含有BPA 的最高浓度为 1ng/ml)。3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 而且此产品在疾病检验,环境监测,药品鉴别等多个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因此本仪器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空间。本传感芯片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对样品无二次污染,性能稳定,甚至对纳米量级的生化小分子探测均具有高灵敏度,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件, 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清华大学 2021-04-13
纳米粉体表面修饰改性、分散及应用研究
随着纳米颗粒制备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应用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由于纳米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大、颗粒不稳定极易团聚,导致其优异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纳米技术研究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是使纳米颗粒能够稳定存在且不发生团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把纳米颗粒分散于介质中,通过静电稳定机理、位阻稳定机理和静电位阻稳定机理等来制备稳定分散的浆料。其中涉及到的核心科学问题为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及其浆料稳定性。 项目组根据不同纳米材料表面特性以及应用场合不同,攻克了纳米粉体表面化学改性技术、纳米粉体在溶液中稳定分散技术等关键技术,制得了纳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镁、氮化硅、碳化硅等多种分散稳定性优异的水基、乙醇基浆料,其颗粒平均粒径≤100nm,比表面积≥30m2/g,固含量从0.5~20%不等。不同纳米粉体含量浆料静置稳定性从1~30d至1年不等,研究成果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前景: 纳米四氧化三铁浆料是采用胶溶化法和添加改性剂及分散剂方法,通过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双电层结构阻止纳米粒子团聚来制得。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浆料Fe3O4固含量在0.5~20%,浆料静置稳定性在1年左右。可应用在磁性密封、生物医药载体、磁保健、磁记录材料、高梯度磁分离器、微波吸收材料以及静电复印显影剂。 纳米二氧化钛浆料作为产品或产品添加剂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可应用于抗紫外剂,纳米环保、抗菌、自清洁剂,随角异色效应型纳米涂料,静电屏蔽剂等。 纳米ITO水基浆料加入水性涂料中,经涂敷制得ITO薄膜。由于ITO薄膜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70%以上,对红外光的反射率≥70%,对紫外线的吸收率≥70%,对微波的衰减率≥85%,导电性和加工性能极好,硬度高且耐磨耐蚀,可用作防隔热涂料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氧化铝微粉的绿色可控表面改性
本项目通过复合改性剂的分子设计和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铝微粉在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中有较为理想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 特点: 1. 根据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设计和合成复合改性剂; 2. 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和表面改性效果可 控; 3. 剩余反应物、溶剂和复合改性剂均可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氧化铝微粉的表面改性过程闭合循环,清洁环保。 专利 1:一种氧化铝磨料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20161011250.9) 专利 2:一种高水分散稳定性氧化铝粉体的资源化表面改性方法(201611166922.5)
江南大学 2021-04-13
1301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选仪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乳白色大粒径硅溶胶 50%二氧化硅含量 蓝宝石陶瓷金属抛光用
大粒径硅溶胶是一种重要的无机胶体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定义与特性 定义:硅溶胶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硅(SiO2​)的胶体溶液,通常呈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大粒径硅溶胶指的是粒径在100纳米以上的硅溶胶,其粒径范围可以从100纳米到500纳米不等。 特性: 物理性质: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保持其性能。 化学性质:硅溶胶无毒无味,耐高温、耐酸碱,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学性能: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好的光散射能力,可以在涂料中产生优良的遮盖效果,提升涂料的遮盖力和白度。 机械性能:干燥后能形成坚韧的薄膜,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二、制备方法 大粒径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调节硅溶胶的粒径和分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法:也称粒子增长法,以水玻璃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去除杂质,生成聚硅酸溶液,再经处理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水热合成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硅溶胶,能够获得较为均匀的颗粒分布。 直接酸化法:采用稀水玻璃,经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制备活性硅酸溶胶,再加热保温、直接酸化,控制反应条件使晶粒长大,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三、应用领域 大粒径硅溶胶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涂料行业:作为填料和增稠剂,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刷涂性能,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其透明性也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涂料的生产。 建筑材料:作为粘结剂,提高水泥和砂浆的强度及耐久性,改善建筑材料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大粒径硅溶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 电子行业: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绝缘体,提高材料的热导性和电绝缘性,减少电子元件之间的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陶瓷材料:作为添加剂,改善陶瓷的成型性和烧结性能,增强陶瓷制品的强度和韧性,提高陶瓷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色泽。 橡胶行业:作为填充剂和增强剂,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纸张和纺织行业:作为涂布剂和助剂,提高纸张的光滑度和印刷适应性,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强度,提高纺织品的耐水性和耐污性。 环境保护:作为吸附剂,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改善水质。在土壤改良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化妆品行业:被广泛应用于粉底、遮瑕膏等产品中,提供良好的滑爽感,使化妆品在涂抹时更加顺滑,且不易出现结块现象。 四、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大粒径硅溶胶之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搅拌器、量筒、喷枪等。 注意施工环境,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涂层干燥不良,而低温环境则可能延长干燥时间。 在大规模应用前,建议进行小面积的兼容性测试,确保硅溶胶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因不兼容造成的涂层脱落或起泡。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避免硅溶胶固化在工具上,影响下次使用。 五、总结 大粒径硅溶胶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涂料、建材、电子、陶瓷、橡胶、纸张、纺织、环境保护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大粒径硅溶胶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一种电化学腐蚀金属丝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已进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结果表明,与传统晶态合金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材料在多项使用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2GPa)、大的弹性极限(2%~3%)、高的耐磨性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多孔材料是一类由连续固相骨架和孔隙组成的材料。多孔材料尤其是金属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表面积,起着结构支撑、减震缓冲、分离过滤、催化载体及生物医学植入体等各种各样的作用。尤其是当把金属玻璃做成多孔材料时,还能极大地提高其室温塑性,因为孔隙能够限制剪切带的扩展,可以阻碍、转移、甚至开动新的剪切带,从而改变剪切带的分布,促使形成多个剪切带,相应提高了整体塑性,其机理与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中金属或陶瓷增强相提高整体塑性是一样的道理。兼具高比强度及耐磨耐腐蚀性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用于人工骨骼,将可能成为晶态钛合金多孔材料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电化学腐蚀金属丝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的新型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制备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孔隙分布状态、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均可以设计,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均匀。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再生水处理的脱氮除磷抗菌复合水处理材料
针对再生水中氮、磷、有害病菌难以同步去除问题,以天然沸石为载体,对其进行盐-热复合改性,负载镧氧化物,再载入无机抗菌离子,赋予沸石同步脱氮除磷抗菌功能,为再生水处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氨氮初始浓度为 8mg/L、总磷浓度为 1mg/L、大肠杆菌浓度为 104cfu/L,复合水处理材料投加量为 2g/L,搅拌 3h 后,其脱氮率达到 99.2%,总磷和大肠杆菌均未能检出,吸附饱和材料可多次进行再生利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