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据中心用高效热管式空气-空气换热机组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电池研究、固态电池、固态钠离子电池
陈立泉院士 1940 年生于四川南充,1964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01 年 11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专注中国锂电池第一人。他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 70K 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 25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 余项。 2021 年 1 月 17 日,陈立泉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到了 300 瓦时/公斤,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下一步或者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逐渐要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同时我们还应该发展钠离子电池,它的电解质目前是液态电解质,下一步也要发展固态钠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3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液态金属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种电极和电解质全液态运行的新型电池,以液态金属和熔盐分别作为电极和电解质,具有储能成本低、容量易放大、长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性的优势,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2-02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宋江选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电化学稳定的具有自适能力的静电屏蔽层用于锂金属负极。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2-02
室内空气净化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能源、环境、资源和水处理产业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良好的开端。纳米净化剂、 纳米助燃剂、纳米固硫剂、用于水处理的纳米絮凝剂等新型产品相继开发成功,在这些产品基础上,发展 了一些新型纳米产业。针对市场需求,项目部应用模版合成技术、水热技术、浸渍法等生产了大批的纳米 材料和VOCs催化剂。项目部目前工作重点有:继续放大纳米材料的生产工艺、VOCs催化剂研发生产,市 场实用的新型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产品的推广销售等。
中山大学 2021-04-10
高速脉冲空气灭火喷枪
本发明属于森林草原灭火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脉冲空气灭火喷枪。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小型手持式风力灭火机风速低,能量利用率低,灭火不彻底的问题。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可调式共振腔,产生脉动高压高速空气,应用此脉动空气进行两次引流,即产生脉动高速大风量灭火气流。这种灭火方式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瞬间灭火,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复燃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护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喷枪操作简便,质量较轻,可以灵活作业。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空气灭火喷枪进行灭火,可大大提高灭火效率,缩短灭火时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隧道空气快速净化车
1 成果简介独头掘进的深长隧道、坑道、地下人防工程及国防工程等无论是爆破或挖掘施工时,还是后续渣石清运,以及后来正常使用时,内部都会产生大量粉尘颗粒、烟雾和有害气体。而此时通风换气不仅难度大、设施投入大、功耗大,而且效率低下,影响工程进度和人员健康。 隧道空气快速净化车针对隧道封闭空间特点、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将传统利用风机管道把污染空气送到净化设备的方式改为净化车向污染空气的相对运动。其工作时伸展变大,基本遮挡隧道断面,所行驶过的空间空气得到净化。不工作(如渣石清运)时收缩变小,停靠洞壁。其利用静电除尘原理和细微颗粒凝聚技术净化粉尘和烟雾。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害气体。2 技术指标( 1) 净化效率满足国家关于作业区空气质量标准; ( 2) 工作时,净化车移动速度约 0.5m/s。3 应用领域( 1) 铁路、人防、国防工程隧道施工中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的同时快速净化; ( 2) 城市地铁内突发毒气的快速净化。4 效益分析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铁路,深长隧道施工越来越多。二炮系统也有大量地下施工,且由于保密要求不采用洞外空气置换,更需要方便实用的内部高效净化技术。城市地铁发展迅速,万一突发毒气事件,虽然可采用置换方式将有毒气体排到地面稀释,但若地面有风且附近有高密度住宅区,工作将受阻。可变形的隧道空气快速净化车将是同类技术的优选。5 合作方式联合开发、填补国内外空白
清华大学 2021-04-13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技术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与医药成果介绍:该装置为常温常压蒸发,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小,所出产品质量高,同时可适用于热敏性的物质,没有复杂的预处理过程,蒸发用水基本达到蒸馏水的标准,几乎提取出所有的杂质,可再次回收利用其中的贵重物质,达到了经济最大化的效果。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其热源选择也不仅限于蒸汽,根据不同的工艺场合,还可使用电能、太阳能作为蒸发系统的能量供给来源。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系统
成果简介: 空气循环强化蒸发系统利用水分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逃逸动能增大,扩散到湿空气的速率增大且高温气体载湿能力增强的原理来去除蒸发溶液中的部分水分以达到蒸发的目的。由于本蒸发工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温气体的载湿能力带走水分,故本工艺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且多在常压常温条件下进行操作,对工艺设备的制造要求较低,初期投资成本低,设备便于维护安装。同时可适用于热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空气耦合超声成像系统是一种非接触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避免常规超声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检件的污染和破坏。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多种先进复合材料的非接触式评价需求,实验室现已建立了大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多种先进复合材料的非接触式无损评价,检测对象包括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GFRP、GLARE)、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耐高温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等。 该系统已用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天800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等对新型复合材料的检测中。 主要性能指标:1. 增益:最大增益可达104.5dB以上;2. 扫查区域: 182cm x 91cm;3. 扫查速度:最高250mm/s;4. 扫描精度:最小0.2mm;5. 检测频率:500kHz,1.5MHz。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是北航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